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方面。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在讲述惊险离奇的浪漫故事时,不只是写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战火中的爱情,吏遵循俄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在人物、语言、意象、情节等方面都可找出与圣经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整部作品成为一个象征结构,传达出民族心态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宗教情结,
关键词:拉夫列尼约夫;小说;《第四十一个》;宗教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2-0070-06
战火、鲜血、逃亡。沙漠、大海、风暴。孤岛、爱情、死亡,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符合惊险小说的全部美学特征,讲述了一个血与火、情与仇、爱与恨、生与死的悲剧故事,背景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浊浪滔天、狂风暴雨的怒海,是荒芜人烟、冰天雪地的孤岛,人物演绎着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浪漫爱情,因此,小说被改编成歌剧并一次次搬上银幕,在俄罗斯国内外盛演不衰。早在1928年,曹靖华先生就将其译成中文,并于次年出版,而后在各大城市一版再版。1937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该书,作者拉夫列尼约大应译者邀请为我国读者写序,他说:“文学就是友谊树上的第一个花蕾。”“我们的作品,生养在战争情况中和向往新生活建设的我们的青年的俄国文学,能得到中国读者的注意,这在我们自己是深以为光荣的。”1957年小说再版时,作者再次作序——《致中国读者》:“我这一个中篇小说能同以前一样,得到你们的同情和赞许。这对我将是最好的慰藉了。”同年,青年导演格。丘赫拉依将其改编成电影并获戈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我国也于同年引进该片,但译制完成后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封杀。其后几十年,这部小说因存争议久未再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面世。作为一部在我国长期存疑的作品,研究者及相关资料相对较少,因此,对作品人物的理解、主题的把握、情感的梳理成为必要,同时可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提供理性导航。
就今天来看,这部作品之所以广被争议,是因为它抒写了复杂难解的人性人情,展示了错综莫辨的爱恨生死,以及隐藏在字里行间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浓郁的宗教意味,使整部作品纠缠着男性与女性、阶级与爱情、理智与情感、精神与肉体、人类与自然、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宗教与革命的种种矛盾对峙,成为一个寓意深刻而丰富的象征结构,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斗争漩涡的中心,既增加了解读的难度,也平添了解读的乐趣。
拉夫列尼约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参加过红军,是一名军旅作家,也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1924年小说的发表在当时的苏联文学界引起轰动。列宁格勒的杂志《星》盛赞年轻的作家为“真正的十月歌手”,并强调指出,他“不去粉饰现实,而是描绘现实的本来样子,既描绘现实中的山巅,也描绘低谷,既描绘现实中的血腥、残酷和罪行,也描绘现实中的伟大、壮丽和英雄气概。”小说存在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时空,男女主人公分属两个敌对的阶级营垒,一个是七岁即开始独立谋生的渔家孤女,一个是从来就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一个刻苦自学,梦想成为诗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憧憬远大前程;一个是美丽多情的红军战士,身怀绝技的神枪手,一个是英俊漂亮的白军军官,肩负使命的情报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未来充满单纯而热烈的幻想。他们的遭遇似乎注定要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当他们为各自的理想浴血疆场,他们是誓不两立、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冥冥之中,命运之神让他们相遇、相识并且相爱。他后来成了她的俘虏,押送途中遭遇风暴,幸存的他们漂到一座孤岛。这里天寒地冻,与世隔绝,只有无边无际的大海和铺天盖地的孤寂。在这个孤悬大海的“绝命岛”上,风雪弥漫,波涛汹涌,除了他俩,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他们必须也只能相依为命,彼此拥有。爱情的降临往往突破社会等级、信仰追求、种族偏见的羁绊和局限,是那么强烈、自然、健康而又倔强,那么奇异美妙而不可阻挡。在充满情爱的眼里,外面那个喧嚣、残酷的世界渐渐淡出、退隐,你死我活的相互杀伐开始消解、融化,为战争、利益、理想、信仰而压抑、潜藏的人性正在苏醒、复活,人类情感中那根最敏感、最温馨、最柔弱的心弦被轻轻悄悄地拨动,两个彼此仇视阶级的代表还原为两个纯粹的男人和女人,伴随着狂风巨浪而来的是原始而本能的生命激情。荒岛见证了他们的苦难,也催生和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她与他,彼此是对方存在的最好证明,是顽强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是脆弱生命中的全部所有。他们的世界甜蜜而苦涩,幸福而危机四伏。这是两人世界的“黄金时代”,女主人公情不自禁地说:“我现在是幸福的。”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的幸福那么短暂、脆弱,虚幻得甚至把握不住,最终只能亲手粉碎了这爱情,以死亡的代价来确证曾经的拥有。当这个荒蛮而平静的特殊环境被打破时,爱情死去了,而被爱情迷醉的阶级意识苏醒过来,革命斗争、集体利益重占上风,“地球毁灭似的一声轰响”,结束了她处女的爱情——她陶醉其中并细心呵护的爱情,就这么烟消云散,战争从来不会“让女人走开。”与男人战死沙场的顺理成章相比,当女人的爱情、尊严、生活、梦想被彻底摧毁时,战争才显得格外的残酷。女性是感悟的,她滋养爱情,孕育生命,创造奇迹,可人类行为中,从战争到爱情,从出生到死亡,在众多领域,都有再鲜明不过、宿命般神秘莫测的未知因素。她从一个温柔体贴的情人重新变成一个毅志坚强的战士,自觉地站到阶级利益的高度。但个人的痛苦并不因此而减弱,情感与理智的交锋压倒了她,“她丢开枪,号哭着,撕破了胸前的衣襟,”并“跪倒水里,想把打碎了的死人头抬起来,她忽然倒在尸体上,颤抖着,脸上沾着红色的血块,伤心地低声哀诉起来……”荒岛是生命的禁地却绝非情感的荒原,冰天雪地中曾经开放过热烈、浪漫的爱情之花,了无人烟的孤岛因此成为地上乐园和人间天堂,绝境中萌生的爱情绚烂、美丽,令人感动和神往,却也短暂、痛苦。这是一段注定不被祝福的情感,一如这座上演悲剧的荒岛,仙人掌般不能停留飞鸟。
行伍出身的拉夫列尼约夫熟悉战争,也深谙人性。在现实层面上,他真实地描绘战争的残酷、环境的险恶、生命的脆弱、情感的复杂、命运的无常、个人的渺小以及爱情的纯洁、人性的美好,但这远远不是作品的全部,字里行间作者欲说还休,隐藏、飘浮、弥漫着的东西空气般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令人欲罢不能……那就是作品暗含的象征意味和宗教情结。
俄国文化传统与西欧同源,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悲剧意识。“俄罗斯文学……只要稍加留心,不难发现,无论是果戈理,是屠格涅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托尔斯泰,他们的作品都无不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关于这一点,俄国批评家贝尔查也夫曾写道:始自果戈理,俄国文学变为教训的。它找觅真理及公正,并教示把真 理带进实际生活。俄国文学不是一个幸运的丰富创造的产物,只是人类痛苦命运的、追求拯救全人类的产物。由这一点说来,俄国文学的根本论题是宗教的。”《莫斯科》杂志主编鲍罗丁指出:“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优秀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一定要置于俄罗斯文化之中。”宗教最终表现为文化,而文学又是文化最为感性、最为诗意的一类。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教义圣经是许多俄国作家创作灵感、形象体系、主题思想、情节走向的源泉。拉夫列尼约夫生活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宗教情感常在作品中下意识流露,从人物的衣着装束、语言动作到思维习惯及至整部作品的结构模式,无不充满鲜明而突出的宗教色彩,例如小说第一章:
叶甫秀科夫背上十字交叉地背着武装带,作“X”字母形,使人觉得如果他转过身来,他前面应当有一个字母“B”。
Xpncroc BOCKDeCe!(俄语:意为“耶稣复活”。俄国旧俗,复活节时信教者家家都染些红蛋。蛋的一面写字母“X”,另一面写字母“B”,即XpI;iCTOCBOcKpece之缩写。)
这就为全书定下宗教话语及情感的基调,尽管作者随后又说:“叶甫秀科夫是不信复活节和耶稣的,”但十字架作为基督耶稣代替人类受难赎罪的原型意象妇孺皆知,它是宽恕、仁爱精神的象征:上帝为了爱人类,牺牲了他的儿子耶稣,十字架就是爱的标志;十字军东征时,每个参加“圣战”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带“十”字标记以求神佑;欧洲“黑死病”肆虐时期,人们希望镶有十字架的护身符能够保佑平安;国际红十字协会采用“红十字”标志拯救危难,实施救援,“红十字”因此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质。这基督教标志性的象征物在不长的篇幅中共出现五次。“人们熟知的十字架的基督教象征是指处决耶稣的刑具……不过通过再生,十字架又成了永恒的生命的象征。”十字架强烈地暗示了小说的悲剧意义和宗教色彩。小说中被烧掉的鱼和被枪决的中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祭品,是牺牲,是不言而喻的献身。相爱是人性的自然和本能,相爱之人的被迫相残则是对人性的践踏和蹂躏,宗教原本追求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为着超脱人类在生存困境中的难堪和无奈,让一颗颗流浪漂泊的心灵寻找精神的皈依,让一段段茫然无寄的人生得到情感的慰藉,因此,背负爱情十字架的男女主人公,同时也背负着沉重的挥之不去的宗教宿命。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星期”这个词本是生活中的常用语,但稍具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上帝用七天完成创世纪,发大洪水前也只给诺亚七天的时间建造方舟。“在《启示录》里,‘七’起着重要的作用:七座教堂、羔羊的七只角和七只眼睛(第五章第六节)、龙的七颗头(第十二章第三节)以及上帝大怒的七个金碗,而《启示录》里‘盖有七印’(第五章第一节)。”“《启示录》常用数字……增强作品的神秘意味……最常使用的数宇是‘7’:约翰给7个教会写信、羔羊揭开7印、天使吹响7号、上帝倾倒7碗、以及7灵7星、7灯台、7角7眼、7头、7天使等。7是完全之数,说明至此已经圆满。”《神曲》中,人的“七大罪恶”更是用大写字母“P”刻在但丁的额头上。“基督教认为,德行包括七个方面,即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建制中提出的‘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加上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阿奎那为首的神学家们提出的对上帝的‘信仰’,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全人类‘博爱’等‘神学三德’,合成为‘七主德’。”世界的创造与毁灭,人类的复活与希望,道德的自律与信仰的虔诚都离不开“七”,离不开“一星期”。因此,“一星期”便成为一个平凡、普通,但却神圣而又神秘的词语,具有特殊的喻意和非凡的魔力,小说在叙述与对话中多次提到,这不能不被看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宗教情感在世俗心态中的不自觉、下意识流露。
小说第九章开头有两句可被看作“题旨”的话:
“近卫军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本应该是玛柳特卡生死薄上的第四十一个。
可是他却成了她处女爱情薄上的第一个。”
第三章的开头也有这么几句:
“近卫军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在玛柳特卡的生死薄上本应算是第四十一个了。
可是,不知是因为寒颤呢,或者是性急,玛柳特卡打空了。
于是,中尉就作为活人中的一个多余的数字,留在人间了。”
这是一段奇特的文字,不多不少,她恰好在“第四十一个”时打空,留下遗憾,伤害了她高傲的自尊和自信,以至扔下枪哭起来,“四十”曾经是她“神枪手”的辉煌记录,是她年轻生命历程中的荣耀和骄傲,更是一个完整而具体的数字。让人奇怪的是作者为什么不说“第三十一个”、“第五十一个”,偏偏写成“第四十一个”,并如此醒目地作为小说的题目呢?
考察一下圣经,原来,“四十”意象随处可见:摩西上西奈山四十昼夜,聆听上帝的训示;在米甸部落一住就是四十年;又用四十年时间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一场特大暴雨一连下了四十昼夜;上帝的惩罚——凡二十岁以上的人要在旷野漂流四十年;大卫做以色列国王四十年……等等。诸多“四十”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并且思考——作者绝非随心所欲、信笔由缰地写出一个数字,而是用心良苦、深有寓意,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偏偏在“第四十一个”打空,让男主人公作为“活人中的一个多余的数字”留在人间,这固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为人物的命运设置悬念,为故事的演绎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实更应该隐含着某种情感话语。如果再联系到女主人公的名字“玛柳特卡”竟然是“玛利亚”的小名,与圣母玛利亚同名,那就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因为圣母玛利亚在俄罗斯人民的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被视为人类的代言人,甚至“排在‘三位一体’之前,在地位上则几乎与‘二位一体’等同。”,诚然,在革命的血与火中,她从孤女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强的战士,更长成为一个漂亮、成熟的女人,当她沉睡的爱情被一个举止文明、谈吐优雅、富有教养、特别是长着一双能淹没一切的“蓝眼睛”的青年军官唤醒时,她有过惶惑、羞涩——她毕竟是一名少女,而他则是敌人,并且是她的俘虏,但没有拒绝、逃避,她遵循内心暗涌的情感狂潮,屈从于生命本能的原始冲动,无悔地拥抱了爱情。这是至纯至美的真情流露,是风花雪月故事中摄入心魄的精彩一幕,也是酸甜苦辣的生活中最自然的人性抉择。她确实是一个温柔、体贴的情人,在一个个漫长、寒冷的冬夜,依偎在他的怀里,热情洋溢地倾听他关于鲁滨逊和“星期五”以及许许多多的浪漫故事。一个神奇、陌生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令她心醉神迷,心往神驰,但作者把她描写得更像一位“圣母”,当他高烧陷入昏迷时,她精心照料他,独自承担一切痛苦、绝望、恐惧、悲观,想尽一切办法给他喂食,像母亲一样满怀柔情与关爱,“整整一个星期”,几乎是重新“孕育”他的生命,使他虚弱的肉体终于“复活”。他们所处的这个荒岛,仿佛就是 亚当、夏娃的伊甸园,他们就是亚当和夏娃: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构筑的完整世界,一个孤悬海外、远离生嚣的人间乐园。他对她而言,是儿子与情人,男人与基督;她对他而言,是母亲与情人,女人与圣母。
荒岛毕竟不是世外桃源,他们也不是神仙眷侣,可以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在这天寒地冻的生命禁地,他们生存下去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渔民们储存着、还没来得及运走的大量咸鱼。他们用这取之不尽的肥美的咸鱼燃起篝火。火是上天的礼物,是文明的标志,既照亮黑暗,驱走严寒,又带来光明和温暖,同时点燃爱情,架起情感的桥梁,拉近双方的距离,使他们走出寒冷、孤寂,彼此信赖、依靠。“火”的文明光辉启迪了她关于未来幸福的全部梦想,同十字架一样,“火”的意象具有宗教殉道的性质:“是灵感和圣灵的象征……火也消极地代表地狱之火,代表带来毁灭的燃烧而明亮的闪电(这是来自天堂的火),代表从地壳深处往外喷涌的火山火。”而“鱼”不仅为他们取暖、照明,本身就是他们赖以果腹的唯一食物。“在早期基督教的象征系统中,鸽子、鱼和羊,都是图腾崇拜的圣物。”“在现代,作为象征的鱼(希腊语ichthys)‘Iesous ChristosTheou Hyios Soter’(‘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的首字母缩写:当基督徒身处充满敌意的异教徒中间时,他们靠鱼作为互相沟通的暗号……”而“把《旧约》视为《新约》前兆的基督教《圣经》预示论认为,大鱼把先知约拿(Jonah)吞下去又吐出来是象征耶稣的埋葬和复活。”并且,“耶稣喂食大众的奇迹是用‘鱼’和‘面包’创造的。”“鱼”的象征意味在此不言而喻、不证自明。
另外就是“船”的意象,诺亚方舟曾经飘荡在茫茫大海,带着生命的种子使人类走出灭顶之灾,而小说中那只“去年秋天被狂风吹来的渔船”“差不多是新的,是一艘黄色的、坚固的橡木船。狂风没有把它吹坏……”正是这只似乎从天而降的渔船,给陷入绝境的游击队以意外惊喜,使他们能派出使者求援,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也才有了后面的情节发展,“船”在故事的推进中功不可没,既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道具,也是渡人苦难的生命之舟。“在基督教及其他的象征艺术里,船通常象征远航,包括人的生命之旅。……教会常被比作一艘船(与诺亚方舟特别相似),把虔诚的信徒带到灵魂得救的彼岸:教堂钟楼被比作船的桅杆,教堂的扶壁被比作船桨,十字架有时被称为桅杆,有时被称为我们的希望之锚。”
小说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两个年轻人本来互相敌视,但多愁善感的青春、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美丽梦想,使他们互怀好感,渐生爱意,两颗年轻的心彼此靠近,一种无言的信任漾开来,她让她的俘虏发誓不逃跑,并在他重复誓言后,松开紧绑的绳子,让他自由行动。基督教对誓言的遵守举世闻名,发誓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具有不可亵渎的约束力,因为上帝曾与人立“约”,有“约”在前,任何人都不得毁“约”,否则必遭天谴,必下地狱,灵魂永不得救,永不得进入天堂,所以,此刻的她可以放心地安然入睡。类似的、与此相关的文字在书中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如:“简直像天堂一般温暖”、“反正他逃不脱自己的命运”、“我们生活在世界的末日里”、“上天保佑我们到岸吧”、“基督教也没有这样的名字”、“上帝送来的!上帝大发慈悲啦!”等等。深刻的原罪意识和忏悔心理,以及对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哲理思考,也在小说中有突出表现,如男主人公说:“人类真正、唯一的祖国就是思想,我想起书籍来,我想埋头在书堆里,向它们请罪,同书籍在一起生活。……”对战争的拒绝和对知识的渴望跃然纸上,感伤之情也油然而生。逃避苦难,抗拒死亡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与梦想,但苦难的降临和死亡的阴影无所不在,让人逃无可逃,这就是人类生存的尴尬处境,充满绝望感与荒诞感,这种“绝境体验”,迫使人直面悲剧情怀,反思宗教信念:“宗教的需要出于人类文化的延续,这种文化延续是指超越死亡之神并跨越代代祖先之存在,而使人类的努力和人类的关系持续下去。因此,宗教在伦理方面使人类的生活与行为神圣化,并有可能成为最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在教义方面,它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内聚力,使人类成为命运的主人,消除了人生的苦闷,凡有文化必有宗教……尽管文化对于宗教的需要完全是派生的、间接的,但归根结底宗教却植根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文化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整部作品结构所蕴涵的象征意味,《第四十一个》主人公经历了从沙漠到海洋到荒岛的生命探险。回顾圣经,几乎有相同的结构关系和情节模式。《出埃及记》写犹太人历经磨难,终于走出荒漠,回归故里,这是一次漫长艰险的征程;小说中,红军游击队被敌军追杀,孤军深入沙漠,经历了饥饿、疾病、严寒和死亡,几乎就是一次“死亡之旅”。诺亚方舟的故事家喻户晓,这只孤舟漂泊在水天相连的怒海,任凭浊浪冲毁家园,荡涤世间罪恶,大洪水还原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人间世界,使带着“原罪”烙印的人类从此走向新生,走向绵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这个古老的故事广为流传,尽人皆知;作品主人公同样乘着一叶渔舟,搏斗在喜怒无常的大海,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生死无定的恐惧,船毁人亡的灾难而最终走出绝境,得以生还,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生命历险。至于那座荒岛,则无异于亚当夏娃的伊甸园,是地上乐园和人间天堂,是生命苦难与情感归宿的统——一他们在此演绎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人生悲喜剧。不仅品尝到爱情的甜美,更因为触摸知识的“禁果”而混沌初开;她洞悉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文明世界,他则在精神上完成文明对野蛮的征服。肉体的毁灭与再生,精神的死亡与复活在这里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纵览全篇,不难抽象出入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上帝的复杂关系,领略俄罗斯文学中挥之不去的悲剧意味和宗教情结,在纠缠着人性善恶美丑、人间是非曲直、人情冷暖炎凉、人心黑白向背、人生酸甜苦辣、人世荣辱得失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关于正义、永恒、精神、价值、归宿的终极意义,寻觅情感的最后皈依,走向人格的完美境界,这正是《第四十一个》的魅力所在,也是曾在我国长期存疑的症结所在。
(责任编辑:周淑英)
关键词:拉夫列尼约夫;小说;《第四十一个》;宗教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2-0070-06
战火、鲜血、逃亡。沙漠、大海、风暴。孤岛、爱情、死亡,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符合惊险小说的全部美学特征,讲述了一个血与火、情与仇、爱与恨、生与死的悲剧故事,背景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浊浪滔天、狂风暴雨的怒海,是荒芜人烟、冰天雪地的孤岛,人物演绎着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浪漫爱情,因此,小说被改编成歌剧并一次次搬上银幕,在俄罗斯国内外盛演不衰。早在1928年,曹靖华先生就将其译成中文,并于次年出版,而后在各大城市一版再版。1937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该书,作者拉夫列尼约大应译者邀请为我国读者写序,他说:“文学就是友谊树上的第一个花蕾。”“我们的作品,生养在战争情况中和向往新生活建设的我们的青年的俄国文学,能得到中国读者的注意,这在我们自己是深以为光荣的。”1957年小说再版时,作者再次作序——《致中国读者》:“我这一个中篇小说能同以前一样,得到你们的同情和赞许。这对我将是最好的慰藉了。”同年,青年导演格。丘赫拉依将其改编成电影并获戈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我国也于同年引进该片,但译制完成后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封杀。其后几十年,这部小说因存争议久未再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面世。作为一部在我国长期存疑的作品,研究者及相关资料相对较少,因此,对作品人物的理解、主题的把握、情感的梳理成为必要,同时可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提供理性导航。
就今天来看,这部作品之所以广被争议,是因为它抒写了复杂难解的人性人情,展示了错综莫辨的爱恨生死,以及隐藏在字里行间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浓郁的宗教意味,使整部作品纠缠着男性与女性、阶级与爱情、理智与情感、精神与肉体、人类与自然、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宗教与革命的种种矛盾对峙,成为一个寓意深刻而丰富的象征结构,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斗争漩涡的中心,既增加了解读的难度,也平添了解读的乐趣。
拉夫列尼约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参加过红军,是一名军旅作家,也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1924年小说的发表在当时的苏联文学界引起轰动。列宁格勒的杂志《星》盛赞年轻的作家为“真正的十月歌手”,并强调指出,他“不去粉饰现实,而是描绘现实的本来样子,既描绘现实中的山巅,也描绘低谷,既描绘现实中的血腥、残酷和罪行,也描绘现实中的伟大、壮丽和英雄气概。”小说存在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时空,男女主人公分属两个敌对的阶级营垒,一个是七岁即开始独立谋生的渔家孤女,一个是从来就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一个刻苦自学,梦想成为诗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憧憬远大前程;一个是美丽多情的红军战士,身怀绝技的神枪手,一个是英俊漂亮的白军军官,肩负使命的情报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未来充满单纯而热烈的幻想。他们的遭遇似乎注定要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当他们为各自的理想浴血疆场,他们是誓不两立、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冥冥之中,命运之神让他们相遇、相识并且相爱。他后来成了她的俘虏,押送途中遭遇风暴,幸存的他们漂到一座孤岛。这里天寒地冻,与世隔绝,只有无边无际的大海和铺天盖地的孤寂。在这个孤悬大海的“绝命岛”上,风雪弥漫,波涛汹涌,除了他俩,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他们必须也只能相依为命,彼此拥有。爱情的降临往往突破社会等级、信仰追求、种族偏见的羁绊和局限,是那么强烈、自然、健康而又倔强,那么奇异美妙而不可阻挡。在充满情爱的眼里,外面那个喧嚣、残酷的世界渐渐淡出、退隐,你死我活的相互杀伐开始消解、融化,为战争、利益、理想、信仰而压抑、潜藏的人性正在苏醒、复活,人类情感中那根最敏感、最温馨、最柔弱的心弦被轻轻悄悄地拨动,两个彼此仇视阶级的代表还原为两个纯粹的男人和女人,伴随着狂风巨浪而来的是原始而本能的生命激情。荒岛见证了他们的苦难,也催生和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她与他,彼此是对方存在的最好证明,是顽强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是脆弱生命中的全部所有。他们的世界甜蜜而苦涩,幸福而危机四伏。这是两人世界的“黄金时代”,女主人公情不自禁地说:“我现在是幸福的。”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的幸福那么短暂、脆弱,虚幻得甚至把握不住,最终只能亲手粉碎了这爱情,以死亡的代价来确证曾经的拥有。当这个荒蛮而平静的特殊环境被打破时,爱情死去了,而被爱情迷醉的阶级意识苏醒过来,革命斗争、集体利益重占上风,“地球毁灭似的一声轰响”,结束了她处女的爱情——她陶醉其中并细心呵护的爱情,就这么烟消云散,战争从来不会“让女人走开。”与男人战死沙场的顺理成章相比,当女人的爱情、尊严、生活、梦想被彻底摧毁时,战争才显得格外的残酷。女性是感悟的,她滋养爱情,孕育生命,创造奇迹,可人类行为中,从战争到爱情,从出生到死亡,在众多领域,都有再鲜明不过、宿命般神秘莫测的未知因素。她从一个温柔体贴的情人重新变成一个毅志坚强的战士,自觉地站到阶级利益的高度。但个人的痛苦并不因此而减弱,情感与理智的交锋压倒了她,“她丢开枪,号哭着,撕破了胸前的衣襟,”并“跪倒水里,想把打碎了的死人头抬起来,她忽然倒在尸体上,颤抖着,脸上沾着红色的血块,伤心地低声哀诉起来……”荒岛是生命的禁地却绝非情感的荒原,冰天雪地中曾经开放过热烈、浪漫的爱情之花,了无人烟的孤岛因此成为地上乐园和人间天堂,绝境中萌生的爱情绚烂、美丽,令人感动和神往,却也短暂、痛苦。这是一段注定不被祝福的情感,一如这座上演悲剧的荒岛,仙人掌般不能停留飞鸟。
行伍出身的拉夫列尼约夫熟悉战争,也深谙人性。在现实层面上,他真实地描绘战争的残酷、环境的险恶、生命的脆弱、情感的复杂、命运的无常、个人的渺小以及爱情的纯洁、人性的美好,但这远远不是作品的全部,字里行间作者欲说还休,隐藏、飘浮、弥漫着的东西空气般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令人欲罢不能……那就是作品暗含的象征意味和宗教情结。
俄国文化传统与西欧同源,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悲剧意识。“俄罗斯文学……只要稍加留心,不难发现,无论是果戈理,是屠格涅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托尔斯泰,他们的作品都无不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关于这一点,俄国批评家贝尔查也夫曾写道:始自果戈理,俄国文学变为教训的。它找觅真理及公正,并教示把真 理带进实际生活。俄国文学不是一个幸运的丰富创造的产物,只是人类痛苦命运的、追求拯救全人类的产物。由这一点说来,俄国文学的根本论题是宗教的。”《莫斯科》杂志主编鲍罗丁指出:“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优秀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一定要置于俄罗斯文化之中。”宗教最终表现为文化,而文学又是文化最为感性、最为诗意的一类。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教义圣经是许多俄国作家创作灵感、形象体系、主题思想、情节走向的源泉。拉夫列尼约夫生活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宗教情感常在作品中下意识流露,从人物的衣着装束、语言动作到思维习惯及至整部作品的结构模式,无不充满鲜明而突出的宗教色彩,例如小说第一章:
叶甫秀科夫背上十字交叉地背着武装带,作“X”字母形,使人觉得如果他转过身来,他前面应当有一个字母“B”。
Xpncroc BOCKDeCe!(俄语:意为“耶稣复活”。俄国旧俗,复活节时信教者家家都染些红蛋。蛋的一面写字母“X”,另一面写字母“B”,即XpI;iCTOCBOcKpece之缩写。)
这就为全书定下宗教话语及情感的基调,尽管作者随后又说:“叶甫秀科夫是不信复活节和耶稣的,”但十字架作为基督耶稣代替人类受难赎罪的原型意象妇孺皆知,它是宽恕、仁爱精神的象征:上帝为了爱人类,牺牲了他的儿子耶稣,十字架就是爱的标志;十字军东征时,每个参加“圣战”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带“十”字标记以求神佑;欧洲“黑死病”肆虐时期,人们希望镶有十字架的护身符能够保佑平安;国际红十字协会采用“红十字”标志拯救危难,实施救援,“红十字”因此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质。这基督教标志性的象征物在不长的篇幅中共出现五次。“人们熟知的十字架的基督教象征是指处决耶稣的刑具……不过通过再生,十字架又成了永恒的生命的象征。”十字架强烈地暗示了小说的悲剧意义和宗教色彩。小说中被烧掉的鱼和被枪决的中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祭品,是牺牲,是不言而喻的献身。相爱是人性的自然和本能,相爱之人的被迫相残则是对人性的践踏和蹂躏,宗教原本追求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为着超脱人类在生存困境中的难堪和无奈,让一颗颗流浪漂泊的心灵寻找精神的皈依,让一段段茫然无寄的人生得到情感的慰藉,因此,背负爱情十字架的男女主人公,同时也背负着沉重的挥之不去的宗教宿命。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星期”这个词本是生活中的常用语,但稍具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上帝用七天完成创世纪,发大洪水前也只给诺亚七天的时间建造方舟。“在《启示录》里,‘七’起着重要的作用:七座教堂、羔羊的七只角和七只眼睛(第五章第六节)、龙的七颗头(第十二章第三节)以及上帝大怒的七个金碗,而《启示录》里‘盖有七印’(第五章第一节)。”“《启示录》常用数字……增强作品的神秘意味……最常使用的数宇是‘7’:约翰给7个教会写信、羔羊揭开7印、天使吹响7号、上帝倾倒7碗、以及7灵7星、7灯台、7角7眼、7头、7天使等。7是完全之数,说明至此已经圆满。”《神曲》中,人的“七大罪恶”更是用大写字母“P”刻在但丁的额头上。“基督教认为,德行包括七个方面,即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建制中提出的‘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加上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阿奎那为首的神学家们提出的对上帝的‘信仰’,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全人类‘博爱’等‘神学三德’,合成为‘七主德’。”世界的创造与毁灭,人类的复活与希望,道德的自律与信仰的虔诚都离不开“七”,离不开“一星期”。因此,“一星期”便成为一个平凡、普通,但却神圣而又神秘的词语,具有特殊的喻意和非凡的魔力,小说在叙述与对话中多次提到,这不能不被看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宗教情感在世俗心态中的不自觉、下意识流露。
小说第九章开头有两句可被看作“题旨”的话:
“近卫军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本应该是玛柳特卡生死薄上的第四十一个。
可是他却成了她处女爱情薄上的第一个。”
第三章的开头也有这么几句:
“近卫军中尉戈沃鲁哈。奥特罗克在玛柳特卡的生死薄上本应算是第四十一个了。
可是,不知是因为寒颤呢,或者是性急,玛柳特卡打空了。
于是,中尉就作为活人中的一个多余的数字,留在人间了。”
这是一段奇特的文字,不多不少,她恰好在“第四十一个”时打空,留下遗憾,伤害了她高傲的自尊和自信,以至扔下枪哭起来,“四十”曾经是她“神枪手”的辉煌记录,是她年轻生命历程中的荣耀和骄傲,更是一个完整而具体的数字。让人奇怪的是作者为什么不说“第三十一个”、“第五十一个”,偏偏写成“第四十一个”,并如此醒目地作为小说的题目呢?
考察一下圣经,原来,“四十”意象随处可见:摩西上西奈山四十昼夜,聆听上帝的训示;在米甸部落一住就是四十年;又用四十年时间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一场特大暴雨一连下了四十昼夜;上帝的惩罚——凡二十岁以上的人要在旷野漂流四十年;大卫做以色列国王四十年……等等。诸多“四十”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并且思考——作者绝非随心所欲、信笔由缰地写出一个数字,而是用心良苦、深有寓意,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偏偏在“第四十一个”打空,让男主人公作为“活人中的一个多余的数字”留在人间,这固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为人物的命运设置悬念,为故事的演绎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实更应该隐含着某种情感话语。如果再联系到女主人公的名字“玛柳特卡”竟然是“玛利亚”的小名,与圣母玛利亚同名,那就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因为圣母玛利亚在俄罗斯人民的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被视为人类的代言人,甚至“排在‘三位一体’之前,在地位上则几乎与‘二位一体’等同。”,诚然,在革命的血与火中,她从孤女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强的战士,更长成为一个漂亮、成熟的女人,当她沉睡的爱情被一个举止文明、谈吐优雅、富有教养、特别是长着一双能淹没一切的“蓝眼睛”的青年军官唤醒时,她有过惶惑、羞涩——她毕竟是一名少女,而他则是敌人,并且是她的俘虏,但没有拒绝、逃避,她遵循内心暗涌的情感狂潮,屈从于生命本能的原始冲动,无悔地拥抱了爱情。这是至纯至美的真情流露,是风花雪月故事中摄入心魄的精彩一幕,也是酸甜苦辣的生活中最自然的人性抉择。她确实是一个温柔、体贴的情人,在一个个漫长、寒冷的冬夜,依偎在他的怀里,热情洋溢地倾听他关于鲁滨逊和“星期五”以及许许多多的浪漫故事。一个神奇、陌生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令她心醉神迷,心往神驰,但作者把她描写得更像一位“圣母”,当他高烧陷入昏迷时,她精心照料他,独自承担一切痛苦、绝望、恐惧、悲观,想尽一切办法给他喂食,像母亲一样满怀柔情与关爱,“整整一个星期”,几乎是重新“孕育”他的生命,使他虚弱的肉体终于“复活”。他们所处的这个荒岛,仿佛就是 亚当、夏娃的伊甸园,他们就是亚当和夏娃: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构筑的完整世界,一个孤悬海外、远离生嚣的人间乐园。他对她而言,是儿子与情人,男人与基督;她对他而言,是母亲与情人,女人与圣母。
荒岛毕竟不是世外桃源,他们也不是神仙眷侣,可以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在这天寒地冻的生命禁地,他们生存下去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渔民们储存着、还没来得及运走的大量咸鱼。他们用这取之不尽的肥美的咸鱼燃起篝火。火是上天的礼物,是文明的标志,既照亮黑暗,驱走严寒,又带来光明和温暖,同时点燃爱情,架起情感的桥梁,拉近双方的距离,使他们走出寒冷、孤寂,彼此信赖、依靠。“火”的文明光辉启迪了她关于未来幸福的全部梦想,同十字架一样,“火”的意象具有宗教殉道的性质:“是灵感和圣灵的象征……火也消极地代表地狱之火,代表带来毁灭的燃烧而明亮的闪电(这是来自天堂的火),代表从地壳深处往外喷涌的火山火。”而“鱼”不仅为他们取暖、照明,本身就是他们赖以果腹的唯一食物。“在早期基督教的象征系统中,鸽子、鱼和羊,都是图腾崇拜的圣物。”“在现代,作为象征的鱼(希腊语ichthys)‘Iesous ChristosTheou Hyios Soter’(‘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的首字母缩写:当基督徒身处充满敌意的异教徒中间时,他们靠鱼作为互相沟通的暗号……”而“把《旧约》视为《新约》前兆的基督教《圣经》预示论认为,大鱼把先知约拿(Jonah)吞下去又吐出来是象征耶稣的埋葬和复活。”并且,“耶稣喂食大众的奇迹是用‘鱼’和‘面包’创造的。”“鱼”的象征意味在此不言而喻、不证自明。
另外就是“船”的意象,诺亚方舟曾经飘荡在茫茫大海,带着生命的种子使人类走出灭顶之灾,而小说中那只“去年秋天被狂风吹来的渔船”“差不多是新的,是一艘黄色的、坚固的橡木船。狂风没有把它吹坏……”正是这只似乎从天而降的渔船,给陷入绝境的游击队以意外惊喜,使他们能派出使者求援,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也才有了后面的情节发展,“船”在故事的推进中功不可没,既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道具,也是渡人苦难的生命之舟。“在基督教及其他的象征艺术里,船通常象征远航,包括人的生命之旅。……教会常被比作一艘船(与诺亚方舟特别相似),把虔诚的信徒带到灵魂得救的彼岸:教堂钟楼被比作船的桅杆,教堂的扶壁被比作船桨,十字架有时被称为桅杆,有时被称为我们的希望之锚。”
小说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两个年轻人本来互相敌视,但多愁善感的青春、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美丽梦想,使他们互怀好感,渐生爱意,两颗年轻的心彼此靠近,一种无言的信任漾开来,她让她的俘虏发誓不逃跑,并在他重复誓言后,松开紧绑的绳子,让他自由行动。基督教对誓言的遵守举世闻名,发誓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具有不可亵渎的约束力,因为上帝曾与人立“约”,有“约”在前,任何人都不得毁“约”,否则必遭天谴,必下地狱,灵魂永不得救,永不得进入天堂,所以,此刻的她可以放心地安然入睡。类似的、与此相关的文字在书中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如:“简直像天堂一般温暖”、“反正他逃不脱自己的命运”、“我们生活在世界的末日里”、“上天保佑我们到岸吧”、“基督教也没有这样的名字”、“上帝送来的!上帝大发慈悲啦!”等等。深刻的原罪意识和忏悔心理,以及对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哲理思考,也在小说中有突出表现,如男主人公说:“人类真正、唯一的祖国就是思想,我想起书籍来,我想埋头在书堆里,向它们请罪,同书籍在一起生活。……”对战争的拒绝和对知识的渴望跃然纸上,感伤之情也油然而生。逃避苦难,抗拒死亡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与梦想,但苦难的降临和死亡的阴影无所不在,让人逃无可逃,这就是人类生存的尴尬处境,充满绝望感与荒诞感,这种“绝境体验”,迫使人直面悲剧情怀,反思宗教信念:“宗教的需要出于人类文化的延续,这种文化延续是指超越死亡之神并跨越代代祖先之存在,而使人类的努力和人类的关系持续下去。因此,宗教在伦理方面使人类的生活与行为神圣化,并有可能成为最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在教义方面,它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内聚力,使人类成为命运的主人,消除了人生的苦闷,凡有文化必有宗教……尽管文化对于宗教的需要完全是派生的、间接的,但归根结底宗教却植根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文化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整部作品结构所蕴涵的象征意味,《第四十一个》主人公经历了从沙漠到海洋到荒岛的生命探险。回顾圣经,几乎有相同的结构关系和情节模式。《出埃及记》写犹太人历经磨难,终于走出荒漠,回归故里,这是一次漫长艰险的征程;小说中,红军游击队被敌军追杀,孤军深入沙漠,经历了饥饿、疾病、严寒和死亡,几乎就是一次“死亡之旅”。诺亚方舟的故事家喻户晓,这只孤舟漂泊在水天相连的怒海,任凭浊浪冲毁家园,荡涤世间罪恶,大洪水还原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人间世界,使带着“原罪”烙印的人类从此走向新生,走向绵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这个古老的故事广为流传,尽人皆知;作品主人公同样乘着一叶渔舟,搏斗在喜怒无常的大海,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生死无定的恐惧,船毁人亡的灾难而最终走出绝境,得以生还,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生命历险。至于那座荒岛,则无异于亚当夏娃的伊甸园,是地上乐园和人间天堂,是生命苦难与情感归宿的统——一他们在此演绎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人生悲喜剧。不仅品尝到爱情的甜美,更因为触摸知识的“禁果”而混沌初开;她洞悉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文明世界,他则在精神上完成文明对野蛮的征服。肉体的毁灭与再生,精神的死亡与复活在这里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纵览全篇,不难抽象出入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上帝的复杂关系,领略俄罗斯文学中挥之不去的悲剧意味和宗教情结,在纠缠着人性善恶美丑、人间是非曲直、人情冷暖炎凉、人心黑白向背、人生酸甜苦辣、人世荣辱得失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关于正义、永恒、精神、价值、归宿的终极意义,寻觅情感的最后皈依,走向人格的完美境界,这正是《第四十一个》的魅力所在,也是曾在我国长期存疑的症结所在。
(责任编辑:周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