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连云港市牢牢把握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历史机遇,积极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力保强劲增势、提升跨越后劲”的新路子。近年来,该市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十大环境最美旅游城市”、“中国水晶之都”、“中国新能源之都”、“中国药港”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多种称号,令人刮目相看。
经济运行逆势攀升、亮点纷呈
针对去年上半年金融危机扩散蔓延的严峻形势,连云港市从年初就开始多抓要素、快抓项目、紧抓运行,制定出台稳定工业生产、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对外贸易、扩大有效投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国民经济在困境中转暖回升。
保持两个强劲,即全市和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增势强劲。2009年,全市完成GDP935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232亿元,增长28.6%,一般预算收入90.2亿元,增长3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28.6%,工业投资600亿元,增长20%。所辖四县GDP增幅都在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15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3-5亿元到去年纷纷超过或接近25亿元。
加快三个集聚,即资金集聚、项目集聚、人才集聚。全年直接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内联到位资金370亿元,市级投融资平台融资100亿元;引进1000万美元或亿元以上项目167个,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5个,一举与央企签订了总投资1500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石化产业基地、氢燃料动力装置等31个重大项目顺利签约,田湾核电5、6号机组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华电风力发电、华东物料城、华磁商用电器等项目加快推进,国电联合动力、天顺塔架、万吨碳纤维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共引进各类人才5288人,其中硕士527人、博士28人。
完成四个跨越,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储蓄存款余额、内贸总额、累计融资首次跨过千亿元台阶,分别达到1300亿元、1011亿元、1170亿元、1150亿元。四是实现五个提前,即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港口发展克难奋进、勇攀新高
连云港市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着力克服金融危机对港口运营带来的负面冲击,推动港口建设与发展再迈新台阶。
功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31.6亿元,30万吨级航道先导试挖工程顺利启动,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签订合作协议,30万吨级矿石码头试投产,庙三突堤集装箱泊位实现临时靠泊,散化肥泊位水工主体完工,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南疏港道路二期建成,东疏港高速公路、内河港加快建设,北疏港道路奠基开工。
货物吞吐持续扩量。增开8条航线、4趟“五定”班列,狠抓货源组织和市场挖潜,弥补部分出口货物的到达不足,实现了货物吞吐的逆势增长,全年完成吞吐量1.14亿吨、集装箱运量303.2万标箱,其中吞吐量增长13.1%,位列全国沿海港口三甲。
融资渠道迅速扩展。港口15亿元短期融资券注册发行,6.5亿元公司债通过审批,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获得100亿元融资授信。从今年元旦起,将港口集团持有的新东方码头公司45%股权和新陆桥码头公司38%股权,正式转让给港口股份公司持有,为今后持续整合港口资源打开通道。
战略合作不断深化。与中远物流组建远港物流公司经营中云物流园区,与新加坡丰益继续增资益海油化工业项目,与新加坡万邦、中化化肥、香港现代货箱、浙江新世纪、陕西煤化、徐州工程机械等企业的合作稳步推进,与青海、宁夏、霍尔果斯等口岸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洛阳、银川、宿迁、徐州等地物流场站实现运营。
两翼开发全面拉开。徐圩、赣榆港区总体规划通过部省联合审查,正在开展航道、防波堤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灌河口拦门沙治理得以启动,灌南新港内河15个泊位建成使用。
重点片区加快开发、热潮迭起
为进一步兴起沿海开发热潮,连云港市坚持重点突破,加快构建展示形象、汇聚要素、承接项目的重大载体。
加快开发连云新城。连云新城是连云港城市未来的核心,承载着连云港城市发展的憧憬与梦想。我们在浅海滩涂上大规模推进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的新城围垦造陆和地面设施建设,形成抛填陆域10平方公里,建成起步区胜利湖、海州湾商务中心等重点工程,与中交投签订了投资45亿元、面积11平方公里的新城示范区建设合同,拉开了新城整片开发序幕。
加快提升市开发区。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和项目招引同步推进,“五园五中心”加快建设,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一期基本建成,恒瑞研发中心主体完工,区内临港产业区项目进驻渐起热潮,全区完成GDP158.4亿元,工业总产值457亿元,财政总收入42.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直接利用外资3.1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加快突破徐圩新区。为搭建大型临港基础产业发展的载体,按照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开发模式,强势启动规划面积290平方公里的徐圩新区开发,编制完成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产业启动区和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迅速拉开基础设施建设框架,获得银行授信300亿元。
加快建设科教创业园。大学园、体育园、影视园等园中园建设加快推进,整个科教创业园初具规模和形象,其中大学园已有连云港职院、716所研发中心、连云港师专、市体育学校、工贸高职校、财经高职校等单位整体搬迁入驻,还有中医药高职校等2所学校在建;体育园体育馆完成主体和外装工程,体育场完成土建工程;影视园影视文化城奠基开工。
加快拓展两翼临港产业区。南翼灌河口、北翼柘汪海头开发风生水起,沿海园区布点基本完成,钢铁、石化、造船等支柱产业茁壮成长,堆沟港、燕尾港、柘汪、海头四个临港产业区去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4个。
经济运行逆势攀升、亮点纷呈
针对去年上半年金融危机扩散蔓延的严峻形势,连云港市从年初就开始多抓要素、快抓项目、紧抓运行,制定出台稳定工业生产、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对外贸易、扩大有效投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国民经济在困境中转暖回升。
保持两个强劲,即全市和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增势强劲。2009年,全市完成GDP935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232亿元,增长28.6%,一般预算收入90.2亿元,增长3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28.6%,工业投资600亿元,增长20%。所辖四县GDP增幅都在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15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3-5亿元到去年纷纷超过或接近25亿元。
加快三个集聚,即资金集聚、项目集聚、人才集聚。全年直接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内联到位资金370亿元,市级投融资平台融资100亿元;引进1000万美元或亿元以上项目167个,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5个,一举与央企签订了总投资1500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石化产业基地、氢燃料动力装置等31个重大项目顺利签约,田湾核电5、6号机组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华电风力发电、华东物料城、华磁商用电器等项目加快推进,国电联合动力、天顺塔架、万吨碳纤维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共引进各类人才5288人,其中硕士527人、博士28人。
完成四个跨越,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储蓄存款余额、内贸总额、累计融资首次跨过千亿元台阶,分别达到1300亿元、1011亿元、1170亿元、1150亿元。四是实现五个提前,即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港口发展克难奋进、勇攀新高
连云港市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着力克服金融危机对港口运营带来的负面冲击,推动港口建设与发展再迈新台阶。
功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31.6亿元,30万吨级航道先导试挖工程顺利启动,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签订合作协议,30万吨级矿石码头试投产,庙三突堤集装箱泊位实现临时靠泊,散化肥泊位水工主体完工,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南疏港道路二期建成,东疏港高速公路、内河港加快建设,北疏港道路奠基开工。
货物吞吐持续扩量。增开8条航线、4趟“五定”班列,狠抓货源组织和市场挖潜,弥补部分出口货物的到达不足,实现了货物吞吐的逆势增长,全年完成吞吐量1.14亿吨、集装箱运量303.2万标箱,其中吞吐量增长13.1%,位列全国沿海港口三甲。
融资渠道迅速扩展。港口15亿元短期融资券注册发行,6.5亿元公司债通过审批,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获得100亿元融资授信。从今年元旦起,将港口集团持有的新东方码头公司45%股权和新陆桥码头公司38%股权,正式转让给港口股份公司持有,为今后持续整合港口资源打开通道。
战略合作不断深化。与中远物流组建远港物流公司经营中云物流园区,与新加坡丰益继续增资益海油化工业项目,与新加坡万邦、中化化肥、香港现代货箱、浙江新世纪、陕西煤化、徐州工程机械等企业的合作稳步推进,与青海、宁夏、霍尔果斯等口岸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洛阳、银川、宿迁、徐州等地物流场站实现运营。
两翼开发全面拉开。徐圩、赣榆港区总体规划通过部省联合审查,正在开展航道、防波堤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灌河口拦门沙治理得以启动,灌南新港内河15个泊位建成使用。
重点片区加快开发、热潮迭起
为进一步兴起沿海开发热潮,连云港市坚持重点突破,加快构建展示形象、汇聚要素、承接项目的重大载体。
加快开发连云新城。连云新城是连云港城市未来的核心,承载着连云港城市发展的憧憬与梦想。我们在浅海滩涂上大规模推进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的新城围垦造陆和地面设施建设,形成抛填陆域10平方公里,建成起步区胜利湖、海州湾商务中心等重点工程,与中交投签订了投资45亿元、面积11平方公里的新城示范区建设合同,拉开了新城整片开发序幕。
加快提升市开发区。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和项目招引同步推进,“五园五中心”加快建设,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一期基本建成,恒瑞研发中心主体完工,区内临港产业区项目进驻渐起热潮,全区完成GDP158.4亿元,工业总产值457亿元,财政总收入42.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直接利用外资3.1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加快突破徐圩新区。为搭建大型临港基础产业发展的载体,按照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开发模式,强势启动规划面积290平方公里的徐圩新区开发,编制完成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产业启动区和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迅速拉开基础设施建设框架,获得银行授信300亿元。
加快建设科教创业园。大学园、体育园、影视园等园中园建设加快推进,整个科教创业园初具规模和形象,其中大学园已有连云港职院、716所研发中心、连云港师专、市体育学校、工贸高职校、财经高职校等单位整体搬迁入驻,还有中医药高职校等2所学校在建;体育园体育馆完成主体和外装工程,体育场完成土建工程;影视园影视文化城奠基开工。
加快拓展两翼临港产业区。南翼灌河口、北翼柘汪海头开发风生水起,沿海园区布点基本完成,钢铁、石化、造船等支柱产业茁壮成长,堆沟港、燕尾港、柘汪、海头四个临港产业区去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