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孔子游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一课,文字美、音韵美,连精神也在熠熠闪光,散发着人性美。
  
  一、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快乐课堂的前提。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着他整个教育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课文通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便是最好的佐证。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孔子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孔子对学生的爱和真诚,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
  
  二、 精心设计启发式的问题
  
  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容量大的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季节。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颜回语)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认识,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孔子引发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的深刻!
  
  三、 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问
  
  孔子把“思问之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作为向“习行之学”阶段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不耻下问”,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发展“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推理能力,培养“温故知新”“告往知来”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受美国发现教学的影响,把启发式变成了自学式,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妨借鉴孔子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多方面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处于好学、乐学的境界中,既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 以德育人,巧妙渗透做人的道理
  
  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后,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孔子没有去“告诉”弟子,而是引导弟子主动去“发现”,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这一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孔子施教的突出特点是以德育人。孔子认为,人到社会上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做事”,所以,他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上。他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要做一个有道德、有志气、高尚无私、于国于家有用的人。孔子巧借司空见惯的流水来教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地空洞说教,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
  
  孔子名言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教,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其他文献
通过几年的实验,我发现让学生写“小组日记”效果特别好,“小组日记”这项活动的开展就像打通了连接学生心门的通道,让学生驶上了高速的写作思维“立交桥”。  所谓“小组日记”,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程度的好、中、差兼顾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一个本子上记日记,每人每周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日记本由小组统筹,组长保管,日记本扉页应写上:① 本组成员名单;② 本组条规,如“字
景气指数亦称景气度,是反映某一特定调查群体或某一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或发展趋势的统计指标。景气指数介于0和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时,表明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其有效性的认识,我认为存在两个认识上的盲点。  盲点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现代诗人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都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文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鲁迅语)。这一阅读先于写作的传统思想使得习作教学起步太迟,延至
期刊
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双向互动。可是,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并且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1. 实物展示,创设情景。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观察,容易把他们带到情境中去。例如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一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课,是马朝虎先生的一篇力作,虽不是刻意写母亲,却实实在在地刻画出了一个坚韧、负重、乐观、慈爱的母亲形象,她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母亲的“锁”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母亲为什么要把水窖锁上?是怕孩子们忍耐不住偷偷用水。这存量有限的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家人用来活命的水,关系重大,一点一滴都不可随便乱用。母亲的
笔者认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能大大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一、 提取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实践证明,当交际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时,学生就会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就会觉得无话可说。因此,我们教师在确立交际话题时,就要积极选择、提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当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或者再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时,学生会立即产生一种熟知感,愿意主动地去
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并对于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建筑施工也开始采取更多有效且更为安全的措施,这能延长建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探究带进课堂,从而达到诱思、导学的目的?结合课文《水》的教学,笔者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一、 开课,“牵一发”    课文《水》用生动的笔触写出了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教学伊始,我简单介绍作者之后,便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水”这个课题,随后提问:“水在我们这儿和马朝虎的家乡有什么不同呢?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了“文眼”——“水,成了村子里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根据这一要求进行《七律长征》教学的。    一、 初读阶段    “大体把握诗意”,必须对诗歌所描绘的生活景象有所了解。红军长征离现在已70多年了,小学生对长征的历史很陌生,对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也知之甚少。为了减缓坡度,学习本课之前,我向学生提出了预习要求:不仅仅是对诗歌字、词的识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