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丢掉你的铠甲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我参与了一次心理沙龙活动。在活动中,指导老师引导大家玩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要求每个人写出五个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参与人员大都写了父母、子女、爱人、兄弟姐妹、朋友。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没有写自己。
  为什么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我问自己,但是没有找到答案。直到遇到了这本书《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我才明白,原来我们是这样忘记自己的。
  当我们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的时候,我们需要社会的认可,而在被社会认可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原有的样子,活成了被社会认可的样子。
  这是一本童话,字数不多,又有很强的故事性,读起来很轻松。但掩卷而思,我发现其实故事里充满了隐喻。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世人心目中的英雄,活在英雄的光环之中,只能做英雄才能做的事情,英雄的光环,把他自己紧紧地套锁了起来。
  故事中的人物,当然是夸张了的,在现实中,我们当然不是英雄。但是,我们也需要世人的认可。当世人认可我们的某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继续强化这样的行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认可你的行为,而要求你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难以拒绝。就在这样的行动中,你可能变得身不由己,失去自我,无法再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无法做你自己应该去做的事。
  应该去做的事有很多,譬如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亲人。故事中的盔甲骑士,忙着去做世人的英雄,却忘了去照顾身边的亲人,不仅如此,他还用盔甲把自己和亲人隔绝起来。
  为什么我们常常忙着去爱别人,而忘了爱自己、爱亲人呢?
  在教学莫泊桑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遇到了落魄的于勒,你会怎么做?
  有些同学的意见是无条件地帮助于勒,因为扶危济困是责任;有些同学认为应有条件帮助于勒,因为于勒是自己的亲人;也有孩子认为,爱自己更重要,因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决定了有没有能力去爱别人;还有的孩子认为,不可以去爱不爱自己的人,不可以去爱不值得爱的人。这些孩子的想法有对错之分吗?
  南怀瑾先生认为,墨子在孔子之后,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然受到孔孟思想很大的熏陶,但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有墨子的思想。因为墨子的思想,经过演变,后来和中国的侠义精神合流,又另开一个局面。
  那些将扶危济困当作责任的同学,可能更多地接受了墨家兼爱的思想。在儒家的思想中,并不是先要去愛别人,儒家的爱是有次序的。这个次序就是“亲亲、仁民、爱物”。儒家主张先要去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爱天下人,最后是爱世间的万物。主张有条件地爱自己亲人的同学,大概是传承了儒家的思想。
  那还有以爱自己为中心的同学呢,他们是接受的西方思想吗?我想起了百家中的杨子思想。《列子·杨朱》篇中有这样的记载:
  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为什么要一毛不拔呢,是因为他的吝啬和小气吗?那是我们的断章取义,杨朱说的是,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认为:“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即极言其既不损己以利人,以示与损己利人的利他主义相反,亦不损人以利己,以示与损人利己的恶人相反,而取其两端的中道。”文学家吕思勉先生在评价杨朱“不利天下,不取天下”时指出:“夫人人不损一毫,则无尧舜,人人不利天下,则无桀纣;无桀纣,则无当时之乱;无尧舜,则无将来之弊矣。故曰天下治也。杨子为我说如此,以哲学论,亦可谓甚深微妙;或以自私自利目之,则浅之乎测杨子矣。”
  爱自己,就一定是要像杨朱这样,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吗?
  近日,一则美国人在中国支教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关注。身为美国人的丁大卫来到中国义务支教了几十年,被称为“洋雷锋”。在采访中,丁大卫说,现在这个世界,许多以“梦想”为名的价值观属于鄙陋的生活宗教:挣更多的钱,开更好的车,住更大的房子……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些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的心踏实吗?满足吗?平静吗?
  像丁大卫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在《论语》中,子贡曾经问孔子:“如果有个人,能处处帮助人,救济民众的生活,这个人怎么样?能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哪里只是‘仁’啊,简直就是‘圣’!尧舜都未必做得好呢。所谓‘仁’,是自己要立身时,先帮助别人立身,自己要通达时,先让别人通达。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是实践‘仁’的方法。”
  像美国的丁大卫这样的人,都是带着宗教般的情怀做事情。但在《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中,更多的是在探讨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做自己。
  在故事中,“盔甲”是一种隐喻,这个隐喻,如林纾在《湖之鱼》中所说:“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如果把“名利”做成了自己的“盔甲”,就像把自己奉上了祭坛的“圣”,如果忍受不了这份宗教般的孤独,就会在失去了自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书中,作者把这份痛苦叫作“执念”。执念原是佛教中概念,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当执着的时候就会有怨念,唯有放下执着才会自在。
  在书中,盔甲骑士最终放下了执念,脱下了束缚自己的盔甲:
  转瞬之间,骑士发现自己正站在山巅上。骑士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现在完全明白了巨石上那两行文字的意思。骑士放下了恐惧,放下了所有,抛开了执念,他对未知的信念让他获得了自由。此刻,他可以放开心怀感受世间的一切了。
  只是,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是在束缚自己,是否是在为自己佩带一副盔甲呢?丁大卫这样问自己:“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你的灵魂,你的内心,是会和你说话的,会问你,你究竟为什么而活?”
  所以,墨子的“兼爱”也罢,孔孟的“仁爱”也罢,杨朱的“私爱”也罢,佛教、基督教的“博爱”也罢,重要的不是“爱的名号”,而是你的心中是否还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在书中,作者罗伯特·费希尔这样描述这种爱:
  骑士站在山巅深呼吸。一种安宁的感觉从骑士心里散发出来。……午后的暖阳、轻柔如歌的微风、锦绣如画的山川美景让骑士感到难以言表的舒畅。他的心中充满了爱——对自己的爱,对朱丽叶和克里斯的爱,对梅林法师的爱,对小松鼠和鸽子的爱,对生命本身的爱,以及对整个大千世界的爱。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问自己:我们所追求的,到底是心中的热爱,还是别人的认同?你得到的,是外在的名利,还是内在的爱与被爱的温暖?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马强·易水砚  易水砚,也称易砚,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中国传统十大名砚之一。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砚之鼻祖。  马强,国家
期刊
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长荡湖畔别桥镇,这里是江苏省知名的无人机特色小镇。借助地域优势,学校于2016年举办了首届无人机科技冬令营活动,并于2017年全面启动了形式新颖、富含科技元素的无人机特色教育与特色文化建设。  学习、实践、研讨、反思,如今学校在无人机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获得了多项个人、集体奖项。人民日报、江苏教育报、江苏卫视、溧阳电视台等媒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小学生肥胖势头迅猛。根据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显示,学生的总体体质和健康有所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出现了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等新问题。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肥胖正在成为儿童中重要的慢性流行病。基于此,笔者选取北京市房山区长育中心校2014学年参加体质测试的全体学生(674名)为研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赋予了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与新疆众多学校的交流学习正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度践行。  丝山红遍,层林尽染。2018年10月24日下午,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丝山大操场彩
期刊
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和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生物医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学习科学主要研究如何支持和促进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学习活动,通过教学、技术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创新来促进教育的改善。简而言之,学习科学主要就是研究:“人究竟是怎么学习的,怎样才能促进有效地学习?”  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幫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应当适
期刊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泰安市宁阳县第一小学采用课内外结合、家校结合等多种方式,在学生中掀起了诵读《三字经》的热潮,让孩子们在经典的滋养下开启心智,健康成长。  营造氛围,激发诵读热情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诵读,学校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了有关《三字经》的内容,或文字,或图画,或图文并茂。如在教室内张贴放大的《三字经》全文和字画,课间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地站
期刊
青岛市市南区在“经略海洋”的理念指引下,立足课程深度建构,坚持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中小学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以整体行动推进区域课程与教学变革,建构了区域性创新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更新育人观,从“海”的人文精神中汲取育人智慧,形成全区“以海明德十品行”育人理念。构建课程群,以“学科+海洋”为路径,研发了独具市南特色的基础教育海洋区域课程。全面开展“海洋教育研学”行动,把课
期刊
这是校本教研时间,青岛大学路小学语文组正在进行新学期质量分析,老师们研究上学期质检成绩时发现,尽管学校总体成绩优秀,书写上却存在失分现象。怎么办?  一番争论过后,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将提升书写质量从课程角度进行规划,课表上单列书法课程,一二年级干部带教,三到六年级外聘书法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学科教师利用优化大师软件,进行书写质量的专项反馈。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一年级校本书法教材正式出炉,学校书
期刊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整体推进,教育已经进入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根本标志的内涵发展的全新阶段。改革的重点越来越聚焦在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一系列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聚焦在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方式的创新与改革上。  教育,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而课程,恰似学生放飞梦想的翅膀。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以整体行动推进区域课程与教学变革,建构了区域性创新课程体系,为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核
期刊
哈佛大学著名社会生物学家威尔森(E. O. Wilson)曾经描述过岩蚁“串联奔跑”的方式。岩蚁的头上长有两根触角,每根触角由11个触节组成,可以同时发出11种不同波长的信号,岩蚁们靠触角相互摩擦,可以在数秒钟之内交换信息。因此,它们之间拥有非常高效的交流手段,并以此自由地传递信息。传递食物源的信息是岩蚁的一项重要技能,是直接影响岩蚁生存的一项技能。本文就岩蚁的传递食物源信息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