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4年广东省开始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2008年又在全省进行了高中教学水平质量评估,目的一是为了检验新课程改革以来各校对新课标的落实情况,一是为了通过这次教学评估更好地能促进新课改的全面推行。
关健词:教育理念创新; 学习过程与方法; 小组探究
Teaching evalu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Xin Ping
Abstract: In 2004, Guangdong Province, has begun to implemen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2008 again in the province had high levels of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aching aimed at first to tes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First, in order to pass thi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better able to promot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education ideas innovation;learning process and methods;group to explore
2008年11月23日,我校迎来了广东省督导室评估小组的评估检验,经过几天的评估,我校以优秀等级通过了本次评估。通过本次教学评估,我感受良多,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它触动着我,让我真正意识到了高中教学改革的刻不容缓:
一、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以周密设计为准备、以教师引导为助动”。同时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三维目标。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
新课改变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教师必须蝉腹明确: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这种课堂氛围与传统的历史课堂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由以前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以前注重“师者传道授业”向培养重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转变。只有明确了这些,教师才能在新的视角去挖掘教材,才会在教学中研究符合新教材观下的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以历史课标为指南,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应该、思维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教学方式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新课程下,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及学生层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
1.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主要是通过学法指导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习、引导探究、掌握知识来形成阅读教材方法的能力、比较异同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能力、解题方法的能力等。为了更好的实施“导学”,我认为教师对课前的指导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说清楚下一节课的课标要求及要达到的过程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然后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下一课内容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通过相互探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把“导学”实施好,教师亦可以在每一节课上课前,根据课标要求,编写一份导学式学习纲要,包括结构线索、知识导学、能力提升等几方面,这样学生在课前按照导学纲要进行预习,课堂效果及活动的气氛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题情境教学法: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运用提问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凸现了问题教学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逐渐被广泛采用。但是问题的设计要立足教材,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问题情景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如:我在《五四运动》一课中讲述到五四运动的经过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问题:同学们,假设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见证了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你应该怎样来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呢?这一情境问题设计后,学生的对于作为一名记者来播报五四运动的过程非常的感兴趣,于是大家首先从记者应如何来播报新闻事件入手,你一言我一语把五四运动的过程像模像样的播报出来了。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对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印像也会更加深刻,也更能够体会到当时青年学生的那种救亡图存的奋不顾身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它首先要求的是教师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大纲创设问题,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要有可研究性,问题的提出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回答问题的兴趣;其次要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就要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了。所以教师在开学伊始就要先结合本班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按实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为前提,并选出每一小组的组长。组分好后,教师就能把创设的问题交给学生相互讨论研究了。如:在《五四运动》一课中,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活动:以分组的形式写两信:第一组同学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上海经商的父亲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第二组同学以上海经商的父亲身份给在北京上学的儿子写一封亲临五四运动的信。要求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及在运动中所体现的情感色彩。在课堂上当场写信,这一形式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这一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写信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并且都能在信中表达出当时五四运动过程中做为学生与商人应有的爱国情感。
此外,在这课中,就五四精神我还创设了一个问题: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图略),它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呢?当代“五四精神”与80年前的“五四精神”的内涵有何不同?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后更是七嘴八舌发表了自己的对“五四精神”的看法,继续把这节课推向高潮。
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落实课前的预习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封闭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只顾每节课“填鸭”式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学生也只是重复的机械式的不断的把老师说的东西把它记下来而已。在新课改下,由于教材的编写改变了传统的通史式编排,大胆地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编排法,教材呈现出跨度大,灵活性强的特点。所以针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显得比较薄弱、方法也会有所滞后,因此教师的教学就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要注重课前的预习工作,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学习的知识 ,并指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上网、图书馆、甚至是实地调查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提高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二、发挥科组资源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所以教师的备课也应随着转变。新课改后到底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最适合自己,最适合本校实际水平,我想到目前阶段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还处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加强自身的理论与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强集体备课。只有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议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问题。当然,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课组长还应发挥在处理教材、在对备课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的高屋建瓴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在集体的智慧中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处处充满了大胆改革的精神。历史课改对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以全新的理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才能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所以,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实践,才能探索出一条新课改的教学新模式,才能使历史课堂焕发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 齐健.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3]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4] 艾平华.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7-02
关健词:教育理念创新; 学习过程与方法; 小组探究
Teaching evalu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Xin Ping
Abstract: In 2004, Guangdong Province, has begun to implemen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2008 again in the province had high levels of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aching aimed at first to tes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First, in order to pass thi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better able to promot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education ideas innovation;learning process and methods;group to explore
2008年11月23日,我校迎来了广东省督导室评估小组的评估检验,经过几天的评估,我校以优秀等级通过了本次评估。通过本次教学评估,我感受良多,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它触动着我,让我真正意识到了高中教学改革的刻不容缓:
一、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以周密设计为准备、以教师引导为助动”。同时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三维目标。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
新课改变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教师必须蝉腹明确: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这种课堂氛围与传统的历史课堂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由以前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以前注重“师者传道授业”向培养重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转变。只有明确了这些,教师才能在新的视角去挖掘教材,才会在教学中研究符合新教材观下的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以历史课标为指南,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应该、思维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教学方式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新课程下,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及学生层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
1.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主要是通过学法指导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习、引导探究、掌握知识来形成阅读教材方法的能力、比较异同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能力、解题方法的能力等。为了更好的实施“导学”,我认为教师对课前的指导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说清楚下一节课的课标要求及要达到的过程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然后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下一课内容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通过相互探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把“导学”实施好,教师亦可以在每一节课上课前,根据课标要求,编写一份导学式学习纲要,包括结构线索、知识导学、能力提升等几方面,这样学生在课前按照导学纲要进行预习,课堂效果及活动的气氛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题情境教学法: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运用提问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凸现了问题教学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逐渐被广泛采用。但是问题的设计要立足教材,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问题情景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如:我在《五四运动》一课中讲述到五四运动的经过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问题:同学们,假设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见证了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你应该怎样来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呢?这一情境问题设计后,学生的对于作为一名记者来播报五四运动的过程非常的感兴趣,于是大家首先从记者应如何来播报新闻事件入手,你一言我一语把五四运动的过程像模像样的播报出来了。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对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印像也会更加深刻,也更能够体会到当时青年学生的那种救亡图存的奋不顾身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它首先要求的是教师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大纲创设问题,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要有可研究性,问题的提出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回答问题的兴趣;其次要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就要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了。所以教师在开学伊始就要先结合本班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按实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为前提,并选出每一小组的组长。组分好后,教师就能把创设的问题交给学生相互讨论研究了。如:在《五四运动》一课中,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活动:以分组的形式写两信:第一组同学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上海经商的父亲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第二组同学以上海经商的父亲身份给在北京上学的儿子写一封亲临五四运动的信。要求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及在运动中所体现的情感色彩。在课堂上当场写信,这一形式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这一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写信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并且都能在信中表达出当时五四运动过程中做为学生与商人应有的爱国情感。
此外,在这课中,就五四精神我还创设了一个问题: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图略),它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呢?当代“五四精神”与80年前的“五四精神”的内涵有何不同?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后更是七嘴八舌发表了自己的对“五四精神”的看法,继续把这节课推向高潮。
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落实课前的预习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封闭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只顾每节课“填鸭”式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学生也只是重复的机械式的不断的把老师说的东西把它记下来而已。在新课改下,由于教材的编写改变了传统的通史式编排,大胆地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编排法,教材呈现出跨度大,灵活性强的特点。所以针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显得比较薄弱、方法也会有所滞后,因此教师的教学就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要注重课前的预习工作,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学习的知识 ,并指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上网、图书馆、甚至是实地调查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提高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二、发挥科组资源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所以教师的备课也应随着转变。新课改后到底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最适合自己,最适合本校实际水平,我想到目前阶段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还处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加强自身的理论与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强集体备课。只有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议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问题。当然,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课组长还应发挥在处理教材、在对备课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的高屋建瓴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在集体的智慧中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处处充满了大胆改革的精神。历史课改对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以全新的理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才能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所以,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实践,才能探索出一条新课改的教学新模式,才能使历史课堂焕发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 齐健.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3]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4] 艾平华.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