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最佳时期,也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任务。人的行为习惯是受意识和思想支配的,学前教育是扭转幼儿错误思想,帮助其纠正不良习惯,促进幼儿健康与终身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幼儿学前教育视角上,侧重探讨在这个时期教育中使幼儿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总结学前教育经验基础上,提出培养行为习惯的策略,希望对幼儿园教育有所启迪。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引言:幼儿学前教育长期有一个错误认知,把智力开发与知识文化教育凌驾于行为习惯培养之上,导致幼儿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不能被及时指出和纠正,使其在这方面观念在一开始就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幼儿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将来成才。所以,学前教育当前核心任务是行为习惯培养,将其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中,在日常点滴中引导幼儿,促使其言行符合幼儿行为规范,文明且有礼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会助力幼儿当下健康成长,还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启蒙教育阶段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
一些父母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正式教育的第一步,引导其养成正确思想意识,言行符合幼儿行为规范,帮助其改掉不文明行为以及不好习惯,是学前教育的核心任务,比知识文化教育与智力开发来的重要。幼儿可塑性极其强,不良行为习惯最佳纠正期,如果忽视了这个问题,不好的习惯就会跟随孩子一生,不但影响求学,而且会对健康成长形成负面作用,幼儿未来发展定会受阻,与启蒙培育人全面发展目标不一致。幼儿行为习惯一旦定性,错过了最有效的指正期,想要转变十分困难,而且容易使其在人格和品质方面出现问题,难以养成良好的性情,对其影响将会是终身的。所以,学前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優势,把行为习惯培养融入到点滴中去,通过有目的性指导与纠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意识,并且体现到行为习惯上,做到言行文明且符合社会规范,人格健全与品德高尚,推动人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效方法
1、幼师做好表率
幼儿言行还处于模仿阶段,在平时生活中会不自觉模仿熟悉人,比如幼师、家长等,故而学前教育中幼师就需要做好表率。幼儿活动场地以幼儿园为主,幼师是其每天接触最多的,言行都应符合社会规范与教师规范,形成影响力,促使幼儿在观察与模仿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师在学前教育中总是教导幼儿应该怎么做,效果不见得好,因为幼儿可能还无法理解,难以被触动,不认为自己行为有问题,加大了纠正不良习惯的难度。幼师在教育全过程中以身作则,坚持文明行为习惯,爱护孩子,以友善态度对待他人,不在幼儿面前骂人或者说脏话,尊重别人,热爱劳动,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出色完成,这样就能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幼师应改变高高在上形象,日常教学中平易近人,学会宽容,多一些耐心指导,少一些批评与指责,感化孩子,使其认识到自己错误,然后自觉改正。幼师在接孩子幼儿园时要热情,主动和家长与孩子打招呼,言行举止有礼貌,幼儿就会自动效仿,在遇到教师和同学时养成问好习惯。幼师在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学会说谢谢,不能因为面对是孩子就忽略这个问题,通过自己言行举止影响,以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起到表率效果,使其在模仿中不知不觉养成正确行为习惯。
2、一日生活中培养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需要融入到生活全过程中,幼儿在早晨进入幼儿园之时,教会其问好,和伙伴相处中使用礼貌语,不说脏话和骂人。培养规则意识,游戏以及教学中不要过多约束,但是必须设置规则,对于过程中遵守规则给予奖励,比如发放小红花,调动其守规则的积极性,长期训练让其形成规则意识,做任何事情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行动。开展卫生教育,制作卫生宣传片,认识到不讲究卫生危害性,自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坚持每天洗澡和刷牙。这些都是个人卫生,还有使其养成保护勤俭节约习惯,告诉幼儿农民伯伯种粮食辛苦,体验劳作,爱惜粮食,不随意浪费食物,戒掉挑食不良习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不乱扔果皮纸屑。衣服干净整洁,在公共场合不打闹喧哗,自己做力所能及事情,比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幼师多给予幼儿表现机会,采取激励教育,当其出现错误行为不应和稀泥,必须明确指出,让幼儿知道错在哪里,然后循循善诱,引导其改正不好行为习惯。
3、运用幼儿喜欢的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培养首先要能触动幼儿,这样才能起到效果,其对教师的
教育不以为然,依然按照自己想法行事,缺乏礼貌和规矩,教育就难以发挥效能。因此,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无论是针对思想道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行为等,还是对于挫折教育,都应采取幼儿习惯方式,也就是说适合这个年龄层次的认知规律。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师可选用绘本,挑选一些与幼儿行为习惯相关的绘本故事,在课堂中让其变阅读变分析,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不良卫生或者生活习惯,比如不爱刷牙、挑食等,然后在生活中改进。行为规范可以让幼儿观看宣传片,进行角色扮演,还可让孩子进行一日体验,比如当交通督导员、幼儿园卫生检查员、小小环卫工等,亲身感受中规范自己言行举止。也可编童谣,或者是通过讲故事、游戏的方式,使其自觉加入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去。
三、结束语
综上而言,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前教育应抓好这个契机,有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还应提高有效性,完成育人目标,为知识文化与智力开发奠定基础,促进人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吉如. 行为习惯培养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 2019(2):75-75.
[2]许亮. 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7):98-98.
[3]姚健梅. 学前教育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探讨[J]. 中华少年, 2015(9):15-15.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引言:幼儿学前教育长期有一个错误认知,把智力开发与知识文化教育凌驾于行为习惯培养之上,导致幼儿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不能被及时指出和纠正,使其在这方面观念在一开始就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幼儿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将来成才。所以,学前教育当前核心任务是行为习惯培养,将其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中,在日常点滴中引导幼儿,促使其言行符合幼儿行为规范,文明且有礼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会助力幼儿当下健康成长,还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启蒙教育阶段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
一些父母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正式教育的第一步,引导其养成正确思想意识,言行符合幼儿行为规范,帮助其改掉不文明行为以及不好习惯,是学前教育的核心任务,比知识文化教育与智力开发来的重要。幼儿可塑性极其强,不良行为习惯最佳纠正期,如果忽视了这个问题,不好的习惯就会跟随孩子一生,不但影响求学,而且会对健康成长形成负面作用,幼儿未来发展定会受阻,与启蒙培育人全面发展目标不一致。幼儿行为习惯一旦定性,错过了最有效的指正期,想要转变十分困难,而且容易使其在人格和品质方面出现问题,难以养成良好的性情,对其影响将会是终身的。所以,学前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優势,把行为习惯培养融入到点滴中去,通过有目的性指导与纠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意识,并且体现到行为习惯上,做到言行文明且符合社会规范,人格健全与品德高尚,推动人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效方法
1、幼师做好表率
幼儿言行还处于模仿阶段,在平时生活中会不自觉模仿熟悉人,比如幼师、家长等,故而学前教育中幼师就需要做好表率。幼儿活动场地以幼儿园为主,幼师是其每天接触最多的,言行都应符合社会规范与教师规范,形成影响力,促使幼儿在观察与模仿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师在学前教育中总是教导幼儿应该怎么做,效果不见得好,因为幼儿可能还无法理解,难以被触动,不认为自己行为有问题,加大了纠正不良习惯的难度。幼师在教育全过程中以身作则,坚持文明行为习惯,爱护孩子,以友善态度对待他人,不在幼儿面前骂人或者说脏话,尊重别人,热爱劳动,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出色完成,这样就能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幼师应改变高高在上形象,日常教学中平易近人,学会宽容,多一些耐心指导,少一些批评与指责,感化孩子,使其认识到自己错误,然后自觉改正。幼师在接孩子幼儿园时要热情,主动和家长与孩子打招呼,言行举止有礼貌,幼儿就会自动效仿,在遇到教师和同学时养成问好习惯。幼师在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学会说谢谢,不能因为面对是孩子就忽略这个问题,通过自己言行举止影响,以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起到表率效果,使其在模仿中不知不觉养成正确行为习惯。
2、一日生活中培养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需要融入到生活全过程中,幼儿在早晨进入幼儿园之时,教会其问好,和伙伴相处中使用礼貌语,不说脏话和骂人。培养规则意识,游戏以及教学中不要过多约束,但是必须设置规则,对于过程中遵守规则给予奖励,比如发放小红花,调动其守规则的积极性,长期训练让其形成规则意识,做任何事情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行动。开展卫生教育,制作卫生宣传片,认识到不讲究卫生危害性,自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坚持每天洗澡和刷牙。这些都是个人卫生,还有使其养成保护勤俭节约习惯,告诉幼儿农民伯伯种粮食辛苦,体验劳作,爱惜粮食,不随意浪费食物,戒掉挑食不良习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不乱扔果皮纸屑。衣服干净整洁,在公共场合不打闹喧哗,自己做力所能及事情,比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幼师多给予幼儿表现机会,采取激励教育,当其出现错误行为不应和稀泥,必须明确指出,让幼儿知道错在哪里,然后循循善诱,引导其改正不好行为习惯。
3、运用幼儿喜欢的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培养首先要能触动幼儿,这样才能起到效果,其对教师的
教育不以为然,依然按照自己想法行事,缺乏礼貌和规矩,教育就难以发挥效能。因此,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无论是针对思想道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行为等,还是对于挫折教育,都应采取幼儿习惯方式,也就是说适合这个年龄层次的认知规律。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师可选用绘本,挑选一些与幼儿行为习惯相关的绘本故事,在课堂中让其变阅读变分析,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不良卫生或者生活习惯,比如不爱刷牙、挑食等,然后在生活中改进。行为规范可以让幼儿观看宣传片,进行角色扮演,还可让孩子进行一日体验,比如当交通督导员、幼儿园卫生检查员、小小环卫工等,亲身感受中规范自己言行举止。也可编童谣,或者是通过讲故事、游戏的方式,使其自觉加入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去。
三、结束语
综上而言,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前教育应抓好这个契机,有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还应提高有效性,完成育人目标,为知识文化与智力开发奠定基础,促进人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吉如. 行为习惯培养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 2019(2):75-75.
[2]许亮. 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7):98-98.
[3]姚健梅. 学前教育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探讨[J]. 中华少年, 2015(9):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