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历来是世界各国家、各民族音乐工作者的灵感来源,赋予音乐作品强悍的生命力。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音乐人士的重视。本文以彭水地区民族音乐为例,对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彭水;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
1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大环境
民族音乐历来是世界各国家、各民族音乐工作者的灵感来源,赋予音乐作品强悍的生命力。柴可夫斯基、肖邦、斯美塔那等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流传了几个世纪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即使语言不通,依然能够让世界人民感受他们的音乐艺术,因为民族音乐表现的是文化、是人性。
(1)中国民族音乐器乐方面现代化现状。目前,我国在上个世纪的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民族管弦乐作品《金蛇狂舞》等等。1958年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
(2)中国民族音乐声乐方面现代化现状。具备同样民族现代化声乐作品有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独唱作品《龙船调》、《又唱浏阳河》等,在民族音乐语汇的创新,表现内容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流行乐坛中近年来中国古典音乐元素同样具有生命力。如《青花瓷》、《千里之外》、《兰亭序》、《三国恋》、改编歌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等都在流行歌曲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3)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推进的影响力。目前,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推进成果的规模和影响力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民族音乐语汇是一个民族人文的沉淀,是一个民族彰显特色的重要元素。应该在民众的音乐审美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应该是青少年最容易接受、学习和传唱最广泛的音乐语汇,因为青少年肩负传承的重担。显然,国情并非如此。
2彭水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的模式
(1)彭水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积累。原生态民族音乐其实就是指源于民间,非专业人员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就是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为了突出其主要的艺术特征、初始的、口传的、未加工的、未异常演变的民俗音乐;是自娱性、自发性、随意性的民俗音乐活动。原生态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及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积累是推进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2)彭水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改编。民族音乐的发展源于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引起创作欲望和灵感,另一方面又不是单纯的以模仿重复和简单移植为最终的追求。作曲家应倾听、感悟民歌等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与当代人文环境相结合,赋予民族音乐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气息。人类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文化进程的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变迁、时间推移、生活现代化、人们认知力的不断的提高,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无论是曲调,演奏方法、还是欣赏意境等都会形成新的音乐审美标准。在民歌创编过程中,体现这些转变,用现代的审美需求赋予传统、古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新的内涵,符合现代化审美需求,无疑是现代音乐工作者所追求的创作目标。可以说,对民族音乐、对民歌的改编是继承的发展,是时代文化传承的需要和必然。
(3)融入彭水地域性民族音乐元素的作品创新。有些音乐作品,虽然不是改编,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创作,将音乐的视觉感受和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巧妙的给予结合,创作出更为符合现代人音乐审美标准的音乐作品,是民族音乐推进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音乐生命力延伸的必要条件。因此,融入彭水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作品创新是赋予彭水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的重要方案之一。
(4)建设地方研究平台。地方研究平台是学科研究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各种学科研究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方式和直接表现形式,是学科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条件支持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科研究发展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地方学科研究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和试验场地、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形资源的建设,都对彭水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建设起到专业性指导作用。
(5)高校学科建设平台与地方政府联合,设立有效传播途径。彭水政府在近年来,非常重视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开发与旅游资源利用。以“魅力苗乡,生态彭水”为主题,面向全国推广知名度。其中苗族民族乐器“嗡”以及彭水耍锣鼓申请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彭水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的主导方向
重庆彭水县,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县城。1983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彭水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多彩的苗族土家族的民族音乐文化。将具有丰厚底蕴的民族音乐资源、悠久的民俗观念与现代化音乐进程结合,挖掘、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一切外来音乐文化的先进部分,并与现代音乐进程建设结合起来,这才是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彭水少数民族文化蕴含丰富,有着独具特色的节日、风俗、饮食、服饰、文体、祭祀等民俗文化。如苗族歌舞,具有100多种曲牌的彭水苗族音乐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牌“娇阿依”在政府及地方民族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如:1995年9月原生态曲牌“娇阿依”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重庆第十届三峡国际旅游节”上演唱时引起轰动,被重庆市迅速列为文化精品之一;2006年彭水县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举办首届“娇阿依”民族文化艺术周;2006年大型原生态民族音画《娇阿依》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2008年彭水县的“娇阿依”组合以原生态歌组合方式进入了央视青歌赛决赛等等。
在如此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支持下,音乐创作者应大力开发彭水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也将为彭水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音乐创作者们能从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中,感受到其民族文化的主要思想及文化内涵。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积极投入到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为彭水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4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积累的丰厚底蕴,是我国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源泉,民族民间音乐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存在着必然性,但却又有一定矛盾的范畴,即民族与现代的关系。一方面,社会需要发展,音乐也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现代音乐与社会文化对中国文化与音乐的巨大影响,导致中国年轻一代更接受西方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赋予现代人一个特殊的使命。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底蕴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可以让年轻一代所接受的优秀作品,这是重庆地区音乐人不可推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任瑞.民族音乐现代化之我见[J].
[2] 孔庆余.彭水苗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混溶宗教属性与地域民歌色彩[J].
[3] 黄葵.旅游业为载体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路彭水县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个案调查[J].
作者简介:姜妍妍(1981—),长江师范学院,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合唱指挥、民族音乐。
关键词:彭水;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
1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大环境
民族音乐历来是世界各国家、各民族音乐工作者的灵感来源,赋予音乐作品强悍的生命力。柴可夫斯基、肖邦、斯美塔那等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流传了几个世纪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即使语言不通,依然能够让世界人民感受他们的音乐艺术,因为民族音乐表现的是文化、是人性。
(1)中国民族音乐器乐方面现代化现状。目前,我国在上个世纪的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民族管弦乐作品《金蛇狂舞》等等。1958年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
(2)中国民族音乐声乐方面现代化现状。具备同样民族现代化声乐作品有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独唱作品《龙船调》、《又唱浏阳河》等,在民族音乐语汇的创新,表现内容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流行乐坛中近年来中国古典音乐元素同样具有生命力。如《青花瓷》、《千里之外》、《兰亭序》、《三国恋》、改编歌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等都在流行歌曲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3)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推进的影响力。目前,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推进成果的规模和影响力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民族音乐语汇是一个民族人文的沉淀,是一个民族彰显特色的重要元素。应该在民众的音乐审美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应该是青少年最容易接受、学习和传唱最广泛的音乐语汇,因为青少年肩负传承的重担。显然,国情并非如此。
2彭水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的模式
(1)彭水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积累。原生态民族音乐其实就是指源于民间,非专业人员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就是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为了突出其主要的艺术特征、初始的、口传的、未加工的、未异常演变的民俗音乐;是自娱性、自发性、随意性的民俗音乐活动。原生态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及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积累是推进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2)彭水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改编。民族音乐的发展源于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引起创作欲望和灵感,另一方面又不是单纯的以模仿重复和简单移植为最终的追求。作曲家应倾听、感悟民歌等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与当代人文环境相结合,赋予民族音乐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气息。人类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文化进程的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变迁、时间推移、生活现代化、人们认知力的不断的提高,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无论是曲调,演奏方法、还是欣赏意境等都会形成新的音乐审美标准。在民歌创编过程中,体现这些转变,用现代的审美需求赋予传统、古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新的内涵,符合现代化审美需求,无疑是现代音乐工作者所追求的创作目标。可以说,对民族音乐、对民歌的改编是继承的发展,是时代文化传承的需要和必然。
(3)融入彭水地域性民族音乐元素的作品创新。有些音乐作品,虽然不是改编,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创作,将音乐的视觉感受和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巧妙的给予结合,创作出更为符合现代人音乐审美标准的音乐作品,是民族音乐推进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音乐生命力延伸的必要条件。因此,融入彭水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作品创新是赋予彭水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的重要方案之一。
(4)建设地方研究平台。地方研究平台是学科研究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各种学科研究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方式和直接表现形式,是学科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条件支持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科研究发展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地方学科研究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和试验场地、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形资源的建设,都对彭水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建设起到专业性指导作用。
(5)高校学科建设平台与地方政府联合,设立有效传播途径。彭水政府在近年来,非常重视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开发与旅游资源利用。以“魅力苗乡,生态彭水”为主题,面向全国推广知名度。其中苗族民族乐器“嗡”以及彭水耍锣鼓申请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彭水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的主导方向
重庆彭水县,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县城。1983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彭水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多彩的苗族土家族的民族音乐文化。将具有丰厚底蕴的民族音乐资源、悠久的民俗观念与现代化音乐进程结合,挖掘、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一切外来音乐文化的先进部分,并与现代音乐进程建设结合起来,这才是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彭水少数民族文化蕴含丰富,有着独具特色的节日、风俗、饮食、服饰、文体、祭祀等民俗文化。如苗族歌舞,具有100多种曲牌的彭水苗族音乐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牌“娇阿依”在政府及地方民族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如:1995年9月原生态曲牌“娇阿依”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重庆第十届三峡国际旅游节”上演唱时引起轰动,被重庆市迅速列为文化精品之一;2006年彭水县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举办首届“娇阿依”民族文化艺术周;2006年大型原生态民族音画《娇阿依》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2008年彭水县的“娇阿依”组合以原生态歌组合方式进入了央视青歌赛决赛等等。
在如此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支持下,音乐创作者应大力开发彭水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也将为彭水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推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音乐创作者们能从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中,感受到其民族文化的主要思想及文化内涵。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积极投入到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为彭水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4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积累的丰厚底蕴,是我国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源泉,民族民间音乐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存在着必然性,但却又有一定矛盾的范畴,即民族与现代的关系。一方面,社会需要发展,音乐也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现代音乐与社会文化对中国文化与音乐的巨大影响,导致中国年轻一代更接受西方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赋予现代人一个特殊的使命。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底蕴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可以让年轻一代所接受的优秀作品,这是重庆地区音乐人不可推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任瑞.民族音乐现代化之我见[J].
[2] 孔庆余.彭水苗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混溶宗教属性与地域民歌色彩[J].
[3] 黄葵.旅游业为载体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路彭水县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个案调查[J].
作者简介:姜妍妍(1981—),长江师范学院,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合唱指挥、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