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地理课程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所以我们在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条件,发现地理。学科中的感性条件,利用优秀的地理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感情、心态等多种的人文地理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学习兴趣 地理价值观 人文地理素养
【正文】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也应该提高学生进行人文地理教育素养的学习,但是因为以前的教学系统有所误差,这种新颖的思想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并没有实施起来,导致学生的人文地理水平素养比较差,幸亏新的新课标中已经将学生人文地理素养提高作为基本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也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一、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死板生硬的以枯燥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这样对学生学习地理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该提高地理教学的理念,使地理课堂丰富有趣。比如说在学习《人口与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问一下以前和现在人口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这个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去询问家长或者是去询问一些相关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小的市场调查。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调查到的情况? 以此来增加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人口迁移课时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们探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新媒体教学的方式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印象。相信这样子上课会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满意程度,从而学习地理的热情也会有所提高。
1.2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学生的传统理念中,地理学科是一门无聊的繁琐的,不好学的,又没有什么用的科目。但是实际上地理学科是钻研人类与环境的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性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些游戏方面、旅行定位等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以此来拉近地理学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在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课时,可以讲解河北地区的雾霾严重,在河北当地建立了许多的化工厂等重工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大气层破坏,当地的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看看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城市附近是否有污染,以此来加深同学们对于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活此章的记忆,地理与现实生产和生活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地理知识。再如雄安新区建设,雄安新区位置的选择优势,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发现新商机。
二、充分利用地理教育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价值观
2.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热爱国家的理念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主题,地理教材就安排了许多热爱国家的资料;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色、恢弘磅礴的自然景观、大气潇洒的名胜古迹、新中国建设以来的伟大成就、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渐提升。地理课本中有许多丰富的优秀教育素材,都为教师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足够的资料,做好一名地理教师就要积极地使用这些珍贵的国家资料,把这一些资料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解《区域经济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这一课时,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肥沃的黑土地,虽然东北地区轻工业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发达,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储备基地为我国人民提供大量的粮食,所以其实东北地区的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但也为我国提供了自己的力量,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东北地区为湖北运去两千万吨大米,是我国雄厚的粮食后备力量。东北地区没有缺失过一次民族大义,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贡献,在某个省份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地方也决不会袖手旁观。这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相信学生们在学习到了这些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之后,会更加的热爱地理学习也会更加的喜欢上地理课。
2.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教育是研究人类生活环境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這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于整个地理教学之中。要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来解决环境问题,如在讲解《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课时,就要对一些荒漠或者是土地贫瘠的地区提高植被覆盖面积,以此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要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合理的使用土地。保护生态资源,同时也可以给同学们播放相关的影片或纪录片,来让同学们警惕水资源或土地资源的流失带来的可怕后果,使同学们自发主动地去保护资源和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课堂上、课后休闲时引导学生多看航拍中国,中国地名大赛,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视频,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知识,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让学生更爱地理,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念。
【结束语】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文地理素养,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而又繁琐的系统教育项目,不是单纯靠时间长或者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牺牲自己的时间来用心的去思考和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树立起正确的社会担当和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地理教学方面的优势,并且用心努力的来承担起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的重担。那么相信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也能够很快得到较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子豪.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赵亮.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开展HPS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蔡健将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八中学
【关键词】学习兴趣 地理价值观 人文地理素养
【正文】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也应该提高学生进行人文地理教育素养的学习,但是因为以前的教学系统有所误差,这种新颖的思想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并没有实施起来,导致学生的人文地理水平素养比较差,幸亏新的新课标中已经将学生人文地理素养提高作为基本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也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一、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死板生硬的以枯燥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这样对学生学习地理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该提高地理教学的理念,使地理课堂丰富有趣。比如说在学习《人口与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问一下以前和现在人口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这个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去询问家长或者是去询问一些相关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小的市场调查。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调查到的情况? 以此来增加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人口迁移课时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们探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新媒体教学的方式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印象。相信这样子上课会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满意程度,从而学习地理的热情也会有所提高。
1.2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学生的传统理念中,地理学科是一门无聊的繁琐的,不好学的,又没有什么用的科目。但是实际上地理学科是钻研人类与环境的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性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些游戏方面、旅行定位等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以此来拉近地理学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在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课时,可以讲解河北地区的雾霾严重,在河北当地建立了许多的化工厂等重工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大气层破坏,当地的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看看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城市附近是否有污染,以此来加深同学们对于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活此章的记忆,地理与现实生产和生活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地理知识。再如雄安新区建设,雄安新区位置的选择优势,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发现新商机。
二、充分利用地理教育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价值观
2.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热爱国家的理念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主题,地理教材就安排了许多热爱国家的资料;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色、恢弘磅礴的自然景观、大气潇洒的名胜古迹、新中国建设以来的伟大成就、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渐提升。地理课本中有许多丰富的优秀教育素材,都为教师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足够的资料,做好一名地理教师就要积极地使用这些珍贵的国家资料,把这一些资料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解《区域经济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这一课时,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肥沃的黑土地,虽然东北地区轻工业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发达,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储备基地为我国人民提供大量的粮食,所以其实东北地区的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但也为我国提供了自己的力量,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东北地区为湖北运去两千万吨大米,是我国雄厚的粮食后备力量。东北地区没有缺失过一次民族大义,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贡献,在某个省份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地方也决不会袖手旁观。这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相信学生们在学习到了这些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之后,会更加的热爱地理学习也会更加的喜欢上地理课。
2.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教育是研究人类生活环境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這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于整个地理教学之中。要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来解决环境问题,如在讲解《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课时,就要对一些荒漠或者是土地贫瘠的地区提高植被覆盖面积,以此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要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合理的使用土地。保护生态资源,同时也可以给同学们播放相关的影片或纪录片,来让同学们警惕水资源或土地资源的流失带来的可怕后果,使同学们自发主动地去保护资源和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课堂上、课后休闲时引导学生多看航拍中国,中国地名大赛,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视频,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知识,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让学生更爱地理,更加坚定学习的信念。
【结束语】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文地理素养,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而又繁琐的系统教育项目,不是单纯靠时间长或者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牺牲自己的时间来用心的去思考和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树立起正确的社会担当和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地理教学方面的优势,并且用心努力的来承担起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的重担。那么相信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也能够很快得到较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子豪.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赵亮.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开展HPS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蔡健将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