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生化实验在生化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有效地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实验选择、实验准备、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实验评估四个方面初步探索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7-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生化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反过来理解书本知识,更好的掌握重点难点,做到事半功倍。但是新大纲生化学时的压缩,尤其是实验课时的减少,为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解决疾病的问题[1]。1992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属院校临床教学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2]为适合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应用型”、“技能型” 人才培养目标[3],生化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就要求实验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生化实验课教学的核心。[4]经过多年的教学,做出了以下总结以供探讨。
一、合理选择实验项目
新大纲下,生化实验教学学时的减少,如何选择有效的实验项目迫在眉睫。优化实验,舍弃知识点重复的实验,选取更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同时,可以组合几项实验进行优化,并结合医院的案例,将临床和生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更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们经常理论上讲黄疸病人三种分型: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但是都是基于纯理论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和医院实时对接,找到合适的血清和尿标本,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黄疸血清标本的特点,每种黄疸各种指标的异同,并结合病例,让学生自行判断黄疸的类型。这样,不但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生化在临床的应用,而且也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结合指标,分析疾病,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实验前的充分准备
在实验员保障好试剂准确配置,仪器精准到位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预实验。理论上的操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最佳的实验条件。细节决定成败,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特别多,选什么样的温度,选择什么方法测蛋白?等等诸如此类繁琐但是必要的小细节,都需要老师在实践操作中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实验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老师更要查阅资料,仔细分析原因,不但对自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最大化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三、实验中教学的改革
(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实验无疑是锦上添花的
1.以视频替代以往老师操作演示实验中往往涉及很多规范的实验操作,以前的做法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演示,下面的同学观看。这样有很多弊端,尤其对于一些精细操作,后面的同学基本都看不清。所以在实验中还是发现很多同学仍然是错误操作,需要老师不停的纠正,效率较低。而视频播放不但可以让每个同学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对于一些小细节,可以放大看清楚,对于一些重要的操作环节,还可以放慢,加以文字和语言的逐一讲解,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能让每个同学都可以看清操作的每一步细节。
2.以动画替代实验原理的讲解。以往生化实验原理都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身生化知识都比较深奥难懂,安装多媒体后,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三维动画,不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可以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能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生动形象,学生印象深刻。不再是以往空洞的讲解,理解起来就更容易。比如对于凝胶电泳的原理,但从文字上讲分子筛效应/电荷效应/浓缩效应,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都特别困难。如果有三维动画的播放,在重点部分放慢或停止播放,讲解完了再继续播放,甚至回放。这样图文并茂,使原本枯燥难懂的原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更透彻,事半功倍。
(二)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引入
以往的实验课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填鸭式的实验教学对学生而言缺乏参与性互动性。而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发现问题,如果老师适当引导,就能深入浅出,甚至可以提出创新实验的想法。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老师在实验前也可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再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如果有临床的案例,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医院的真实病例为前提,结合生化实验的原理机制,合理运用的实验中去,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实验评价的标准化
以往的实验往往只单靠实验报告一项来评价,而很多学生互相抄袭,千篇一律,老师批改起来也头疼。怎么样标准化实验成绩是需要不断摸索的。首先,传统的笔试仍然需要一定比例,实验中其实也涉及很多理论知识,而和实验相关的理论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所以通过一定笔试来检测学生的理解力还是有必要的。其次,简化实验报告中的一些诸如操作试剂、目的等环节,这些内容基本都是原班照抄,没有什么评价的意义。而对于实验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强化,让学生对于实验的失败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分析,更能体现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然后,还可以对实验操作加以评价,可以是平时的操作,也可以集中一次操作考试,细化每个操作的分值,真正做到标准化。
总之,医学生化实验教学的改革还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从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改革、实验完的考核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总结,探索一条更优化的道路来。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2007,330(7):8-15.
[2]贾连群,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60.
[3]朱甫祥.基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教学[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24-28.
[4]袁丽环.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生化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5,18(2),91-93.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7-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生化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反过来理解书本知识,更好的掌握重点难点,做到事半功倍。但是新大纲生化学时的压缩,尤其是实验课时的减少,为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解决疾病的问题[1]。1992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属院校临床教学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2]为适合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应用型”、“技能型” 人才培养目标[3],生化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就要求实验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生化实验课教学的核心。[4]经过多年的教学,做出了以下总结以供探讨。
一、合理选择实验项目
新大纲下,生化实验教学学时的减少,如何选择有效的实验项目迫在眉睫。优化实验,舍弃知识点重复的实验,选取更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同时,可以组合几项实验进行优化,并结合医院的案例,将临床和生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更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们经常理论上讲黄疸病人三种分型: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但是都是基于纯理论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和医院实时对接,找到合适的血清和尿标本,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黄疸血清标本的特点,每种黄疸各种指标的异同,并结合病例,让学生自行判断黄疸的类型。这样,不但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生化在临床的应用,而且也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结合指标,分析疾病,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实验前的充分准备
在实验员保障好试剂准确配置,仪器精准到位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预实验。理论上的操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最佳的实验条件。细节决定成败,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特别多,选什么样的温度,选择什么方法测蛋白?等等诸如此类繁琐但是必要的小细节,都需要老师在实践操作中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实验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老师更要查阅资料,仔细分析原因,不但对自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最大化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三、实验中教学的改革
(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实验无疑是锦上添花的
1.以视频替代以往老师操作演示实验中往往涉及很多规范的实验操作,以前的做法一般是老师在讲台上演示,下面的同学观看。这样有很多弊端,尤其对于一些精细操作,后面的同学基本都看不清。所以在实验中还是发现很多同学仍然是错误操作,需要老师不停的纠正,效率较低。而视频播放不但可以让每个同学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对于一些小细节,可以放大看清楚,对于一些重要的操作环节,还可以放慢,加以文字和语言的逐一讲解,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能让每个同学都可以看清操作的每一步细节。
2.以动画替代实验原理的讲解。以往生化实验原理都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身生化知识都比较深奥难懂,安装多媒体后,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三维动画,不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可以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能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生动形象,学生印象深刻。不再是以往空洞的讲解,理解起来就更容易。比如对于凝胶电泳的原理,但从文字上讲分子筛效应/电荷效应/浓缩效应,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都特别困难。如果有三维动画的播放,在重点部分放慢或停止播放,讲解完了再继续播放,甚至回放。这样图文并茂,使原本枯燥难懂的原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更透彻,事半功倍。
(二)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引入
以往的实验课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填鸭式的实验教学对学生而言缺乏参与性互动性。而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发现问题,如果老师适当引导,就能深入浅出,甚至可以提出创新实验的想法。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老师在实验前也可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再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如果有临床的案例,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医院的真实病例为前提,结合生化实验的原理机制,合理运用的实验中去,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实验评价的标准化
以往的实验往往只单靠实验报告一项来评价,而很多学生互相抄袭,千篇一律,老师批改起来也头疼。怎么样标准化实验成绩是需要不断摸索的。首先,传统的笔试仍然需要一定比例,实验中其实也涉及很多理论知识,而和实验相关的理论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所以通过一定笔试来检测学生的理解力还是有必要的。其次,简化实验报告中的一些诸如操作试剂、目的等环节,这些内容基本都是原班照抄,没有什么评价的意义。而对于实验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强化,让学生对于实验的失败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分析,更能体现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然后,还可以对实验操作加以评价,可以是平时的操作,也可以集中一次操作考试,细化每个操作的分值,真正做到标准化。
总之,医学生化实验教学的改革还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从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改革、实验完的考核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总结,探索一条更优化的道路来。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2007,330(7):8-15.
[2]贾连群,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60.
[3]朱甫祥.基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教学[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24-28.
[4]袁丽环.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生化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5,18(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