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媒体报道了越来越多的城管与流动商贩的冲突事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城市流动摊贩身上。本文基于对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现阶段现象与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利弊影响,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 流动摊贩 非正规经济 综合治理
一、背景与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提高了速度,所谓城市化,就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其社会由原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的传统型社会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要生产力的现代城市化社会的转变进程。在这个城市化进程中,有人口的职业转变,有地域空间的变化,同时还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其中有一个尤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流向了城市。然而依托我国现有的城市化水平,又不足以吸纳全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就催生了“非正规经济”,即:有许多劳动力进入了政府管制或者官方统计之外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如:流动摊贩。
春节刚刚在“返程大潮”中落下帷幕,春节期间,各地的庙会比比皆是。庙会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现如今,庙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我国集市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而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庙会除了一些特殊艺术形式的演出团体外,也大多是由流动摊贩所组成的。此外,在一切渐渐步入正规之后,可以看到城市中的流动摊贩也渐渐活跃了起来。本文基于对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现阶段现象与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利弊影响,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流动摊贩的优劣分析
与正规部门相比,流动摊贩的准入门槛较低,所受管制少,所需成本也很小,有时可能只需要一辆小车、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即可,收益虽然不固定但是在有些时候还是十分可观的,此外,流动摊贩所从事的一般为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需技术或者所需技术较低,不存在教育成本。这就给那些城市无法吸纳的劳动力或者不满足现状的正规部门就业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一)流动摊贩的积极作用
1、解决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的问题
流动摊贩之所以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了城市,却因自身技能和财力的限制,无法被正规部门所接受,然而城市的消费往往又很高,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无法满足个人及家庭的生活需要,为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以摊贩小生意为生。因此,流动摊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生存问题,进一步而言,打消了一些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对一个城市而言,非正规经济是正规经济的补充,正规经济都会存在各方面的限制。可是非正规经济相对而言就比较自由。由于流动摊贩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流动摊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便利店”,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特定需求,如夜宵需求,低价需求等。
3、反映城市本土的特色需求
流动商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企业家精神,他们往往会根据经验和市场反馈选择最符合当下消费趋势的产品,无论是水果、蔬菜,或者是纺织品和工艺品,他们往往会根据选择当下销售情况最好的产品来卖。因此,一个城市的摊贩的产品经营范围往往能较准确地反映当地的特色需求。
4、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促进文化创新
庙会期间的各类流动摊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传统,诸如:捏面人、画糖人,各类特色传统小吃和精致的手工艺品。且古往今来,许多民间手艺的创新,往往也是由流动商贩的传播而问世的。
(二)流动摊贩的消极作用
1、缺乏监管,容易产生食品等安全问题
以高校周围流动摊贩為例,根据调查可以发现,高校周围往往聚集者大量的流动摊贩,而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只有极少商家会采取带一次性手套等卫生措施,甚至有些商家并没有合格的营业执照,这就为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2、占用城市大量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建设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流动摊贩往往会出现在地铁站口,天桥,步行街,火车站等场所,他们往往会占用人行道、盲道等,从而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
三、流动摊贩的综合治理
(一)树立民生理念,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提升城市就业吸纳能力
应尽可能的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对于城市正规经济部门而言,应不断地突破自身限制,尽最大可能便利居民的消费生活。
(二)协调多方利益,改排斥强制为教育和引导,实现有效监管
近几年来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之所以日益激化,大多是监管方法不当造成的。分析其原因,城市之所以排斥摊贩,主要在于其影响了城市的“创卫”。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提倡大家共建美好城市,有效文明执法,促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秉持“共享、包容、开放、创新”的理念,让流动摊贩成为一种特色
摊贩在城市摆卖大多迫于生计所需,他们自身大多也知道这种行为的不合理性。因此,我们应提倡城市居民和流动摊贩秉持“共享、包容、开放、创新”的理念,自发地形成一个民间组织,对于这些流动商贩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使其规范化、特色化、甚至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李跃歌.民生视角下我国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 陈菲菲.浅析高校周边摊贩食品安全监管问题[J].法制博览,2017(18):141-142.
作者简介:郭梦瑶(1997—07月—08日)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键词】 城市化 流动摊贩 非正规经济 综合治理
一、背景与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提高了速度,所谓城市化,就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其社会由原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的传统型社会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要生产力的现代城市化社会的转变进程。在这个城市化进程中,有人口的职业转变,有地域空间的变化,同时还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其中有一个尤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流向了城市。然而依托我国现有的城市化水平,又不足以吸纳全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就催生了“非正规经济”,即:有许多劳动力进入了政府管制或者官方统计之外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如:流动摊贩。
春节刚刚在“返程大潮”中落下帷幕,春节期间,各地的庙会比比皆是。庙会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现如今,庙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我国集市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而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庙会除了一些特殊艺术形式的演出团体外,也大多是由流动摊贩所组成的。此外,在一切渐渐步入正规之后,可以看到城市中的流动摊贩也渐渐活跃了起来。本文基于对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现阶段现象与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利弊影响,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流动摊贩的优劣分析
与正规部门相比,流动摊贩的准入门槛较低,所受管制少,所需成本也很小,有时可能只需要一辆小车、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即可,收益虽然不固定但是在有些时候还是十分可观的,此外,流动摊贩所从事的一般为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需技术或者所需技术较低,不存在教育成本。这就给那些城市无法吸纳的劳动力或者不满足现状的正规部门就业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一)流动摊贩的积极作用
1、解决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的问题
流动摊贩之所以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了城市,却因自身技能和财力的限制,无法被正规部门所接受,然而城市的消费往往又很高,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无法满足个人及家庭的生活需要,为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以摊贩小生意为生。因此,流动摊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生存问题,进一步而言,打消了一些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对一个城市而言,非正规经济是正规经济的补充,正规经济都会存在各方面的限制。可是非正规经济相对而言就比较自由。由于流动摊贩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流动摊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便利店”,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特定需求,如夜宵需求,低价需求等。
3、反映城市本土的特色需求
流动商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企业家精神,他们往往会根据经验和市场反馈选择最符合当下消费趋势的产品,无论是水果、蔬菜,或者是纺织品和工艺品,他们往往会根据选择当下销售情况最好的产品来卖。因此,一个城市的摊贩的产品经营范围往往能较准确地反映当地的特色需求。
4、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促进文化创新
庙会期间的各类流动摊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传统,诸如:捏面人、画糖人,各类特色传统小吃和精致的手工艺品。且古往今来,许多民间手艺的创新,往往也是由流动商贩的传播而问世的。
(二)流动摊贩的消极作用
1、缺乏监管,容易产生食品等安全问题
以高校周围流动摊贩為例,根据调查可以发现,高校周围往往聚集者大量的流动摊贩,而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只有极少商家会采取带一次性手套等卫生措施,甚至有些商家并没有合格的营业执照,这就为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2、占用城市大量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建设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流动摊贩往往会出现在地铁站口,天桥,步行街,火车站等场所,他们往往会占用人行道、盲道等,从而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
三、流动摊贩的综合治理
(一)树立民生理念,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提升城市就业吸纳能力
应尽可能的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对于城市正规经济部门而言,应不断地突破自身限制,尽最大可能便利居民的消费生活。
(二)协调多方利益,改排斥强制为教育和引导,实现有效监管
近几年来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之所以日益激化,大多是监管方法不当造成的。分析其原因,城市之所以排斥摊贩,主要在于其影响了城市的“创卫”。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提倡大家共建美好城市,有效文明执法,促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秉持“共享、包容、开放、创新”的理念,让流动摊贩成为一种特色
摊贩在城市摆卖大多迫于生计所需,他们自身大多也知道这种行为的不合理性。因此,我们应提倡城市居民和流动摊贩秉持“共享、包容、开放、创新”的理念,自发地形成一个民间组织,对于这些流动商贩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使其规范化、特色化、甚至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李跃歌.民生视角下我国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 陈菲菲.浅析高校周边摊贩食品安全监管问题[J].法制博览,2017(18):141-142.
作者简介:郭梦瑶(1997—07月—08日)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