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大学校园中,铺张浪费的现象却变得日益严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有义务将中华名族勤俭节约的传统贯彻落实下去。因此,引导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节俭品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以及行为习性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为培养大学生优良品德提供一定的意见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不良消费;节俭;道德品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007-02
近期,“舌尖上的浪费”这一材料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为此,习近平同志对《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的。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中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落实节俭办会,会场内外没有了横幅、花坛等装饰,代表委员们的餐饮也简单了许多。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这一队伍的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但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却出现了许多道德品质缺失的现象,节俭这一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步被大学生所遗忘。
一、大学校园浪费现象
在2005年10月30日,北京青年先锋论坛提出了大学校园八大浪费现象——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
用水浪费——在一些高校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公寓楼的盥洗室晚上停水时未关的水龙头在第二天清晨来水后哗哗直流,拧不紧的水龙头滴滴答答滴水无人问津。
用电浪费——在大学里,电脑24小时不关机,打游戏,挂QQ,上淘宝,夜间睡觉不关灯,白天进教室依然开灯。
食物浪费——在大学里,每顿餐后,每个餐桌上总能找到吃不干净的粮食,有时整个白面馒头、整盘菜、未吃一口的新鲜肉包子等就被随意的扔到了桌上。
纸张浪费——多数大学生的笔记本、稿纸还没用就丢进垃圾桶,打印资料只用单面。
一次性物品浪费——由于食堂容量有限,不少同学选择把食物买回宿舍吃,为了方便,同学们大多数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用过之后便会扔掉,这样不仅造成浪费,同时也会引起环境污染。
塑料浪费——塑料现在早已成为了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逛超市,丢垃圾,包废品,没有一样离得开塑料袋。但是塑料不易降解,影响环境的美观,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电池浪费——现如今,电子产品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电池的消耗也很大。同学们通常将未用完的电池直接扔入垃圾桶,这样不仅会使有毒液体泄漏,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隐患。
用笔浪费——在学校里,很多同学笔芯还没用完,仅因为不喜欢笔的样式了,就把它们扔掉,再去买新的。
除却上述的八大浪费,多数浪费行为源自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如超高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盲目消费和时间浪费等。不少大学生穿必名牌、戴必名表。还有的大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大手大脚乱花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我享受,为了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一致性,跟随大流去购置物品,产生攀比消费。
另外,大学生之间的正常人际交往是必要的,合情合理的互赠礼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现今的大学校园里,有的学生抽烟、喝酒的档次甚至超过老师,情人节男生花费巨额为女朋友买礼物,过生日花费上千元到高档酒店宴请同学。。。 还有不少学生追求异性,花大价钱买礼物讨其欢心,除去物质上的浪费不说,在求偶过程中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如今大学生不把大好的青春时光用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上,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情说爱上,这种时间上的浪费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更加严重的浪费。
二、大学生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
当前大学校园的浪费现象和大学生节俭品德日益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个人因素
上述所提到的大学校园八大浪费现象以及大学生各种不合理的消费观,极大程度上源于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当代大学生刚好处于90后的一代,并多属独生子女,而其父母却是在衣食不保、贫困潦倒的年代长大,他们会更加身体力行的懂得珍惜和感恩,并希望孩子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在不知不觉将对孩子的关爱转变为溺爱,在物质上倾其所能的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再加上缺少艰苦奋斗以及勤俭节约的传统道德教育,导致大学生从小便养成随意乱花钱的坏习惯,一味追求物质享受。
(二)社会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品普遍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均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追求生活享乐已经成为了多数人追求的目标,此外,一些媒体所鼓吹的“消费刺激生产”、“节俭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悖论,加之一些人爱面子的心理作崇,使得很大一部分人以铺张浪费为荣、以节俭清贫为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者不断涌现,也影响到了处在社会大环境包围之中的大学生们。
(三)教育偏失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是学生的道德教育却一直被学校忽视,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培养过于缺乏,在思想上就没有重视起来,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只是在一味的加强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片面的追求着升学率、及格率、考研率,却忽略了思想品德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所以说,教育的偏失,同样是造成大学生缺乏节俭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培养大学生节俭品德的对策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国家与名族未来的命运,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应当为世人做出表率,弘扬节俭,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所以,要改变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笔者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学生个人为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以俭为本”不应当只属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切实落实到大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教育”就是学校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从而使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尤其是在节俭品德方面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家里负担,而且可以亲身体验劳动艰苦,真正领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学会尊重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将节俭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学校加强管理,建立节俭考评制度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节俭之德上应发挥主渠道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如水电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学生个人使用的家俱等并将勤俭节约情况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的一个指标,对于经常有浪费行为的学生应当进行合理处分。 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各项以“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开展“节约用水”倡议活动,倡导同学循环使用自来水,爱护节水设施,发现水龙头损坏应及时报修以减少浪费。开展“ 节约用电”活动,倡导同学上自习提倡人员集中,白天尽量不开灯,减少日光灯耗电。开展“节约粮食,倡导餐桌文明之风”活动,号召同学就餐点菜适量,剩饭菜打包带走,养成杜绝浪费的好习惯等。
最后,要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学生的生活习性往往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校园内或者学校周边如果处处都是娱乐场所,势必会吸引一些同学到此消费,从而形成不良的消费氛围。所以学校应限制娱乐场所在校内以及周边开办的数量,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
(三)家庭社会辅助,全面贯彻勤俭之风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家庭中父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方面应负有重要责任。父母从小便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及时掌握、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合理限制孩子消费,以遏制其铺张浪费的现象。同时,家长要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联系,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的各项节俭教育活动,使孩子从小树立合理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
在社会方面,国家应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作为反映时代、传播信息的一种较为广泛的大众媒体,应承担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引导作用,加大节俭教育宣传,揭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并对腐败浪费的社会现象作出应有的惩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开忠.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内涵的再思考[N].皖西学院学报,2011.2
[2] 张丽萍.大学生要增强节俭意识[N].江汉大学校办,2007.7
[3] 王叶青.关于大学生俭德教育的思考[N].科教导刊,2012.2
[4] 刘建文.关于加强大学生节俭意识教育的思考[N].时代教育,2007
[5] 艾伟武.论当代大学生的节俭品德[N].教育与职业德育研究,2007.7
[6] 高德胜.节俭——人性——教育[N].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10
[7] 张济.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几点思考[N].中国校外教育,2009.6
【关键词】大学生;不良消费;节俭;道德品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007-02
近期,“舌尖上的浪费”这一材料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为此,习近平同志对《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的。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中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落实节俭办会,会场内外没有了横幅、花坛等装饰,代表委员们的餐饮也简单了许多。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这一队伍的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但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却出现了许多道德品质缺失的现象,节俭这一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步被大学生所遗忘。
一、大学校园浪费现象
在2005年10月30日,北京青年先锋论坛提出了大学校园八大浪费现象——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
用水浪费——在一些高校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公寓楼的盥洗室晚上停水时未关的水龙头在第二天清晨来水后哗哗直流,拧不紧的水龙头滴滴答答滴水无人问津。
用电浪费——在大学里,电脑24小时不关机,打游戏,挂QQ,上淘宝,夜间睡觉不关灯,白天进教室依然开灯。
食物浪费——在大学里,每顿餐后,每个餐桌上总能找到吃不干净的粮食,有时整个白面馒头、整盘菜、未吃一口的新鲜肉包子等就被随意的扔到了桌上。
纸张浪费——多数大学生的笔记本、稿纸还没用就丢进垃圾桶,打印资料只用单面。
一次性物品浪费——由于食堂容量有限,不少同学选择把食物买回宿舍吃,为了方便,同学们大多数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用过之后便会扔掉,这样不仅造成浪费,同时也会引起环境污染。
塑料浪费——塑料现在早已成为了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逛超市,丢垃圾,包废品,没有一样离得开塑料袋。但是塑料不易降解,影响环境的美观,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电池浪费——现如今,电子产品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电池的消耗也很大。同学们通常将未用完的电池直接扔入垃圾桶,这样不仅会使有毒液体泄漏,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隐患。
用笔浪费——在学校里,很多同学笔芯还没用完,仅因为不喜欢笔的样式了,就把它们扔掉,再去买新的。
除却上述的八大浪费,多数浪费行为源自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如超高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盲目消费和时间浪费等。不少大学生穿必名牌、戴必名表。还有的大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大手大脚乱花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我享受,为了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一致性,跟随大流去购置物品,产生攀比消费。
另外,大学生之间的正常人际交往是必要的,合情合理的互赠礼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现今的大学校园里,有的学生抽烟、喝酒的档次甚至超过老师,情人节男生花费巨额为女朋友买礼物,过生日花费上千元到高档酒店宴请同学。。。 还有不少学生追求异性,花大价钱买礼物讨其欢心,除去物质上的浪费不说,在求偶过程中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如今大学生不把大好的青春时光用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上,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情说爱上,这种时间上的浪费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更加严重的浪费。
二、大学生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
当前大学校园的浪费现象和大学生节俭品德日益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个人因素
上述所提到的大学校园八大浪费现象以及大学生各种不合理的消费观,极大程度上源于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当代大学生刚好处于90后的一代,并多属独生子女,而其父母却是在衣食不保、贫困潦倒的年代长大,他们会更加身体力行的懂得珍惜和感恩,并希望孩子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在不知不觉将对孩子的关爱转变为溺爱,在物质上倾其所能的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再加上缺少艰苦奋斗以及勤俭节约的传统道德教育,导致大学生从小便养成随意乱花钱的坏习惯,一味追求物质享受。
(二)社会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品普遍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均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追求生活享乐已经成为了多数人追求的目标,此外,一些媒体所鼓吹的“消费刺激生产”、“节俭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悖论,加之一些人爱面子的心理作崇,使得很大一部分人以铺张浪费为荣、以节俭清贫为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者不断涌现,也影响到了处在社会大环境包围之中的大学生们。
(三)教育偏失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是学生的道德教育却一直被学校忽视,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培养过于缺乏,在思想上就没有重视起来,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只是在一味的加强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片面的追求着升学率、及格率、考研率,却忽略了思想品德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所以说,教育的偏失,同样是造成大学生缺乏节俭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培养大学生节俭品德的对策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国家与名族未来的命运,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应当为世人做出表率,弘扬节俭,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所以,要改变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笔者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学生个人为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以俭为本”不应当只属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切实落实到大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教育”就是学校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从而使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尤其是在节俭品德方面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家里负担,而且可以亲身体验劳动艰苦,真正领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学会尊重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将节俭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学校加强管理,建立节俭考评制度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节俭之德上应发挥主渠道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如水电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学生个人使用的家俱等并将勤俭节约情况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的一个指标,对于经常有浪费行为的学生应当进行合理处分。 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各项以“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开展“节约用水”倡议活动,倡导同学循环使用自来水,爱护节水设施,发现水龙头损坏应及时报修以减少浪费。开展“ 节约用电”活动,倡导同学上自习提倡人员集中,白天尽量不开灯,减少日光灯耗电。开展“节约粮食,倡导餐桌文明之风”活动,号召同学就餐点菜适量,剩饭菜打包带走,养成杜绝浪费的好习惯等。
最后,要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学生的生活习性往往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校园内或者学校周边如果处处都是娱乐场所,势必会吸引一些同学到此消费,从而形成不良的消费氛围。所以学校应限制娱乐场所在校内以及周边开办的数量,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
(三)家庭社会辅助,全面贯彻勤俭之风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家庭中父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方面应负有重要责任。父母从小便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及时掌握、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合理限制孩子消费,以遏制其铺张浪费的现象。同时,家长要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联系,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的各项节俭教育活动,使孩子从小树立合理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
在社会方面,国家应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作为反映时代、传播信息的一种较为广泛的大众媒体,应承担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引导作用,加大节俭教育宣传,揭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并对腐败浪费的社会现象作出应有的惩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开忠.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内涵的再思考[N].皖西学院学报,2011.2
[2] 张丽萍.大学生要增强节俭意识[N].江汉大学校办,2007.7
[3] 王叶青.关于大学生俭德教育的思考[N].科教导刊,2012.2
[4] 刘建文.关于加强大学生节俭意识教育的思考[N].时代教育,2007
[5] 艾伟武.论当代大学生的节俭品德[N].教育与职业德育研究,2007.7
[6] 高德胜.节俭——人性——教育[N].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10
[7] 张济.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几点思考[N].中国校外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