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事政治是新课标全国卷政治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是以不同形式的时政材料为背景,并结合时政材料设置问题。这样的命题特点使时政复习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用好一段时政材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问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时政材料是一堂优秀的高三复习课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高考复习;时政材料;设问
广东高考回归新课标全国卷后,笔者连续两年从事高三高考政治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对时政材料进行设问时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一、对时政材料的设问比较粗糙,大而空
一些老师在向学生展示一段时政材料后,往往喜欢用以下方式进行设问。如,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这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材料中的措施(做法)有何意义等。这样的设问比较空泛,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跨度大,指向性不明确,既不符合全国高考的出题情况,也容易导致学生回答时不着边际,想起一出是一出。通过仔细研究近两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我们发现,高考试题的设问倾向是细化具体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例如,2016年高考第38题,设问并没有笼统问“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意义,而是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2017年高考第38题,也不是笼统地问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和怎么样进行,而是要求具体分析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还有2018年高考第39题,同样是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特征为切入点对宪法修改过程进行分析。
二、对时政材料的设问传统角度多,创新角度少
受思维定式影响,许多老师在对时政材料进行设问时大多遵循传统角度,只就时政材料本身的热点性去设问,很少考虑其它可能性。但我们发现,日常教学中越是认为非考不可的角度高考越是回避。
例如,2017年高考第39题,材料是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这一时政热点。当时,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这个时政热点考查的可能性极大。但是对该材料进行设问时,基本都是问:为什么要求香港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或者,香港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有什么意义等,几乎没人关注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再如,2018年高考第40题(2),涉及到我国农村改革和三权分置。多数教师都会将这类时政材料以经济或政治角度进行设问,但高考偏偏考查的是“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这使得考生在审题时容易陷入思维混乱,觉得这段時政材料平时都练过,可是一看题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好。这就叫做“灯下黑”,明明材料还是这段材料,问的偏偏你想不到。
三、对时政材料的设问单一角度多,综合角度少
过去,我们喜欢把非选择题按答案内容分类。比如,这些是考经济生活的,那些是考文化生活。在对时政材料设问的时候,也反复强调知识范围的重要性。比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或者,请运用哲学的某某知识,说明……。实际上,从2017年高考第39题的设问“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趋势,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将更多地融合知识,进行综合选题。同样,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也让学生觉得困惑,明明是哲学题,怎么答案中还有文化生活的用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进行高三时政复习过程中,要以高考试题的设问特点为导向,精心设计时政材料的设问,以设问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综合性地进行答题。
1.时政材料的设问切入点要微细,有明确的指向性
设问时,可以用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作为设问基础,使学生在掌握该知识的前提下定向思维,减少无谓发散。
例如,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采用设问1,学生答题时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既要考虑企业,也要考虑国家,思维太发散,不利于在高考中快速把握题意。而设问2就非常清晰了,学生只要调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与材料对接即可。
2.对时政材料要深挖拓展,可适当选择“非热点”或“准热点”的设问角度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我们要不断琢磨高考的命题意向,针对命题组的“反猜题”,可行当选择热点时政材料的边缘设问。
例如,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设问1是传统角度设问,也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常考点”“易考点”。而设问2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时政材料,这也是符合全国高考“稳中求新”的基调。
3.对文化哲学类时政材料,要注意知识的交叉性,综合设问
我们不能人为地给知识贴标签,加框框,要敢于打破常规,把不同的知识交叉整合,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时政材料设问时,要综合选题,综合设问,用综合知识作答。
例如,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设问1是典型的单一角度设问,只考查哲学中有关价值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拿到不少分,体现不出高考所需要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设问2则需要学生在认真分析和解读时政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价值观与文化中关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无定律,贵在得法。高考复习中时政材料的使用和解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只要我们用心分析,巧妙设问,把时政情境,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的品质,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才能提高时政材料的使用效率,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料敌机先,克敌致胜”。
参考文献:
[1]刑芳.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设问[J].考试周刊,2016(23).
[2]李姜.关于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备考的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8).
[3]杨青枝.浅谈政治高考二轮复习考点与时政的结合[J].中华少年,2015 (17).
【关键词】高考复习;时政材料;设问
广东高考回归新课标全国卷后,笔者连续两年从事高三高考政治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对时政材料进行设问时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一、对时政材料的设问比较粗糙,大而空
一些老师在向学生展示一段时政材料后,往往喜欢用以下方式进行设问。如,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这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材料中的措施(做法)有何意义等。这样的设问比较空泛,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跨度大,指向性不明确,既不符合全国高考的出题情况,也容易导致学生回答时不着边际,想起一出是一出。通过仔细研究近两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我们发现,高考试题的设问倾向是细化具体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例如,2016年高考第38题,设问并没有笼统问“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意义,而是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2017年高考第38题,也不是笼统地问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和怎么样进行,而是要求具体分析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还有2018年高考第39题,同样是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特征为切入点对宪法修改过程进行分析。
二、对时政材料的设问传统角度多,创新角度少
受思维定式影响,许多老师在对时政材料进行设问时大多遵循传统角度,只就时政材料本身的热点性去设问,很少考虑其它可能性。但我们发现,日常教学中越是认为非考不可的角度高考越是回避。
例如,2017年高考第39题,材料是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这一时政热点。当时,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这个时政热点考查的可能性极大。但是对该材料进行设问时,基本都是问:为什么要求香港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或者,香港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有什么意义等,几乎没人关注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再如,2018年高考第40题(2),涉及到我国农村改革和三权分置。多数教师都会将这类时政材料以经济或政治角度进行设问,但高考偏偏考查的是“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这使得考生在审题时容易陷入思维混乱,觉得这段時政材料平时都练过,可是一看题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好。这就叫做“灯下黑”,明明材料还是这段材料,问的偏偏你想不到。
三、对时政材料的设问单一角度多,综合角度少
过去,我们喜欢把非选择题按答案内容分类。比如,这些是考经济生活的,那些是考文化生活。在对时政材料设问的时候,也反复强调知识范围的重要性。比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或者,请运用哲学的某某知识,说明……。实际上,从2017年高考第39题的设问“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趋势,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将更多地融合知识,进行综合选题。同样,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也让学生觉得困惑,明明是哲学题,怎么答案中还有文化生活的用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进行高三时政复习过程中,要以高考试题的设问特点为导向,精心设计时政材料的设问,以设问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综合性地进行答题。
1.时政材料的设问切入点要微细,有明确的指向性
设问时,可以用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作为设问基础,使学生在掌握该知识的前提下定向思维,减少无谓发散。
例如,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采用设问1,学生答题时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既要考虑企业,也要考虑国家,思维太发散,不利于在高考中快速把握题意。而设问2就非常清晰了,学生只要调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与材料对接即可。
2.对时政材料要深挖拓展,可适当选择“非热点”或“准热点”的设问角度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我们要不断琢磨高考的命题意向,针对命题组的“反猜题”,可行当选择热点时政材料的边缘设问。
例如,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设问1是传统角度设问,也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常考点”“易考点”。而设问2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时政材料,这也是符合全国高考“稳中求新”的基调。
3.对文化哲学类时政材料,要注意知识的交叉性,综合设问
我们不能人为地给知识贴标签,加框框,要敢于打破常规,把不同的知识交叉整合,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时政材料设问时,要综合选题,综合设问,用综合知识作答。
例如,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设问1是典型的单一角度设问,只考查哲学中有关价值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拿到不少分,体现不出高考所需要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设问2则需要学生在认真分析和解读时政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价值观与文化中关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无定律,贵在得法。高考复习中时政材料的使用和解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只要我们用心分析,巧妙设问,把时政情境,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的品质,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才能提高时政材料的使用效率,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料敌机先,克敌致胜”。
参考文献:
[1]刑芳.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设问[J].考试周刊,2016(23).
[2]李姜.关于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备考的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8).
[3]杨青枝.浅谈政治高考二轮复习考点与时政的结合[J].中华少年,20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