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基米德说:“给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必俊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是科技创新。一个重大发明、发现,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著名水处理专家陈耀宗教授认为,北京华胜公司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新工艺”解决了当今世界关注的制约人类发展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是水处理领域的一次工艺革命。
国家科技部、建设部、国家环保局、北京水利局等有关专家指出,以“高浓度公斤(kg/h)级臭氧发生器”为依托的“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新工艺”的全面应用,将带动我国乃至世界水处理技术领域步入一个新时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
水,生命之源。缺水,世界性的问题。然而水资源的污染,更使缺水的地球雪上加霜。
联合国有关专家预言,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将成为21世纪人类战争的导火索。
保护好水资源,解决被污染的水质,已成为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命题的关键所在。
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必俊,自1992年起就瞄准了水处理行业,从此“咬定青山不放松”。十年来,他率领华胜公司员工,在科技部、建设部、环保总局、水利局、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支持下,以顽强的奋斗精神,科学的求实态度,终于攻克了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新工艺关键技术的难关。
孙必俊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高材生,他兼有学者的气质和企业家的实干精神。长期支持孙必俊进行水处理工艺创新的中国地质大学著名教授陈学明先生对他如此评价:“孙必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从而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就。”
20年前的1988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的孙必俊,被留校任教,身处佳境的他,衣食无忧,但其灵魂深处搏浪击涛,怀着为国贡献的满腔热情。孙必俊在反复衡量之后,决定独自创业,走出一条为国家有所创新的路来。于是他在学校领导、导师、同学、亲友好意的劝说和怀疑的目光中,毅然辞职下海。
1988年到1991年,孙必俊先后在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为外企、国企、私企担任过市场开发部经理、科研部门负责人等多项工作。到1991年,孙必俊已经积累了第一桶金,并在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园区成立了以经营计算机与信息产业等相关业务的公司。
此时,孙必俊再次表现出了过人之处。他经过市场历练,感到自己始终在信息产业领域为别人做嫁衣裳,卖别人的产品,终非长久之计,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孙必俊从蒸蒸日上的销售业务中抽出身来,自费到欧洲、美国、澳洲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事实证明,这趟考察,孙必俊不虚此行。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发展大会提出,世界环保中最重要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直接破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孙必俊觉察到,机会来了。地球的70%是水,人体的70%是水,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还不到2%。全世界有近一半的国家缺水,中国的667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缺水。
水,在未来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逐鹿水务,捷足者先登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能看出水产业的无限潜力和商机。当孙必俊决定把公司业务转向水产业、水处理方向时,又一次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和怀疑。孙必俊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果断地作出新的决策:公司经营重点转移到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上来,主攻水处理工艺,包括河水、湖水、饮用水、景观水、污染水的清洁排放治理业务。
开弓没有回头箭,孙必俊率领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踏上漫漫求索征途。
“神气”当惊世界殊
2002年12月19日是孙必俊及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史上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孙必俊历时十年研究开发的“高浓度公斤(kg/h)级臭氧发生器”项目正式通过验收评审,这标志着该项高新技术正式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向社会全面推广。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成果是在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保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实现了官、学、研、产的结合,因而极具实用价值和示范意义。
为什么会选择臭氧作为水处理的原料呢?
孙必俊在选择臭氧之前,他先考察了世界各国各种水处理生化、理化方式,经过反复研究对比,得出结论,所有现行的方法,在水处理的同时,都带有副产物。即一边处理,一边污染,如城市自来水经处理后含有氯气和漂白粉的气味,对人体健康不利等等。
在经过全面筛选后,一种纯天然、完全绿色环保的水处理原料—臭氧,被孙必俊“揪”了出来。
为此,孙必俊找到有关单位的领导、科研专家请教、论证,投资上百万元购买设备,进行了一百多次的攻关实验,到国内各地河水、湖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现场进行实验。实验到关键时刻,急需80万元资金购买新设备,但公司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银行贷款又来不及,孙必俊顶住家庭压力,决定把自己的房产证拿出来作抵押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实验才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十年来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孙必俊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攻克了臭氧大量制造的关键技术。北京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段伟指出,就传统方法而言,臭氧只是一种消毒剂,而华胜公司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工艺”,把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有效去除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污染,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与传统生化法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处理技术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臭氧浓度和投加量可根据污水及污染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控,而且臭氧强氧化后的出水更利于水体的自净。该系统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简单、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只需要拉一下电闸。因此科技部、国家环保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分别给予70万元和50万元创新基金的资助。
该技术系列产品2001年通过测试达到设计指标,应用于多项大、中、小工程,2002年12月通过验收评审。
碧水鱼跃福缘门
这项技术一经问世,就在北京、四川、辽宁、山西、新疆、内蒙等9省市16项水处理工程中成功应用,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其中最典型的是北京福缘门湖的水处理工程。
达园宾馆的总经理刘玉田兴奋地介绍了福缘门湖水处理前后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说:“福缘门湖在达园宾馆区内,紧邻圆明园与颐和园,周边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解放初,这里曾因彭德怀元帅居住过而闻名京华。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里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水浮荷花,湖畔垂柳。但到80年代后期,福缘门湖水遭到严重污染,湖水发臭,藻类横生,水体色、气味有害菌总量和透明度等多项指标都未达标。”
孙必俊经过对福缘门湖进行现场考察和多次试验研究,精心设计,采用了“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工艺”。福缘湖水总量在6~10万方,10天为一个循环周期,每月耗电约一万度,电费约5000元,全年6万元电费即可长久保持湖水的A类水质。
治理后,经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多次监测,湖水从恶劣水质变成达到国际A类景观水标准。如今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航天部一院等多家设计研究单位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治理工程效果之显著、工艺之先进,在国内首屈一指。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专门指出,该项新工艺的发明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这是我国目前环境、水资源状况所决定的。
中国水资源不足,平均每人只有2350立方米的水,是美国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国环保投资每年达1600多亿元,水处理占300亿元以上,但仍然不能满足全国治污的需求。尤其是北京2008年奥运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大了环境治理,特别是水处理问题的压力。专家表示,从2002年开始,仅北京每年用于各类水处理的资金就超过5亿元,到2008年将达到35亿元以上。为此,法、美、德、英等西方国家的水处理商也瞄准了我国水处理市场。
面对未来的挑战,孙必俊充满信心,他相信“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工艺”必将为华夏大地再造一片蓝天碧水,为我国环保事业、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必俊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是科技创新。一个重大发明、发现,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著名水处理专家陈耀宗教授认为,北京华胜公司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新工艺”解决了当今世界关注的制约人类发展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是水处理领域的一次工艺革命。
国家科技部、建设部、国家环保局、北京水利局等有关专家指出,以“高浓度公斤(kg/h)级臭氧发生器”为依托的“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新工艺”的全面应用,将带动我国乃至世界水处理技术领域步入一个新时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
水,生命之源。缺水,世界性的问题。然而水资源的污染,更使缺水的地球雪上加霜。
联合国有关专家预言,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将成为21世纪人类战争的导火索。
保护好水资源,解决被污染的水质,已成为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命题的关键所在。
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必俊,自1992年起就瞄准了水处理行业,从此“咬定青山不放松”。十年来,他率领华胜公司员工,在科技部、建设部、环保总局、水利局、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支持下,以顽强的奋斗精神,科学的求实态度,终于攻克了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新工艺关键技术的难关。
孙必俊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高材生,他兼有学者的气质和企业家的实干精神。长期支持孙必俊进行水处理工艺创新的中国地质大学著名教授陈学明先生对他如此评价:“孙必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从而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就。”
20年前的1988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的孙必俊,被留校任教,身处佳境的他,衣食无忧,但其灵魂深处搏浪击涛,怀着为国贡献的满腔热情。孙必俊在反复衡量之后,决定独自创业,走出一条为国家有所创新的路来。于是他在学校领导、导师、同学、亲友好意的劝说和怀疑的目光中,毅然辞职下海。
1988年到1991年,孙必俊先后在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为外企、国企、私企担任过市场开发部经理、科研部门负责人等多项工作。到1991年,孙必俊已经积累了第一桶金,并在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园区成立了以经营计算机与信息产业等相关业务的公司。
此时,孙必俊再次表现出了过人之处。他经过市场历练,感到自己始终在信息产业领域为别人做嫁衣裳,卖别人的产品,终非长久之计,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孙必俊从蒸蒸日上的销售业务中抽出身来,自费到欧洲、美国、澳洲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事实证明,这趟考察,孙必俊不虚此行。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发展大会提出,世界环保中最重要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直接破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孙必俊觉察到,机会来了。地球的70%是水,人体的70%是水,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还不到2%。全世界有近一半的国家缺水,中国的667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缺水。
水,在未来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逐鹿水务,捷足者先登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能看出水产业的无限潜力和商机。当孙必俊决定把公司业务转向水产业、水处理方向时,又一次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和怀疑。孙必俊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果断地作出新的决策:公司经营重点转移到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上来,主攻水处理工艺,包括河水、湖水、饮用水、景观水、污染水的清洁排放治理业务。
开弓没有回头箭,孙必俊率领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踏上漫漫求索征途。
“神气”当惊世界殊
2002年12月19日是孙必俊及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史上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孙必俊历时十年研究开发的“高浓度公斤(kg/h)级臭氧发生器”项目正式通过验收评审,这标志着该项高新技术正式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向社会全面推广。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成果是在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保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实现了官、学、研、产的结合,因而极具实用价值和示范意义。
为什么会选择臭氧作为水处理的原料呢?
孙必俊在选择臭氧之前,他先考察了世界各国各种水处理生化、理化方式,经过反复研究对比,得出结论,所有现行的方法,在水处理的同时,都带有副产物。即一边处理,一边污染,如城市自来水经处理后含有氯气和漂白粉的气味,对人体健康不利等等。
在经过全面筛选后,一种纯天然、完全绿色环保的水处理原料—臭氧,被孙必俊“揪”了出来。
为此,孙必俊找到有关单位的领导、科研专家请教、论证,投资上百万元购买设备,进行了一百多次的攻关实验,到国内各地河水、湖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现场进行实验。实验到关键时刻,急需80万元资金购买新设备,但公司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银行贷款又来不及,孙必俊顶住家庭压力,决定把自己的房产证拿出来作抵押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实验才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十年来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孙必俊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攻克了臭氧大量制造的关键技术。北京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段伟指出,就传统方法而言,臭氧只是一种消毒剂,而华胜公司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工艺”,把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有效去除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污染,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与传统生化法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处理技术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臭氧浓度和投加量可根据污水及污染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控,而且臭氧强氧化后的出水更利于水体的自净。该系统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简单、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只需要拉一下电闸。因此科技部、国家环保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分别给予70万元和50万元创新基金的资助。
该技术系列产品2001年通过测试达到设计指标,应用于多项大、中、小工程,2002年12月通过验收评审。
碧水鱼跃福缘门
这项技术一经问世,就在北京、四川、辽宁、山西、新疆、内蒙等9省市16项水处理工程中成功应用,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其中最典型的是北京福缘门湖的水处理工程。
达园宾馆的总经理刘玉田兴奋地介绍了福缘门湖水处理前后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说:“福缘门湖在达园宾馆区内,紧邻圆明园与颐和园,周边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解放初,这里曾因彭德怀元帅居住过而闻名京华。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里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水浮荷花,湖畔垂柳。但到80年代后期,福缘门湖水遭到严重污染,湖水发臭,藻类横生,水体色、气味有害菌总量和透明度等多项指标都未达标。”
孙必俊经过对福缘门湖进行现场考察和多次试验研究,精心设计,采用了“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工艺”。福缘湖水总量在6~10万方,10天为一个循环周期,每月耗电约一万度,电费约5000元,全年6万元电费即可长久保持湖水的A类水质。
治理后,经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多次监测,湖水从恶劣水质变成达到国际A类景观水标准。如今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航天部一院等多家设计研究单位现场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治理工程效果之显著、工艺之先进,在国内首屈一指。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专门指出,该项新工艺的发明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这是我国目前环境、水资源状况所决定的。
中国水资源不足,平均每人只有2350立方米的水,是美国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国环保投资每年达1600多亿元,水处理占300亿元以上,但仍然不能满足全国治污的需求。尤其是北京2008年奥运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大了环境治理,特别是水处理问题的压力。专家表示,从2002年开始,仅北京每年用于各类水处理的资金就超过5亿元,到2008年将达到35亿元以上。为此,法、美、德、英等西方国家的水处理商也瞄准了我国水处理市场。
面对未来的挑战,孙必俊充满信心,他相信“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强氧化水处理工艺”必将为华夏大地再造一片蓝天碧水,为我国环保事业、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