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应注意以下几个口诀:全、简、虚、显、亮。全即论据要全面,简即语言要简明扼要,虚即虚构要合理,亮即文章要有亮点。这里的“亮”又是尤为的重要,尤其是考场作文,阅卷教师要在一天之内判完数百份卷子,其中的枯燥、单调、紧张可想而知。而文章的开头的亮点又更显其地位的重要,文章的开头如人之眉目,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议论文得高分,就要让文章的开头成为引人注目的“闪光点”。
一、设喻切题法
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寓言,或者笑话,作为譬喻,然后从譬喻中引出或总结出要论证的观点。如:
上帝造了一个萝卜,就为这个萝卜造了一个坑,凭借这个坑,小萝卜长成大萝卜。上帝造了一个人,就为这个人安排了一个位置,凭借这个位置,平凡与低微成长为卓绝。人优于萝卜,因为人会主动去找这个位置。所以,如果你现在对自己感到不满,不要抱怨,那绝不是上帝给你的位置。(《纵横捭阖》)
开篇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应努力去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位置,形象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排比切题法
文章开头用一组恰当的排比,能增强文章开头的气势,增加论文论述的力度,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
一步与一生,是孤芳一枝与万紫千红;一步与一生,是清水一滴与浩瀚江海;一步与一生,是微尘一粒与广袤大地。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的轨迹,就是由一步步脚印组成,每一步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走好。(2007年四川卷佳作《一步与一生》)
作者先用三个恰当的比喻,形成匀称的排比,贴切地揭示了“一步与一生”的关系;然后通过援引名言,亮出论点“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走好”,自然亲切而没有雕凿的痕迹。
三、设问切题法
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然后在回答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俺没啥文化,可俺认得字,俺平时就爱看个名人自传啥的,看的多了,总觉得那些名人也没啥了不起的。他们小时侯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俺一直闹不明白,同样是爹妈生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2007年全国卷佳作《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起笔借幽默的闲侃设问——“那些名人小时侯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由此将思维引向教育问题,文章寓庄于谐,立意深刻。
四、类比切题法
开头提出一个或几个属性相类的观点或事物,通过类比,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要议论的论题。如:
节日加餐,会给人增加一些营养,但要想生肌长肉,光靠节日会餐是不够的;教师节发奖品也是这样,它也许可以解决一点问题,但要真正提高教师地位,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单靠教师节发点奖品,肯定是不行的。”(《从教师节发奖品谈起》)
作者用节日加餐不会使人生长肌肉,来类比教师节给教师发奖品不会提高教师的地位,可谓形象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结症之所在,使作者的观点鲜明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五、反向切题法
作文时常常有这种情况:自己要论证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人的观点相对或相反,而那些观点从某种角度上说又并没有错。为了不引起误解,作者开头先“反向”肯定那些传统观点,然后再回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有道理。但反过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却也不错。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个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生活哲理,作者运用逆向思维得出了: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也不错的结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作者是在承认前者的前提下,引出后面的观点,会轻而易举地抓住判卷教师的眼球。
一、设喻切题法
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寓言,或者笑话,作为譬喻,然后从譬喻中引出或总结出要论证的观点。如:
上帝造了一个萝卜,就为这个萝卜造了一个坑,凭借这个坑,小萝卜长成大萝卜。上帝造了一个人,就为这个人安排了一个位置,凭借这个位置,平凡与低微成长为卓绝。人优于萝卜,因为人会主动去找这个位置。所以,如果你现在对自己感到不满,不要抱怨,那绝不是上帝给你的位置。(《纵横捭阖》)
开篇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应努力去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位置,形象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排比切题法
文章开头用一组恰当的排比,能增强文章开头的气势,增加论文论述的力度,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
一步与一生,是孤芳一枝与万紫千红;一步与一生,是清水一滴与浩瀚江海;一步与一生,是微尘一粒与广袤大地。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的轨迹,就是由一步步脚印组成,每一步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走好。(2007年四川卷佳作《一步与一生》)
作者先用三个恰当的比喻,形成匀称的排比,贴切地揭示了“一步与一生”的关系;然后通过援引名言,亮出论点“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走好”,自然亲切而没有雕凿的痕迹。
三、设问切题法
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然后在回答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俺没啥文化,可俺认得字,俺平时就爱看个名人自传啥的,看的多了,总觉得那些名人也没啥了不起的。他们小时侯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俺一直闹不明白,同样是爹妈生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2007年全国卷佳作《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起笔借幽默的闲侃设问——“那些名人小时侯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由此将思维引向教育问题,文章寓庄于谐,立意深刻。
四、类比切题法
开头提出一个或几个属性相类的观点或事物,通过类比,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要议论的论题。如:
节日加餐,会给人增加一些营养,但要想生肌长肉,光靠节日会餐是不够的;教师节发奖品也是这样,它也许可以解决一点问题,但要真正提高教师地位,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单靠教师节发点奖品,肯定是不行的。”(《从教师节发奖品谈起》)
作者用节日加餐不会使人生长肌肉,来类比教师节给教师发奖品不会提高教师的地位,可谓形象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结症之所在,使作者的观点鲜明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五、反向切题法
作文时常常有这种情况:自己要论证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人的观点相对或相反,而那些观点从某种角度上说又并没有错。为了不引起误解,作者开头先“反向”肯定那些传统观点,然后再回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有道理。但反过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却也不错。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个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生活哲理,作者运用逆向思维得出了: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也不错的结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作者是在承认前者的前提下,引出后面的观点,会轻而易举地抓住判卷教师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