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理教学时,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兴趣; 直观教具; 实践活动; 信息交流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很重要,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揭示地理知识中的新异之处,可使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浅表,而应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分析比较,揭示其间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索其所以然,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地理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尔尼诺现象等,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中学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内容面广,量大,且较枯燥。在教学中引入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如挂图、板图或实物教具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上升为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动觉记忆等。通过读图识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读图技能,学会推理相关知识,突出学科的特点。如在讲中国政区时,运用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观察每一个地区,描绘他的形状,湖南省的轮廓形似披发女郎、江西省形似一个侧面男子的头像、云南省像一只鸡、黑龙江省像一只肥鸭,陕西省像一只小手枪,山西省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湖北省仿佛是披发女郎(湖南省)头上的富有艺术性的帽子等,通过轮廓形状的形似记忆,再记省名、简称、省会,就显得简单些。又如读中国地形图,找出秦岭----淮河。点明它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接着读中国的煤、铁、石油分布图、有色金属分布图,得出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
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知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具体体现。能力培养方式多种多样,各种课外活动、填绘图表、自制地理教具、分析图表、演讲、撰写小等等,都是能力培养的好途径。如通过办墙报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同学们通过学习初中地理知识,找到许多保护环境资源的材料,经过认真仔细地编辑、书写、描图,一块“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板报办成了,让黑板“说了话”,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整个办黑板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同学们阅读、收集资料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个性、意志力,同时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参观等活动,可加强学生的智能、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教育。如利用假期,带领同学们步行、骑车参观当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了解本地的气候地貌特征、风俗习惯等等;带着照相机进行拍照,参观过程中,就复习了相应的地理知识。由于步行、骑车,还增强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在较长的行进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在路途中遇到问题,还要动脑去解决。加之步行与骑车的艰辛,也是一种意志力的锻炼,争强好胜的同学非常喜欢这一活动。
五、注重把控课堂信息交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手段,可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即反馈。无论这个反馈是正的还是负的,都要求教师作出相应的调节(肯定或否定)。假如是肯定的,无疑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假如是否定的,经教师的讲评,也会让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和错误,从而会使他修正下次的要求,并改进方法。实现这种及时反馈、及时调节,课堂信息交流可以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良性沟通,这对于优化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
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鼓励学生要特别观看每天的“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当今的社会三大热点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税利的眼光捕捉到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地理背景和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很大,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培养和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培养其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改革,就能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兴趣; 直观教具; 实践活动; 信息交流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很重要,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揭示地理知识中的新异之处,可使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浅表,而应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分析比较,揭示其间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索其所以然,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地理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尔尼诺现象等,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中学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内容面广,量大,且较枯燥。在教学中引入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如挂图、板图或实物教具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上升为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动觉记忆等。通过读图识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读图技能,学会推理相关知识,突出学科的特点。如在讲中国政区时,运用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观察每一个地区,描绘他的形状,湖南省的轮廓形似披发女郎、江西省形似一个侧面男子的头像、云南省像一只鸡、黑龙江省像一只肥鸭,陕西省像一只小手枪,山西省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湖北省仿佛是披发女郎(湖南省)头上的富有艺术性的帽子等,通过轮廓形状的形似记忆,再记省名、简称、省会,就显得简单些。又如读中国地形图,找出秦岭----淮河。点明它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接着读中国的煤、铁、石油分布图、有色金属分布图,得出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
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知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具体体现。能力培养方式多种多样,各种课外活动、填绘图表、自制地理教具、分析图表、演讲、撰写小等等,都是能力培养的好途径。如通过办墙报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同学们通过学习初中地理知识,找到许多保护环境资源的材料,经过认真仔细地编辑、书写、描图,一块“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板报办成了,让黑板“说了话”,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整个办黑板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同学们阅读、收集资料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个性、意志力,同时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参观等活动,可加强学生的智能、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教育。如利用假期,带领同学们步行、骑车参观当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了解本地的气候地貌特征、风俗习惯等等;带着照相机进行拍照,参观过程中,就复习了相应的地理知识。由于步行、骑车,还增强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在较长的行进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在路途中遇到问题,还要动脑去解决。加之步行与骑车的艰辛,也是一种意志力的锻炼,争强好胜的同学非常喜欢这一活动。
五、注重把控课堂信息交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手段,可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即反馈。无论这个反馈是正的还是负的,都要求教师作出相应的调节(肯定或否定)。假如是肯定的,无疑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假如是否定的,经教师的讲评,也会让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和错误,从而会使他修正下次的要求,并改进方法。实现这种及时反馈、及时调节,课堂信息交流可以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良性沟通,这对于优化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
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鼓励学生要特别观看每天的“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当今的社会三大热点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税利的眼光捕捉到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地理背景和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很大,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培养和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培养其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改革,就能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