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县域经济的概念地位和作用入手,就乌兰察布县域经济的现状、优势及制约因素作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发展乌兰察布县域经济的战略规划和路径选择。为乌兰察布发展县域经济提供理论思考。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乌兰察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15-02
  1 县域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县域经济既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又是国家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我国总体发展形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越来越迫切。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县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更高,有的甚至占到全县人口的 80%。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一是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二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和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解决我国农民的根本问题,就是解决跟农民息息相关的“三农”问题。
  第二,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已排在世界的第二位。但是城乡差距程度依然突出,而且在一些地方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县域经济作为城乡发展的枢纽,通过它的发展辐射力,可以密切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能把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互融,追求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由城市经济反哺农村经济的转变,其重点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近年来,我们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我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仍然很大。乌兰察布市作为自治区经济欠发达盟市,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战略,才能迎头赶上。
  2 乌兰察布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分析
  2.1 乌兰察布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晋冀蒙三省区交汇处,是呼包银榆经济区连接京津冀地区的重要节点。全市辖1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5.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8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2012年,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609元和5853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4∶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全市13个工业园区累积完成营业收入633.3亿元。
  2013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91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2.8亿元,增长17.1%;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24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4亿元,增长16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24亿元,增长9.7%。
  2.2 乌兰察布市发展县域经济具备的优势
  乌兰察布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内蒙古沿黄沿线经济带和呼包鄂经济圈的结合部,境内路网密度居内蒙古各盟市首位。另外,乌兰察布支线机场即将开工建设,集宁海关和口岸恢复设立,交通和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境内有9个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的矿种有80多种,潜在经济价值约4500亿元。已建成电力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是内蒙古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风能资源丰富而稳定,太阳能资源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乌兰察布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和奶业基地,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马铃薯产量稳定在80亿斤。此外有能源产业、有色金属产业、非金属产业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产业等较为齐备的工业门类。乌兰察布市还是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之一,拥有集草原风情、森林生态、地质地貌、火山湖泊、人文景观及历史遗迹为一体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乌兰察布人力资源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县域经济环境良好。
  3 乌兰察布市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3.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应该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乌兰察布发展县域经济也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的发展。
  3.2 走工业强县的道路
  县域经济的突破实质是工业的突破。工业是现代化经济的主体,是最具拉动力的产业。在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以工业为主攻方向,量质并举,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发展的突破,由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前进步伐。
  非公有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民营经济是乌兰察布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突破口,要强化民营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在加快乌兰察布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中,首先就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规范发展规划,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民间资本投入到能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和行业中去。
  3.3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县域城镇和农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两个发展进程。推进县域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实现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手段;是拓展和完善县域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形成集聚效益的有效途径。主要措施有:①科学制定县域城镇和发展规划;②建立县域城镇、农村建设的多元投资体制;③集聚城镇产业;④提高城镇管理水平;⑤通过城镇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的路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主要措施有:①大力发展循环农业;②大力发展循环工业;③建立县域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
  3.5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县域间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县域地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乌兰察布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正是知识和人才的匮乏。因此,要把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加大对人力资源投入,加快培养和吸引大批人才,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措施有:①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②制定完善吸引人才和储备人才机制。
  3.6 深化县域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
  明确政策性财政转移支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既存在发展经济受资金短缺的约束,又存在着盲目投资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巩固并加强农业发展银行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银行的地位,应当得到巩固和加强,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因为县域地区发展农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为了保持对农业的适当投入,应建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对农业生产及相关企业进行扶持贷款的机制,巩固并加强农业发展银行在政策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
  3.7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乌兰察布市县域地处内陆,相对于东部来说还比较封闭。乌兰察布市发展县域经济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单纯依靠县域地区自身积累去发展,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数个有竞争力的县域对外开放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在吸收沿海先进县市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招商引资,加快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一是扩大招商范围,不仅对沿海对大中城市招商,而且对海外招商,主动承接京津冀晋地区产业转移;二是依靠地区特色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外来资本,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创新工作方式,优化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乌兰察布市的吸引力。
  总之,县域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依靠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根据《乌兰察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合理定位县域经济,发挥本地县域经济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的县域经济;同时,仅仅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到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通过政府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给予县域经济一系列制度及政策上的保障,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
  [1]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IA201301005.htm.
  [2]高润喜.内蒙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析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4).
  [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EB/OL].http://www.nmgzfgb.gov.cn/information/nmgzb20/msg6764103816.html.
  [4]王学丰.以“8337”发展思路为统领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EB/OL].http://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13-08/01/content_1038948.htm.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光明乳业质量问题事件等。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相关利益者各种利益受损,更潜在地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反而降低了其竞争力。本文以2012年质量问题频发的光明乳业为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其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中只有消费者因
期刊
[摘要]立足企业、加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是会计专业实现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浙江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现状的调研,提出了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大环境中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会计;岗位设置;技能;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123-02  1现有企
期刊
[摘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实现跨世纪建设宏伟蓝图的关键措施。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科技素质,应该重视小学生的科技素质的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学科学、动手学科学、玩中学科学、心中爱科学。因此,基础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小教专业;科学环境;科技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115-02  19
期刊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专业知识“学不能用”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基于与毕业生的交谈,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特点、就业单位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寻找原因,为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与思路,以期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不能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对涉“病态企业”执行案件进行研究,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对执行不能转破产的实现路径进行思考,以期探索出一条执行与破产“双赢”道路。  [关键词]执行不能;破产;强制执行;病态企业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052-02  1“病态企业”中的执行困境  债务人镇江某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皮业公司”),现公司已停业,并“人去
期刊
[摘要]为了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研发的影响因素,利用1995到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21个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研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行业总产值、R&D经费及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R&D人员投入对医药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对部分行业的成果产出贡献较小。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量;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76
期刊
[摘要]本文以滁州市居民为调查对象,以“3D产业了解程度”、“3D产业需求程度”、“经济承受能力”以及“3D产业的现有问题”为线索,了解居民对3D产业相关问题的回答,使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3D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及进一步的扩大3D产业市场,吸引消费者,提供现实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3D产业;3D市场;调查报告;娱乐消费;经济承受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厦门市2003—2010年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厦门市房价和地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短期内房价和地价具有互动关系、长期内地价决定房价的结论。并由此建议针对厦门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供给政策,兼顾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和
期刊
[摘要]社区支持农业(CSA)是构建都市社区消费生态化和可持续的一种模式。国外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发展经验和文献表明,CSA社区有着利于CSA模式可持续经营的成员高参与性等社区特征,但此类特征尚未被国内生态都市和社区研究文献深入讨论。本研究基于社区要素理论和消费者参与机制理论,探讨了对CSA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起重要作用的社区特征因素,得出一套可较好甄别可持续经营CSA模式的社区的市场细分因
期刊
[摘 要]基于产学研合作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开展区域技术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服务模式。通过引进科研单位、转移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建立研发创新平台等实现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科研创新、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烟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建立稳定的科技支撑体系。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烟台经济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