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学设计及反思(2)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教学重点】
  材料的选择要典型。
  【教学过程】
  一、 摸清学情,了解现状
  师:同学们,“老师”对大家而言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字眼,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不少老师。许多作家也都以“我的老师”为题写过文章。假如让你写这个题目,你会选择哪些材料来写呢?请大家拿起笔,在刚才发的稿纸上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时间7分钟左右。
  (生动笔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选材情况)
  二、 剖析例文,提取方法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篇学生例文,投影展示,师生点评,探讨选材的优劣。
  【投影1】
  “老师”一词,我们从小便很熟悉。他们教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指引我们走向人生的巅峰。老师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祖国的未来拼尽全力,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师(指名一位学生朗读,然后提问):“这段文字选择的材料怎样?”
  (师生探究,明确:这段文字选择的材料空洞、欠具体,老师的形象模糊。只有选择一些具体的事情并把过程写清楚,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投影2】
  我的老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老师是璀璨的星星,是闪亮的灯塔,是他们指引我们走向光明。最让我难忘的是小学时的林老师。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散学后,同学们都如出笼的小鸟,被家长接回了温暖的家,只有我孤零零地站在校门口,心急如焚,像热锅上的蚂蚁。紧张与害怕如乌云肆无忌惮地占据了我的心房。这时,我的手心忽然感到一阵温暖,一回头,竟然是林老师。我看到严寒中的她脸冻得通红,乌黑的秀发已被雨水打湿了。林老师说:“我和你一起等吧。”
  师(指名一位学生朗读,然后提问):“这段文字选择的材料怎样?”
  (师生探究,明确:这段文字材料典型。所谓典型的材料,就是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情。小作者没有写老师辅导作业、处理学生间的纠纷等常见的事情,而是选择了她在雨天陪自己等家长这件事情作为素材,充分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
  【投影3】
  我的老师
  上小学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姚学智老师。
  那年我上五年级,姚老师教我语文兼做班主任。他那时30多岁,高高的个头,身体很健壮,说话声音特别响亮。姚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家访,不管学生的家离学校有多远,路有多难走,他都会骑着那辆“永久”牌旧自行车,利用中午或傍晚的时间去学生家里家访。家访对优秀的学生来说,是“报喜”;但对我们这些成绩平平的学生而言,则是“灾难”,轻则被家长骂,重则被家长揍。
  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春日的中午,阳光和煦,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散学后,要回家吃饭,我蹦蹦跳跳地在乡间的小路上穿行。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姚老师的那辆旧自行车,不禁紧张起来,心想:坏了,姚老师来家访了!恰巧这时,姚老师从屋里走了出来。我低下头,红着脸叫了一声“姚老师”,然后就钻进了房间。等姚老师走远以后,我急忙向爷爷奶奶打听姚老师说了什么。爷爷奶奶笑眯眯地说,姚老师夸你呢,说你在学校里学习很认真,将来肯定有出息!像草一样不起眼的我,从未受过老师的表扬,今天竟然得到姚老师如此高的夸奖,心里既高兴又惭愧,心想:姚老师在爷爷奶奶面前夸我,是给我面子,是鼓励我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从那以后,我开始发奋学习,最后竟然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乡里的初中。
  ……
  师:老师选择什么材料来写姚老师的?表现了姚老师的什么特点?
  (生讨论,明确:选择姚老师家访这个典型的材料表现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师:再请同学们看下面这篇例文。
  【投影4】
  我的老师
  弟弟是我的老师,他今年6周岁。
  弟弟长得圆嘟嘟的,嘴巴往上翘着。在外人面前,他百分百是个乖孩子,可平时在家,他就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人。尽管弟弟有很多不足,但他是我的老师。
  弟弟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溜冰鞋,寒假时,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可他却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他不会溜冰。这可苦了我,因为他学的时候,我要在边上扶着他,让他体会应该如何保持平衡。
  刚开始,我觉得挺好玩,就兴致勃勃地教了起来。没一会儿,他就可以站住了,然后开始学走,但过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学会。我不耐烦了,就把他撂在那儿,自己去看电视了。没想到,他竟然扶着墙慢慢地走了起来,尽管摔了好几次,有一次都摔哭了,但他还是继续练习。我被他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关掉电视,回到他身边护着他。
  通过这件事,弟弟教会了我做事要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他真是我的老师!
  师:这段文字选择的材料怎样?
  (师生探究,明确:“老师”不仅指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人,还指某一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小作者不落俗套,选择弟弟学溜冰对“我”的教育意义来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新颖的?
  (明确:材料与众不同、不落俗套)
  师:怎样才能发现新颖的材料?
  (明确:选材时要分析、比较,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避免千人一面)
  (小结:选择新颖的材料,才能吸引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 依法训练,完善习作
  师:下面,请大家继续写。假如对前面的文字不满意,也可以进行修改。注意要选取有价值的素材,然后,我们来展示一下。时间7分钟左右。   (生动笔写,师巡视)
  四、 佳作展示,师生点评
  五、 回归文本,全面认识
  师: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素材是有价值的?请浏览课本第210页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明确:围绕中心、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才是有价值的素材)
  六、 总结归纳
  七、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一、 关注起点,尊重学情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在众多的教学理论中,如果让我说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教学时预先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常以自身的经验来估计学情,往往导致偏差。这节作文课上,我先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写200字的小文章,自己在学生间巡视,了解学生选材的实际情况,由此入手诊断病因,对症下药。
  二、 充分预设,先写后教
  充分的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生活中,哪些材料是有价值的呢?围绕中心、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都是有价值的。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教学时,我关注现场,先写后教,根据学生选材的情况确定了三个教学内容,即选材要具体、典型、新颖。这样,教学时针对性就更强。
  三、 下水示范,做出样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能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生态作文理论指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材料选择要典型,是本节作文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课堂上,我呈现了下水文,然后让学生讨论。教师做出示范,学生自然印象深刻。
  四、 巩固习得,二次写作
  生态作文理论指出:没有写作训练的课堂,不是生态课堂。成功的作文课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会了多少。在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为了巩固学习所得,我让学生进行了二次写作,即对第一次写的文字进行修改、加工,这实际上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整节课,从学生的现场作文开始,到评价二次作文结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实在。
  当然,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作文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现场作文的使用还不够充分,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还有待增强。带着种种遗憾,我一路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关键词  情境 数学教学 圆周角  【教学过程片段】  1.创设情境。   问题: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画了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的射门训练如图(1
期刊
我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据此,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由学校专职艺术教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员联合开展社团活动,并组建课程研发团队,以有序的、有指向的艺术社团活动为媒介,充分借助艺术的节奏、韵律、色彩、意蕴等形式美,对学生开展情绪管理、心理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积极性心理干预,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就美好人生。  一、“美好心育”核心概念解读  美好心育是指通过社团活动所研发的校
期刊
摘 要  随着文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追索,“诗教”理应被提上教育日程。本文探究“诗教”渊源,提出“诗教”之道,探索将“诗教”这一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进入一种美妙的诗画境界,享受诗意生活。  关键词  诗教 语文教育 诗意生活  诗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不夸张地说,诗歌是一种最能培养人的灵气的文学样式,启迪我们情感的丰富性、敏感性
期刊
2015年4月,盐城市初中教育内涵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大丰实验初级中学召开, 150多位来宾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该校初一年级的“答疑超市”。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大丰市实验初中精选教师组成“骨干教师答疑团队”,轮流上岗,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有疑难的学生。为方便远程答疑,“答疑超市”还建立了QQ群,配备了专线电话。“答疑超市”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答疑超市”是
期刊
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信心强弱有别,加之因学习科目增多所导致的压力加大,使得不少英语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比以往更为严峻。  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补偿教学”策略。所谓“补偿教学”,就是在学习新的知识前,让认知缺乏的学生提前获得前置知识和情感铺垫,从而有效地扫除新授课前认知领域的障碍。  一、语言知识  1.把音标教学和字母、单词结合起来。  音标是英语发音和拼写的纽带,
期刊
近年来,“写出真情实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中。要有真情实感,就得有真实的作文素材。受多种因素影响,初中生对“真实”的认识和处理有两个明显的误区:“真实”是和“善”“美”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生活中“不善”“不美”的素材(尤其是关系到自己和亲人的)通常羞于选取,甚至对其采取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的态度;“真实”就是绝对的真实,来不得半点偏差,所以,写作文就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事实。中学生的
期刊
丁锋和周文忠两位老师,就“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一写作训练点,各自给我们呈现了一堂有特色的课,让学习者颇有收获。  丁锋老师的课堂目标有三条:①诵读学生的随笔片段,感受生活好素材“有我”的特质:感觉要细、新、丰,感情要真,感悟要深;②研究讨论两篇学生随笔,通过添改素材,领会组合取材的方法;③通过对“美好”这一命题明确立意后的片段写作,练习素材的提取。每一条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但三者又都从不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到底应该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是新课改以来教育者们着力探寻的问题之一。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一点似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就是课堂教学与教参的关系不再像之前那么密切。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师生更好地定位自身,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参 剥离 契合  一、语文课堂教学和教参剥离与契合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自由的、自主的、生成的课堂,这就决
期刊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从而培养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本书主要介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渊源,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呈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等内容。主编彭小明,温州大学
期刊
【设计思想】  黄厚江老师曾经说过,“语文就是语文”,要求语文课必须体现自身的课程追求。语文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就本课而言,引导学生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其目的既不在于得出怎样的科学结论,也不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关心社会的热心人士”,而在于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设计将“空巢老人”现象作为研讨话题,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课前分组,组织学生对“空巢老人”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