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基础建设和其他建设项目有所区别,其关系到千万城市人民的利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民生工程。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发展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娱乐性的基础建设方面,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城市的商业用地以及房产用地比例几乎快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基础设计建设少之又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基础设计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以PPP模式为研究背景,分析城市基础设计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PPP模式;城市;基础设计;建设
在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人口在急促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向城市,归根结底是因为城市的基础设计相对农村更加的完善,人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更加方便。但是现阶段因为政府资金投入等多种问题的综合作用,我国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文章针对PPP模式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
1.PPP模式发展的历史
所谓PPP模式实际上最早是出现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发过的PERRTER兄弟通过建设以及运营自来水公司而建立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二次能源危机,在经济相对较为萧条的情况下,使得政府不得不逐渐压缩支出,这也是因为政府税收越来越低。在政府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地位自己,寻找与私人企业进行合作的方法。此时PPP模式的应用已相对较为成熟,而本世纪初法国的威望迪公司以二十多亿的价格收购了我国上海的自来水公司,此时也是我国PPP的全新发展时期。
联合国培训研究院认为PPP模式是指涵盖了不同社会系统倡导者所有制合作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地区的负责问题。欧盟委员会认为PPP模式是指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公用事业的发展问题。美国PPP国家委员会认为PPP模式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的一种公用事业发展模式,其利用私营经济进行公用事业的建设与经营,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事业的需求。PPP模式的本意就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从词意上来看就是公私合作模式,即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公共投资模式的选址,为私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投资创造了机会。PPP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特点、环境以及投资主体的具体情况,从而形成不同的投资模式。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都是政府出资建设的。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支出的有限以及公用基础设施出现亏损,再加上1980年后出现的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调控的新贸易理念的兴盛,发达国家中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了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经营的模式[1]。
2.PPP模式的实际应用
PPP模式只有在完成且经政府批准后才可投入使用,在经过上述步骤后企业才能开始获益,因此PPP模式能够提升建设效率,从而减小项目风险。私人企业能够提供丰富的服务与产品,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最后有助于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PPP模式能够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帮助政府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政府部门也可以从繁重的微管管理事务走出来,从公共事业的建设者转变为监督者,从而保证公用事业的建设质量,也有助于降低财政方面的压力。PPP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与私营企业的优势,即将私人企业的资金、创新精神与政府的城市规划、城乡统筹以及社会职责相结合。目前英国已经在教育、交通、监狱以及医疗等行业中应用了PPP模式,75%英国政府工作人员认为PPP模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能节省社会资源[2]。笔者在此对PPP模式的优点进行总结:首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社会中常见的基础设施本质上就包含市场因素,只是过去政府垄断了其投资渠道,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势必会引发一些问题,而私营经济的参与,能够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用事业的发展中,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其次,风险共担: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包括成本超过预算、无法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或是项目亏损等。在原有模式下,政府垄断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则由政府一力承当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而在PPP模式下,可以通过吸收私营经济来共同承担建设风险。每一个PPP项目在立项时都会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确定政府与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因此,能够确保双方的切实效益,并且在提升建设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另外,保障资金使用效益:PPP模式在资金使用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预算超支问题。政府在与企业商议项目时,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调研,从而保证项目在经费以及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从而缩短建设周期,降低项目成本[2]。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研究
(1)PPP模式的落实。首先,政府必须从法律层面上支持PPP模式的推广,并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在PPP模式中,政府从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变为委托者和监督者,这种变化需要政府正确认识职责与义务的变化,从而科学处理与私人企业的关系。在应用PPP模式时,应当消除现行政策中对私营经济的限制以及民间资本的其实,放松合作限制,该模式鼓励政府与政策性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合作。此外,应当允许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这些大型基金拥有大量的资金,在预防金融风险的同时有需要不断的保值,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而PPP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且回报率稳定的特点,适合大型基金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大型基金的投资限制较多,无法满足PPP模式应用。因此可以考虑扩大融资渠道,推动公用事业发展的同时,缓解各种基金的保值增殖压力。完整、清晰且科学的法律法规是PPP模式有效应用且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各方的切实利益,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也是我国推行PPP模式最重要的目标[3]。
(2)风险分析。PPP模式是一种相对较为独立的发展模式,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合作。这种模式下私人与政府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应该把握好自身风险承担能力,政府与私人合作应该端正自身態度,从市场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考虑风险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策略是否有效、能否立即降低风险,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应当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城市建设说到底是从广大城市人们的利益出发。PPP模式应用下,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做好事先、事中以及事后的预防与控制,从而减少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尽可能的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使事件向有利方向转变。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考虑项目成本与项目效益,若风险管理成本低于由此可带来的效益时,该风险管理就是可行的;反之,则不可行。因此城市建设应该考虑项目的具体成本和项目的实际收益,在出现风险的情况下需要由私人与政府共同承担,这是PPP模式的特点。
在PPP模式下,城市的基础设计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地方政府财政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二者的风险。在PPP模式下,要不断加强财务与法律法规方面的管理,真正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汪玚.九省(市)分享推广PPP模式经验如何让城市建设"不差钱"?[J].交通建设与管理(上半月),2015,24(9):40-47.
[2] 程芳.PPP项目模式下工程预结算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276-277.
[3] 黄巧巧.PPP产业基金平台模式方案设计 ——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例[J].商,2016,11(32):205-206.
(作者单位:郑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MBA))
【关键词】:PPP模式;城市;基础设计;建设
在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人口在急促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向城市,归根结底是因为城市的基础设计相对农村更加的完善,人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更加方便。但是现阶段因为政府资金投入等多种问题的综合作用,我国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文章针对PPP模式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
1.PPP模式发展的历史
所谓PPP模式实际上最早是出现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发过的PERRTER兄弟通过建设以及运营自来水公司而建立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二次能源危机,在经济相对较为萧条的情况下,使得政府不得不逐渐压缩支出,这也是因为政府税收越来越低。在政府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地位自己,寻找与私人企业进行合作的方法。此时PPP模式的应用已相对较为成熟,而本世纪初法国的威望迪公司以二十多亿的价格收购了我国上海的自来水公司,此时也是我国PPP的全新发展时期。
联合国培训研究院认为PPP模式是指涵盖了不同社会系统倡导者所有制合作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地区的负责问题。欧盟委员会认为PPP模式是指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公用事业的发展问题。美国PPP国家委员会认为PPP模式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的一种公用事业发展模式,其利用私营经济进行公用事业的建设与经营,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事业的需求。PPP模式的本意就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从词意上来看就是公私合作模式,即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公共投资模式的选址,为私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投资创造了机会。PPP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特点、环境以及投资主体的具体情况,从而形成不同的投资模式。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都是政府出资建设的。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支出的有限以及公用基础设施出现亏损,再加上1980年后出现的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调控的新贸易理念的兴盛,发达国家中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了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经营的模式[1]。
2.PPP模式的实际应用
PPP模式只有在完成且经政府批准后才可投入使用,在经过上述步骤后企业才能开始获益,因此PPP模式能够提升建设效率,从而减小项目风险。私人企业能够提供丰富的服务与产品,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最后有助于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PPP模式能够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帮助政府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政府部门也可以从繁重的微管管理事务走出来,从公共事业的建设者转变为监督者,从而保证公用事业的建设质量,也有助于降低财政方面的压力。PPP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与私营企业的优势,即将私人企业的资金、创新精神与政府的城市规划、城乡统筹以及社会职责相结合。目前英国已经在教育、交通、监狱以及医疗等行业中应用了PPP模式,75%英国政府工作人员认为PPP模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能节省社会资源[2]。笔者在此对PPP模式的优点进行总结:首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社会中常见的基础设施本质上就包含市场因素,只是过去政府垄断了其投资渠道,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势必会引发一些问题,而私营经济的参与,能够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用事业的发展中,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其次,风险共担: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包括成本超过预算、无法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或是项目亏损等。在原有模式下,政府垄断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则由政府一力承当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而在PPP模式下,可以通过吸收私营经济来共同承担建设风险。每一个PPP项目在立项时都会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确定政府与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因此,能够确保双方的切实效益,并且在提升建设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另外,保障资金使用效益:PPP模式在资金使用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预算超支问题。政府在与企业商议项目时,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调研,从而保证项目在经费以及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从而缩短建设周期,降低项目成本[2]。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研究
(1)PPP模式的落实。首先,政府必须从法律层面上支持PPP模式的推广,并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在PPP模式中,政府从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变为委托者和监督者,这种变化需要政府正确认识职责与义务的变化,从而科学处理与私人企业的关系。在应用PPP模式时,应当消除现行政策中对私营经济的限制以及民间资本的其实,放松合作限制,该模式鼓励政府与政策性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合作。此外,应当允许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这些大型基金拥有大量的资金,在预防金融风险的同时有需要不断的保值,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而PPP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且回报率稳定的特点,适合大型基金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大型基金的投资限制较多,无法满足PPP模式应用。因此可以考虑扩大融资渠道,推动公用事业发展的同时,缓解各种基金的保值增殖压力。完整、清晰且科学的法律法规是PPP模式有效应用且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各方的切实利益,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也是我国推行PPP模式最重要的目标[3]。
(2)风险分析。PPP模式是一种相对较为独立的发展模式,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合作。这种模式下私人与政府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应该把握好自身风险承担能力,政府与私人合作应该端正自身態度,从市场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考虑风险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策略是否有效、能否立即降低风险,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应当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城市建设说到底是从广大城市人们的利益出发。PPP模式应用下,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做好事先、事中以及事后的预防与控制,从而减少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尽可能的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使事件向有利方向转变。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考虑项目成本与项目效益,若风险管理成本低于由此可带来的效益时,该风险管理就是可行的;反之,则不可行。因此城市建设应该考虑项目的具体成本和项目的实际收益,在出现风险的情况下需要由私人与政府共同承担,这是PPP模式的特点。
在PPP模式下,城市的基础设计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地方政府财政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二者的风险。在PPP模式下,要不断加强财务与法律法规方面的管理,真正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汪玚.九省(市)分享推广PPP模式经验如何让城市建设"不差钱"?[J].交通建设与管理(上半月),2015,24(9):40-47.
[2] 程芳.PPP项目模式下工程预结算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276-277.
[3] 黄巧巧.PPP产业基金平台模式方案设计 ——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例[J].商,2016,11(32):205-206.
(作者单位:郑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