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信仰与送瘟船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时福州有“送海”习俗,每年五六月份,福州各境社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筹募资金,兴建小龙舟。小龙舟长约二丈四尺、宽四尺三寸,内以杉木为壳、外饰以彩纸,船体虽然短小,但构造极其完整,有帆有舵、有篷有锚、锅碗瓢盆、三牲五祭、桌椅床柜,样样齐全,更有纸糊男女杂役数人,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龙舟堪称是微雕艺术的精品。在出海前一日,百姓们簇拥着龙舟,在各乡各境巡行,以使龙舟满载各乡人民的愿望和理想,破帆前进。龙舟被摆放于大堂之中,接受僧侣们祷告颂诵,享受村民敬奉上的各种祭品,祭礼结束后,百姓们抬起龙舟,结成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江滨,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扛着一面“代天巡狩”字样的黄旗,后面锣鼓声喧,众人齐声大喊“扒梨、扒梨”,队伍抵达江滨后,小龙舟被置于江面,人们将内装满猪血、牛血、鸡血,外封有神道签字印条的木桶放在舟上,便砍断缆绳,小舟便随着江水潮汐漂流而去。
  
  “送海”习俗的形成与瘟疫流行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自然环境极其有利于寄生虫的生长和传播,加上古代中国灾荒战乱频繁,极易爆发瘟疫。根据道光《重撰福建通志》记载,唐贞观六年至清道光六年发生的大疫就超过三十多次,至于小瘟疫则不胜枚举。每当瘟疫发生时,尸骸枕籍、物价腾飞、村庄灭亡,极其恐怖,百姓们常常谈瘟色变,然而在求医无门的情况下,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神灵上,希望能以诚心打动苍天,避免遭瘟。因此便有瘟神五帝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关于“五帝”来源的说法极多,或传说他们是潜居南台龙潭壑的五种精怪,即鲈鱼精、水猴精、水鸟精、水蚌精,代表天地五方之五色;或传说他们是五只修炼成精的大公鸡,因为鸡有文、武、勇、信、仁“五德”,因而常常一而五,五而一。然而更多传说他们是五位秀才,名张元伯、钟师秀、刘仁杰、史文杰、赵公明,在赴试途中,夜栖村庄,听到数小鬼商议往井内投毒布瘟,五位秀才急忙告诉村民,可是村民非但不听,还冷嘲热讽,为了拯救村民,五秀才毅然喝下井水,毒发而亡。为了纪念他们的舍身壮举,村民们立庙祭祀他们,后来皇帝又敕封他们为瘟部尚书,专司瘟疫。
  
  毋论那种传说,五帝在福州民间社会影响极大,信徒众多,香火鼎盛。郭白阳在《竹间续话》记载:“福州淫祀以五帝为最,俗有“九庵十一涧”之称。”而实际数目远不仅如此,几乎各境社(相当于今天的街道)都有五帝庙,五帝信仰甚至超过观音、武圣,一些民众甚至将观音堂改建为五帝庙,所以福州过去有句俗语“拆观音堂建五帝庙”。每逢重要节日,人们总是举行各种仪式拜祭五帝,祈祷他保境安民,驱瘟避邪。在平日,当人们从五帝庙经过时,总是掩面疾走,害怕触怒五帝遭瘟。过去人们若对某人深恶痛绝,常骂“五帝卖拿”,诅咒对方罪大恶极,迟早被五帝抓去。
  五帝信仰未能得到官府承认,未在官府正统神灵之列,被视为“淫祀”,常常遭到查禁,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府的禁令无法扼杀百姓们对五帝的崇敬,他们总是努力在政策空隙中保存信仰,福州有个民间故事:“明代有位穷秀才蓝君蒙,被泼妇诬陷偷鸡,双方争吵不休,就到五帝庙里摔碗咒嘴凭神公断,彼此约定:站在椅凳上摔碗会破,证明蓝君没有偷。不会破,证明蓝偷了白鸡。结果碗没破。于是,蓝君蒙被诬是偷鸡贼!后来蓝君蒙考取进士,被派到福建当巡抚,他旧恨难消,下令把五帝庙全部拆掉,民众即不敢违抗官府令,又不愿得罪五帝爷,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五帝爷托梦给老百姓,要求把五帝庙的后堂一律改建为观音堂,把庙匾也全换上什么寺或什么庵。百姓们于是依计行事,终于躲过了官差检查,使五帝香火得以传承。
  
  瘟神信仰不仅在福州香火鼎盛,在闽南等地也有众多信徒,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五帝”被称为王爷,龙舟由纯木制成,与真船大小无二,上边不仅放置诸多物品,更摆放瘟神王爷的神像,吴增曾在《泉俗刺激篇》写道:“送王流水去,锣鼓声动天。吓得乡人怵半死,恐被王爷带上船。”其场面极其宏大。据不完统计,清朝仅从泉州富美宫沿晋江出海口送走的王爷船就有近百艘,一些王船甚至漂洋过海到达台湾,极为神奇。据《诸罗县志》记载,曾有荷兰殖民战船夜遇王船,以为是敌船,于是开炮乱轰,王船居然未沉。天亮后,纳闷的荷兰人登上王船,发现全是纸人,吓得一哄而散,数月之后,这些荷兰船员多半死于瘟疫。渔民也曾亲眼目睹,一些王船抵达台湾后,船上无人,居然能下帆下碇,驶入码头,不差分毫,仿佛是神灵在驾驶船只,令人既惊奇又敬畏。因此每当内地王船漂流到台湾,当地百姓总是欣喜万分,家家户户募款捐钱,搭建醮坛、表演戏剧、摆设酒席,犹如接待贵宾一般,祭礼结束后,或者将王船迎送出海,继续其海上历程。或者建庙祭祀王船上的神像,使王爷能驻留当地,保境安民。如苗栗县后龙乡的合兴宫就是当地人为祭祀从泉州法石文兴宫所放龙舟而专门建立的。
  随着王船漂流次数增多,大批福建人民迁徙台湾生活定居,王爷信仰也渐渐在台湾普及。每隔三年,民间就要举行“王醮”一次,其仪式与福州“送海”类似,只是规模更盛,每次“动费数百金,即至省者亦近百焉。”康熙元年(1662),王爷庙仅在台南和澎湖设立数所,而至乾隆末年,王爷庙遍布台湾南北,将近百所,民国七年(1918),台湾王爷庙数量已增至453座。其数量之多,仅次于土地公庙,在台湾众多民间信仰中,居第二位。王爷庙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宏大,如民国十二年(1923)为扩建台南县北门乡代天府,不仅从在福建请来名匠主持修建,甚至建庙材料也从福建运来,其规制极其宏伟,被视为宗教建筑的杰作。王爷信仰甚至为高山族同胞所接受,如平埔族有部分潘姓山胞,就将“蕃仔王爷”视为他们的守护神。
  由于台湾王爷信仰是从福建传播过去,因此闽台两地王爷庙甚有渊源,如称为王爷信仰总庙的庙南鲲鯓代天府“乃福建所送出海的巡狩王船”漂流到台后, 渔民为祭祀而专门建立。相传在建造过程中,传“大王李府千岁亦大显神通,将金纸变为白银,化成渔民远渡福州买杉、泉州购石、漳州沽砖瓦,然后租船运回筑庙”,于康熙元年(1662)竣工。所供奉的六尊木像金身,也是“先民乃至泉州礼聘名匠‘妈福师’前来开斧雕刻。有些台湾同胞到福建游历经商时,也会将王爷庙的“过炉”的神像带到台湾建庙祀奉,因此许多台湾王爷庙经常派代表回大陆祖庙参拜进香,甚至为祖庙增修建筑物。不过王爷信仰在台湾传播过程中,也产生些许变异。如康熙年间,由于清廷颁布实施“海禁”政策,禁止片板下海,百姓们被迫放弃以往送王船出海习俗,而直接将船在海滨焚烧,谓之“游天河”。尽管后来海禁政策废除,百姓们在送走王爷船之前,都要抛筊请示神灵是“游天河”还是“游地河”。
  五帝香火之所以兴盛,在于过去医疗体系薄弱,一旦瘟疫爆发,人们只能通过求助五帝以求生存。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许多传染病被消灭,人们渐渐摆脱瘟疫的恐慌,然而五帝信仰并末随之衰落,他的神格得到提升,被赋予保境安民、消灾解厄的新职能,成为“代天巡狩”庇佑人民的守护神,因此香火更加兴盛。根据统计,1981年全台共有王爷庙753座,至今台湾东港等许多地方仍然举行王船祭等活动,许多台湾信徒仍不时组团回泉州富美宫等祖庙拜祭,成为两岸交往的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在两岸政治氛围越来越好的情势下,台湾出版累积的市场能力与价值,是否有机会能像两岸航线一样,截弯取直进入大陆?或者透过其他的模式嫁接,让两岸出版互蒙其利?《两岸书香》特别针对两岸未来出版机会和阅读环境专访台湾资深出版人苏拾平,带读者放眼两岸出版未来交流的模式与互动。      两岸出版嫁接的路径    由于近年投入两岸出版培训工作,苏拾平在两岸出版交流方面开始进行深入的观察,甚至也在思索未来可能的出
期刊
从1937年11月上海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四年左右时间内,上海租界成为日本军队包围圈中的一座“孤岛”。“孤岛”之上,日军对影剧业重重设关,上海影剧业走上了一段商业化的发展道路。爱国作家的创作,可谓步履维艰。当时,虽有许多电影工作者转移到内地和香港,但仍有一批电影工作者留守下来坚持斗争,他们排除困难,写出了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剧本。而明末戏也成为“孤岛”剧作家们最关注的题材之一。较
期刊
陈逸华,一个以曲艺为研究方向的文学院学生,平时喜欢一个人到处走走,走过台湾很多非观光化的乡村后,他走到了大陆,在沿海城市流浪了三个月,感受了不同于台湾的旧书市场。    这样的开始    78年次的陈逸华,刚刚从佛光大学文学研究所毕业。这91天的流浪,缘起其入选云门舞集文教基金会的“流浪者计划”。陈逸华说,参加“流浪者计划”,一来是自己喜欢到处走走,二来是因为有藏书的嗜好,而两岸的文字相通,自己对
期刊
你知道吗?很多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撼动人心,其实是因为它真的存在这个世界,所以特别能触碰到人们心里最柔软的部份。  戴维·班尼欧夫(David Benioff)在美国是位知名的好莱坞编剧,他经手创作的电影剧本,都是大制作大卡斯的精彩场面,像是先前的《追风筝的孩子》(The Kite Runner)和X战警《金钢狼》(X-Men Origins:Wolverine)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电影。像所有的创作
期刊
编按  6月29日,台湾畅销作家侯文咏的新作《没有神的所在——侯文咏私房阅读》问世。  此书预购阶段就在台湾引起各界关注,本刊连线台北,对侯文咏进行新书专访。    电话那头传来有些台湾腔的男性声音,“我是侯文咏”。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侯文咏的声音。曾经有段时间,上下班的路上,NANO里一直播放着转录下来的由他主持的“飞碟晚餐”。侯文咏是讲故事的好手,有些故事,听了几遍仍意犹未尽。作为电台主持人,他
期刊
鲁迅与藏书票    一般都认为鲁迅和中国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脱离不了关系,那么我们先从他的日记和书简中来看,总共有五处提及:1920年6月12日的日记:“夜访内山书店买《藏书票的话》(斋藤昌三)十元。”1935年5月31日的日记:“收《现代版画》第九辑(李桦等主编)一本”。1936年5月21日的日记:“得《现代版画》第十八辑一本。”这两辑都是在鲁迅支持下,由李桦、唐英伟等人主编的《现代版画》专刊,其
期刊
质朴的黑色条纹木牌,写着白字“先锋书店”。绿色藤蔓遮掩下的入口,右手边,摆放着遮阳伞、户外桌椅,这是书店新增加的店外休闲区。沿着平缓的坡度,往下走,仿佛闯进哆啦A梦的时光隧道,由喧嚣繁闹的城市来到安静的艺术殿堂。  将近4000平方米的空间,让你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扬声器里飘出的轻柔音乐,宛如是情人耳语;抬眼向上,棚顶上有规律地散落着大幅人物像照片,似乎与你分享他们对艺术、对知识的热爱;1000
期刊
三年前詹宏志推出第一本散文集《人生一瞬》,粉丝(FANS)眼睛为之一亮,去年被视为续集的《绿光往事》的出版,更让人惊叹。  长年来,詹宏志对文化、出版、类型文学、网络的观察与解析,动见观瞻。相对于李敖、龙应台批判力强,火力四射,他的推理过程绵密,结论谨慎而自有见地;和南方朔等包山包海,议题无所不谈相比,则又惜墨如金,却在每一回演说或为文中,展现长期关注且思索后的成果,如潜在海底的冰山,底盘深厚而不
期刊
这几年来,香港“保育运动”似乎在不断提醒香港人保留传统的民间记忆。不过在消费式的怀旧背后,我们却无法重获往日的生活空间,让昔日的繁嚣和喧闹市井重现眼前,也许这就是为何马国明从旧作《路边政治经济学》,加入《荃湾的暮年》、《在街头寻找香港本土文化的生母》等文章,读者提供最在地、最本土、最民间的鲜活图画。作者的论点或许比较主观,但当中的思考,却能令香港读者更珍惜路边出现的生活传统。  马国明毕生关注香港
期刊
7月23日,香港书展第二天,因为一个作家访问,我一大早就去了会展中心。为了避免迟到,我比平常提前15分钟到达。结果我还是迟到了15分钟。  这半小时花在了排队上。  香港人喜欢排队,这在每年的香港书展上表现到极致。28号书展结束,收到主办方贸易发展局(以下简称“贸发局”)的资料,今年书展一个星期共有90万人次到场,创20年新高。90万人次是什么概念?从会展中心入口开始,排到行人天桥,然后在鹰君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