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未来“工程师”的任务,他们的素质结构与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程度,目前,体育专业的学生的评价依然以学生具有的竞技项目水平和组织相关的技术教学评价为主要依据,为了对体育专业的“教有所用”,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服务型人才,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 ;服务型; 研究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rvices Talent Evaluation
——To 167 athletics profession investigate of graduate student analysis
Cheng Shen-ling
Abstract: Physical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entrusted with the future "engineer" of the task, their quality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levels of a direct impact on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objectives and tasks,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still a student with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projects and organizations related technologies as the main basi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n order to sport the professional "has been used to teach," to make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rain service-oriented professionals,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service type;Research
一、研究目的
体育要发展,服务是关键。体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素质结构的形成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教有所用”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为新时期体育专业培养服务型人才。我们于2007年下半年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其人才培养的成就和差距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对体育专业培养服务型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丽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大学、宁波城市学院等6所高校的体育院系
近五年培养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共167名(男n约64.7%;女n约35.3%)作为调查对象。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进行资料收集和网上搜索查阅。
2.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从中随机选取了489人组成样本,回收问卷167份,回收率为42.9%,有效统计率100%。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毕业时间为2004年以前毕业的占15.6%,2005届占25.7%,2006届占18.0%,2007届占19.2%,2008届占19.1%;毕业学校为浙江师范大学占25.1%,丽水学院占21.6%,绍兴文理学院占17.3%,宁波大学占15.0%,温州大学占11.4%,宁波城市学院占9.6%。
3.统计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4.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⑴ 运动专项知识与技能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
目前,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的评价依然以学生具有的竞技项目水平、组织教学能力以及相关项目的技术教学为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运动专项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和就业率。因此,我们专门列出了运动专项这一调查主题,可供选择的意见有三种:即“经常用到”、“有时用到”、“从未用到”。统计结果为:回答“经常用到”的占总数的91.6%,回答“有时用到”占6.6%,“从未用到”的有1.8%。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说明运动专项的知识与技能在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随着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俱乐部、健身教练员、社会指导员的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服务型人才培养和运动专项愈发显示出在毕业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现代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了学生就业服务,服务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⑵ 普修术科知识与技能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
术科普修是体育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构成,这是培养“一专多能”、“厚基础,宽口径”与“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是培养服务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我们列出了6所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7门主要普修术科课程,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乒乓球、武术。可供选择的评价意见。统计结果如表1:
注:赋值原则:“经常用到”,1分;“有时用到”,2分;“从未用到”,3分;平均分由此计算而得。(下同)
由表1可以看到,对于上述7门主要普修术科课程,回答“经常用到” 和“有时用到”的人数基本上都超过了90%,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术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尤其是篮球、田径和乒乓球,分别高出其它4门普修课近4个百分点。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应用情况则不尽人意,回答“从未用过” 的人数超过了10%。通过调查还发现,在乡、镇级以下工作的毕业生,排球、足球应用的比较少一点,而在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应用比较少的则是武术和体操。
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普修术科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的使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篮球、田径、乒乓球、排球、体操、足球、武术。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普修学科是教育专业的压缩饼干具有普通性,缺少健身、健美、健心的主干课程。如:排舞、休闲健身、娱乐性的柔力球、木兰扇、太极剑及各种民族舞蹈的精粹。更没有体现服务型的主干课程。只追求技能忽视服务型人才培养,故造成毕业生缺乏服务意识,学生就业率低。
⑶专业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完善的学科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的需要,是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把培养“运动技术型”转变为“就业服务型”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由于体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学科较多,在这里我们只列出了几门主要的必修课程来调查学科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研究增设服务性的专业课程。统计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这4门课程作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实际工作中时常用得到,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学有所用”,同时也说明这4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走向教学工作岗位的最有优势的条件8。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概论从未用过的有20%,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有30%的毕业生回答“从未用过”,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与我们的传统授课方式有关,对于学科的传授只注重课堂上的“纸上谈兵”,而缺乏在实践中的实际操作,学生往往是背完、考完、忘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的。构造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从根本上做到理论与实践、就业相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向。
2.公共课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法律常识、英语、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体育专业的必修公共课。体育专业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些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对体育专业培养服务型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要增加职业教育,社会礼仪与伦理等与学生就业有关系的课程。从而改变公共课的现状。统计结果如表3:
从以上课程的统计分析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程度是最高的,这说明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前体育专业从事教学和社会就业的必选课程。然而政治理论的教学多少显得有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有近55%的调查者回答在工作中“经常用到”和“有时用到”,但回答“没有用到”的调查者也占了近45%。我们认为体育专业在培养服务型人才要增加《时事与形势》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就业服务。
3.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的作用
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以及参加这些活动对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和社会上是否有帮助,我们根据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行剖析,列出了与之相关的四项内容是:毕业实习周记、撰写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毕业生实习总结、进行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和参与组织比赛并进行裁判实习。我们首先对毕业生是否“参与过”上述四项内容的情况作了问卷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是:“参与过”上述四项活动的毕业生比例分别是98.2%、95.8%、92.8%、94.0%。
由此可以发现,对院系组织的教育实习及社会实践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参与过。那么毕业生如何看待他们在校期间参加过的这些活动呢?换句话说,参加这些活动对于他们适应当前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呢?
调查资料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毕业生对参加毕业教育实习和参与组织比赛与裁判实习的作用给予了肯定,只有6%和9%的参与者认为无甚帮助。而对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的评价则较低,反映了毕业生的实践报告书写能力较差、缺乏为社会服务相配套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较差,好高骛远,与市场用人单位的培养目标相脱节。院校缺乏“走出去,请进来”校企结合的办学理念。用人单位的理念造成学生就业率低。
4.体育专业毕业生大学期间个人学风方面的受益情况
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教育实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的各种良好的学风,从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⑴个人能力
为了了解毕业生学习期间个人受益情况,我们在问卷中列出了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社会指导员)所必备的五项能力(见表5的设问项),询问调查对象大学期间在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是“受益颇多”或“无甚受益”。服务型个人能力培养属于空白。但服务型的礼貌用语和微笑服务是一个体育专业学生成功的关键,绝对不可忽略口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由表5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大多数认为学习期间在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都颇有受益,特别是组织能力和示范能力,认为“受益颇多”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9.2%和85.0%,高出科研能力15个百分点以上,在演讲能力方面,尽管有3/4以上的评价为“受益颇多”,但仍有近1/4的认为“无甚受益”。综合能力是不平衡的。
⑵ 个人学风
学风是指大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度、行为特征。体育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这对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服务社会有很大作用。
调查发现,毕业生认为学习期间在“敬业精神”上“受益颇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积极上进”、“严谨态度”、“刻苦精神”。可以说,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养成一种正确良好的学风是其拥有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终身受益。在访问过程中,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毕业生这样说:“大学期间,我在学风方面最大的收获是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对体育教学的敬业精神,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五、结论与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1.在体育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学上,浙江高校体育教师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为大学生适应体育老师职业准备了很好的“内功”。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得到了运用,基本达到了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
2.体育专业的学生广泛参加各种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反映效果良好。院系应积极联系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校内外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3.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良好的学风教育,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性人才,仍然是各高校体育院系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⑴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不合理,尽管各体育院系的领导和老师不断加大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如压缩理论课时比重、提高术科教学质量、选修课、增加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等精品课的教学内容,但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轻服务型课程,轻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应加快服务型、实践型课程调整步伐是摆在各高校体育院系面前研究的重大课题。
⑵当前对学生的培养存在着重技能,轻职业素质培养的倾向。“院系里对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指导不够”,“毕业生在第六、八学期先进行教育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边学剩下的课程边找工作,边做毕业实践设计和论文,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综合实践设计和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题”。“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与评价等相关课程,没有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有时只是走走过场。造成学生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⑶思想教育不能忽视。应注意学生思想就业方面的新动向,院系里应有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去指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走向社会和就业开辟了新的出路。
⑷加大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今后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仪等.新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23-27
[2] 李金才等.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才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4)84-85
[3] 杨展如.“竞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84-86
[4] 苏明理.论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J].西安体育学院,2002(3)35-37
[5] 陈希等.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12)3-7
[6] 王凯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历史回顾与展望.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4.10.43-44
[7] 梁久学.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评论研究.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4.10.44-45
[8] 余学锋.高等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状况的分析.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4.10.48-48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27
关键词: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 ;服务型; 研究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rvices Talent Evaluation
——To 167 athletics profession investigate of graduate student analysis
Cheng Shen-ling
Abstract: Physical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entrusted with the future "engineer" of the task, their quality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levels of a direct impact on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objectives and tasks,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still a student with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projects and organizations related technologies as the main basi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n order to sport the professional "has been used to teach," to make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rain service-oriented professionals,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service type;Research
一、研究目的
体育要发展,服务是关键。体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素质结构的形成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教有所用”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为新时期体育专业培养服务型人才。我们于2007年下半年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其人才培养的成就和差距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对体育专业培养服务型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丽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宁波大学、宁波城市学院等6所高校的体育院系
近五年培养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共167名(男n约64.7%;女n约35.3%)作为调查对象。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进行资料收集和网上搜索查阅。
2.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从中随机选取了489人组成样本,回收问卷167份,回收率为42.9%,有效统计率100%。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毕业时间为2004年以前毕业的占15.6%,2005届占25.7%,2006届占18.0%,2007届占19.2%,2008届占19.1%;毕业学校为浙江师范大学占25.1%,丽水学院占21.6%,绍兴文理学院占17.3%,宁波大学占15.0%,温州大学占11.4%,宁波城市学院占9.6%。
3.统计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4.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⑴ 运动专项知识与技能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
目前,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的评价依然以学生具有的竞技项目水平、组织教学能力以及相关项目的技术教学为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运动专项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和就业率。因此,我们专门列出了运动专项这一调查主题,可供选择的意见有三种:即“经常用到”、“有时用到”、“从未用到”。统计结果为:回答“经常用到”的占总数的91.6%,回答“有时用到”占6.6%,“从未用到”的有1.8%。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说明运动专项的知识与技能在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随着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俱乐部、健身教练员、社会指导员的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服务型人才培养和运动专项愈发显示出在毕业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现代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了学生就业服务,服务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⑵ 普修术科知识与技能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
术科普修是体育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构成,这是培养“一专多能”、“厚基础,宽口径”与“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是培养服务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我们列出了6所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7门主要普修术科课程,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乒乓球、武术。可供选择的评价意见。统计结果如表1:
注:赋值原则:“经常用到”,1分;“有时用到”,2分;“从未用到”,3分;平均分由此计算而得。(下同)
由表1可以看到,对于上述7门主要普修术科课程,回答“经常用到” 和“有时用到”的人数基本上都超过了90%,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术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尤其是篮球、田径和乒乓球,分别高出其它4门普修课近4个百分点。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应用情况则不尽人意,回答“从未用过” 的人数超过了10%。通过调查还发现,在乡、镇级以下工作的毕业生,排球、足球应用的比较少一点,而在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应用比较少的则是武术和体操。
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普修术科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的使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篮球、田径、乒乓球、排球、体操、足球、武术。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普修学科是教育专业的压缩饼干具有普通性,缺少健身、健美、健心的主干课程。如:排舞、休闲健身、娱乐性的柔力球、木兰扇、太极剑及各种民族舞蹈的精粹。更没有体现服务型的主干课程。只追求技能忽视服务型人才培养,故造成毕业生缺乏服务意识,学生就业率低。
⑶专业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完善的学科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的需要,是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把培养“运动技术型”转变为“就业服务型”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由于体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学科较多,在这里我们只列出了几门主要的必修课程来调查学科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研究增设服务性的专业课程。统计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这4门课程作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实际工作中时常用得到,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学有所用”,同时也说明这4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走向教学工作岗位的最有优势的条件8。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概论从未用过的有20%,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有30%的毕业生回答“从未用过”,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与我们的传统授课方式有关,对于学科的传授只注重课堂上的“纸上谈兵”,而缺乏在实践中的实际操作,学生往往是背完、考完、忘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的。构造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从根本上做到理论与实践、就业相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向。
2.公共课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法律常识、英语、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体育专业的必修公共课。体育专业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些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对体育专业培养服务型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要增加职业教育,社会礼仪与伦理等与学生就业有关系的课程。从而改变公共课的现状。统计结果如表3:
从以上课程的统计分析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毕业生工作中的运用程度是最高的,这说明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前体育专业从事教学和社会就业的必选课程。然而政治理论的教学多少显得有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有近55%的调查者回答在工作中“经常用到”和“有时用到”,但回答“没有用到”的调查者也占了近45%。我们认为体育专业在培养服务型人才要增加《时事与形势》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就业服务。
3.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的作用
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以及参加这些活动对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和社会上是否有帮助,我们根据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行剖析,列出了与之相关的四项内容是:毕业实习周记、撰写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毕业生实习总结、进行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和参与组织比赛并进行裁判实习。我们首先对毕业生是否“参与过”上述四项内容的情况作了问卷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是:“参与过”上述四项活动的毕业生比例分别是98.2%、95.8%、92.8%、94.0%。
由此可以发现,对院系组织的教育实习及社会实践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参与过。那么毕业生如何看待他们在校期间参加过的这些活动呢?换句话说,参加这些活动对于他们适应当前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呢?
调查资料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毕业生对参加毕业教育实习和参与组织比赛与裁判实习的作用给予了肯定,只有6%和9%的参与者认为无甚帮助。而对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的评价则较低,反映了毕业生的实践报告书写能力较差、缺乏为社会服务相配套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较差,好高骛远,与市场用人单位的培养目标相脱节。院校缺乏“走出去,请进来”校企结合的办学理念。用人单位的理念造成学生就业率低。
4.体育专业毕业生大学期间个人学风方面的受益情况
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教育实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的各种良好的学风,从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⑴个人能力
为了了解毕业生学习期间个人受益情况,我们在问卷中列出了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社会指导员)所必备的五项能力(见表5的设问项),询问调查对象大学期间在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是“受益颇多”或“无甚受益”。服务型个人能力培养属于空白。但服务型的礼貌用语和微笑服务是一个体育专业学生成功的关键,绝对不可忽略口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由表5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大多数认为学习期间在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都颇有受益,特别是组织能力和示范能力,认为“受益颇多”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9.2%和85.0%,高出科研能力15个百分点以上,在演讲能力方面,尽管有3/4以上的评价为“受益颇多”,但仍有近1/4的认为“无甚受益”。综合能力是不平衡的。
⑵ 个人学风
学风是指大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度、行为特征。体育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这对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服务社会有很大作用。
调查发现,毕业生认为学习期间在“敬业精神”上“受益颇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积极上进”、“严谨态度”、“刻苦精神”。可以说,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养成一种正确良好的学风是其拥有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终身受益。在访问过程中,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毕业生这样说:“大学期间,我在学风方面最大的收获是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对体育教学的敬业精神,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五、结论与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1.在体育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学上,浙江高校体育教师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为大学生适应体育老师职业准备了很好的“内功”。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得到了运用,基本达到了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
2.体育专业的学生广泛参加各种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反映效果良好。院系应积极联系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校内外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3.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良好的学风教育,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性人才,仍然是各高校体育院系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⑴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不合理,尽管各体育院系的领导和老师不断加大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如压缩理论课时比重、提高术科教学质量、选修课、增加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等精品课的教学内容,但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轻服务型课程,轻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应加快服务型、实践型课程调整步伐是摆在各高校体育院系面前研究的重大课题。
⑵当前对学生的培养存在着重技能,轻职业素质培养的倾向。“院系里对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指导不够”,“毕业生在第六、八学期先进行教育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边学剩下的课程边找工作,边做毕业实践设计和论文,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综合实践设计和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题”。“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与评价等相关课程,没有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有时只是走走过场。造成学生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⑶思想教育不能忽视。应注意学生思想就业方面的新动向,院系里应有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去指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走向社会和就业开辟了新的出路。
⑷加大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今后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仪等.新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23-27
[2] 李金才等.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才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4)84-85
[3] 杨展如.“竞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84-86
[4] 苏明理.论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J].西安体育学院,2002(3)35-37
[5] 陈希等.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12)3-7
[6] 王凯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历史回顾与展望.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4.10.43-44
[7] 梁久学.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评论研究.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4.10.44-45
[8] 余学锋.高等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状况的分析.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4.10.48-48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