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后,我有幸受聘参与档案馆民国档案整理著录工作,从旧卷宗的故纸堆里发现已逝去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胎记,从而窥觅到当年文化时尚的影子。那时使用的商码数字、时间代码、公文用语都是我们现代人所没接触过的,陌生而新奇,但在70年前在政府往来的行文中,在商业贸易或市场交易上却广泛运用。随着岁月渐渐远去,而遗留在旧卷宗里的文字生命和文化价值却依然鲜活着。
商码字符
说到数字,人们的脑海里自然闪现出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因为这些数字在你呀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开始渗入大脑,与你点点滴滴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因为这些数字的组合分解,让现代科学变得五彩缤纷,奥妙无穷,更让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根深蒂固。而汉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虽然没有阿拉伯数字那样神通广大,但在现代公文中突出要点或强调重点时也能彰显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汉字的大字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它的幸运空间又缩水许多,只能在契约和字据防止篡改方面略占鳌头。在我印象里,还有一种数字叫古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那是在古老的摆钟钟面上见过,至于有何其它用途,我就一头雾水了。而我从卷宗里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数字,顿时刷亮我的眼球,吸引我的好奇心,查阅资料后我才知道,这数字叫作“商码字符”。
商码数字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〨 〩 十(1 2 3 4 5 6 7 8 9 10)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它产生于苏州,从历史上的“算筹”脱胎而来。我国唐时就有用数码记数,宋元时已普遍运用,直延伸到民国晚期。商码数字与古罗马数字貌合神离,不知有没有“血缘”关系,总能找出几个相象的面孔来。前三个数是汉字一二三的竖写,好辨认不难理解,四为什么用“〤”,有什么特殊由来,我推敲了好半天,想不出所以然,资料搜索也无从考证,只能顺其自然。五(〥)写得离奇古怪,像阿拉伯数字“8”的草写体,怎么也无法让人与“5”联系起来。六(〦)是从珠算原理演变而来。珠算的上档珠一个珠代表“5”,下档珠一个珠代表“1”,因而(5+1)=6。用这种解析方法来给六(〦)下定义,算是情理之中,这样,七(〧)、八(〨 )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而九(〩)则是“久”字的变体,“十”还原为中国汉字。
商码数字在使用时也是很有趣的,只要摸清它的使用规律,你就能轻而易举地读懂这本“天书”,否则你就成为这“陌生地方”的迷路者,辨不出东西南北。如果找到门道,复杂的事也就简单化了。当标价“角”和“分”时,用“▲”代表“角”,也可直接用“角”字作单位,可将“▲”另起一行放在二字的首位字下方,“▲”尖正好对着二字首位字符中间,起到数字隔位点的作用。若是“元”作单位,就用“O”表示“元”,摆放位置与上述相同。如果遇到数字是123,商码数字都是竖,排列在一块就容易混淆,于是就得用汉字数字将它们相隔开,以示区别,成为〡二〣。比如:
例一:4角8分 例二:5元9角 例三:1257亩 例四:233斤
商码:〤〨 商码:〥〩商码:〡二〥〧 商码:〢三〣
单位:▲(角) 单位:O(元)单位:亩 单位:斤
产生于苏州的商码数字(也叫苏州码子)在旧中国的港澳地区及内地的一些商铺、当铺、茶馆、药房均很流行,在官方县级田粮管理处的账本上出现,确实令我吃惊不小,也让我为破解它的来龙去脉而费一番周折。随着阿拉伯数字的普遍使用,商码数字作为中国数字文化的代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步走向消亡,但它在中国数字记录史上曾经发挥过应有的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时间代码
在与文字的日常接触中,总有一些常用词语或成语与我们开门相见,留在心中的影子挥之不去,如表示宇宙星辰变化的“日月盈昃”,表示季节更替的“寒来暑往”,表示农耕规律的“秋收冬藏”,表示自然界气象状况的“云腾致雨”等。理解这些词语或成语的意思并不难,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它们曾经是时间的代码,而且有70多年的使用历史,在过去办公文体电文中立下“赫赫战功”,在新中国建国之后,随着公文体行文方式的改革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才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近日,从旧文档的行文落款中发现以文字取代发文时间年月日的奇特现象,如“冬三、七、”、“二十七年亥世”。从中发现有用文字取代年的,也有用文字取代月或日的,查查千字文代年表,就知道“冬”代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落款“冬三、七、”就是“公元1934年3月7日”;“二十七年亥世”,查查地支代月表,知道“亥”为12月,再查韵目代日表,知道“世”为31日,于是知道落款时间为“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2月31日”。有时,在发文上的时间用“寅真”或“子冬”字样,查对后才知道是3月11日或1月2日,這雾里藏山的文字密码,在现代人的眼光中,怎能不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感呢?
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公文落款不直接用某年某月某日,何苦绕这么多弯弯让别人费劲猜疑?细细想想自有其道理。过去交通不便,通讯手段也相当落后,如果公文通过邮件转送的话,时间都得耗在山重水复的路途中间,该迅速办理的急事往往就会因此耽搁。从清朝政府开通电报到民国时期,政府上下级公文和事务交往都是通过电报方式进行的。而每天政府上下级,单位与单位间往来电报之多,用在电报方面的时间落款最多时要有十几个字,这笔隐性支出犹如金子落水无声有去无回。可电报是按字论价,字字是金,政府公文不得不考虑将所陈述之事由进行意思浓缩,用几个精辟的字眼表述出来。节约用字就是节省开支,于是用千字文代年,用地支代月,用韵目代日来取代时间单位的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替代法不仅对外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也为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每年节约了一笔隐形的巨大开支。
我们知道《千字文》是篇文字不重复,但涵盖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知识丰富,条理贯穿,气势雄浑,对仗工整,琅琅上口的千古绝妙佳文。撷取《千字文》中有关自然部分的10个词语共40个字作为时间的代号,按排列顺序每个字对应民国纪年(或公元纪年)中的一年,这种运用《千字文》代年的创意,我不能不惊叹我们的前人真智慧,真了不起。 地支是一种顺序的代号,共12个,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用地支序号对应替代一年中12个月,是个对号入座便捷查找的有效方法。而运用韵目代日的方法在过去是很时兴的,一般读书人都知晓,从《韵目表》中挑选出30个韵目,分别代表三十天,前面十五天用的是韵目上平声的全部,接后是韵目上声的十个,再来是韵目去声的五个,后来使用公历,又添上最后一个《韵目表》中没有的“世”字,用来代表31日,这样用31个字分别代表31天。如“艳电”,指发电报时间为29日;“文夕大火”,指发生在12日夜的大火,因为“艳”“文”字在韵目表中分别代表29日和12日。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声韵也不被重视了,以至于过去一般人都会的事情,却变成了专业知识,现在一般人很难弄清楚了。打开这些文字里的时间密码,你不觉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
公文用语
民国时期官方往来的公文中常用的文种是训令、指令、委令、批、代电、呈、函等。而这些文种在现代办公文体行文方式中渐渐隐退而让人显得格外陌生,这就是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渐渐拉大的距离感。在诸多文种中,“代电”使用的频率最高,因为过去一些内容简要的文稿,都是用电报发送的,但在偏远僻壤之地电报无法通达,只好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稿,通过邮寄快递交付到对方,这就形成了“以邮代电”的文种。“代电”便于同级、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联系,是民国时期最为普遍也最受到欢迎的行文格式。而“训令”“指令”“批”均为上级机关给下级机关的文书,但针对不同对象,在行文语气上略有讲究,如“训令”带有指挥或告诫之意,而“指令”则是对下级的请示内容表示“准”或“不准”的明确态度,“批”则多见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陈请问题的答复。与现在行文接近的是“委令”也就是现在上级组织部门对下级人员提拔任用的任命书。在过去下级机关(或个人)对上级机关(或领导)有所陈请叙由均用“呈”,现在改为“报告”而广通用于办公文体之中。
时代在不断更替中前进,代表那个时代标记的社会时尚用语也会以文字形式将历史记录下来又被历史深藏起来。当后人在沉睡的档案卷宗里与前人留下的文字對话时,忽然产生的距离感让人感到眼前横着一条时代的鸿沟,让人觉得新奇和难以逾越。“接篆”“接钤”是民国时代公文中常用语,“篆”“钤”均指印章,印章均是方形,文字多为阳文篆书体,区别在于“篆”为行政机关的大印(公章),而“钤”为一般单位的印章。“接篆”“接钤”都是表示政府官员(或单位领导)走马上任接手公章,开始就职管事。还有许多公文用语也让人费猜,只有了解公文事由,方能对词汇的含义有所把握。如“官公”指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升充”指的是提拔任用,接替调走的上级人员的工作。“开革”指的是犯错误被开除,而“开补”则是壮丁逃跑后宣布开除,缺额由新征壮丁补充,所造送花名册为“开补名册”。在有关壮丁的卷宗里,我还看到有一种花名册叫“箕斗册”,考究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民国时期为了识别壮丁身份特征,经过鉴定造送的指纹花名册。让人理解较费劲的词“扒充”,反复琢磨后才发现,原来意思是提取某项专用款的结余部分来补充到另一缺款项目中使用。像“佐理”意思是助手,“移接”意思是移交接手,“展期”就是延期,“造产”就是生产,“监盘”是监督盘点(移交),“异动”就是变动。这许多当年驰骋于公文中被时代所认可的通用语,在事隔百年之后,被岁月沉淀在遗忘的角落,被新涌现的流行用语和新词覆盖了原先的面目,让人初识它时觉得面孔生疏,读起来生涩拗口,但只要你深入其中,从句意中揣摩词语的妙用,时代的距离感会离你而去,百年前的景象在你的眼前变得异彩纷呈起来。
商码字符
说到数字,人们的脑海里自然闪现出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因为这些数字在你呀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开始渗入大脑,与你点点滴滴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因为这些数字的组合分解,让现代科学变得五彩缤纷,奥妙无穷,更让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根深蒂固。而汉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虽然没有阿拉伯数字那样神通广大,但在现代公文中突出要点或强调重点时也能彰显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汉字的大字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它的幸运空间又缩水许多,只能在契约和字据防止篡改方面略占鳌头。在我印象里,还有一种数字叫古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那是在古老的摆钟钟面上见过,至于有何其它用途,我就一头雾水了。而我从卷宗里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数字,顿时刷亮我的眼球,吸引我的好奇心,查阅资料后我才知道,这数字叫作“商码字符”。
商码数字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〨 〩 十(1 2 3 4 5 6 7 8 9 10)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它产生于苏州,从历史上的“算筹”脱胎而来。我国唐时就有用数码记数,宋元时已普遍运用,直延伸到民国晚期。商码数字与古罗马数字貌合神离,不知有没有“血缘”关系,总能找出几个相象的面孔来。前三个数是汉字一二三的竖写,好辨认不难理解,四为什么用“〤”,有什么特殊由来,我推敲了好半天,想不出所以然,资料搜索也无从考证,只能顺其自然。五(〥)写得离奇古怪,像阿拉伯数字“8”的草写体,怎么也无法让人与“5”联系起来。六(〦)是从珠算原理演变而来。珠算的上档珠一个珠代表“5”,下档珠一个珠代表“1”,因而(5+1)=6。用这种解析方法来给六(〦)下定义,算是情理之中,这样,七(〧)、八(〨 )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而九(〩)则是“久”字的变体,“十”还原为中国汉字。
商码数字在使用时也是很有趣的,只要摸清它的使用规律,你就能轻而易举地读懂这本“天书”,否则你就成为这“陌生地方”的迷路者,辨不出东西南北。如果找到门道,复杂的事也就简单化了。当标价“角”和“分”时,用“▲”代表“角”,也可直接用“角”字作单位,可将“▲”另起一行放在二字的首位字下方,“▲”尖正好对着二字首位字符中间,起到数字隔位点的作用。若是“元”作单位,就用“O”表示“元”,摆放位置与上述相同。如果遇到数字是123,商码数字都是竖,排列在一块就容易混淆,于是就得用汉字数字将它们相隔开,以示区别,成为〡二〣。比如:
例一:4角8分 例二:5元9角 例三:1257亩 例四:233斤
商码:〤〨 商码:〥〩商码:〡二〥〧 商码:〢三〣
单位:▲(角) 单位:O(元)单位:亩 单位:斤
产生于苏州的商码数字(也叫苏州码子)在旧中国的港澳地区及内地的一些商铺、当铺、茶馆、药房均很流行,在官方县级田粮管理处的账本上出现,确实令我吃惊不小,也让我为破解它的来龙去脉而费一番周折。随着阿拉伯数字的普遍使用,商码数字作为中国数字文化的代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步走向消亡,但它在中国数字记录史上曾经发挥过应有的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时间代码
在与文字的日常接触中,总有一些常用词语或成语与我们开门相见,留在心中的影子挥之不去,如表示宇宙星辰变化的“日月盈昃”,表示季节更替的“寒来暑往”,表示农耕规律的“秋收冬藏”,表示自然界气象状况的“云腾致雨”等。理解这些词语或成语的意思并不难,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它们曾经是时间的代码,而且有70多年的使用历史,在过去办公文体电文中立下“赫赫战功”,在新中国建国之后,随着公文体行文方式的改革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才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近日,从旧文档的行文落款中发现以文字取代发文时间年月日的奇特现象,如“冬三、七、”、“二十七年亥世”。从中发现有用文字取代年的,也有用文字取代月或日的,查查千字文代年表,就知道“冬”代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落款“冬三、七、”就是“公元1934年3月7日”;“二十七年亥世”,查查地支代月表,知道“亥”为12月,再查韵目代日表,知道“世”为31日,于是知道落款时间为“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2月31日”。有时,在发文上的时间用“寅真”或“子冬”字样,查对后才知道是3月11日或1月2日,這雾里藏山的文字密码,在现代人的眼光中,怎能不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感呢?
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公文落款不直接用某年某月某日,何苦绕这么多弯弯让别人费劲猜疑?细细想想自有其道理。过去交通不便,通讯手段也相当落后,如果公文通过邮件转送的话,时间都得耗在山重水复的路途中间,该迅速办理的急事往往就会因此耽搁。从清朝政府开通电报到民国时期,政府上下级公文和事务交往都是通过电报方式进行的。而每天政府上下级,单位与单位间往来电报之多,用在电报方面的时间落款最多时要有十几个字,这笔隐性支出犹如金子落水无声有去无回。可电报是按字论价,字字是金,政府公文不得不考虑将所陈述之事由进行意思浓缩,用几个精辟的字眼表述出来。节约用字就是节省开支,于是用千字文代年,用地支代月,用韵目代日来取代时间单位的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替代法不仅对外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也为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每年节约了一笔隐形的巨大开支。
我们知道《千字文》是篇文字不重复,但涵盖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知识丰富,条理贯穿,气势雄浑,对仗工整,琅琅上口的千古绝妙佳文。撷取《千字文》中有关自然部分的10个词语共40个字作为时间的代号,按排列顺序每个字对应民国纪年(或公元纪年)中的一年,这种运用《千字文》代年的创意,我不能不惊叹我们的前人真智慧,真了不起。 地支是一种顺序的代号,共12个,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用地支序号对应替代一年中12个月,是个对号入座便捷查找的有效方法。而运用韵目代日的方法在过去是很时兴的,一般读书人都知晓,从《韵目表》中挑选出30个韵目,分别代表三十天,前面十五天用的是韵目上平声的全部,接后是韵目上声的十个,再来是韵目去声的五个,后来使用公历,又添上最后一个《韵目表》中没有的“世”字,用来代表31日,这样用31个字分别代表31天。如“艳电”,指发电报时间为29日;“文夕大火”,指发生在12日夜的大火,因为“艳”“文”字在韵目表中分别代表29日和12日。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声韵也不被重视了,以至于过去一般人都会的事情,却变成了专业知识,现在一般人很难弄清楚了。打开这些文字里的时间密码,你不觉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
公文用语
民国时期官方往来的公文中常用的文种是训令、指令、委令、批、代电、呈、函等。而这些文种在现代办公文体行文方式中渐渐隐退而让人显得格外陌生,这就是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渐渐拉大的距离感。在诸多文种中,“代电”使用的频率最高,因为过去一些内容简要的文稿,都是用电报发送的,但在偏远僻壤之地电报无法通达,只好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稿,通过邮寄快递交付到对方,这就形成了“以邮代电”的文种。“代电”便于同级、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联系,是民国时期最为普遍也最受到欢迎的行文格式。而“训令”“指令”“批”均为上级机关给下级机关的文书,但针对不同对象,在行文语气上略有讲究,如“训令”带有指挥或告诫之意,而“指令”则是对下级的请示内容表示“准”或“不准”的明确态度,“批”则多见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陈请问题的答复。与现在行文接近的是“委令”也就是现在上级组织部门对下级人员提拔任用的任命书。在过去下级机关(或个人)对上级机关(或领导)有所陈请叙由均用“呈”,现在改为“报告”而广通用于办公文体之中。
时代在不断更替中前进,代表那个时代标记的社会时尚用语也会以文字形式将历史记录下来又被历史深藏起来。当后人在沉睡的档案卷宗里与前人留下的文字對话时,忽然产生的距离感让人感到眼前横着一条时代的鸿沟,让人觉得新奇和难以逾越。“接篆”“接钤”是民国时代公文中常用语,“篆”“钤”均指印章,印章均是方形,文字多为阳文篆书体,区别在于“篆”为行政机关的大印(公章),而“钤”为一般单位的印章。“接篆”“接钤”都是表示政府官员(或单位领导)走马上任接手公章,开始就职管事。还有许多公文用语也让人费猜,只有了解公文事由,方能对词汇的含义有所把握。如“官公”指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升充”指的是提拔任用,接替调走的上级人员的工作。“开革”指的是犯错误被开除,而“开补”则是壮丁逃跑后宣布开除,缺额由新征壮丁补充,所造送花名册为“开补名册”。在有关壮丁的卷宗里,我还看到有一种花名册叫“箕斗册”,考究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民国时期为了识别壮丁身份特征,经过鉴定造送的指纹花名册。让人理解较费劲的词“扒充”,反复琢磨后才发现,原来意思是提取某项专用款的结余部分来补充到另一缺款项目中使用。像“佐理”意思是助手,“移接”意思是移交接手,“展期”就是延期,“造产”就是生产,“监盘”是监督盘点(移交),“异动”就是变动。这许多当年驰骋于公文中被时代所认可的通用语,在事隔百年之后,被岁月沉淀在遗忘的角落,被新涌现的流行用语和新词覆盖了原先的面目,让人初识它时觉得面孔生疏,读起来生涩拗口,但只要你深入其中,从句意中揣摩词语的妙用,时代的距离感会离你而去,百年前的景象在你的眼前变得异彩纷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