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诟病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全面否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与价值。诺贝尔无疑是文学的思考者,诺奖作品是文学的明天、后天和大后天。同时,诺贝尔文学奖也常常显示出它实用和偏颇的一面,而出版人则更多地成为诺奖忠实的客户。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日益充满神秘色彩,无论是候选人名单,还是公布获奖日期都充满悬念。200g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非主流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中国大陆的图书市场可谓尴尬了一番,赫塔·米勒作品的中文简体版居然在中国市场一本也没有,中国的出版商着实失去了这一可以大炒大卖的机会。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早早地在十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公布。英国的博彩公司将获奖热门押宝押在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韩国诗人高银、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却将奖项颁给了预测排在前十以外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看来能够看懂诺贝尔文学奖的章鱼保罗还没出生。但这次中国的出版社却偷偷乐了,略萨的作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陆续被翻译成中文,时代文艺出版社还出版了其作品全集,开奖后,几家出版社哄抢版权的好戏没有重演。
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先生是一位科学家,设立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能说是弃理从文,但可以说是科学对人文的重大贡献。在这个日益浮燥和物质的文学世界,也许就只有诺贝尔文学奖还在坚守着纯文学的阵地,包容和张扬文学应有的思考、精神和个性。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表述非常明确:奖励那些近年来创作出,或者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章鱼保罗身价百倍,诺奖却越来越像彩票而难以预测,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评比有~整套严格的程序,团体提名或自我申报都不被受理,只有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人士、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具备提名人资格。每年9月征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评委会首先将不合格的提名信剔除出去,然后将有效名单提交文学院审核。评委会进过初选、复选、决选三轮选择后将最终选出获奖者。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颁给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以来已经走过~百多年的历史,自身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蜕变:第一阶段从设立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主要还是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第二阶段是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如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小说也都在这一时期获奖;第三阶段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这个阶段注重作品的“跨文化”,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学,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有着南非生活经历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等都在这一阶段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在其百年的历史中确实奖励了一大批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作家,泰戈尔、叶芝、萧伯纳、海明威、福克纳等因为诺贝尔而更加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不得不说诺贝尔文学奖也遗失了一批水平可以问鼎这一最高文学奖项的作家,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托尔斯泰、哈代、契诃夫等没有列入此行列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憾事,也使诺贝尔文学奖一再遭到诟病。从地域分布来讲,诺贝尔文学奖也有其不公正的一面,在历年的获奖者中有72%来自欧洲国家,16%来自北美国家,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得主仅占12%。具体到国家,法国以13位高居榜首,美国以12位紧追其后,英国也有10位作家获此奖项,欧美发达国家的获奖者占据了奖项的绝大部分,近几年来亚非南美等地区的作家虽然也时有获奖,但是毕竟还是极少数的。在过去的多年里,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固定在了欧洲大陆。不光广大的亚非拉作家很少有机会问鼎,连美国作家也被排挤在外,而且连年爆冷门,一些获奖者没能得到多数人的信服,无怪乎有人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为“口味古怪的社团”。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很少颁给亚非国家,但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与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中国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后,诺贝尔奖更是成了全民族的一大心病,有人称之为“诺贝尔情结”,然而中国却每每无缘于此奖项。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将中国人期盼已久的这一奖项颁给了一个在中国受到非议的旅法作家高行健。
因此,不得不说这个本该是再纯粹不过的奖项往往染上政治的色彩,意识形态总是在左右着这一奖项,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上个世纪美苏争霸,诺贝尔文学奖曾将这一奖项颁给了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描写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思革命的作家,这些作家固然配得上这一奖项,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一举措的政治意味显而易见。文学艺术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体,美是其艺术追求,而真与善是暂学、宗教层面上的,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实用价值,任何一件有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在这三个维度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美。诺贝尔文学奖作为最高的文学奖项理应遵循这一原则,在纯粹的文学规则下审视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作品。诗人已经有13年没有获得去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的入场券了,今年众人纷纷猜测诺奖将会颁给诗人了,但是固执的诺奖评委会并没有按照大家的意愿行事,而是继续将这一奖项颁给了政治色彩浓厚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马斯·略萨,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对集权政治的反抗固然有对自由生活的美好追求,符合诺奖的“具有理想倾向”的标准,但是诺奖不能也不应该把对政治的反抗作为评判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这几年获奖的作家往往具有跨国、跨文化的背景,作品中不乏对社会的批判,这似乎是诺奖特别看重的地方。诗人之所以多年未能获奖其原因也可见一斑,诗歌相较于小说往往更加具有美的艺术追求,往往徜徉在美这一维度上,更多传达的是诗人最细致的个人情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近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太多关注文学艺术对美的追求,而是更多地遵循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导的标准。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具有种种缺陷,虽然至今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每一个普通读者还是一个无形的招牌。美国意识流小说家福克纳的作品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在书店除了《圣殿》一书外其他作品几乎绝版,在诺奖的名声之下,今天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仅在美国书店买得到,而且在中国的书店也能买到,这足以见证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力了。
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个不在大众视野中的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在其获奖之前中国大陆图书市场上没有一本其作品的简体中文版,唯一的一部中文翻译本还是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于1999年出的一本繁体字版的《风中绿李》。其实在2009年英国 的一家预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博彩公司——立博公司关于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名单中就有赫塔·米勒的名字,只是排名比较靠后,一股人也没有看好她能够摘取大奖,可见图书市场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还是缺少一定的敏锐性。在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后,中国图书市场还是见不到一本赫塔·米勒的作品。近日在某网站上笔者获悉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预期今年8月底出版赫塔-米勒中文简体版全集,其中包括其处女作、短篇故事集《低地》、小说代表作《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心兽》、《独腿旅行的人》及2009年新作《呼吸钟摆》等和诗歌《发结里住着的女士》、散文集《饥饿与丝绸》。
北京凤凰联动至今已成功出版图书《山楂树之恋》、《求医不如求己》、《中国不高兴》等畅销书。而此次该公司又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组建人员翻译诺贝尔获奖者的作品,并使之集体亮相,不可不说是试图利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声为图书的销售作免费的广告,企图再次创造畅销“奇迹”。且不论赫塔-米勒小说本身的可读性,从近几年来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关注度来说,无论是2008年的克莱齐奥还是2009年的赫塔,米勒,普通读者都感到非常陌生。笔者向周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了一个了解,对此二人,该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无人知晓。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这些新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尚且无知,何况乎普通读者呢!
对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中国读者也许不会感到特别陌生,这位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主将在上个世纪80年就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甚至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多家出版社对其作品进行了跟踪式翻译。近日笔者逛了南京先锋书店,一入店门看到的是村上春树的最新小说《1 084》,并没有看到略萨的作品,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在二楼找到了略萨的几部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的《绿房子》、《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与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放在了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但是米勒的作品依旧还是不见踪影。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公羊的节日》却被放在了书架的最底层,这些同是2009年版的书却看上去相当的旧,也许是刚从仓库的某个角落中调运出来的。不管怎么说,书店还是迅速地将略萨已有的中文版作品放上了书架,没有印着“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显眼的腰封,不知道一般大众读者会不会在这些书前驻足一览呢?网上书店也不甘落后,99网上书城在首页最上方打出了略萨最新中文译本《坏女孩的恶作剧》的预售广告,“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掌舵人”、“与马尔克斯齐名的拉美文学爆炸主将”的标语尤其显眼,书店没能及时放上去的腰封广告,网上书店还是轻易地做到了。可见,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店都及时地对诺贝尔文学奖做出了应对,第一时间将其作品推到了读者眼前。较于前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略萨的作品也许更具可读性。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潮流是一种在现实主义写作原则下有所嬗变与创新的写作模式,不同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往往给现实染上一层魔幻、神奇的色彩,在虚幻中讲述现实,将现实与虚幻融合在一起。而特定的历史背景又使这一派的作品往往渗透着政治的因子,透过作品的表层,作家力图展现的是拉美的政治社会现实。虽然这一流派也深受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写作上也注重形式上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但是魔幻现实主义毕竟还是离不了现实主义这个框架,不同于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不确定与内在性,魔幻现实主义还是试图对这个破碎的世界有所建树,还是努力寻求文本的超越性,这也就使文本本身的故事性得以加强,因而今年略萨的作品是有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的。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流行,有理由相信略萨的《绿房子》等作品将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
仍然需要说明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一个表彰创作大众图书作者的奖项,它旨在对那些具有理想倾向的作品、在文学形式上有所创新的作品进行表彰,换句话说她更多的是对那些得不到一般读者追捧的、带有实验性、理想性的作家给予支持与鼓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大都带有学院派的风格,一般读者很难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真意,也很难在艰涩的文字中获得阅读的快感,尤其到了这个娱乐至上、拒绝深度的后现代社会,这些需要耐心与良好鉴赏力的作品要受到追捧简直成了天方夜谭。出版商们盯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号,似乎忘记了这些作品缺少成为畅销书的因素,作为外国文学的研究生在阅读克莱齐奥的作品时尚且感到吃力与费解,那么普通读者叉何以能够支撑着读完全书呢?读者也许会跟追风逐日,但出版社必须心中有数,有一说一。当然,我们诟病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全面否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与价值。诺贝尔无疑是文学的思考者,诺奖作品是文学的明天、后天和大后天。同时,诺贝尔文学奖也常常显示出它实用和偏颇的一面,而出版人则更多地成为诺奖忠实的客户。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日益充满神秘色彩,无论是候选人名单,还是公布获奖日期都充满悬念。200g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非主流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中国大陆的图书市场可谓尴尬了一番,赫塔·米勒作品的中文简体版居然在中国市场一本也没有,中国的出版商着实失去了这一可以大炒大卖的机会。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早早地在十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公布。英国的博彩公司将获奖热门押宝押在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韩国诗人高银、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却将奖项颁给了预测排在前十以外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看来能够看懂诺贝尔文学奖的章鱼保罗还没出生。但这次中国的出版社却偷偷乐了,略萨的作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陆续被翻译成中文,时代文艺出版社还出版了其作品全集,开奖后,几家出版社哄抢版权的好戏没有重演。
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先生是一位科学家,设立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能说是弃理从文,但可以说是科学对人文的重大贡献。在这个日益浮燥和物质的文学世界,也许就只有诺贝尔文学奖还在坚守着纯文学的阵地,包容和张扬文学应有的思考、精神和个性。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表述非常明确:奖励那些近年来创作出,或者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章鱼保罗身价百倍,诺奖却越来越像彩票而难以预测,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评比有~整套严格的程序,团体提名或自我申报都不被受理,只有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人士、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具备提名人资格。每年9月征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评委会首先将不合格的提名信剔除出去,然后将有效名单提交文学院审核。评委会进过初选、复选、决选三轮选择后将最终选出获奖者。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颁给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以来已经走过~百多年的历史,自身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蜕变:第一阶段从设立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主要还是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第二阶段是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如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小说也都在这一时期获奖;第三阶段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这个阶段注重作品的“跨文化”,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学,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有着南非生活经历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等都在这一阶段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在其百年的历史中确实奖励了一大批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作家,泰戈尔、叶芝、萧伯纳、海明威、福克纳等因为诺贝尔而更加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不得不说诺贝尔文学奖也遗失了一批水平可以问鼎这一最高文学奖项的作家,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托尔斯泰、哈代、契诃夫等没有列入此行列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憾事,也使诺贝尔文学奖一再遭到诟病。从地域分布来讲,诺贝尔文学奖也有其不公正的一面,在历年的获奖者中有72%来自欧洲国家,16%来自北美国家,而世界其他地区的得主仅占12%。具体到国家,法国以13位高居榜首,美国以12位紧追其后,英国也有10位作家获此奖项,欧美发达国家的获奖者占据了奖项的绝大部分,近几年来亚非南美等地区的作家虽然也时有获奖,但是毕竟还是极少数的。在过去的多年里,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固定在了欧洲大陆。不光广大的亚非拉作家很少有机会问鼎,连美国作家也被排挤在外,而且连年爆冷门,一些获奖者没能得到多数人的信服,无怪乎有人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为“口味古怪的社团”。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很少颁给亚非国家,但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与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中国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后,诺贝尔奖更是成了全民族的一大心病,有人称之为“诺贝尔情结”,然而中国却每每无缘于此奖项。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将中国人期盼已久的这一奖项颁给了一个在中国受到非议的旅法作家高行健。
因此,不得不说这个本该是再纯粹不过的奖项往往染上政治的色彩,意识形态总是在左右着这一奖项,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上个世纪美苏争霸,诺贝尔文学奖曾将这一奖项颁给了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描写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思革命的作家,这些作家固然配得上这一奖项,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一举措的政治意味显而易见。文学艺术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体,美是其艺术追求,而真与善是暂学、宗教层面上的,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实用价值,任何一件有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在这三个维度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美。诺贝尔文学奖作为最高的文学奖项理应遵循这一原则,在纯粹的文学规则下审视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作品。诗人已经有13年没有获得去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的入场券了,今年众人纷纷猜测诺奖将会颁给诗人了,但是固执的诺奖评委会并没有按照大家的意愿行事,而是继续将这一奖项颁给了政治色彩浓厚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马斯·略萨,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对集权政治的反抗固然有对自由生活的美好追求,符合诺奖的“具有理想倾向”的标准,但是诺奖不能也不应该把对政治的反抗作为评判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这几年获奖的作家往往具有跨国、跨文化的背景,作品中不乏对社会的批判,这似乎是诺奖特别看重的地方。诗人之所以多年未能获奖其原因也可见一斑,诗歌相较于小说往往更加具有美的艺术追求,往往徜徉在美这一维度上,更多传达的是诗人最细致的个人情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近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太多关注文学艺术对美的追求,而是更多地遵循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导的标准。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具有种种缺陷,虽然至今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每一个普通读者还是一个无形的招牌。美国意识流小说家福克纳的作品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在书店除了《圣殿》一书外其他作品几乎绝版,在诺奖的名声之下,今天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仅在美国书店买得到,而且在中国的书店也能买到,这足以见证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力了。
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个不在大众视野中的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在其获奖之前中国大陆图书市场上没有一本其作品的简体中文版,唯一的一部中文翻译本还是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于1999年出的一本繁体字版的《风中绿李》。其实在2009年英国 的一家预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博彩公司——立博公司关于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名单中就有赫塔·米勒的名字,只是排名比较靠后,一股人也没有看好她能够摘取大奖,可见图书市场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还是缺少一定的敏锐性。在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后,中国图书市场还是见不到一本赫塔·米勒的作品。近日在某网站上笔者获悉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预期今年8月底出版赫塔-米勒中文简体版全集,其中包括其处女作、短篇故事集《低地》、小说代表作《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心兽》、《独腿旅行的人》及2009年新作《呼吸钟摆》等和诗歌《发结里住着的女士》、散文集《饥饿与丝绸》。
北京凤凰联动至今已成功出版图书《山楂树之恋》、《求医不如求己》、《中国不高兴》等畅销书。而此次该公司又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组建人员翻译诺贝尔获奖者的作品,并使之集体亮相,不可不说是试图利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声为图书的销售作免费的广告,企图再次创造畅销“奇迹”。且不论赫塔-米勒小说本身的可读性,从近几年来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关注度来说,无论是2008年的克莱齐奥还是2009年的赫塔,米勒,普通读者都感到非常陌生。笔者向周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了一个了解,对此二人,该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无人知晓。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这些新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尚且无知,何况乎普通读者呢!
对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中国读者也许不会感到特别陌生,这位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主将在上个世纪80年就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甚至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多家出版社对其作品进行了跟踪式翻译。近日笔者逛了南京先锋书店,一入店门看到的是村上春树的最新小说《1 084》,并没有看到略萨的作品,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在二楼找到了略萨的几部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的《绿房子》、《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与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放在了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但是米勒的作品依旧还是不见踪影。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公羊的节日》却被放在了书架的最底层,这些同是2009年版的书却看上去相当的旧,也许是刚从仓库的某个角落中调运出来的。不管怎么说,书店还是迅速地将略萨已有的中文版作品放上了书架,没有印着“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显眼的腰封,不知道一般大众读者会不会在这些书前驻足一览呢?网上书店也不甘落后,99网上书城在首页最上方打出了略萨最新中文译本《坏女孩的恶作剧》的预售广告,“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掌舵人”、“与马尔克斯齐名的拉美文学爆炸主将”的标语尤其显眼,书店没能及时放上去的腰封广告,网上书店还是轻易地做到了。可见,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店都及时地对诺贝尔文学奖做出了应对,第一时间将其作品推到了读者眼前。较于前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略萨的作品也许更具可读性。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潮流是一种在现实主义写作原则下有所嬗变与创新的写作模式,不同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往往给现实染上一层魔幻、神奇的色彩,在虚幻中讲述现实,将现实与虚幻融合在一起。而特定的历史背景又使这一派的作品往往渗透着政治的因子,透过作品的表层,作家力图展现的是拉美的政治社会现实。虽然这一流派也深受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写作上也注重形式上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但是魔幻现实主义毕竟还是离不了现实主义这个框架,不同于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不确定与内在性,魔幻现实主义还是试图对这个破碎的世界有所建树,还是努力寻求文本的超越性,这也就使文本本身的故事性得以加强,因而今年略萨的作品是有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的。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流行,有理由相信略萨的《绿房子》等作品将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
仍然需要说明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一个表彰创作大众图书作者的奖项,它旨在对那些具有理想倾向的作品、在文学形式上有所创新的作品进行表彰,换句话说她更多的是对那些得不到一般读者追捧的、带有实验性、理想性的作家给予支持与鼓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大都带有学院派的风格,一般读者很难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真意,也很难在艰涩的文字中获得阅读的快感,尤其到了这个娱乐至上、拒绝深度的后现代社会,这些需要耐心与良好鉴赏力的作品要受到追捧简直成了天方夜谭。出版商们盯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号,似乎忘记了这些作品缺少成为畅销书的因素,作为外国文学的研究生在阅读克莱齐奥的作品时尚且感到吃力与费解,那么普通读者叉何以能够支撑着读完全书呢?读者也许会跟追风逐日,但出版社必须心中有数,有一说一。当然,我们诟病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全面否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与价值。诺贝尔无疑是文学的思考者,诺奖作品是文学的明天、后天和大后天。同时,诺贝尔文学奖也常常显示出它实用和偏颇的一面,而出版人则更多地成为诺奖忠实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