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写出真情实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中。要有真情实感,就得有真实的作文素材。受多种因素影响,初中生对“真实”的认识和处理有两个明显的误区:“真实”是和“善”“美”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生活中“不善”“不美”的素材(尤其是关系到自己和亲人的)通常羞于选取,甚至对其采取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的态度;“真实”就是绝对的真实,来不得半点偏差,所以,写作文就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事实。中学生的生活原本就是受限的,再这样一分割,画地为牢,作文真实而精彩的空间还剩下多少?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采取了两种策略,以期引导“真实”,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一、“正视”和“反观”——还原“真实”
真实不等于完美。尽善尽美永远只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背影》中的“父亲”,他外形臃肿、说话啰嗦、动作迟缓,令“我”厌烦,这是真实的父亲;他细心周到、不厌其烦、不避繁难,令“我”数次流泪,这也是真实的父亲。“父亲”不完美,但是真实,因此感人至深。“正视”就是要既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也不回避他们(包括至亲好友)的缺点。
鲁迅先生在《风筝》《一件小事》等作品中,勇敢地剖析了自己性格中狭隘、自私、冷漠的一面,因而,他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反观”就是要通过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不足,克难求进。
理解了“正视”和“反观”,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还原生活的真实:人性有善恶,事情有好坏,景物有美丑。还原“真实”,就是以诚实的态度全面地审视人、事、物,不虚美,不隐恶,拓展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写作空间。
看一则学生作文的片段:
……
妈妈拿拿这个,摸摸那个:“什么鸡蛋啊,个头这么小。”
营业员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论斤称,又不是论个卖,你管它大小干什么!”
我赶紧催促道:“妈,你烦不烦啊,快点!”
妈妈回过头来瞪了我一眼:“你懂什么?现在的生意人哪个不精?看颜色就不新鲜,还卖这么贵。”
排在后面的老大爷看不下去了:“你这个人真是的,不就是买几个鸡蛋吗,挑三拣四的,能省几个钱啊?”
我羞愧得满脸通红,一跺脚,径自回家去了。
……
妈妈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悄悄地把一枚剥好的鸡蛋和一杯热牛奶放在我手边,又蹑手蹑脚地出去了。
我突然觉得一阵心酸:这些年来,母亲就是在这斤斤计较中为我攒够了学费,为我添置了过年的新衣。
作者用正视的态度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母亲:她斤斤计较得有点不近情理,但这都是为了让“我”生活得更幸福,在她身上,自私和无私结合在一起。作者运用反观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因为虚荣,“我”径自离开,毫不顾及妈妈的感受。这样真实的素材和刻画,没有冲淡“感恩”的主题,反而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以此类推,我们的父亲可能是爱抽烟的,奶奶可能是迷信的,老师可能是迂腐的,但这些缺点并不需要隐藏,爱抽烟的父亲可能正是因为“我”戒了烟,迷信的奶奶总不忘天天为“我”祈祷,迂腐的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题目……不完美反而将人物形象衬托得更动人,还原真实,更增添了作品的表现力。遗憾的是,我们在不少初中生作文中看到的母亲的形象几近于“圣母”,老师的形象近乎“圣人”,完美得令人生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感动?
当然,还原真实,是为了更客观地认识生活,拓展资源,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照实直录。再真实的生活素材,也要取舍得当,运用得法,才能表现出精彩来。
二、“嫁接”和“放大”——提炼“真实”
苏珊·朗格说:“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情感,不会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一个正在大哭、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对真实的追求:不虚伪,但也不浅白。我们不能以这样的高标准去要求初中生写作,但也要让学生明白:真实,绝不等于完全照搬现实,我们也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真实”。
“嫁接”建立在联想的基础上,是将生活中相互关联的真实材料合情合理地转接到一起,体现更高层次的真实。“放大”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是将生活素材的价值通过合理的描写彰显出来,使之高于生活的真实,形成文章中的美。尤其是文章关键处的细节描写,通过想象的放大,更能浓墨重彩地表现生活之美。
一位同学有这样两则表现家庭温馨的写作素材。
素材一:不爱打麻将的爸爸妈妈,每逢周末都陪爷爷奶奶打麻将。赢钱的总是爷爷奶奶,每当爷爷奶奶开心地舒展着眉头,几乎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如日中天”的好手气时,妈妈的嘴角也会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笑容。
素材二:爷爷奶奶经常用扑克牌玩“争上游”。奶奶欺负爷爷眼神不好,总是悄悄地偷牌换牌,结果输的总是爷爷。不过,奶奶赢回来的钱常常变成了爷爷碗里的骨头汤或是鸽子汤。
素材很好,真实,也能体现家庭的温馨这一中心。但如果将两则材料嫁接在一起,不但不影响真实,还能够更加突出家庭的温馨。
示例:不爱打麻将的爸爸妈妈,每逢周末都陪爷爷奶奶打麻将。爸爸妈妈故意输钱给爷爷奶奶,哄他们开心。爷爷奶奶明知他们是故意送钱,却佯装不知。不过,每个周末,餐桌上总会多出几样爷爷奶奶精心准备的佳肴,家里也更增添了欢笑。
当然,嫁接不能牵强,不能将关联不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素材生拉硬扯到一起。想象也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更不是失实的夸张,否则,真实也会变得虚假。只要处理得当,“嫁接”和“放大”就在生活的真实和文章的美感情韵理趣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
由此可见,一则素材是否具有写作价值,具有多大写作价值,常常并不在于素材本身,而在于写作者对素材价值的认识和发掘程度。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采取了两种策略,以期引导“真实”,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一、“正视”和“反观”——还原“真实”
真实不等于完美。尽善尽美永远只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背影》中的“父亲”,他外形臃肿、说话啰嗦、动作迟缓,令“我”厌烦,这是真实的父亲;他细心周到、不厌其烦、不避繁难,令“我”数次流泪,这也是真实的父亲。“父亲”不完美,但是真实,因此感人至深。“正视”就是要既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也不回避他们(包括至亲好友)的缺点。
鲁迅先生在《风筝》《一件小事》等作品中,勇敢地剖析了自己性格中狭隘、自私、冷漠的一面,因而,他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反观”就是要通过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不足,克难求进。
理解了“正视”和“反观”,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还原生活的真实:人性有善恶,事情有好坏,景物有美丑。还原“真实”,就是以诚实的态度全面地审视人、事、物,不虚美,不隐恶,拓展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写作空间。
看一则学生作文的片段:
……
妈妈拿拿这个,摸摸那个:“什么鸡蛋啊,个头这么小。”
营业员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论斤称,又不是论个卖,你管它大小干什么!”
我赶紧催促道:“妈,你烦不烦啊,快点!”
妈妈回过头来瞪了我一眼:“你懂什么?现在的生意人哪个不精?看颜色就不新鲜,还卖这么贵。”
排在后面的老大爷看不下去了:“你这个人真是的,不就是买几个鸡蛋吗,挑三拣四的,能省几个钱啊?”
我羞愧得满脸通红,一跺脚,径自回家去了。
……
妈妈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悄悄地把一枚剥好的鸡蛋和一杯热牛奶放在我手边,又蹑手蹑脚地出去了。
我突然觉得一阵心酸:这些年来,母亲就是在这斤斤计较中为我攒够了学费,为我添置了过年的新衣。
作者用正视的态度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母亲:她斤斤计较得有点不近情理,但这都是为了让“我”生活得更幸福,在她身上,自私和无私结合在一起。作者运用反观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因为虚荣,“我”径自离开,毫不顾及妈妈的感受。这样真实的素材和刻画,没有冲淡“感恩”的主题,反而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以此类推,我们的父亲可能是爱抽烟的,奶奶可能是迷信的,老师可能是迂腐的,但这些缺点并不需要隐藏,爱抽烟的父亲可能正是因为“我”戒了烟,迷信的奶奶总不忘天天为“我”祈祷,迂腐的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题目……不完美反而将人物形象衬托得更动人,还原真实,更增添了作品的表现力。遗憾的是,我们在不少初中生作文中看到的母亲的形象几近于“圣母”,老师的形象近乎“圣人”,完美得令人生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感动?
当然,还原真实,是为了更客观地认识生活,拓展资源,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照实直录。再真实的生活素材,也要取舍得当,运用得法,才能表现出精彩来。
二、“嫁接”和“放大”——提炼“真实”
苏珊·朗格说:“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情感,不会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一个正在大哭、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对真实的追求:不虚伪,但也不浅白。我们不能以这样的高标准去要求初中生写作,但也要让学生明白:真实,绝不等于完全照搬现实,我们也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真实”。
“嫁接”建立在联想的基础上,是将生活中相互关联的真实材料合情合理地转接到一起,体现更高层次的真实。“放大”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是将生活素材的价值通过合理的描写彰显出来,使之高于生活的真实,形成文章中的美。尤其是文章关键处的细节描写,通过想象的放大,更能浓墨重彩地表现生活之美。
一位同学有这样两则表现家庭温馨的写作素材。
素材一:不爱打麻将的爸爸妈妈,每逢周末都陪爷爷奶奶打麻将。赢钱的总是爷爷奶奶,每当爷爷奶奶开心地舒展着眉头,几乎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如日中天”的好手气时,妈妈的嘴角也会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笑容。
素材二:爷爷奶奶经常用扑克牌玩“争上游”。奶奶欺负爷爷眼神不好,总是悄悄地偷牌换牌,结果输的总是爷爷。不过,奶奶赢回来的钱常常变成了爷爷碗里的骨头汤或是鸽子汤。
素材很好,真实,也能体现家庭的温馨这一中心。但如果将两则材料嫁接在一起,不但不影响真实,还能够更加突出家庭的温馨。
示例:不爱打麻将的爸爸妈妈,每逢周末都陪爷爷奶奶打麻将。爸爸妈妈故意输钱给爷爷奶奶,哄他们开心。爷爷奶奶明知他们是故意送钱,却佯装不知。不过,每个周末,餐桌上总会多出几样爷爷奶奶精心准备的佳肴,家里也更增添了欢笑。
当然,嫁接不能牵强,不能将关联不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素材生拉硬扯到一起。想象也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更不是失实的夸张,否则,真实也会变得虚假。只要处理得当,“嫁接”和“放大”就在生活的真实和文章的美感情韵理趣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
由此可见,一则素材是否具有写作价值,具有多大写作价值,常常并不在于素材本身,而在于写作者对素材价值的认识和发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