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缺乏德育教育的现状,对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对策做了具体的分析。学校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但同时对应聘者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做为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学历及个人阅历等方面是明显缺乏竞争力的。为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应从传统的德育教育上作出调整和转变。
一、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个人实际,制订未来职业目标和发展措施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就是要为社会培养特定的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则是为了特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目标,培养和积累个人适应就业要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为载体,通过教育者,逐渐渗透给学生,以达到学生能客观地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合理判断。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具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然而,中职生在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明显较为缺乏。要想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在中职生学好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开辟出一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从而才能让他们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二、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工程。其德育除了具有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之外,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
(一) 自我认知教育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认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如今,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社会显示。毕业生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既需要本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更需要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和推销自我。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自我认知。"。这句哲理充分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在实事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尽快、充分地为将来就业做好规划,迅速准确地把握就业的机遇,为实现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二) 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
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职业生涯往往占据了一个人生命里多数的时间,而诚信在这多数的时间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是背信弃义之人,因为诚信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最坚固的基石。人的一生应该从职业生涯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坚持诚信的原则。
(三) 多元化教育
单一化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简单僵化、整齐划一的教育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宜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并且,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等个性特长呈现多样性和层次性。例如,在本人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某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差,但专业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并代表学校参加市技能节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又比如某些学生在体育,艺术等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不同的文化、知识、技能疏导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他们一个扎实的职业能力学习的基础。
(四) 心理健康教育
择业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崭新起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就业市场,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和碰撞中,由于自身实际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与不足,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犹豫心理、自负自傲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应该说这些现象都是普通存在的,比如在本人所担任班级的学生在高三选择实习岗位时,就有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迟迟没有确定岗位。而另外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看到某几个同学选择了同一实习岗位后,就不假思索地随其而上,丝毫不考虑自己和别人的情况差异。对于此类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妨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
(五) 职业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
对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职业价值观也叫工作价值观,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说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求职就业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因而,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导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引进职业测评体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
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职业能力测试(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职业人格测试(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心理测评可以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心态以及可以适应的岗位、职业,以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找准就业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校园诚信教育,强化毕业生诚信意识。
要从入学教育开始,把诚信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充分发挥德育课教育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加大诚信文明宣传,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诚信教育专栏等,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在校园中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共识。同时在就业环节强化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学生中树立"重信誉、讲诚信"典型榜样,发挥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使学生树立终生诚信的观念。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
校园文化尤其是班级文化是学生所处环境的体现。因此,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在班容班貌的布置中加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专业现状,让他们对企业文化耳濡目染。同时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拓宽其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利于今后就业的多向选择。
(四)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困惑。
职业心理辅导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阶段以及职业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发展。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模式。比如在毕业班中开展相关的讲座,组织座谈会讨论毕业生所关心的学业、就业以及人生发展等问题。以及针对个别学生在求职就业中的羞怯、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加以及时引导疏通。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在社会实践中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真实感性认识。使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强化学生德育教育,提高职教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能在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但同时对应聘者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做为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学历及个人阅历等方面是明显缺乏竞争力的。为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应从传统的德育教育上作出调整和转变。
一、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个人实际,制订未来职业目标和发展措施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就是要为社会培养特定的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则是为了特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目标,培养和积累个人适应就业要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为载体,通过教育者,逐渐渗透给学生,以达到学生能客观地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合理判断。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具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然而,中职生在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明显较为缺乏。要想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在中职生学好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开辟出一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从而才能让他们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二、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工程。其德育除了具有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之外,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
(一) 自我认知教育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自我认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如今,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社会显示。毕业生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既需要本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更需要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和推销自我。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自我认知。"。这句哲理充分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在实事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尽快、充分地为将来就业做好规划,迅速准确地把握就业的机遇,为实现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二) 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
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职业生涯往往占据了一个人生命里多数的时间,而诚信在这多数的时间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是背信弃义之人,因为诚信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最坚固的基石。人的一生应该从职业生涯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坚持诚信的原则。
(三) 多元化教育
单一化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简单僵化、整齐划一的教育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宜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并且,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等个性特长呈现多样性和层次性。例如,在本人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某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差,但专业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并代表学校参加市技能节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又比如某些学生在体育,艺术等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不同的文化、知识、技能疏导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他们一个扎实的职业能力学习的基础。
(四) 心理健康教育
择业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崭新起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就业市场,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和碰撞中,由于自身实际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与不足,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犹豫心理、自负自傲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应该说这些现象都是普通存在的,比如在本人所担任班级的学生在高三选择实习岗位时,就有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迟迟没有确定岗位。而另外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看到某几个同学选择了同一实习岗位后,就不假思索地随其而上,丝毫不考虑自己和别人的情况差异。对于此类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妨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
(五) 职业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
对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职业价值观也叫工作价值观,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说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求职就业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因而,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导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 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引进职业测评体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
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职业能力测试(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职业人格测试(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心理测评可以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心态以及可以适应的岗位、职业,以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找准就业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校园诚信教育,强化毕业生诚信意识。
要从入学教育开始,把诚信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充分发挥德育课教育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加大诚信文明宣传,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诚信教育专栏等,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在校园中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共识。同时在就业环节强化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学生中树立"重信誉、讲诚信"典型榜样,发挥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使学生树立终生诚信的观念。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
校园文化尤其是班级文化是学生所处环境的体现。因此,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在班容班貌的布置中加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专业现状,让他们对企业文化耳濡目染。同时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拓宽其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利于今后就业的多向选择。
(四)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困惑。
职业心理辅导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阶段以及职业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发展。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模式。比如在毕业班中开展相关的讲座,组织座谈会讨论毕业生所关心的学业、就业以及人生发展等问题。以及针对个别学生在求职就业中的羞怯、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加以及时引导疏通。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在社会实践中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真实感性认识。使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强化学生德育教育,提高职教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能在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