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传统对舞蹈创作的意义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门舞集是林怀民创办的一个职业舞团,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国学传统文化色彩,完美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影响和丰富了世界当代舞蹈。国学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枚瑰宝,如何让这枚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以云门舞集为例,从国学传统文化对舞蹈创作素材提取、对舞蹈创作者和舞者的熏陶、对舞蹈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传统国学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舞蹈创作   云门舞集   国学传统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090-02
   舞蹈,通俗来讲就是一种舞者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以最直接的方式向观众表达内心精神世界的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中华舞蹈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长期发展史中逐渐产生的一门艺术,它是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创作思想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国学传统文化与舞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国学”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枚瑰宝。中国的国学传统文化包罗万象,通常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从先秦经学诸子学、魏晋玄学,再到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等都是国学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国学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食粮,蕴含有大量的思想精华,体现了中华人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舞蹈文化传统虽然经历了许多弯曲和波折,但是主流思想一直川流不息、存留至今。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当今构建新的中国舞蹈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国学传统文化对舞蹈创作者和舞者的熏陶
   舞蹈创编是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除了要有不断从音乐、历史等其他领域吸取知识的能力之外,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通常指的是学识和精神的修养,它对于任何一位舞蹈创作者来说既是知识的积累,又是必不可少的。舞者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创造一个优美舞蹈的基石,体现了其对舞蹈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才能带给观众广博的文化侵染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近几年,国学传统文化在国内流行起来,很多舞蹈创作者也深受启发,在努力继承和发掘国学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吸收西方舞蹈文化有益的部分,为中国舞蹈注入了更多新鲜活泼的活性因子。云门舞集是林怀民创办的一个职业舞团,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国学传统文化色彩,完美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影响和丰富了世界当代舞蹈。林怀民创作了近200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舞蹈作品,其中的《薪传》《水月》《行草》等代表作在全国各地和世界范围内巡演多次,享有非常高的国际知名度。林怀民在成为一位舞蹈创作家之前,他是一位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学创作者,其舞蹈创作与其前期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关系。
   林怀民出身名门,曾祖父是晚清秀才,父亲曾经担任台湾高级官员,母亲是学识丰富、喜好艺术文化的留日知识青年,浓厚的书香门第氛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成长。林怀民在幼年的时候,就开始博览国学传统文化的许多书籍,母亲还经常给他播放一些民谣、西方交响乐、歌剧等音乐唱片,磨炼心性的各种书法练习更是每天的必修课。林家世代传承下来的各种优良的家风家训和浩然正气也不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林怀民的性格以及后期的文学、舞蹈创作理念[1]。除了在文学方面具有较高造诣之外,林怀民对中国戏曲、民间舞蹈、中西方音乐等多门艺术都有涉猎。文学与艺术在很多方面是具有相通之处的,林怀民早年的学习经历和文学创作体验,促进了他对相近门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理性的思辨精神,这些都为其后期编创出深厚文化内涵的舞蹈作品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国学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发扬光大,有利于舞蹈创作者和舞者对文化素材的精准把握,有利于进一步对舞蹈情感内涵进行开发。
  三、国学传统文化是舞蹈创作的根基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在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和影响下才能产生,舞蹈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现象,其艺术构思、主题和立意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思维基础之上,而传统文化中的国学则成为舞蹈创作的根基。通过仔细品读云门舞集中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其大量作品取材于传统文化,从民间传说故事、文学著作到美学书法都可以获取舞蹈创作的题材,这些舞蹈作品向观众传递出了浓厚的国学传统文化气息。林怀民先生也曾经说:“传统文化,不管是民间故事、文学经典,或书法美学都是我的眷恋”[2]。
   (一)云门舞集之太极文化
   太极虚实相生、刚柔并济、重意不重形,是带有中华传统特色的一种思考思辨方式,动态体现了言不尽意、内敛含蓄的心理和哲学思想,太极文化由此而生。云门舞集之中的《水月》在创作结构和舞蹈动作中完美巧妙的融入了太极文化,无论男女独舞、双人舞还是群舞,舞者那借鉴了太极拳招式的独特的柔中带刚、绵长有力、连绵不绝的舞蹈动作都会倒映在舞台上方的镜子中,似真亦幻,极好地体现了“镜花水月”的创意和中国传统诗意主题[3]。
   (二)云门舞集之经典文学
   云门舞集的很多舞蹈作品都是来源于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九歌》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的一首高雅的远古传说诗歌,描述了原始古老神秘的祭典儀式和文人诗画般的浪漫情怀。而云门舞集之《九歌》通过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舞台布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由此而生,再借以舞者高超的舞蹈肢体语言动作,把古老神秘的祭祀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真实的还原了古人对大自然最热烈最直接的膜拜和崇敬。云门舞集之《红楼梦》取材于经典文学同名著作,通过舞者身体心灵的诠释,带领观众用心去感受生命中不一样的姿态。    (三)云门舞集之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笔断意连,用轻、重、疾、徐等不同笔法来点画丰富的世界形象和内心情感。书法的原则、留白、气的流动和舞蹈动作在对生命和情感的宣泄上具有很大的共同之处[4]。中国书法艺术是云门舞集舞者们的必修课,它有助于舞者加深对国学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积淀,有助于舞者从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和激发舞蹈灵感。云门舞集之《行草三部曲》具有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结合的特点,其创作灵感就分别来自王羲之等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字帖[5],它把书法与舞蹈巧妙完美的交融在一起,舞者或临写行书、草书、楷书,完美演绎了中国书法的气韵风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书法的视觉盛宴。
  四、国学传统文化对舞蹈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长期受到国学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具有国学传统文化色彩的舞蹈更容易引起中国观众内心思想上的共鸣。而对于西方国家的观众来说,具有东方文化内涵和神秘之美的舞蹈,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云门舞集常常下乡演出,他们演出的地方,往往不是正规的剧场,而是露天的舞台、学校的操场,甚至榕树下的一块空地,即便在这样的地方,他们照旧认真演出,与乡里热情互动,邀请他们上台共舞。这样云门舞集的作品走到了人民群众中去,云门舞集的作品中囊括了很多国学传统,不断地将这些经典作品带给群众,潜移默化间可以增加群众对于国学传统一定上的认识。而随着他们的知名度不断上升,也让国学文化以及国学传统被更多人所熟知、重视,也让更多外国人接触到中国国学传统与文化,更好地进行了文化的宣传以及自身民族自信心的树立。
  五、结语
   国学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枚瑰宝,如何让这枚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让国学传统文化重新回到人民的现代生活中来,再次在现代文化中生根发芽。舞蹈为国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通过在舞蹈创作中巧妙的加入国学传统文化,可以使舞蹈传承到国学文化的精髓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令人精神愉快、更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
  
  参考文献:
  [1]肖晓菲.以文观舞——浅析林怀民人文背景对其舞蹈创作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3,(12).
  [2]林怀民.云门舞集与我[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3]汪菁.论林怀民舞蹈作品的东方美学意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4]林怀民.跟云门去流浪[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朱爱芳.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现代舞作品中的传统文化[J].泉州師范学院学报,2013,(01).
  [6]石晶.舞蹈与文化的对话——以云门舞集舞蹈作品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03):75-77.
其他文献
摘要:冷军的超写实油画在中国的油画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艺术市场上有着极大的需求。冷军的写实油画不仅仅是超前性,而且对于传统没有摒弃,体现出了强烈的冷军油画特色。本文通过对冷军油画的观察和思考,从写实、技法、实物设计、人文情怀四个方面对其油画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 写实油画 技法 事物设计 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姜松荣先生是一位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有丰富阅历的学者型画家。他对传统的注重与广博的学养使其书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和诗意。姜先生的画作是其内心真诚的表达,是其文人气质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学养、性情、品格的外化和对现实社会的美好关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情绪的抚慰、内心的宁静与智性的思考。  关键词:姜松荣 文人 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是国家音乐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融入国家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新四军音乐,不仅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更能很好地将课程思政指导方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苏北地区是新四军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更是盐城红色革命的标志,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基本规范和要求,配合课程思政方针,研究新四军音乐进入音乐课堂的意义,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传承铁军精神,
期刊
摘要:梁文博是当代中国工笔画坛一位有才气的画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大奖,多次入选全国美展,独具风格。本文从画家绘画中弥漫的温暖的诗意入手,分别分析了画家城市家居题材、女性题材、农村题材中的温暖诗意,以期对画家的工笔画作品作解读。  关键词:梁文博 工笔画 城市家居生活 农村题材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
期刊
摘要:基于企业需求下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伴奏课程改革,已经是高职院校不断在思考的方向,本文基于企业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伴奏课程的实际调研情况,在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中,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重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材内容+多样教学方法+完善考核体系+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路径,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伴奏课程改革。  关键词:钢琴与儿歌伴奏 学前教育 幼儿园  中
期刊
摘要:音乐类师范生的素质与教师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国家与社会对师范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基于OBE理论,以目标为导向,来探究音乐类师范生为适应小学音乐课堂需具备哪些师范素质,以此来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期使音乐类师范生凸显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能出类拔萃,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发挥
期刊
摘要:《芦笙乐谭》是由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主持,杨方刚先生编撰的一部关于贵州芦笙文化研究的专著,是“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丛书专著之一,曾荣獲国家理论金钟奖金奖,全书共六章。本书着重论述了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的源流、文化内涵、形制与演奏方法;同时对贵州侗族、水族、瑶族芦笙的形制、演奏形式、艺术特征、传承方式、社会功能等进行了探究。最后以局内人的视角总结出目前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对比了马丁·帕尔和拉托亚·鲁比·弗雷泽的两张代表作,先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说明两张图片呈现的内容与创作背景。接下来推论出两个摄影师所在的不同视角以及原因,并对于这两个视角和摄影师,被拍摄者以及观众的关系各自进行深度剖析以及解释。  关键词:柏拉图的洞穴 摄影 当代艺术 记录 图像学 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
期刊
摘要:作为攻读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的长笛艺术专业学生,亲身经历“长笛家族”音乐的舞台实践教学模式。当今“双一流”建设的氛围之下,“长笛家族”音乐会的舞台实践教学更是根据其指导思想发展,并秉持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通过梳理分析,相信对长笛专业乃至其余音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双一流 舞台实践 教学 “长笛家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獻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京族汉语民歌用汉语—粤方言和“白话山歌”曲调演唱,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其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京族民歌的结构主要以单段体和二段体为主,多段体相对较少。在当今时代的京族汉语民歌创作中,西洋作曲技术与民族旋法的结合在京族风格作品的创作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气质,本文主要以作曲家丁丕业先生创作的《京岛的小路》及作曲家丁铃女士创作的《北部湾的风》为例,分别从传统分析法和申克分析法两种角度,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