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的教育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9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这样,有道德之人,皆效仿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我曾经一直试着给教育找一份感觉,找一个定义,能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去阐述教育的内涵,而“水”给了我思考的方向。
   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能带着这份柔性,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呢?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给我很深的印象。教室里,同学们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突然,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男孩尿裤子了。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做题,并没有人发现他的异常。只有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不安,她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不小心”打翻了手里的水杯,水溅得小男孩满身都是,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接着,她领着小男孩来到办公室,擦干净男孩身上的水,并通知了家长为他准备新的裤子。当小男孩再次回到教室时,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而都对他报以友善的微笑,小男孩的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一件平常的小事,一个简单的动作,却保护了孩子的心灵。如果没有这种如水的善良,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呵护,孩子们的反应一定会截然不同。
   《教育是无用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善良归根结底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经超出教育的范畴。书中有个历久弥新的故事,善良的老师为了让身上有伤疤的男孩不自卑,不被其他孩子所歧视,她把孩子的伤疤说成是天使的吻,就是那样的一对天使的翅膀,保护了孩子幼小的童心,也让其他的孩子于无声中感受了善良的美。故事中那样的人性光辉足以照亮整个世界。
   一位老师怀有了一份如水的善良,她会用博大而柔软的心怀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犯下的不可避免的错误。他会像水一样,包容孩子们不成熟的心,然后用水的力量,用水的韧劲,于无声中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走。
   上善若水,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应该也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道德理想。如果我们努力去追求,一定能感受到这种美。那就让我们用如水的善念,如水的德行,如水的胸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打造良好的师德风尚吧!
   房贝,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一)由此及彼法。即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尽可能从相似、相关、相对等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用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有“寥”这个字,可列出形近字“廖、蓼、僇”,
有效教学应是每个课堂一致的目标,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去追求花样,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有效备课、有效提问、有效阅读、有效指导和有效训练等方面谈谈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礼记·中庸》里有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
互动式教学要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备课体要现五要素: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和备设计;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应体现五要素: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并有机地把五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后要求师生拓展,体现五要素:即思考、作业、展示
通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直接看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作文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当中,作文都是考试考核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作文的考核力度相当之大。在现阶段的高考当中作文共计60分,占据了总分的40%,可见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当中作文的分值还出现了逐渐增加的现象,例如在福建省高考当中作文已经改成了70分。但是目前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
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特点,应该简单明了,在实施过程中怎样达成这一目标呢?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如果目标太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较少,一节课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相反,如果目标简明,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揣摩文本,获得
个性化作文,即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思想感情真实感人。从文章生成过程来看,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作者的转化,即作者能动地、真实地将客观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然后是作者的认识向文字的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语言。可见,写作实际是物——意——文的转化过程。在这个流程中要使作文具有个性,教师应在观察、思考、表达三方面引导好
翱翔蓝天白云  掠过平原湖泊  奋飞的陣容将人字大写  最闪亮是头一个  飞雁  你是多么执着  美好的愿景将你诱惑  飞雁  你是多么蓬勃  你挥洒一道风景在天空划过  任凭气流颠簸  穿越高山大河  漫长的飞行顾不上疲惫  还哼着优美的歌  飞雁  你是多么快乐  人间的春色让你收获  飞雁  你是多么磊落  你留下一段音乐在大地传播  黎耀成,湖北黄梅县教育局,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大雄壮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声音萦绕在我们的心靈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从这生命的某一时刻迸发出的强大的力量中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  无论是“清泉石上流”抑或是“鸡鸣桑树巅”,无论是“穿林打叶声”抑或是“惊涛拍岸”声,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牵绊,它们所散发出的宁静恬淡或激
每年一届的张家港市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在金秋时节如期进行,成了港城教师学习他人、发展自身的一次盛会。正如第十九届“发现教学智慧,发展学生学力”这个主题,在课堂上,我们随时可以在师生的和谐交流中,感受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产生的闪亮火花,感受到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的满满收获。  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沈周霄老师借班上的一堂《小说悬念制造的秘密》就是让我们见证智慧的语文课堂。  整合:教学选择的
苏轼的《游沙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推荐作品。作为选修教材中的选文,而且还是推荐篇目,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得不到重视。通常都是学生读读,教师简单地提提文言重点字词,就不了了之了。  但苏轼的《游沙湖》,如果教师不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要想深层次地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凡文章皆有主旨,或传情,或说理,或言志。游记散文也如此。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做事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