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土中国》是由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编著,全文的中心点主要是围绕“乡村社会学”这一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风俗面貌和显著特色。作者在文中重点描述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以及男女有别等,在家族、社会、血缘和地缘等微妙且浮躁的关系中,一层层剥开乡土中国差异化的面貌格局,把礼仪秩序和无为政治融入乡土社会特色中,由此向世人由浅入深式的解读了中国特有的乡土属性。乡土里的中国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因为乡土中蕴含了中国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和习俗。每一位读者通过品读《乡土中国》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且地道的中国式乡土气韵,犹如一场跨越时空和区域的对话,让读者与书中的人物和情境进行一场对话,并从中感受人生的百种味道。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都以群居或者聚居的方式生活着,由此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式社会格局和社会秩序,其中形成的文化和习俗都具备特定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一本好书,是经得起岁月的蹉跎和时间的推移,如今在科技进步、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再一次细细品味《乡土中国》这本书,依然能够从社会的变迁中寻找到中国乡土的进步、中国乡土的文明以及中国乡土的底蕴。
关键词:乡土中国;文化;特色;血缘和地缘
一、血缘和地缘
《乡土中国》一文中,还运用了社会学和文化学相互比较的方式描述中国基层社会的现状,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乡土社会的风格和特色。另外还从不同角度解析社会结构层次的特点和变化。作者通过血缘和地缘的分别阐述和综合分析,清楚的介绍了乡土人的生活状态。例如: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亲疏上的反映,这么说来,地域上的远离是会导致血缘关系的疏远的,尤其是在乡土社会中。但地缘与血缘的这种“纽带”对于社会流动无疑是有阻碍的。因为在乡土社会中,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他们去大城市工作的资本就会更充足,他们在走向大舞台的同时,也在和乡土中的那些人们慢慢走远。但同时,这种去向也的确是地位的一种反映,有资格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是乡土社会中的“成功者”,而那些世代都在乡村生活的,且没有自己规划好的人生目标和工作意向,仍旧在乡村中的人与那些已经进入大城市的人就已经拉开了差距,这个残酷的事实其实就是地位的映射。尽管如此,农村新城镇建设的成果格外引人注目,另千千万万乡土儿女喜出望外。《乡土中国》这一作品展现出的乡土风貌和人文特色是具有中国色彩的标签,作者通过对对乡土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从对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中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从从村的公共服务以及乡村城镇化步伐中看到了乡土人对教育的重视。农村的进步体现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尤其在教育认知提升这一块,乡土人的进步神速。乡土人在进步,也从客观上说明了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速度。乡土人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惊人的改观,同时也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物质精神上升的同时,要注重道德品质的提升。在乡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发展,在不改变乡土原风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新时代特色中国式小镇,用乡土特色文化气息点缀乡村新面貌,树立乡土地方的自信和归属感。
二、差序格局
第一次对“私”有了不太一样的看法。我们对于周围人亲疏关系的看法是站在我们的社会网络圈的,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就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的,比较内层的人和我们之间的互动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价值里应该就可以划分为“私”,比如说家庭、密友等等的,但事实上,有的“私”在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划分,本来在圈里的较外围的那一层,比如说工作上的同事群体,在大家只是公事公办的时候就不属于“私”,而如果涉及到私下里的工作交流、帮忙等等的就是“私”。那么这种公与私的划分到底怎么界定它的性质呢?其实在我看来,应该要看利益的指向。如果说你是获取了本不该你获取的私人资源,那就是有“损公肥私”的嫌疑了,多次对私人利益的不当获取便助长了腐败。那么这里的“私”更多指的就不是说我们交际圈内层的那些人,而是以我们自己为出发点,社会行动者是我们,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和“圈的内层人”共同作为去追逐利益,总之这里的“公”与“私”是就一定的工作单位而言的。
三.语言朴实读来如沐川风
(一)品味《乡土中国》语言的朴实无华
品读《乡土中国》时,一定会被文中简单、朴实且有理有据的语言所打动,作者没有刻意赋予故事生硬的辞藻,也没有大量使用华丽的辞藻进行衬托,反而是这种平易近人的语气和简简单单的语言打动了每一位读者,这种读者与故事、读者与文字的亲切感就想好久未见的老朋友,没有过多的客套和寒暄,只需要一杯清茶一个安静的午后时光两个人慢慢的聊着彼此的生活。《乡土中国》就是这样的老朋友,带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心里的距离又是那么的近,这种心态上的亲切和距离的近大多来自我们对乡土的向往以及乡土的热爱。文中在叙述乡土生活场景时,作者经常用到一些词汇,而这些词汇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当下场景也时有发生,例如:春节返乡潮、街坊。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亲身感受过的生活场景用得到的词汇很朴实,但也如实的反应了中国乡土的真实情况,更加直观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式乡土的特色。这种熟悉的词汇还有很多,如“准不准”和“精湿”,“精湿”表达的就是彻底湿透了,这是中国乡土式的表达方式,多用于口头表达,语言的叙事带着浓浓的乡土味道,简单朴实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乡土人的说话特点风格,拉近了读者与乡土的距离,并赋予乡土一种特有的親切感。文中还详细介绍了独具乡土特色的生活习俗,如关于“私”的独具特色的乡土习俗,在书中作者在描写苏州人是如何往河里倒污水的情境,这一乡土情节的描写既形象又真实,仿佛苏州人往河里倒“私”的时候你就在对面亦或者旁边看到了。运用朴实的语言直接叙述乡土的一个小情境,进而折射出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特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领悟到朴实无华的语言,更加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的现象以及社会的文化特色。
(二)运用大量比喻刻画乡土情节,引人入胜 作者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乡土里的中国以及中国式乡土,在文中叙事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此一来,众多抽象的乡土场景更加立体化也更加具象化,仿佛是一幅幅影片画面,在读者的脑海中重现。例如,文中对西方社会的整体结构也做了一番详细描写和分析,作者还把西方社会结构比作中国乡土里田间地头的一捆捆柴火,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把西方的人文结构特色表现的生动且形象。通过比喻让读者易懂,根本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或者长篇大论的陈词滥调。简洁明了的比喻让深层次的分析通过浅显的画面加以表述,通俗易懂且引人入胜。在描写“差序格局”时,作者在文中写到“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作者通过比喻的方式向读者说明“差序格局”,通过石头丢在水面上发出的波纹来做相应的比喻,这种十分接地气的比喻没有复杂晦涩的词语,摒弃了硌牙式的腔调故作高姿态,赢得了读者的一片叫好声。大量的比喻让叙事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乡土的生活场景,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动态去表达乡土深切的感情,更加容易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心灵认同感。在《乡土中国》一文中,作者在叙事时非常重视语言的考量,在进行叙事铺垫以及事件的全面剖析中,总是以一种同等的身份在于读者沟通和对话,通过品读《乡土中国》就特别深有感触,作者擅于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介绍场景或者是事件,深入浅出式的帮助读者理解和感悟。总的来说作者在大量的比喻中叙事,不仅增强了《乡土中国》的可读性,也为《乡土中国》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阅读美感。《乡土中国》一文中,作者为了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问题,在进行乡土特色介绍时习惯性地以寻根的方式进行深入探析,然后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给读者听,基本上在寻根与问底中,作者把自己的深刻理解对读者进行一一传输,让读者跟随作者一起探寻乡土的真实面貌。作者通过铺垫的方式、严谨的态度、通俗的语言表达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幅动人的乡土画卷。
四、叙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读完全文之后,对作者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更是惊讶于作者的逻辑能力和精心设计,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就把写作结构和文章层次进行了清晰合理的写作结构设计。这些安排和设计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内容,让读者与内容产生联动效应,进而促使读者在品读后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乡土本色”一节中,作者一共用了17段大篇幅的介绍了“乡土本色”,其中分为“中国社会的土气和聚居特点、中国社会土气的特点、中国社会聚居的风格、人与人以及人与法”等等,从描述乡土本色到最后总结中国乡土中的“土特点和土士气”,这些都是中国社会独具特色的韵味,作者为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段的叙述都仅仅围绕核心论点,即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展开相应的叙述和讨论。当然,所用的语言依旧是朴实无华的,但却深入人心,犹如一轮明月令人神往和想象。作者给每一段定义一个明确的话题,例如从种地谋生谈到了文化风俗,接着又说到取资于土地和定居是常态的事实,再到最后言辞恳切的表明态度认为人口非绝对固定等思想的陈述。每一段的叙述都格外的主体明确,都是需要重点向读者说明的客观事实。在阅读完整本书后,都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客观的认知,主要得益于作者对书本章节的认真梳理和严谨探究,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阅读思路和认知线路。
五、乡土风貌滋养独特的人物形象
在品读《乡土中国》一书时,对文中的人物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每一个人物看似最为普通的小人物,但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人物。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中国大地上仿佛是随处可见,就是因为这份普通,才显露出乡土人质朴纯真的形象触动读者的心弦。他们在农村为了生计艰难的生活着,他们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中国农村人、乡土人,多数人甚至连法律都不甚了解,唯一熟悉的就是脚下的这一方天地,一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基本常识都来自于这边土地。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是,作者在普通的老百姓中寻找共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的事件来把人物立体化,把人物形象从清晰到真实再到典型人物过渡,让人印象深刻,久久无法忘怀的人物塑造是作者写作的一大亮点。例如《无讼》一节中,这是一个典型的案子,通过典型案例作者想要塑造某甲人物形象,某甲有一特点就是抽大烟,其有两子。长子想要干涉父亲抽大烟,一边是为了家里的经济去努力,另一边也想劝说父亲不要再抽大烟,但是却难以开口。某甲的小儿子不仅不务正业,还支持父亲抽大烟,因为他自己也抽大烟。父亲对大儿子心存埋怨,想要管教。像这样父与子之间的博弈在生活中很是常见,也是中国社会中最为真实的父子缩影。
通多人物特点和人物动态的刻画与描写,一幅独具中国乡土社会气息的画卷在读者面前展开,因为与读者生活的场景相似,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和心灵的共鸣。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生活在独特的乡土特定环境中,就会呈现出典型的乡土人物特点,在乡土人物中总是有一个乡土缩影,这一小群体他们对没有接触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接受高等文化的熏陶,更没有高尚的情怀和思想,甚至是为了维护生活中的私人利益,不受道德层面的约束,尤其是思想的落后,都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乡土人和乡土风貌。乡土人的行事作风多来自于一代代传下来的所谓的“老规矩”,即约定俗称的做人做事的风格,这些陋习需要文明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去改变,通过文化知识的熏陶让乡土陋习退出乡土社会的舞台,为乡土人的新风貌助力。尽管乡土社会中仍存在种种陋习,但是仍旧不能阻止读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因为这里生活着一群纯真质朴的老百姓,他们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和改变自己的。
总结:
《乡土中国》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娓娓道来的讲述乡土人的风土面貌和人物特点,展示了中国式乡土的全貌,每一章节都隐藏着对中国社会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缩影,乡土人按照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和规定生活着,并且通过言传身教式传承文化的载体,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角逐。因为现代化的乡土人已经学会了选择,把优良传统的乡土特色继续传承下去,当然也会把不合时宜的习俗加以制止,在文化的熏陶下在慢慢改观。《乡土中国》不用于其他文學作品,这是一部众所周知的社科类著作,内容核心是探索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了解质朴的乡土人。作者在中国发展的速度上也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变化,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当然也必然存在着不同,作为当下的读者来说,我们正在关注乡土中国的新时代变化。
参考文献
[1]丁元竹《乡土中国》的时空认知方式.[J] 《社会》2020年第6期.
[2]周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以阅读《乡土中国》为例.[J] 《中学语文》2021年第14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文化;特色;血缘和地缘
一、血缘和地缘
《乡土中国》一文中,还运用了社会学和文化学相互比较的方式描述中国基层社会的现状,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乡土社会的风格和特色。另外还从不同角度解析社会结构层次的特点和变化。作者通过血缘和地缘的分别阐述和综合分析,清楚的介绍了乡土人的生活状态。例如: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亲疏上的反映,这么说来,地域上的远离是会导致血缘关系的疏远的,尤其是在乡土社会中。但地缘与血缘的这种“纽带”对于社会流动无疑是有阻碍的。因为在乡土社会中,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他们去大城市工作的资本就会更充足,他们在走向大舞台的同时,也在和乡土中的那些人们慢慢走远。但同时,这种去向也的确是地位的一种反映,有资格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是乡土社会中的“成功者”,而那些世代都在乡村生活的,且没有自己规划好的人生目标和工作意向,仍旧在乡村中的人与那些已经进入大城市的人就已经拉开了差距,这个残酷的事实其实就是地位的映射。尽管如此,农村新城镇建设的成果格外引人注目,另千千万万乡土儿女喜出望外。《乡土中国》这一作品展现出的乡土风貌和人文特色是具有中国色彩的标签,作者通过对对乡土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从对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中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从从村的公共服务以及乡村城镇化步伐中看到了乡土人对教育的重视。农村的进步体现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尤其在教育认知提升这一块,乡土人的进步神速。乡土人在进步,也从客观上说明了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速度。乡土人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惊人的改观,同时也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物质精神上升的同时,要注重道德品质的提升。在乡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发展,在不改变乡土原风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新时代特色中国式小镇,用乡土特色文化气息点缀乡村新面貌,树立乡土地方的自信和归属感。
二、差序格局
第一次对“私”有了不太一样的看法。我们对于周围人亲疏关系的看法是站在我们的社会网络圈的,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就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的,比较内层的人和我们之间的互动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价值里应该就可以划分为“私”,比如说家庭、密友等等的,但事实上,有的“私”在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划分,本来在圈里的较外围的那一层,比如说工作上的同事群体,在大家只是公事公办的时候就不属于“私”,而如果涉及到私下里的工作交流、帮忙等等的就是“私”。那么这种公与私的划分到底怎么界定它的性质呢?其实在我看来,应该要看利益的指向。如果说你是获取了本不该你获取的私人资源,那就是有“损公肥私”的嫌疑了,多次对私人利益的不当获取便助长了腐败。那么这里的“私”更多指的就不是说我们交际圈内层的那些人,而是以我们自己为出发点,社会行动者是我们,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和“圈的内层人”共同作为去追逐利益,总之这里的“公”与“私”是就一定的工作单位而言的。
三.语言朴实读来如沐川风
(一)品味《乡土中国》语言的朴实无华
品读《乡土中国》时,一定会被文中简单、朴实且有理有据的语言所打动,作者没有刻意赋予故事生硬的辞藻,也没有大量使用华丽的辞藻进行衬托,反而是这种平易近人的语气和简简单单的语言打动了每一位读者,这种读者与故事、读者与文字的亲切感就想好久未见的老朋友,没有过多的客套和寒暄,只需要一杯清茶一个安静的午后时光两个人慢慢的聊着彼此的生活。《乡土中国》就是这样的老朋友,带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心里的距离又是那么的近,这种心态上的亲切和距离的近大多来自我们对乡土的向往以及乡土的热爱。文中在叙述乡土生活场景时,作者经常用到一些词汇,而这些词汇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当下场景也时有发生,例如:春节返乡潮、街坊。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亲身感受过的生活场景用得到的词汇很朴实,但也如实的反应了中国乡土的真实情况,更加直观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式乡土的特色。这种熟悉的词汇还有很多,如“准不准”和“精湿”,“精湿”表达的就是彻底湿透了,这是中国乡土式的表达方式,多用于口头表达,语言的叙事带着浓浓的乡土味道,简单朴实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乡土人的说话特点风格,拉近了读者与乡土的距离,并赋予乡土一种特有的親切感。文中还详细介绍了独具乡土特色的生活习俗,如关于“私”的独具特色的乡土习俗,在书中作者在描写苏州人是如何往河里倒污水的情境,这一乡土情节的描写既形象又真实,仿佛苏州人往河里倒“私”的时候你就在对面亦或者旁边看到了。运用朴实的语言直接叙述乡土的一个小情境,进而折射出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特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领悟到朴实无华的语言,更加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的现象以及社会的文化特色。
(二)运用大量比喻刻画乡土情节,引人入胜 作者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乡土里的中国以及中国式乡土,在文中叙事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此一来,众多抽象的乡土场景更加立体化也更加具象化,仿佛是一幅幅影片画面,在读者的脑海中重现。例如,文中对西方社会的整体结构也做了一番详细描写和分析,作者还把西方社会结构比作中国乡土里田间地头的一捆捆柴火,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把西方的人文结构特色表现的生动且形象。通过比喻让读者易懂,根本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或者长篇大论的陈词滥调。简洁明了的比喻让深层次的分析通过浅显的画面加以表述,通俗易懂且引人入胜。在描写“差序格局”时,作者在文中写到“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作者通过比喻的方式向读者说明“差序格局”,通过石头丢在水面上发出的波纹来做相应的比喻,这种十分接地气的比喻没有复杂晦涩的词语,摒弃了硌牙式的腔调故作高姿态,赢得了读者的一片叫好声。大量的比喻让叙事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乡土的生活场景,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动态去表达乡土深切的感情,更加容易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心灵认同感。在《乡土中国》一文中,作者在叙事时非常重视语言的考量,在进行叙事铺垫以及事件的全面剖析中,总是以一种同等的身份在于读者沟通和对话,通过品读《乡土中国》就特别深有感触,作者擅于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介绍场景或者是事件,深入浅出式的帮助读者理解和感悟。总的来说作者在大量的比喻中叙事,不仅增强了《乡土中国》的可读性,也为《乡土中国》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阅读美感。《乡土中国》一文中,作者为了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问题,在进行乡土特色介绍时习惯性地以寻根的方式进行深入探析,然后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给读者听,基本上在寻根与问底中,作者把自己的深刻理解对读者进行一一传输,让读者跟随作者一起探寻乡土的真实面貌。作者通过铺垫的方式、严谨的态度、通俗的语言表达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幅动人的乡土画卷。
四、叙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读完全文之后,对作者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更是惊讶于作者的逻辑能力和精心设计,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就把写作结构和文章层次进行了清晰合理的写作结构设计。这些安排和设计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内容,让读者与内容产生联动效应,进而促使读者在品读后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乡土本色”一节中,作者一共用了17段大篇幅的介绍了“乡土本色”,其中分为“中国社会的土气和聚居特点、中国社会土气的特点、中国社会聚居的风格、人与人以及人与法”等等,从描述乡土本色到最后总结中国乡土中的“土特点和土士气”,这些都是中国社会独具特色的韵味,作者为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段的叙述都仅仅围绕核心论点,即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展开相应的叙述和讨论。当然,所用的语言依旧是朴实无华的,但却深入人心,犹如一轮明月令人神往和想象。作者给每一段定义一个明确的话题,例如从种地谋生谈到了文化风俗,接着又说到取资于土地和定居是常态的事实,再到最后言辞恳切的表明态度认为人口非绝对固定等思想的陈述。每一段的叙述都格外的主体明确,都是需要重点向读者说明的客观事实。在阅读完整本书后,都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客观的认知,主要得益于作者对书本章节的认真梳理和严谨探究,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阅读思路和认知线路。
五、乡土风貌滋养独特的人物形象
在品读《乡土中国》一书时,对文中的人物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每一个人物看似最为普通的小人物,但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人物。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中国大地上仿佛是随处可见,就是因为这份普通,才显露出乡土人质朴纯真的形象触动读者的心弦。他们在农村为了生计艰难的生活着,他们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中国农村人、乡土人,多数人甚至连法律都不甚了解,唯一熟悉的就是脚下的这一方天地,一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基本常识都来自于这边土地。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是,作者在普通的老百姓中寻找共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的事件来把人物立体化,把人物形象从清晰到真实再到典型人物过渡,让人印象深刻,久久无法忘怀的人物塑造是作者写作的一大亮点。例如《无讼》一节中,这是一个典型的案子,通过典型案例作者想要塑造某甲人物形象,某甲有一特点就是抽大烟,其有两子。长子想要干涉父亲抽大烟,一边是为了家里的经济去努力,另一边也想劝说父亲不要再抽大烟,但是却难以开口。某甲的小儿子不仅不务正业,还支持父亲抽大烟,因为他自己也抽大烟。父亲对大儿子心存埋怨,想要管教。像这样父与子之间的博弈在生活中很是常见,也是中国社会中最为真实的父子缩影。
通多人物特点和人物动态的刻画与描写,一幅独具中国乡土社会气息的画卷在读者面前展开,因为与读者生活的场景相似,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和心灵的共鸣。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生活在独特的乡土特定环境中,就会呈现出典型的乡土人物特点,在乡土人物中总是有一个乡土缩影,这一小群体他们对没有接触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接受高等文化的熏陶,更没有高尚的情怀和思想,甚至是为了维护生活中的私人利益,不受道德层面的约束,尤其是思想的落后,都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乡土人和乡土风貌。乡土人的行事作风多来自于一代代传下来的所谓的“老规矩”,即约定俗称的做人做事的风格,这些陋习需要文明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去改变,通过文化知识的熏陶让乡土陋习退出乡土社会的舞台,为乡土人的新风貌助力。尽管乡土社会中仍存在种种陋习,但是仍旧不能阻止读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因为这里生活着一群纯真质朴的老百姓,他们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和改变自己的。
总结:
《乡土中国》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娓娓道来的讲述乡土人的风土面貌和人物特点,展示了中国式乡土的全貌,每一章节都隐藏着对中国社会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缩影,乡土人按照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和规定生活着,并且通过言传身教式传承文化的载体,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角逐。因为现代化的乡土人已经学会了选择,把优良传统的乡土特色继续传承下去,当然也会把不合时宜的习俗加以制止,在文化的熏陶下在慢慢改观。《乡土中国》不用于其他文學作品,这是一部众所周知的社科类著作,内容核心是探索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了解质朴的乡土人。作者在中国发展的速度上也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变化,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当然也必然存在着不同,作为当下的读者来说,我们正在关注乡土中国的新时代变化。
参考文献
[1]丁元竹《乡土中国》的时空认知方式.[J] 《社会》2020年第6期.
[2]周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与建议——以阅读《乡土中国》为例.[J] 《中学语文》202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