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行为举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行为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知识与智慧,应对具体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诸多因素所采取的教学操作方式的总和。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以下三种教学行为较有效,列举出来以供同仁参考。
  一、发挥备课组集体优势,彰显老师个性风采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础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学科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开学前,笔者及同事就下学期教材的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板块知识能力及教学特长进行分工,以两人为一组,负责某个单元的主要备课。开学初先由备课组集体研讨,然后由主备人向全年级学生分班授课,最后由备课组成员进行阶段性的教学反馈与反思活动。这种方式的教学,其优势如下:第一,能有效凝聚集体智慧。由于老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知识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通过老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第二,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集体备课和个人主备的研究活动,使老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科学化,而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既是老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引领教师理论提升与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第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会看到不同的面孔,新鲜感倍增;其次,老师不同,其授课风格也各异,学生更愿意去接受;再次,老师所讲的是他最擅长的,自然能讲得透、讲得精彩。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其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性更强。
  二、关注差异,分层异步,力求共进
  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着客观差异。其差异主要是: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异等。在具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一定要打破“齐步走”的格局,提倡“异步行”的做法。其中,分层递进、因材施教便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教师要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将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及调节,以达到使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三、巧设问题,相机诱导,激励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就是说教师应当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争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让其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在这一层面上,笔者尝试了“六段式”教学:即“示标——铺垫(辅助环节)——自学——质疑——精讲——测标”。“示标”是指教师根据学情出示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铺垫则是要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及要求,这样学生可以集中思维,学会自学,提高自学能力。“自学”中老师不宜多走来走去,在黑板上写字或东张西望,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窃窃增语”的方式提醒。“质疑”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为教师精讲做准备。“精讲”中对教师讲的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不超过15分钟),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测标”即针对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的检查,明确学生学习情况,为辅导和改进教学方法做铺垫。“六段式”教学遵循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层次性的原则,突显“学生为本”“训练为主”“重在培养能力”的观念,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行为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当下,老师的作用逐渐由控制转向引发学生进步、提供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资源的选择和管理,老师的主流教学行为开始向支持和引导的方向发展。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有效教学行为的要求改进自身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目标。
  注:此文为甘肃省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李玉田,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应是每个课堂一致的目标,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去追求花样,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有效备课、有效提问、有效阅读、有效指导和有效训练等方面谈谈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礼记·中庸》里有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
互动式教学要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备课体要现五要素: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和备设计;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应体现五要素: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并有机地把五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后要求师生拓展,体现五要素:即思考、作业、展示
通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直接看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作文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当中,作文都是考试考核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作文的考核力度相当之大。在现阶段的高考当中作文共计60分,占据了总分的40%,可见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当中作文的分值还出现了逐渐增加的现象,例如在福建省高考当中作文已经改成了70分。但是目前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
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特点,应该简单明了,在实施过程中怎样达成这一目标呢?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如果目标太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较少,一节课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相反,如果目标简明,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揣摩文本,获得
个性化作文,即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思想感情真实感人。从文章生成过程来看,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作者的转化,即作者能动地、真实地将客观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然后是作者的认识向文字的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语言。可见,写作实际是物——意——文的转化过程。在这个流程中要使作文具有个性,教师应在观察、思考、表达三方面引导好
翱翔蓝天白云  掠过平原湖泊  奋飞的陣容将人字大写  最闪亮是头一个  飞雁  你是多么执着  美好的愿景将你诱惑  飞雁  你是多么蓬勃  你挥洒一道风景在天空划过  任凭气流颠簸  穿越高山大河  漫长的飞行顾不上疲惫  还哼着优美的歌  飞雁  你是多么快乐  人间的春色让你收获  飞雁  你是多么磊落  你留下一段音乐在大地传播  黎耀成,湖北黄梅县教育局,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大雄壮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声音萦绕在我们的心靈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从这生命的某一时刻迸发出的强大的力量中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  无论是“清泉石上流”抑或是“鸡鸣桑树巅”,无论是“穿林打叶声”抑或是“惊涛拍岸”声,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牵绊,它们所散发出的宁静恬淡或激
每年一届的张家港市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在金秋时节如期进行,成了港城教师学习他人、发展自身的一次盛会。正如第十九届“发现教学智慧,发展学生学力”这个主题,在课堂上,我们随时可以在师生的和谐交流中,感受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产生的闪亮火花,感受到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的满满收获。  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沈周霄老师借班上的一堂《小说悬念制造的秘密》就是让我们见证智慧的语文课堂。  整合:教学选择的
苏轼的《游沙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推荐作品。作为选修教材中的选文,而且还是推荐篇目,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得不到重视。通常都是学生读读,教师简单地提提文言重点字词,就不了了之了。  但苏轼的《游沙湖》,如果教师不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要想深层次地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凡文章皆有主旨,或传情,或说理,或言志。游记散文也如此。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做事要尽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这样,有道德之人,皆效仿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我曾经一直试着给教育找一份感觉,找一个定义,能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去阐述教育的内涵,而“水”给了我思考的方向。   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能带着这份柔性,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呢?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给我很深的印象。教室里,同学们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突然,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