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补白,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n7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课中的文学作品有很多“留白”的地方,这些“留白”可以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给人“言有尽而意未尽”之感。所以说,“留白”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艺术,抓住这些“留白”来唤醒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让语文课堂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本文论述了“补白阅读”对学生在阅读时收获感悟、体会深意的作用,并提出了从时代背景、题目、核心词语、文末抓住留白,引导学生产生补白观念,从而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补白阅读
  “补白阅读”的教学是阅读课的一项教学艺术,也是教学特色。抓住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可以让学生感知语言背后无以名状的深意,理解“留白”处的强大语言表现力。巧牵妙引,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施展才华巧妙补白。那么,如何抓住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并引导学生补白呢?这既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在时代背景处“补白阅读”,收获感悟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作者一般不会将时代背景完全交代出来,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时代“留白”。而这份“留白”非常重要,只有理清楚其来龙去脉,读者才能够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思想感情。因此,上课伊始,针对文本特征,教师有时候应从时代背景出发,抓住文本留白,引导学生补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如果不让学生熟悉相关历史背景,就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演讲稿。因此,老师通过预习补白,让学生补白时代背景,使学生真正理解这篇演讲稿为什么能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经久不衰。于是就有了课前的“资料袋”预习环节。老师提出预习任务:毛主席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演讲稿,并深情地进行演讲的。学生带着阅读任务,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对抗战时期的艰难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学生这才知道“为人民服务”是一句嘹亮的誓言,也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真理,所以,这句话能够经历风雨依然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了解了时代背景,再读这篇演讲稿,学生就会带着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语调慷慨激昂。
  可见,在时代背景处“补白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从而更好地感知文学作品的内涵;通过“补白”,学生也有了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会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感悟。
  二、在题目质疑时“补白阅读”,深度感悟
  很多语文教师在面对学生对题目的质疑时,会立即加以鼓励,并在阅读课开始之前就将问题解决。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但未必会有更加精彩的教學收获。
  比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之前,许多学生充满了好奇:“宇宙生命之谜是什么?”一般情况下,老师会让学生质疑并让其说出感受。基于“补白阅读”的教学理念,老师先让学生不要急于质疑,只是对学生说:“茫茫星空,渺渺宇宙,有没有生命的存在?这就是宇宙生命的一个谜,那么,这个谜底是什么,需要大家在阅读后解答。”教师适当点题,但不说尽,于是给学生以欲求不得之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时,学生会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由于思维“空白”未被填满,他们更专注于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究竟是什么”,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最后,学生在如饥似渴的阅读过程中自主填补了认知与思维上的“空白”。
  当对“宇宙究竟有没有生命”这个谜产生疑问时,学生们议论纷纷试图揭开谜底。这时,教师要示意学生不要急于揭开谜底。然后,教师顺应题目“宇宙生命之谜”给予学生“留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与深入阅读的习惯。
  三、在核心词语处想象“补白阅读”,体会感悟
  被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文质兼美、描写生动、字字珠玑、句句传神的特点。细细品味下,学生必然会发现:那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学生驰骋想象的翅膀,在语言上补充情感和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与文学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体会了文学作品的深意。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第六段中有三个词语最能体现当地人的生活特色。学生在阅读中,找出这三个词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那么,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够体现当地人的生活特色呢?这里,教师要给予学生“留白”,让学生从理解词语的角度通过想象建构画面,从而达到“补白”的效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人们开始干活,晚上日落时分,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始休息。守望相助:就是互相帮助,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怎样互相帮助呢?”学生在脑海中填满场景,填补语言空白。有的学生说:“他们在忙农活的时候,会互相帮忙。”有的学生说:“他们在干活的时候,由于小孩子没人照料,邻里会互相帮忙照顾。”有的学生说:“做了好吃的饭菜,会互相分享。”这时,学生已经通过对关键词的想象,在脑海中建构出了一幅“景美,人更美”的和谐画面。
  在核心词语处想象“补白阅读”,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学生的“补白”,让课文变得更加精彩。
  总之,在时代背景处“补白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感悟;在题目质疑时“补白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核心词语处想象“补白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文末处想象“补白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补白阅读”,会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让语文课堂收获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海鑫、单新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留白”与教学“补白”》,《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第2期。
  [2] 杨静《“巧”补白,“勤”体验—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有效补白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3期。
  [3] 沈霄朦《“补白”艺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与作用分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实践”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高频词,新《课标》要求“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激发学生动力,开展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以此来培育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实践 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一线语文教师学习热情高涨,踊跃探索。笔者发现,语文“实践”是新《课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陆续开始使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人教版新教材,与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相适应的是新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活动的一种单元练习,当然也要呈现出新的面貌,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练习的设计,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关键词:高中语文 练习设计 情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工具,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格外重要。智慧型成长阅读提倡纸质书阅读,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做到对学生阅读情况可知、可导、可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让学生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智慧型阅读格局。开展多形式校园阅读活动,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关注课堂,重视课内外及校内外阅读的整合。重视培养
摘 要:所有语文课堂都涉及到语用,语用即指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说读写都包含在其中。某种角度而言,语文课都是语用课堂。但语用也有高效和低效之分,如果课堂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碎片化的随意的问答和讨论中,那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效果将大打折扣;相反,如果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或紧扣语境进行积极又有思维品质的语言构建,这样的语用课堂才是高效的。本文尝试从“高效语用课堂”的提出及其基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没有形成特定的观念,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效果最佳。德育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特殊时期,往往比较淘气,不懂约束自己,常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因此,小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心血。本篇文章通过阐述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在小学低年段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
摘 要:创造力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亦是新课改的重要命题。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必须充分认识到创造力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同时发现创造力与自由之间存在的一些内在联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表现出来,以期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具体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自由创造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4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这使得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也在逐渐增多。由于缺乏父母的爱与管理,他们在心理、行为、道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要想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班主任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因此,本文从重视言传身教,加强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功能;落实心理辅导,完
摘 要:分析高考全国卷历史的典型试题,引导学生具备神入历史的意识,使学生在解答试题时,逐渐养成还原历史现场、迁移历史场景、类比生活场景的思维,同时能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推演历史,做到互换角色、换位思考,遵循个体到群体、特殊到普遍的解题原则。  关键词:生活化原理 全国卷 历史试题 解读方法  纵观近些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切实体现了“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的命题原则,从生活素材入手,选取社会热点
一、引言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能力差、反应速度慢,听觉分辨不及正常儿童灵敏,导致其经常混淆近似音节;注意力广度低、注意力分配差,导致其辨别字形困难;识记速度慢、保持差、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导致其识记字汇困难;知觉恒常性差、类化和迁移能力弱,导致其累积字汇困难。字形辨认困难、字汇记忆困难、字汇累积量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智力障碍儿童识字能力的发展。  我国现有的识字教学法有几十种之多,字族文识字教学法也有不
摘 要:隨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 ”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被各行各业重视起来。对于教育这一行业而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能够让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要不断更新教育方式,将“互联网 ”这一时代产物融入课堂中是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要求。加之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即使丰富了教学方式,也无法让教学变得高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从“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