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响课堂效果的要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文本、学生、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四个要素入手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借助这四个要素深入反思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效果,上好语文课。
关键词:文本;学生;教学环节;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引言:
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认知大多是“无聊”、“容易犯困”、“请假也无所谓”等众多消极情绪,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有趣高效至关重要,同时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局限于智育,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深入思考。
一、抓住课堂的基础——文本
中国小语教学的代表人物孙双金老师已经点明了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性:“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一句话点明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随着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也越来越体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的深层意义。
(一)教师解读文本:应识庐山真面目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既是结合单元目标、课题目标、课后习题和自己的文化积累对文本的二次解读,同时又加入自身的思考,构思合理的教学设计,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本,高效实现学习目标。
(二)学生解读文本:曲调纷呈情亦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带领学生学习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应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千篇一律,因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人经验都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属于个人的生成性的收获。
二、抓住课堂的主体——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具有重要地位——主体地位,进而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以学情为基本出发点
有时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但还是会出现上课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我反思了一下,有几点原因:
(1)问题设置过难,学生答不上来。
(2)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不感兴趣。
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在引导问题的设计上面要多费心思,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水平来设计问题,不宜过难。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忠于文本并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将问题的答案巧妙地蕴含在引导的言语之中。因此课程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蹦一蹦够得到”,目的不在于为难学生,而是要激励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进步,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有自身发展特点的完整的人,老师应该尊重差异,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同時,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置难度得当,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抓住课堂的导向——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好的教学环节会使课堂变得流畅、生动,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堂环节设置的完整性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一堂完整地语文课是应该包括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全面培养,因此设计一堂课时一定要包括这四个方面。比如在《老王》这节课中我缺失了“写作”这一个环节。最后拓展延伸可以设计一个小练笔“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写一个人”,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有并加以运用。
(二)注重课堂环节设置的流畅性
课堂环节的设置应该科学合理,为学习目标服务,尽量做到环环相扣,而且环节的转换衔接要自然流畅。教师对于课堂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不能太过生硬。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就应该着重设计一下环节之间的衔接语,做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三)注重课堂环节设置的目的性
语文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即通过这个环节你想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老王》这课中“填写简历”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围绕老王写了哪几件事”就是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对于语段细节描写的分析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等等。课堂环节的设置必须要有目的性,才能使学生明确并掌握相关能力。
四、抓住课堂的灵魂——教学方法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语文的环境。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毅力和意志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应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老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也是老师重点需要思考的,只有这样,课堂才是生动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立足教学实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应该根据教材、文体、学生等各类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也应该及时更新。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面对整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利用网络资源
数字化、科技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智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成为一个见识宽广、综合能力高的学生。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也可以被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丰富多彩和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凭借网络充裕的信息量和广泛的知识源促使学生补充知识,丰富思维,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影响课堂效果的要素还有很多,本次主要通过文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学生四个要素进行深入思考,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而做出不懈努力。同时坚定不移将“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贯穿在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陈文燕.求知导刊.2021
[2]《如何运用多媒体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 梁红梅.2021(03)
[3]《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唤醒和鼓舞学生》.王欢 . 2017年2期
[4]《中学语文生命化教学策略研究》苏州大学 2010
[5]《语文教研探索 第四册》中国民艺出版社 2006-12-1
[6]《让我们在课改中成熟》 《考试周刊》 2010年54期
[7]《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研究[J]》. 蒙强. 2021(03)
关键词:文本;学生;教学环节;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引言:
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认知大多是“无聊”、“容易犯困”、“请假也无所谓”等众多消极情绪,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有趣高效至关重要,同时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局限于智育,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深入思考。
一、抓住课堂的基础——文本
中国小语教学的代表人物孙双金老师已经点明了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性:“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一句话点明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随着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也越来越体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的深层意义。
(一)教师解读文本:应识庐山真面目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既是结合单元目标、课题目标、课后习题和自己的文化积累对文本的二次解读,同时又加入自身的思考,构思合理的教学设计,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本,高效实现学习目标。
(二)学生解读文本:曲调纷呈情亦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带领学生学习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应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千篇一律,因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人经验都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属于个人的生成性的收获。
二、抓住课堂的主体——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具有重要地位——主体地位,进而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以学情为基本出发点
有时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但还是会出现上课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我反思了一下,有几点原因:
(1)问题设置过难,学生答不上来。
(2)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不感兴趣。
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在引导问题的设计上面要多费心思,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水平来设计问题,不宜过难。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忠于文本并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将问题的答案巧妙地蕴含在引导的言语之中。因此课程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蹦一蹦够得到”,目的不在于为难学生,而是要激励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进步,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有自身发展特点的完整的人,老师应该尊重差异,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同時,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置难度得当,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抓住课堂的导向——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好的教学环节会使课堂变得流畅、生动,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堂环节设置的完整性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一堂完整地语文课是应该包括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全面培养,因此设计一堂课时一定要包括这四个方面。比如在《老王》这节课中我缺失了“写作”这一个环节。最后拓展延伸可以设计一个小练笔“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写一个人”,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有并加以运用。
(二)注重课堂环节设置的流畅性
课堂环节的设置应该科学合理,为学习目标服务,尽量做到环环相扣,而且环节的转换衔接要自然流畅。教师对于课堂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不能太过生硬。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就应该着重设计一下环节之间的衔接语,做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三)注重课堂环节设置的目的性
语文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即通过这个环节你想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老王》这课中“填写简历”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围绕老王写了哪几件事”就是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对于语段细节描写的分析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等等。课堂环节的设置必须要有目的性,才能使学生明确并掌握相关能力。
四、抓住课堂的灵魂——教学方法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语文的环境。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毅力和意志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应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老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也是老师重点需要思考的,只有这样,课堂才是生动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立足教学实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应该根据教材、文体、学生等各类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也应该及时更新。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面对整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利用网络资源
数字化、科技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智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成为一个见识宽广、综合能力高的学生。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也可以被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丰富多彩和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凭借网络充裕的信息量和广泛的知识源促使学生补充知识,丰富思维,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影响课堂效果的要素还有很多,本次主要通过文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学生四个要素进行深入思考,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而做出不懈努力。同时坚定不移将“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贯穿在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陈文燕.求知导刊.2021
[2]《如何运用多媒体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 梁红梅.2021(03)
[3]《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唤醒和鼓舞学生》.王欢 . 2017年2期
[4]《中学语文生命化教学策略研究》苏州大学 2010
[5]《语文教研探索 第四册》中国民艺出版社 2006-12-1
[6]《让我们在课改中成熟》 《考试周刊》 2010年54期
[7]《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研究[J]》. 蒙强.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