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4-0190-02
眨眼之间,十多个春秋悠然而过,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我匆匆走过了生命中最年轻的岁月。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我和很多学生相遇、相知、相教并结下一段深厚的师生情谊;在高中这人生的站台上,我和他们匆匆擦肩而过。很多学生多年以后在我的脑海里只留下了模糊而温暖的记忆,惟独有一个学生让我难以释怀。想起他,我的心会不安;想起他,我常会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改革;想起他,我会鞭策自己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心灵;想起他,我会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职责何在,我们的目的何在……
那年秋天,我是高一班主任,我在军训中初次认识他——我的一个学生。那时我还叫不出他的名字,只是觉得在军训中他的身体协调能力不是太好,不爱说话,他的表情谦卑,眼神呆滞。这一切在军训的短短7天里,我有留心,但我没在意。
9月1日,我们正式开学上课,我逐渐发现他不和同学交往,很少说话,上课精力不集中,眼神也很特别,和老师说话总是低下头,很不自信,很谦卑。好像总是沉静在个人的世界里。总之,我觉得他有点儿异样,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开始我怀疑他有自闭症,于是我查阅了大量有关自闭症的资料,不断和他对照,然后又不断否定我的怀疑。我真的想用老师的关怀走近他并帮他解决他的问题,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他有什么问题。
开学才两周我就开了一个家长会,想通过家长会来更多地了解我的学生们,也想让家长认识一下我,方便今后开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家长会上我介绍了自己,也介绍了我的教育观念并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会后,他的家长单独留下来和我聊了一会。令我吃惊的是这位家长说:“他和我们也没什么交流,他很长时间都不和我们说话了,有限的交流都是通过纸和笔……”家长的话令我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这样呢?我更想走近他,帮助他……
那以后我经常关注他,有时会找他聊聊,和他谈谈心,开导开导他,可每一次谈话,他都是腼腆的笑笑,或一个字“嗯”就不再说什么了。上课我常提问他,可他总保持沉默或者很敷衍的回答。我常常觉得很尴尬,难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但令我多少有点欣慰的是:他好像还不讨厌我。
半期考试过后,全年级开家长会。全班只有他的家长没来。我很纳闷,下班后,我给他家打了一个电话,并告诉他妈妈:“明天是周末,我想去你家里看看,并了解一下他的情况。”第二天早上,我满怀期待的到了他家,可他却早早的出去了。他的妈妈(一个很温和很有教养的中年妇女)和爸爸(一个个子不高,很健谈,很有修养也很有才华的中年男子)接待了我,坐在他的家里,他的爸爸和我谈起了他儿子的成长过程,从他出生时的情景到现在的学习状况,大约聊了3个小时。我觉得他的成长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也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中长大。只是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爸爸说:“他生下来的时候,爱不停的晃头,俗话说是梦抽。他总是不停的晃头,直到晃累了,才睡去。醒来以后,又不停的晃头直到累了睡着……。”就这样他慢慢地长大,也没见什么异常。“他也经常到楼下和小朋友们玩耍。可直到十多岁的有一天,他从楼下玩耍回家以后,就再也不出去了。据说是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他,打了他。”听到这里,我问他爸爸,有没有带他去找那个打他的孩子,问问为什么。他爸爸说:“小孩子打打闹闹,常有的事。大家都是邻居,没必要搞的大家不愉快。”可是从那以后,他就变了,变得不再说话,变的不再和人交往,变得恨自己个子小,不高大,进而恨他的父母个子矮小,遗传基因不好,从而讨厌父母、憎恨父母。
从初中起,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电脑游戏上,上课时不再听课,课后不做作业,不学习。千方百计找父母、老爷、姥姥等亲戚朋友要钱进网吧。甚至逃课去网吧打游戏。他爸爸没办法,只好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从那以后,他更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网络游戏上。他妈妈说:“他打的那些游戏全都是打打、杀杀的暴力游戏,他可以三天三夜坐在电脑面前不下来,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点水。我们拿他真的是没有办法。”临近中考,妈妈说:“儿子,妈妈给你买了一些参考资料,我们好好努力,争取考上高中。”可儿子的回答伤透了妈妈的心,“你放心,我是不会给你好好考的。”结果初中毕业,他没考取高中,父母没办法,只好自费让他来读高中……
我沉思着,离开了他的家,这次家访让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从何处着手去帮助他呢?我思考着。最后,我决定先和他聊一聊,帮他解开曾被人欺负的心灵之结。第二天放学后,我请他去吃饭,并推心置腹地和他聊天,可他始终没多说什么,最后,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被比我们强大一点的人欺负了,你觉得该怎样处理此事呢?他的回答及当时的神情令我有点意外,他说:“先忍着吧,等到自己有能力了,用暴力解决。”当时我说了些什么,我现在不记得了,可他却再也没说什么了,只是低着头吃饭。我再一次觉得难以走近他。但我觉得他能和我坐下来聊聊,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从那以后,我和他的交流多了一些,有时候我还故意请教他一些关于电脑方面的知识,并请他到我的办公室里来教我,他很乐意,我想帮助他恢复自信——他曾丢失了的最珍贵的东西。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不错,数学考试,班上六个人及格,他是其中之一,我的公开课上,我故意提问他,他的回答也令我满意。我以为我成功了,我偷乐着。
他妈妈的几次电话令我再次对他刮目相看。一次,妈妈在电话里说:“这个孩子现在讲吃讲穿,每天做好早餐他不吃,一定要在外面吃,要求我们给他买带摄相头的手机,善自借钱买名牌书包,拿发票回来找我们报销。”还有一次他妈妈在电话里说:“这孩子太坏了,在家里稍不如意,就砸天掼地,有时候,他还打我。一次,他抓起一个瓶子就朝我砸过来,幸亏我躲得快,否则可能要出人命。他爸爸不在家,我都害怕他。”听了他妈妈的话,我很气愤。想批评他,可不知如何开口,也觉得光批评不合适,时机也不成熟。
一次,我带全班学生去体检,大部分同学体检完,告别了我,陆续回家了。只有他出来的时候没好气的对我说:“哼!我们班最矮的一个。”我说:“这有什么关系,你还小,多喝牛奶,多锻炼,你还会长高的。男生要长到24岁呢!。更何况个子的高矮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冷笑一声说:“不可能,我坚持打了半年的篮球,一点儿也没长高。”说完生气地走了。中午他爸爸打电话问我,他在学校里怎么了,回家以后,大发脾气……。那个晚上我因为思考这个孩子的问题而彻夜难眠。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这个年青而又有点扭曲的灵魂面前,我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我查阅了很多青少年心理方面的资料,也咨询了一些心理医生。我有点怀疑他“人格分裂”。于是建议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可他很固执,就是不去。……
那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没当班主任也没教那个班了,可我真的牵挂这个学生,他使我不断的深刻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很多伟人,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今天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认为教育成了学校的事情、社会的事情,却忽略了身为人父、人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忽视了家庭教育。今天,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中国,在一个充满物欲诱惑的社会,怎样塑造受教育者的高尚灵魂。反思现代的教育,我们有时候的确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东西,背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在分数评价学校、分数评价老师、学生的今天,我们有的学生是不是牺牲在老师们的追名逐利和急功近利当中。试想如果我的这个学生,他的初中老师不嫌他拖了他们班的平均分,她会挫伤他的自尊并放弃他吗?在充满各种诱惑、竞争激烈的今天,教育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心理成长?怎样教会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
我期待着我们的教育来一次天翻地覆的改革,就像暴风雨一样,让它来的猛烈些吧!彻底地洗洗脑、彻底地洗涤一下我们的教育污垢。让我们的教育体制更合理、更科学、更加以人为本;让我们以崭新的、更加符合人性的教育心态走向美好的明天。……
眨眼之间,十多个春秋悠然而过,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我匆匆走过了生命中最年轻的岁月。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我和很多学生相遇、相知、相教并结下一段深厚的师生情谊;在高中这人生的站台上,我和他们匆匆擦肩而过。很多学生多年以后在我的脑海里只留下了模糊而温暖的记忆,惟独有一个学生让我难以释怀。想起他,我的心会不安;想起他,我常会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改革;想起他,我会鞭策自己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心灵;想起他,我会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职责何在,我们的目的何在……
那年秋天,我是高一班主任,我在军训中初次认识他——我的一个学生。那时我还叫不出他的名字,只是觉得在军训中他的身体协调能力不是太好,不爱说话,他的表情谦卑,眼神呆滞。这一切在军训的短短7天里,我有留心,但我没在意。
9月1日,我们正式开学上课,我逐渐发现他不和同学交往,很少说话,上课精力不集中,眼神也很特别,和老师说话总是低下头,很不自信,很谦卑。好像总是沉静在个人的世界里。总之,我觉得他有点儿异样,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开始我怀疑他有自闭症,于是我查阅了大量有关自闭症的资料,不断和他对照,然后又不断否定我的怀疑。我真的想用老师的关怀走近他并帮他解决他的问题,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他有什么问题。
开学才两周我就开了一个家长会,想通过家长会来更多地了解我的学生们,也想让家长认识一下我,方便今后开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家长会上我介绍了自己,也介绍了我的教育观念并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会后,他的家长单独留下来和我聊了一会。令我吃惊的是这位家长说:“他和我们也没什么交流,他很长时间都不和我们说话了,有限的交流都是通过纸和笔……”家长的话令我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这样呢?我更想走近他,帮助他……
那以后我经常关注他,有时会找他聊聊,和他谈谈心,开导开导他,可每一次谈话,他都是腼腆的笑笑,或一个字“嗯”就不再说什么了。上课我常提问他,可他总保持沉默或者很敷衍的回答。我常常觉得很尴尬,难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但令我多少有点欣慰的是:他好像还不讨厌我。
半期考试过后,全年级开家长会。全班只有他的家长没来。我很纳闷,下班后,我给他家打了一个电话,并告诉他妈妈:“明天是周末,我想去你家里看看,并了解一下他的情况。”第二天早上,我满怀期待的到了他家,可他却早早的出去了。他的妈妈(一个很温和很有教养的中年妇女)和爸爸(一个个子不高,很健谈,很有修养也很有才华的中年男子)接待了我,坐在他的家里,他的爸爸和我谈起了他儿子的成长过程,从他出生时的情景到现在的学习状况,大约聊了3个小时。我觉得他的成长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也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中长大。只是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爸爸说:“他生下来的时候,爱不停的晃头,俗话说是梦抽。他总是不停的晃头,直到晃累了,才睡去。醒来以后,又不停的晃头直到累了睡着……。”就这样他慢慢地长大,也没见什么异常。“他也经常到楼下和小朋友们玩耍。可直到十多岁的有一天,他从楼下玩耍回家以后,就再也不出去了。据说是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他,打了他。”听到这里,我问他爸爸,有没有带他去找那个打他的孩子,问问为什么。他爸爸说:“小孩子打打闹闹,常有的事。大家都是邻居,没必要搞的大家不愉快。”可是从那以后,他就变了,变得不再说话,变的不再和人交往,变得恨自己个子小,不高大,进而恨他的父母个子矮小,遗传基因不好,从而讨厌父母、憎恨父母。
从初中起,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电脑游戏上,上课时不再听课,课后不做作业,不学习。千方百计找父母、老爷、姥姥等亲戚朋友要钱进网吧。甚至逃课去网吧打游戏。他爸爸没办法,只好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从那以后,他更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网络游戏上。他妈妈说:“他打的那些游戏全都是打打、杀杀的暴力游戏,他可以三天三夜坐在电脑面前不下来,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点水。我们拿他真的是没有办法。”临近中考,妈妈说:“儿子,妈妈给你买了一些参考资料,我们好好努力,争取考上高中。”可儿子的回答伤透了妈妈的心,“你放心,我是不会给你好好考的。”结果初中毕业,他没考取高中,父母没办法,只好自费让他来读高中……
我沉思着,离开了他的家,这次家访让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从何处着手去帮助他呢?我思考着。最后,我决定先和他聊一聊,帮他解开曾被人欺负的心灵之结。第二天放学后,我请他去吃饭,并推心置腹地和他聊天,可他始终没多说什么,最后,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被比我们强大一点的人欺负了,你觉得该怎样处理此事呢?他的回答及当时的神情令我有点意外,他说:“先忍着吧,等到自己有能力了,用暴力解决。”当时我说了些什么,我现在不记得了,可他却再也没说什么了,只是低着头吃饭。我再一次觉得难以走近他。但我觉得他能和我坐下来聊聊,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从那以后,我和他的交流多了一些,有时候我还故意请教他一些关于电脑方面的知识,并请他到我的办公室里来教我,他很乐意,我想帮助他恢复自信——他曾丢失了的最珍贵的东西。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不错,数学考试,班上六个人及格,他是其中之一,我的公开课上,我故意提问他,他的回答也令我满意。我以为我成功了,我偷乐着。
他妈妈的几次电话令我再次对他刮目相看。一次,妈妈在电话里说:“这个孩子现在讲吃讲穿,每天做好早餐他不吃,一定要在外面吃,要求我们给他买带摄相头的手机,善自借钱买名牌书包,拿发票回来找我们报销。”还有一次他妈妈在电话里说:“这孩子太坏了,在家里稍不如意,就砸天掼地,有时候,他还打我。一次,他抓起一个瓶子就朝我砸过来,幸亏我躲得快,否则可能要出人命。他爸爸不在家,我都害怕他。”听了他妈妈的话,我很气愤。想批评他,可不知如何开口,也觉得光批评不合适,时机也不成熟。
一次,我带全班学生去体检,大部分同学体检完,告别了我,陆续回家了。只有他出来的时候没好气的对我说:“哼!我们班最矮的一个。”我说:“这有什么关系,你还小,多喝牛奶,多锻炼,你还会长高的。男生要长到24岁呢!。更何况个子的高矮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冷笑一声说:“不可能,我坚持打了半年的篮球,一点儿也没长高。”说完生气地走了。中午他爸爸打电话问我,他在学校里怎么了,回家以后,大发脾气……。那个晚上我因为思考这个孩子的问题而彻夜难眠。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这个年青而又有点扭曲的灵魂面前,我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我查阅了很多青少年心理方面的资料,也咨询了一些心理医生。我有点怀疑他“人格分裂”。于是建议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可他很固执,就是不去。……
那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没当班主任也没教那个班了,可我真的牵挂这个学生,他使我不断的深刻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很多伟人,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今天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认为教育成了学校的事情、社会的事情,却忽略了身为人父、人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忽视了家庭教育。今天,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中国,在一个充满物欲诱惑的社会,怎样塑造受教育者的高尚灵魂。反思现代的教育,我们有时候的确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东西,背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在分数评价学校、分数评价老师、学生的今天,我们有的学生是不是牺牲在老师们的追名逐利和急功近利当中。试想如果我的这个学生,他的初中老师不嫌他拖了他们班的平均分,她会挫伤他的自尊并放弃他吗?在充满各种诱惑、竞争激烈的今天,教育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心理成长?怎样教会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
我期待着我们的教育来一次天翻地覆的改革,就像暴风雨一样,让它来的猛烈些吧!彻底地洗洗脑、彻底地洗涤一下我们的教育污垢。让我们的教育体制更合理、更科学、更加以人为本;让我们以崭新的、更加符合人性的教育心态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