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会计核算,是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必备手段。目前,国内的事业单位正处在转型阶段,在完全进入市场化之前,针对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采取措施解决,成为必要问题。本文就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探讨
会计核算,指的是通过对企业、单位和组织的经济运行活动进行真实、准确的预测、分析、记录和核算的过程,并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反映。会计核算的出现,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本单位、本部分真实的财务状况,对过去一阶段的情况进行总结,与上一财务周期进行对比,并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出下一财务周期的经济运行情况,对管理层做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并采取有力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减少损失,提高效益。会计核算广泛运用于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和上市企业中,但是在事业单位的运用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的注意。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公益事业的发展而组建的社会服务性组织和机构。但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已经逐步进行改革,步入市场化机制,慢慢进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这就给事业单位自身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加强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完善、运行流畅的会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必备的财务管理手段。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
(1)核算工作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国家经营性质,靠着国家和财政的拨款来运营,有多少拨款,立多少项目,做多少事情,很少主动去争取。而在财务方面,由于通常是单位“一把手”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财务部门只是保管、登记、出纳的作用,核算的作用形同虚设[1]。虽然财务核算制度三令五申,但是一些单位的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但是并没有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不少单位财务支出随意性大,没有内部控制,也没有核算,甚至一些基本的手续都没有履行,由于缺少基本的制度,导致一些事业单位的核算基本没有履行。
(2)预算不合理,执行不到位。财务预算是一项控制财务支出、提高计划性的财务管理手段。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在编制年度的财务预算时,没有良好的参照,也没有科学的方法,通常都是由财务人员或者单位一把手在上一年的基数上增加一定额度上报,这必然导致实际支出和预算之间有差距,破坏了预算的指导作用,而实际证明,不少单位都会在财务年度中间打各种报告,向财政要钱,这说明财务预算大多数情况下会低于实际支出。在资金的实际支出过程中,不少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的项目支出来进行,项目借用、挪用现象频繁出现,导致一些项目经费严重不足。而在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单位只负责拨款,而忽视对其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使用结果的核算,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大项目的工程如基建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往往会出现实际财务决算比预算多出一大块甚至几倍的情况,既影响了正常的资金流转,又在公开后引进社会公众的普遍不满。
(3)内部制度不健全。内部制度方面,也常常会因为工作人员觉得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只要自己不吃不拿,随意点无所谓。在财务制度方面,一些会计处理时随意性较大,有些科目处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来处理,但是有些科目又按照企业的会计制度来处理,这样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内部约束方面,一些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相互制约的制度,如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等,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财务直接受命于“一把手”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一些小型事业单位的财务只有一两个人,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容易导致腐败[2]。同时,一些收费性事业单位,为了单位的小集团利益,不顾国家和政府利益,私自设立收费项目,多摊项目,截留资金,设置“小金库”等等,都是内部制度缺失的结果和表现。
二、建设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1)加快完善财务硬性规定。习近平说过,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事业单位要完善财务制度管理,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财务规定。比如,会计和出纳分析的制度,“一把手”不分管财务的制度,等等,堵住财务管理的漏洞,以制度来杜绝随意性,杜绝腐败。同时,要引导事业单位人员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纪观念,对不按照会计制度实施而造成后果的,按照相应的制度给予相应的惩处。
(2)提高预算管理的指导性。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财务部分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理应在事业单位更好地运用。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要做好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总结等工作。在编制之时,应该根据本单位、本部分未来一年内的各种财务支出进行认真的预算,向上级上报,预算的基础应该是清晰明确的,不可随意。上一级部门在进行预算的审核和批准时,也要根据整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后进行下拨[3]。当预算下来之后,偏差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会更少,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进行删减,确保整体支出和预算相符。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的明细进行支出,当遇到计划外的支出时,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并层层报批,确保预算能够指导实际的支出。同时,要做好预算和决算的对比分析,及时地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增补措施,在下一年度的执行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3)建立形式多样的核算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在市场环境下,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生存能力,这就必须提高核算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加强成本核算。根据自身的业务实际,采用财务的分析手段,对决定自身业务盈利水平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财务成本的数据,从源头上对成本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支出,推动本单位的财务况状良性发展。二是建立集中核算制度。由会计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这是委派制的一种[4]。这样,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属于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不再受本单位领导的领导,一方面,单位的每一笔支出和财务收支都需要经过核算中心的审核和处理,提高了精准性,减少了浪费,“小金库”等现象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工作受到的压力较小,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杜绝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4)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是减少财务损耗、杜绝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内部管理的制度和手段有很多,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管理所示。比如,财务信息透明的管理制度,将每一笔财务收入和支出都进行信息化管理,一定的周期公开,晒于阳光之下,防止人为因素。再如,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由单位人员进行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内部审计,查缺补漏。还有,建立收支两条线管理,分级授权审批制度等等。
事业单位全面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是为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措施。要适应这样的新变化,加强财务管理,强化会计核算,健全核算体系,是保证财务健康的必经途径。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该认真抓好,抓出成效来。
参考文献:
[1]王树环,李建民,刘春华.构建并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有益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2,11(12):541-542.
[2]朱小萌,王晓英.如何完善差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J].现代商业,2014,6(01):128-129.
[3]王思荣,董陈刚.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2,7(05):222-224.
[4]李云先,刘国伟,黄太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12(04):174-17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探讨
会计核算,指的是通过对企业、单位和组织的经济运行活动进行真实、准确的预测、分析、记录和核算的过程,并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反映。会计核算的出现,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本单位、本部分真实的财务状况,对过去一阶段的情况进行总结,与上一财务周期进行对比,并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出下一财务周期的经济运行情况,对管理层做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并采取有力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减少损失,提高效益。会计核算广泛运用于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和上市企业中,但是在事业单位的运用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的注意。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公益事业的发展而组建的社会服务性组织和机构。但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已经逐步进行改革,步入市场化机制,慢慢进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这就给事业单位自身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加强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完善、运行流畅的会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必备的财务管理手段。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
(1)核算工作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国家经营性质,靠着国家和财政的拨款来运营,有多少拨款,立多少项目,做多少事情,很少主动去争取。而在财务方面,由于通常是单位“一把手”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财务部门只是保管、登记、出纳的作用,核算的作用形同虚设[1]。虽然财务核算制度三令五申,但是一些单位的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但是并没有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不少单位财务支出随意性大,没有内部控制,也没有核算,甚至一些基本的手续都没有履行,由于缺少基本的制度,导致一些事业单位的核算基本没有履行。
(2)预算不合理,执行不到位。财务预算是一项控制财务支出、提高计划性的财务管理手段。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在编制年度的财务预算时,没有良好的参照,也没有科学的方法,通常都是由财务人员或者单位一把手在上一年的基数上增加一定额度上报,这必然导致实际支出和预算之间有差距,破坏了预算的指导作用,而实际证明,不少单位都会在财务年度中间打各种报告,向财政要钱,这说明财务预算大多数情况下会低于实际支出。在资金的实际支出过程中,不少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的项目支出来进行,项目借用、挪用现象频繁出现,导致一些项目经费严重不足。而在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单位只负责拨款,而忽视对其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使用结果的核算,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大项目的工程如基建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往往会出现实际财务决算比预算多出一大块甚至几倍的情况,既影响了正常的资金流转,又在公开后引进社会公众的普遍不满。
(3)内部制度不健全。内部制度方面,也常常会因为工作人员觉得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只要自己不吃不拿,随意点无所谓。在财务制度方面,一些会计处理时随意性较大,有些科目处理按照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来处理,但是有些科目又按照企业的会计制度来处理,这样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内部约束方面,一些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相互制约的制度,如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等,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财务直接受命于“一把手”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一些小型事业单位的财务只有一两个人,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容易导致腐败[2]。同时,一些收费性事业单位,为了单位的小集团利益,不顾国家和政府利益,私自设立收费项目,多摊项目,截留资金,设置“小金库”等等,都是内部制度缺失的结果和表现。
二、建设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1)加快完善财务硬性规定。习近平说过,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事业单位要完善财务制度管理,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财务规定。比如,会计和出纳分析的制度,“一把手”不分管财务的制度,等等,堵住财务管理的漏洞,以制度来杜绝随意性,杜绝腐败。同时,要引导事业单位人员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纪观念,对不按照会计制度实施而造成后果的,按照相应的制度给予相应的惩处。
(2)提高预算管理的指导性。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财务部分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理应在事业单位更好地运用。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要做好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总结等工作。在编制之时,应该根据本单位、本部分未来一年内的各种财务支出进行认真的预算,向上级上报,预算的基础应该是清晰明确的,不可随意。上一级部门在进行预算的审核和批准时,也要根据整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后进行下拨[3]。当预算下来之后,偏差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会更少,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进行删减,确保整体支出和预算相符。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的明细进行支出,当遇到计划外的支出时,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并层层报批,确保预算能够指导实际的支出。同时,要做好预算和决算的对比分析,及时地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增补措施,在下一年度的执行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3)建立形式多样的核算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在市场环境下,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生存能力,这就必须提高核算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加强成本核算。根据自身的业务实际,采用财务的分析手段,对决定自身业务盈利水平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财务成本的数据,从源头上对成本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支出,推动本单位的财务况状良性发展。二是建立集中核算制度。由会计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这是委派制的一种[4]。这样,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属于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不再受本单位领导的领导,一方面,单位的每一笔支出和财务收支都需要经过核算中心的审核和处理,提高了精准性,减少了浪费,“小金库”等现象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工作受到的压力较小,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杜绝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4)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是减少财务损耗、杜绝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内部管理的制度和手段有很多,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管理所示。比如,财务信息透明的管理制度,将每一笔财务收入和支出都进行信息化管理,一定的周期公开,晒于阳光之下,防止人为因素。再如,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由单位人员进行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内部审计,查缺补漏。还有,建立收支两条线管理,分级授权审批制度等等。
事业单位全面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是为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措施。要适应这样的新变化,加强财务管理,强化会计核算,健全核算体系,是保证财务健康的必经途径。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该认真抓好,抓出成效来。
参考文献:
[1]王树环,李建民,刘春华.构建并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有益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2,11(12):541-542.
[2]朱小萌,王晓英.如何完善差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J].现代商业,2014,6(01):128-129.
[3]王思荣,董陈刚.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2,7(05):222-224.
[4]李云先,刘国伟,黄太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12(04):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