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大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脱离“学而不用”的窠臼,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这种知识应用意识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阐述数学应用意识的概念,分析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问题逐渐受到了老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视,怎样使数学摆脱“百无一用”的误解,关键就在于学校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数学学科的要求。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所谓的意识,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内容,数学应用意识,就是指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虽然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对于社会生活而言,却有着广泛的涵盖面和深刻的应用价值。体现出了运用数学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认识到日常生活和各类事物中蕴含的深刻的数学原理,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其次,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运用学习到的数学常识和数学知识,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第三,要求学生每当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之后,都能主动研究其产生的生活背景,并主动探索该条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原因
(一)制度因素
虽然教育界每天都在喊着“素质教育”,但是对于素质教育本身的内涵却没有形成透彻的理解,教材和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陈旧的信息,缺乏知识运用的开放性。在教材的使用上,很多例题都只是为了巩固知识点而编写,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导致很多学生背后对例题内容的非议。另外,到了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学生和老师们都必须面对“升学”这一关键问题,对于成绩的追求日渐突出,对于解题理论性、技巧性和速度性的追求远远超出了应用性的需要。另外,教育制度本身缺乏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考核标准,也是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是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些教师不重视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过于在意解题的正确率,而不解释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原理,只是将问题类型化分组,然后教给学生固定的解题方法,使学生陷入死板、教条的学习“陷阱”中;还有一些教师生搬硬套地将不相符的数学内容套人生活常识中,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
(三)学生自身实际生活经验的缺乏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化,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个岁数的学生,受到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知识来源面还很窄,对于生活和知识联系的理解也不够,因此,生活经验的缺乏也不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三、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建议
(一)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培养好教师自身的应用意識和应用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导,教师只有首先做好自身的应用意识培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发生影响,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将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和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并且及时记录,在做课程备案时,就可以将这些实际例子渗透到课程当中,保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将知识点和生活常识结合运用。只有教师首先以身作则,将数学的应用意识常态化,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做好课堂安排,合理安排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内容
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课堂安排,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日常功用,进而提高他们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之后,在例题讲述环节,就可以结合实际事例:如果爸爸妈妈要在你家的一楼和二楼的楼梯间下搭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壁橱,现在能够测量的只有这个三角形壁橱的两个直角边长度,爸爸妈妈拜托你计算出壁橱斜边的长度,请问你怎么计算呢?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例题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了。
(三)改革教育制度,将“应试教育”转为“应用教育”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除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之外,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切实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将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论考核和应用考核结合起来,并且建立一套有效的考评制度,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各方对“应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现下的应用教育难题。
四、结语
小学学习阶段是整个人生生涯打基础的知识学习阶段,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知识服务于生活,是否能够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取决于小学阶段学习思维和学习惯性的培养。因此,一定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做好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作者单位:环江县水源镇含香小学 广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问题逐渐受到了老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视,怎样使数学摆脱“百无一用”的误解,关键就在于学校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数学学科的要求。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所谓的意识,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内容,数学应用意识,就是指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虽然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对于社会生活而言,却有着广泛的涵盖面和深刻的应用价值。体现出了运用数学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认识到日常生活和各类事物中蕴含的深刻的数学原理,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其次,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运用学习到的数学常识和数学知识,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第三,要求学生每当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之后,都能主动研究其产生的生活背景,并主动探索该条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原因
(一)制度因素
虽然教育界每天都在喊着“素质教育”,但是对于素质教育本身的内涵却没有形成透彻的理解,教材和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陈旧的信息,缺乏知识运用的开放性。在教材的使用上,很多例题都只是为了巩固知识点而编写,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导致很多学生背后对例题内容的非议。另外,到了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学生和老师们都必须面对“升学”这一关键问题,对于成绩的追求日渐突出,对于解题理论性、技巧性和速度性的追求远远超出了应用性的需要。另外,教育制度本身缺乏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考核标准,也是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
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是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些教师不重视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过于在意解题的正确率,而不解释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原理,只是将问题类型化分组,然后教给学生固定的解题方法,使学生陷入死板、教条的学习“陷阱”中;还有一些教师生搬硬套地将不相符的数学内容套人生活常识中,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
(三)学生自身实际生活经验的缺乏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化,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个岁数的学生,受到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知识来源面还很窄,对于生活和知识联系的理解也不够,因此,生活经验的缺乏也不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三、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建议
(一)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培养好教师自身的应用意識和应用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导,教师只有首先做好自身的应用意识培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发生影响,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将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和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并且及时记录,在做课程备案时,就可以将这些实际例子渗透到课程当中,保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将知识点和生活常识结合运用。只有教师首先以身作则,将数学的应用意识常态化,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做好课堂安排,合理安排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内容
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课堂安排,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日常功用,进而提高他们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之后,在例题讲述环节,就可以结合实际事例:如果爸爸妈妈要在你家的一楼和二楼的楼梯间下搭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壁橱,现在能够测量的只有这个三角形壁橱的两个直角边长度,爸爸妈妈拜托你计算出壁橱斜边的长度,请问你怎么计算呢?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例题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了。
(三)改革教育制度,将“应试教育”转为“应用教育”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除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之外,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切实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将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论考核和应用考核结合起来,并且建立一套有效的考评制度,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各方对“应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现下的应用教育难题。
四、结语
小学学习阶段是整个人生生涯打基础的知识学习阶段,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知识服务于生活,是否能够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取决于小学阶段学习思维和学习惯性的培养。因此,一定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做好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作者单位:环江县水源镇含香小学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