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维容量和思维深度是体现科学课堂学习品质的重要要素。巧妙地将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运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并力求在引课、教学、板书、结课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运用“留白”技巧,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最大可能地获得“充分参与学科活动”的机会,还能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突破課堂时空,从而构建“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留白艺术;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思维
一、课前留白,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课堂教育之前,教师会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制定课程教育计划以及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将留白技巧与教育内容相结合,以发挥该技巧的价值和作用。在课前留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课程的关注当中,在课程伊始为内容蒙上神秘外衣。比如在学习“液化”课程中,教师可以说:“大家知道洗澡的时候总是有水汽,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在我们科学课程中又该用怎样的词语来表达呢?”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同学想不想知道自己猜想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预习课本看看吧。”
二、课中留白,促进学生思维
(一)使用疑问留白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交由学生自我探讨,学生的思维各种各样,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此时面对如此众多的观点,教师可以采用“质疑留白”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该问题。学生之间观念的碰撞产生的科学火花远比教师独自传授的效果好得多。疑问留白不仅是思考的过程,更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液化课程中,学生猜想“白色气体”是水蒸气,教师质疑:“水蒸气能够用肉眼看见吗?”学生想到水蒸气是不能够看到的,所以会进一步研究这到底是为什么。
(二)科学探究留白
科学课堂很多需要实验。实验过程能够直观的展示教育理论。科学探究留白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自我研究的情景化教学方式。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研究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之后对科学内容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
三、科学探究留白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中留白,可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情境。
在教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活动中,一组学生先把凸透镜固定,然后将光屏和点燃蜡烛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可是无论小组学生如何移动光屏,调整物距,在光屏上都未呈现出像。老师发现后,并不急于纠正,而是有意留白,向学生提问:“哪些原因导致光屏上没有成像钾”,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试验探究,使之通过自己的思考、再探究获得成长的体验。
又如,开课教师在讲大气压时,有一个题目:把一个空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然后倒插入水槽,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答案是试管中水而会上升。然而有的学生认为试管会炸裂,因为热胀冷缩。有的学生认为试管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老师没有直接给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考虑,给予他们动手实践的机会,实验结果显示试管没有炸裂也没有出现小水珠。学生们思考后分析,可能是试管烧的时间较短,重新操作尝试后,试管在水槽中确实炸裂了。教师的留白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留白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自主思考,思维得以开发展现。
四、板书设计留白
板书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板书能把教学内容条理化、简单化,教师能更直接、更明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叫。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的板书即知识的高度概括,如果在板书设计上也讲一点“留白技巧”,对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很略,这样更能够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的“血液循环”时,可将循环路线图画在黑板上,但将循环路线部分内容隐去。这样的“留白技巧”虽然在板书上造成形式上的空白,但给学生制造了思维的全图,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作业留白,提升整体质量
课后作业留白技巧的使用延续对学生“差异性”的思考。差异性是学生之间最大的特点,教师不可忽视该因素对学生作业完成的影响。比如构建核心作业和辅助作业。核心作业—学生练习、掌握核心知识;辅助作业则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层次分明的作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极大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在课堂上实施“留白”,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真理。但教学留白只是一种思想,并非是一种方法。它需要教师把“白”留在关键之处,甚或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适时运用,杜绝随意与盲目,留白不宜太多过滥。留白内容应与学生水平相适应,也就是说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如果留白地方不当,内容太难或太易,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需要为学生留下一片使其可以自由奔跑的“空白”,给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创新的时空,激励唤醒、鼓舞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充分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唯有恰到好处的“留白技巧”,才能真正使科学课堂的理性与艺术完美融合,使学生的个性思维无限自由地奔跑。
参考文献:
[1]籍莉.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J].基础教育,2008(6):30-32[2]沙立国.留白技巧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
关键词:留白艺术;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思维
一、课前留白,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课堂教育之前,教师会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制定课程教育计划以及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将留白技巧与教育内容相结合,以发挥该技巧的价值和作用。在课前留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课程的关注当中,在课程伊始为内容蒙上神秘外衣。比如在学习“液化”课程中,教师可以说:“大家知道洗澡的时候总是有水汽,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在我们科学课程中又该用怎样的词语来表达呢?”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同学想不想知道自己猜想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预习课本看看吧。”
二、课中留白,促进学生思维
(一)使用疑问留白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交由学生自我探讨,学生的思维各种各样,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此时面对如此众多的观点,教师可以采用“质疑留白”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该问题。学生之间观念的碰撞产生的科学火花远比教师独自传授的效果好得多。疑问留白不仅是思考的过程,更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液化课程中,学生猜想“白色气体”是水蒸气,教师质疑:“水蒸气能够用肉眼看见吗?”学生想到水蒸气是不能够看到的,所以会进一步研究这到底是为什么。
(二)科学探究留白
科学课堂很多需要实验。实验过程能够直观的展示教育理论。科学探究留白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自我研究的情景化教学方式。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研究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之后对科学内容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
三、科学探究留白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中留白,可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情境。
在教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活动中,一组学生先把凸透镜固定,然后将光屏和点燃蜡烛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可是无论小组学生如何移动光屏,调整物距,在光屏上都未呈现出像。老师发现后,并不急于纠正,而是有意留白,向学生提问:“哪些原因导致光屏上没有成像钾”,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试验探究,使之通过自己的思考、再探究获得成长的体验。
又如,开课教师在讲大气压时,有一个题目:把一个空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然后倒插入水槽,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答案是试管中水而会上升。然而有的学生认为试管会炸裂,因为热胀冷缩。有的学生认为试管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老师没有直接给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考虑,给予他们动手实践的机会,实验结果显示试管没有炸裂也没有出现小水珠。学生们思考后分析,可能是试管烧的时间较短,重新操作尝试后,试管在水槽中确实炸裂了。教师的留白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留白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自主思考,思维得以开发展现。
四、板书设计留白
板书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板书能把教学内容条理化、简单化,教师能更直接、更明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叫。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的板书即知识的高度概括,如果在板书设计上也讲一点“留白技巧”,对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很略,这样更能够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的“血液循环”时,可将循环路线图画在黑板上,但将循环路线部分内容隐去。这样的“留白技巧”虽然在板书上造成形式上的空白,但给学生制造了思维的全图,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作业留白,提升整体质量
课后作业留白技巧的使用延续对学生“差异性”的思考。差异性是学生之间最大的特点,教师不可忽视该因素对学生作业完成的影响。比如构建核心作业和辅助作业。核心作业—学生练习、掌握核心知识;辅助作业则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层次分明的作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极大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在课堂上实施“留白”,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真理。但教学留白只是一种思想,并非是一种方法。它需要教师把“白”留在关键之处,甚或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适时运用,杜绝随意与盲目,留白不宜太多过滥。留白内容应与学生水平相适应,也就是说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如果留白地方不当,内容太难或太易,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需要为学生留下一片使其可以自由奔跑的“空白”,给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创新的时空,激励唤醒、鼓舞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充分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唯有恰到好处的“留白技巧”,才能真正使科学课堂的理性与艺术完美融合,使学生的个性思维无限自由地奔跑。
参考文献:
[1]籍莉.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J].基础教育,2008(6):30-32[2]沙立国.留白技巧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