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朱秀梅(1977-),女,吉林人,研究生学历,讲师,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能规范大学生社团发展、完善社团建设,同时也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对提高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07-02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见,大学生社团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社团建设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可以全面推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充分认识依托社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自发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组织章程和活动方式的学生群体,是锻炼大学生能力、发挥其特长重要舞台。健康有序的社团活动能有效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空间,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帮助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22条提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充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重要性,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大学生社团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渠道。学生社团以其轻松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同主题教育和专项素质拓展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种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专题讲座等活动,还可以依托社团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依托礼仪社团举办社交礼仪训练、MMDS社团开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等社会实践等,通过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促进学生社团健康、繁荣、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通常是课堂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方式过于传统,学生也容易厌倦。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社团,深入学生实际,就可以真实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更贴进学生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发挥了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主要载体,所以要充分发挥社团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校园文化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培养、能力培养、情操陶冶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生社团,以社团为载体,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加入就使社团活动具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要根据学院客观实际并结合学生特点建设一些社团,比如辩论协会、礼仪社团、MMDS社团等,活跃校园气氛,寓教于乐,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去。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再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了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
教师深入学生社团以社团为载体,广泛开展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活动以及一系列的知识培训和文化活动,注重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也使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大大提高。这说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根据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规范了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的性质及其自身的特点促使学生社团活动在发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解决。比如,社团活动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为了迎合一部分成员的需要活动品位也不高,社团活动管理不善,活动质量不高,有些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有序性、规范性和创新性,所以学生社团缺乏足够的指导与支持。
为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打造精品社团,必须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策划与组织,以完善社团的发展。为此,需要积极做好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选配工作,争取每个社团都有一名指导教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做社团指导教师的最好选择。这样既可以帮助社团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团的实际效果和整体水平。社团指导教师要在指导社团活动中坚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工作精神,发挥自身的主观性、能动性,在指导社团活动时有意识地多加引导,努力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课教师在深入社团时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理论去武装广大学生社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团德育功能的首要任务,也是确保社团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作用的客观需要。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健康的活动鼓舞人。要引导帮助社团组织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各类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思想方向端正、学术内容充实、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各种讲座,使大学生在接受社团活动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要采取倾斜措施,重点扶持一批理论学习型社团,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在自身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他社团健康发展,比如MMDS社团。
总而言之,学生社团是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积极深入大学生社团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充分依托社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朱秀梅(1977-),女,吉林人,研究生学历,讲师,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能规范大学生社团发展、完善社团建设,同时也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对提高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07-02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见,大学生社团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社团建设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可以全面推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充分认识依托社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自发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组织章程和活动方式的学生群体,是锻炼大学生能力、发挥其特长重要舞台。健康有序的社团活动能有效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空间,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帮助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22条提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充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重要性,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大学生社团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渠道。学生社团以其轻松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同主题教育和专项素质拓展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种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专题讲座等活动,还可以依托社团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依托礼仪社团举办社交礼仪训练、MMDS社团开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等社会实践等,通过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促进学生社团健康、繁荣、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通常是课堂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方式过于传统,学生也容易厌倦。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社团,深入学生实际,就可以真实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更贴进学生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发挥了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主要载体,所以要充分发挥社团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校园文化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培养、能力培养、情操陶冶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生社团,以社团为载体,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加入就使社团活动具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要根据学院客观实际并结合学生特点建设一些社团,比如辩论协会、礼仪社团、MMDS社团等,活跃校园气氛,寓教于乐,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去。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再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了高校社团的育人功能。
教师深入学生社团以社团为载体,广泛开展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活动以及一系列的知识培训和文化活动,注重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也使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大大提高。这说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根据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社团,规范了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的性质及其自身的特点促使学生社团活动在发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解决。比如,社团活动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为了迎合一部分成员的需要活动品位也不高,社团活动管理不善,活动质量不高,有些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有序性、规范性和创新性,所以学生社团缺乏足够的指导与支持。
为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打造精品社团,必须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策划与组织,以完善社团的发展。为此,需要积极做好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选配工作,争取每个社团都有一名指导教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做社团指导教师的最好选择。这样既可以帮助社团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团的实际效果和整体水平。社团指导教师要在指导社团活动中坚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工作精神,发挥自身的主观性、能动性,在指导社团活动时有意识地多加引导,努力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课教师在深入社团时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理论去武装广大学生社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团德育功能的首要任务,也是确保社团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作用的客观需要。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健康的活动鼓舞人。要引导帮助社团组织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各类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思想方向端正、学术内容充实、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各种讲座,使大学生在接受社团活动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要采取倾斜措施,重点扶持一批理论学习型社团,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在自身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他社团健康发展,比如MMDS社团。
总而言之,学生社团是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积极深入大学生社团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充分依托社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