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会计专业各教育阶段中本科是中坚。我国会计人员呈现两极化趋势,为在本科教育阶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应当借鉴英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方面的先进教学经验。
关键字:会计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一、中英会计本科课程设置差异
(一)课程设置现状
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设置,其中包括科目设置、学分设置、课时设置等。与培养目标与方案相配合的,适合学生的合理课程设置对大学生的培养和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中、英两国会计专业名列前茅的各两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比较分析。中国会计专业各教育阶段中会计本科是中坚力量。北京大学的会计专业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希望学生不仅专业课程过硬,同时能学习大量相关课程,因此,学科基础课(非会计类)和任意选修课所占比例较大,两者共占45.99%。这两类课程中包含大量的数学、英语、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这类课程能够为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打牢基础,开拓视野,对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方向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31.58%,是三所高校中比例最高的学校,可以看出其比较注重会计学科的专业教育,而学科基础课程(非会计类)与任意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和国内其他高校类似。
英国利兹大学、斯克莱德大学、华威大学三所高校会计专业都称为会计与金融专业。由于英国高校很少单独设置会计学专业,而是将会计与其他相关专业相结合来设置复合型的专业,所以在课程安排上也兼顾了两种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因此其学生所能学到知识更全面、更系统。
利兹大学是全英最好的10所研究性大学之一,世界百强名校,该校还是英国“常青藤”-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该校会计与金融專业本科开设课程主要有:经济学理论与应用、财务会计概论、会计与金融个人教程、会计与金融商务技能、企业责任、行为金融学、审计与信息系统、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该校本科生第三年可选择实习或海外学习,因此第三年课程较少。利兹大学的课程设置不仅只针对专业课程,同时有相匹配的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量交叉学科的课程,不仅注重会计和金融知识的完整性,还很注重两者的结合与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华威大学是英国公认的在研究与教学方面享有盛誉的顶级院校之一,尤其是在创新和与工商业的对接方面做得极好,在英国乃至欧洲都享有良好的学术盛誉。该高校的课程设置如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概论、电子商务价值链、商业设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企业税收、衍生工具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该高校的课程安排特点十分鲜明,认为会计源于商业,因此设置了大量的商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商业知识和眼光。学生更容易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二)课程设置体系差异
由以上两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推行以学科供给为导向制定课程培养方案,即按照学科分类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设置方式看似完美,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交叉和融合,有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知识结构的通用性。
英国高校则是在建设学科时就将会计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金融。不仅有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安排了大量的技能课程。英国是最早开设会计专业的国家,且本国的金融业发达,对于会计的认识基于商业,也因此要求本科学生在第三年外出实习,课程安排相对较少。
二、中英会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一)教学学时与学分的对比
英国会计教育在本科阶段设置的总学时大约在2000左右,总学分120学分。2000学时分布在四年的课程中,平均下来每周13学时左右,其余时间为学生自学。120学分在四年修满,平均每学期需要修满15学分。英国老师上课会布置很多的参考书目和研究课题,这些可以充分保证学生花费时间去研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会计教学在本科阶段总学时普遍都在2500以上,大部分在3000上下,总学分160-170学分。3000课时分布在三年半(扣除最后一个学期各学校都以实习为主)每周大约有20学时以上课程。中国的教学现状仍然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
(二)本科课程考核的对比
我国高校的会计考试评价体系较为应试化,我国高校学生的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大约占总成绩的20%~30%,主要由学生出勤以及平时作业成绩组成,考试成绩占到了70%~80%,所占比例较大;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和讲义内容的直接考察,试题一般采用标准化试题模式,也就是大多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为主,分析性综合题和会计实务题比重较低,考核方式基本上沿用期末闭卷考试。
英国的大学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单纯依靠期末考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看课程论文、作业小组作业或演讲情况,一般占学生考核成绩的30%~50%,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50%~70%,大多为闭卷考试,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即使是会计核算方面的试题,也会要求做出相关的分析和决策。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比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以课堂老师授课为主,老师以专家的身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单向吸收,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而且很多课程为200-300人的大班教学,课堂上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较低。教材多数是任课教师指定,除教材外很少有指定阅读书目,学生的阅读量很少。实务操作则是在学校设置实验室,模拟中小型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整套业务模拟训练。
英国大学的会计教育不仅注重知识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以会计知识为核心的相关知识体系建设,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弱化知识结构的专业化。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是英国高校会计教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注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在课堂授课中,案例教学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老师讲授大多数仅集中在难点和重点问题或重要文献的观点讲解。
三、中英会计本科学生毕业去向统计分析
中国经济现已进入“新常态”阶段,境外投资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都将给经济转型带来巨大影响。然而调查发现,部分企业难以吸纳合适的会计人才协助其境外扩张和加强海外竞争力。厦门大学会计专业作为我国会计专业的王牌高校,其本科教学水平极高,每年毕业生都受到各企业的欢迎,会计学院学生就业需求比多年保持在1:3以上,个别专业达到1:6,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和各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
英国作为最早开设会计专业的国家,会计专业一般在商学或者管理学院里。英国是全世界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的领导中心之一,而伦敦又是世界最大的外币交易、国际银行、海空保险、国际债券交易、跨国基金管理中心。所以可以说金融和会计专业毕业生都有着比较可观的就业前景。英国的会计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包括专业服务、咨询、企业银行、中央银行、交易商间经纪、交流、评级机构、监督机构、投资咨询、在跨国公司的金融研究生项目和投资银行的估值和操作
2017年,我国财会专业毕业人数大概在92万左右,人数庞大。由于会计本科毕业生每年人数众多,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会面临竞争压力大、薪资水平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基层会计岗位将引进人工智能,可以大量解决这种日常、高频、单一的工作。企业必然会减少相应的财务核算人员,以缩减用工成本。因此,中国高校教育应针对当今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改善教学模式,借鉴英美等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推进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小燕.中美比较视角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反思[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29(05):36-48.
[2]陈小君,王帅.中外本科会计教育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史悦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教育中心
关键字:会计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一、中英会计本科课程设置差异
(一)课程设置现状
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设置,其中包括科目设置、学分设置、课时设置等。与培养目标与方案相配合的,适合学生的合理课程设置对大学生的培养和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中、英两国会计专业名列前茅的各两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比较分析。中国会计专业各教育阶段中会计本科是中坚力量。北京大学的会计专业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希望学生不仅专业课程过硬,同时能学习大量相关课程,因此,学科基础课(非会计类)和任意选修课所占比例较大,两者共占45.99%。这两类课程中包含大量的数学、英语、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这类课程能够为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打牢基础,开拓视野,对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方向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31.58%,是三所高校中比例最高的学校,可以看出其比较注重会计学科的专业教育,而学科基础课程(非会计类)与任意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和国内其他高校类似。
英国利兹大学、斯克莱德大学、华威大学三所高校会计专业都称为会计与金融专业。由于英国高校很少单独设置会计学专业,而是将会计与其他相关专业相结合来设置复合型的专业,所以在课程安排上也兼顾了两种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因此其学生所能学到知识更全面、更系统。
利兹大学是全英最好的10所研究性大学之一,世界百强名校,该校还是英国“常青藤”-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该校会计与金融專业本科开设课程主要有:经济学理论与应用、财务会计概论、会计与金融个人教程、会计与金融商务技能、企业责任、行为金融学、审计与信息系统、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该校本科生第三年可选择实习或海外学习,因此第三年课程较少。利兹大学的课程设置不仅只针对专业课程,同时有相匹配的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量交叉学科的课程,不仅注重会计和金融知识的完整性,还很注重两者的结合与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华威大学是英国公认的在研究与教学方面享有盛誉的顶级院校之一,尤其是在创新和与工商业的对接方面做得极好,在英国乃至欧洲都享有良好的学术盛誉。该高校的课程设置如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概论、电子商务价值链、商业设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企业税收、衍生工具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该高校的课程安排特点十分鲜明,认为会计源于商业,因此设置了大量的商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商业知识和眼光。学生更容易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二)课程设置体系差异
由以上两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推行以学科供给为导向制定课程培养方案,即按照学科分类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设置方式看似完美,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交叉和融合,有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知识结构的通用性。
英国高校则是在建设学科时就将会计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金融。不仅有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安排了大量的技能课程。英国是最早开设会计专业的国家,且本国的金融业发达,对于会计的认识基于商业,也因此要求本科学生在第三年外出实习,课程安排相对较少。
二、中英会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一)教学学时与学分的对比
英国会计教育在本科阶段设置的总学时大约在2000左右,总学分120学分。2000学时分布在四年的课程中,平均下来每周13学时左右,其余时间为学生自学。120学分在四年修满,平均每学期需要修满15学分。英国老师上课会布置很多的参考书目和研究课题,这些可以充分保证学生花费时间去研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会计教学在本科阶段总学时普遍都在2500以上,大部分在3000上下,总学分160-170学分。3000课时分布在三年半(扣除最后一个学期各学校都以实习为主)每周大约有20学时以上课程。中国的教学现状仍然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
(二)本科课程考核的对比
我国高校的会计考试评价体系较为应试化,我国高校学生的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大约占总成绩的20%~30%,主要由学生出勤以及平时作业成绩组成,考试成绩占到了70%~80%,所占比例较大;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和讲义内容的直接考察,试题一般采用标准化试题模式,也就是大多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为主,分析性综合题和会计实务题比重较低,考核方式基本上沿用期末闭卷考试。
英国的大学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单纯依靠期末考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看课程论文、作业小组作业或演讲情况,一般占学生考核成绩的30%~50%,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50%~70%,大多为闭卷考试,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即使是会计核算方面的试题,也会要求做出相关的分析和决策。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比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以课堂老师授课为主,老师以专家的身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单向吸收,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而且很多课程为200-300人的大班教学,课堂上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较低。教材多数是任课教师指定,除教材外很少有指定阅读书目,学生的阅读量很少。实务操作则是在学校设置实验室,模拟中小型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整套业务模拟训练。
英国大学的会计教育不仅注重知识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以会计知识为核心的相关知识体系建设,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弱化知识结构的专业化。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是英国高校会计教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注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在课堂授课中,案例教学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老师讲授大多数仅集中在难点和重点问题或重要文献的观点讲解。
三、中英会计本科学生毕业去向统计分析
中国经济现已进入“新常态”阶段,境外投资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都将给经济转型带来巨大影响。然而调查发现,部分企业难以吸纳合适的会计人才协助其境外扩张和加强海外竞争力。厦门大学会计专业作为我国会计专业的王牌高校,其本科教学水平极高,每年毕业生都受到各企业的欢迎,会计学院学生就业需求比多年保持在1:3以上,个别专业达到1:6,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和各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
英国作为最早开设会计专业的国家,会计专业一般在商学或者管理学院里。英国是全世界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的领导中心之一,而伦敦又是世界最大的外币交易、国际银行、海空保险、国际债券交易、跨国基金管理中心。所以可以说金融和会计专业毕业生都有着比较可观的就业前景。英国的会计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包括专业服务、咨询、企业银行、中央银行、交易商间经纪、交流、评级机构、监督机构、投资咨询、在跨国公司的金融研究生项目和投资银行的估值和操作
2017年,我国财会专业毕业人数大概在92万左右,人数庞大。由于会计本科毕业生每年人数众多,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会面临竞争压力大、薪资水平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基层会计岗位将引进人工智能,可以大量解决这种日常、高频、单一的工作。企业必然会减少相应的财务核算人员,以缩减用工成本。因此,中国高校教育应针对当今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改善教学模式,借鉴英美等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推进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小燕.中美比较视角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反思[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29(05):36-48.
[2]陈小君,王帅.中外本科会计教育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史悦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