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道德经》以“道”和“德”为主线,凭借与“道”相应和的“朴”“静”“无为”等观念构造出他的自然人性观。老子的自然观强调人之自然本性,即“朴”“无欲”“自化”。“道”周遍万物,而素朴之人的禀赋和性情受“道”影响最大,因而越发能依“道”行事。因而,老子所说的“无知少欲”之人,恰恰是有“道”之人,也是能创造出新文明的人。老子强调“朴”,“朴”既是“道”的显现:具体而微、无处不在,又太过平常以至于易被人忽视。老子在《道德经》中构建出“朴”的观念,即老子以“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等,把“朴”用作具有实物威力的器物——“大制”;又以“敦兮其若朴”,把“朴”用作真人的本性,以此构造出了民之“朴”“无欲”“自化”等自然人性论。若我们把“朴”作为“道”之显现、作为“器物”之实用,作为“真人”之代表,就会发现“朴”在政治、德性修养以及生活处事方面具有巨大力量。因此,“朴”作为“道”和人性中本有的因素成为老子自然人性观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老子 自然思想 自然人性
人各有其禀赋与性情,但人之所以称为人恰是因为每一个体都体验到了同一种普遍性,正因这同一的普遍性使得每一个体享有“人”这个称呼。老子用道生养万物来说明降临在每个人身上的同一普遍性,即,人成为人,是因人的自然本性,即人的本质。“道”变化万千,老子取“道”之“朴”“静”“无为”“自化”等形相说明人之自然素朴、有力,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展望视野。本文以“道”为线索,论说老子自然思想中的自然人性论。
一、“道”与人之淳朴本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1世间有这一物,这一物就因“道”(必然性)而生;既然必然有此物,就有养护他/它的东西存在,老子称这养护万物的东西为“德”,即万物各有的本性。人是道的一环,道给予人自然本性,使得人能够朝向善的方向发展。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劝说君王用“道”为政时点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页203)此段可精炼地归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页134)。在老子看来既然人由道所生,君与民就同属于道的一环,而民的原初淳朴之心可代表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没有太多欲望、没有机诈之心。在老子看来,圣人的作用之一就是使混乱的民心复归淳朴,即让民心回归到自然本性中。但老子所设置的圣人复归民心的方式,不是使民习得见“道”的智慧,以便人人能凭借认知“道”的理性行事。老子说圣人的方法是“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页296),并且依据“弱者道之用”(四十章,页217),得道的圣人以不显自己意志的方式扶正民心。老子对民要求“绝智弃辩”(十九章,页134)。《道德经》中提到的知或智有如下含义:一,算计与辨识之心;二,知“道”,即了解“道”,与此相反是“不知”,即不见“道”却自以为是,“自恃”“自矜”。无论哪种对“知”的理解,老子对民的态度都是要民无知无欲。民之自然本性是朴、少欲、无私心,但民众的性情各异,有天性意志较他人强者,有欲望天生比他人多者,“无知无欲”不被启蒙的民是否如老子所说有“自正”“自化”能力?让我们从人的婴儿状态开始,对保持自然人性之民的生存状态做一番推想,这两个问题所具有的诸多细节可在这番推想中得到进一步展示,问题的答案也会向我们显示出。
我们假定一个新生儿出生在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2社会中。这个社会的居民保有人的自然本性,民风又淳朴。此婴儿在淳朴民风下长大,未受到邪恶环境影响,天生拥有“道”的平和、少欲、淳朴诸种德性,一切善的东西都在他的内心成长并且未受到“启蒙心智”的教化。因为他的性情较其他民眾更爱冒险,他便跑到村庄的外围世界探险。他看到外界人民在他们所创造的繁华世界中,享受着机械设备带来的诸种便利,歌舞升平、舟车环绕,好不热闹。他震惊于外界民众创造出的繁华景象,但他也在这里看到过许多令人心惊的争斗场面,乃至看到某人因冲动险些杀人的情景。这些情景令他心生厌恶,他生在没有极尽算计与争斗的淳朴村庄,善在他心中茁壮成长,他还未对善恶进行理性分析之时,就在情感上厌恶恶,他的心也在抵制自己感受到的一切不合“道”、不合人之本性的东西。他在外界社会生活久了,就认识到了人的机诈之心,但他在淳朴村庄中生活更久,降在他心中的善与“道”牢牢守护着他,以致他对那些能便捷得来却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根本无感。当有人夺去他应得的东西,他心中立刻涌来不公正之感,但他永远有多种合道的处理方式。因为道之无限,尊道之人的选择就格外多,而且“道”常使人做出对自己与他人更好的选择3。一天,他坐在一位乞丐身边静观这个世界的繁华,想到自己的故乡似乎也有人会制作这些便利的机械,但村人更喜欢与邻人合作使用简单的器物收获粮食;似乎在他儿时探索过的一个废弃粮仓中也有舟、车。他看了看身边面黄肌瘦的乞丐,立马想到故乡人的生活尽管没有此世界繁华,但人人衣暖食足,想到家乡没有那仿佛要消灭对方生命才罢休的争吵。那丢弃“道”的狡诈之心在他的故乡无法施用,因为人人视有此心的人如小丑。
他身处的“小国寡民”之地恰好拥有肥沃的土地、富饶的自然资源,我们不禁会想,如果邻国人民同样心思淳朴,但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受自然条件限制,连最基本的自然欲望饥渴等也得不到满足。当村民决定迁徙,来到上述之人的故乡并受到热情款待,他们每个人在这里几乎第一次有了饱腹之感。他们想留在这片土地,可如果这样做,这片肥沃土地的人口就会过多,来自贫瘠土地的人商议并做出决定:不能损害邻国人的利益,让我们重新上路,寻找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肥沃土地,天明就走,也不强迫要留在这里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子“道”与“德”的设想中,人之淳朴的自然本性更合“道”,“无知无欲”的素朴之人拥有自己的文明与生活方式,并且有能力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老子 自然思想 自然人性
人各有其禀赋与性情,但人之所以称为人恰是因为每一个体都体验到了同一种普遍性,正因这同一的普遍性使得每一个体享有“人”这个称呼。老子用道生养万物来说明降临在每个人身上的同一普遍性,即,人成为人,是因人的自然本性,即人的本质。“道”变化万千,老子取“道”之“朴”“静”“无为”“自化”等形相说明人之自然素朴、有力,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展望视野。本文以“道”为线索,论说老子自然思想中的自然人性论。
一、“道”与人之淳朴本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1世间有这一物,这一物就因“道”(必然性)而生;既然必然有此物,就有养护他/它的东西存在,老子称这养护万物的东西为“德”,即万物各有的本性。人是道的一环,道给予人自然本性,使得人能够朝向善的方向发展。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劝说君王用“道”为政时点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页203)此段可精炼地归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页134)。在老子看来既然人由道所生,君与民就同属于道的一环,而民的原初淳朴之心可代表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没有太多欲望、没有机诈之心。在老子看来,圣人的作用之一就是使混乱的民心复归淳朴,即让民心回归到自然本性中。但老子所设置的圣人复归民心的方式,不是使民习得见“道”的智慧,以便人人能凭借认知“道”的理性行事。老子说圣人的方法是“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页296),并且依据“弱者道之用”(四十章,页217),得道的圣人以不显自己意志的方式扶正民心。老子对民要求“绝智弃辩”(十九章,页134)。《道德经》中提到的知或智有如下含义:一,算计与辨识之心;二,知“道”,即了解“道”,与此相反是“不知”,即不见“道”却自以为是,“自恃”“自矜”。无论哪种对“知”的理解,老子对民的态度都是要民无知无欲。民之自然本性是朴、少欲、无私心,但民众的性情各异,有天性意志较他人强者,有欲望天生比他人多者,“无知无欲”不被启蒙的民是否如老子所说有“自正”“自化”能力?让我们从人的婴儿状态开始,对保持自然人性之民的生存状态做一番推想,这两个问题所具有的诸多细节可在这番推想中得到进一步展示,问题的答案也会向我们显示出。
我们假定一个新生儿出生在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2社会中。这个社会的居民保有人的自然本性,民风又淳朴。此婴儿在淳朴民风下长大,未受到邪恶环境影响,天生拥有“道”的平和、少欲、淳朴诸种德性,一切善的东西都在他的内心成长并且未受到“启蒙心智”的教化。因为他的性情较其他民眾更爱冒险,他便跑到村庄的外围世界探险。他看到外界人民在他们所创造的繁华世界中,享受着机械设备带来的诸种便利,歌舞升平、舟车环绕,好不热闹。他震惊于外界民众创造出的繁华景象,但他也在这里看到过许多令人心惊的争斗场面,乃至看到某人因冲动险些杀人的情景。这些情景令他心生厌恶,他生在没有极尽算计与争斗的淳朴村庄,善在他心中茁壮成长,他还未对善恶进行理性分析之时,就在情感上厌恶恶,他的心也在抵制自己感受到的一切不合“道”、不合人之本性的东西。他在外界社会生活久了,就认识到了人的机诈之心,但他在淳朴村庄中生活更久,降在他心中的善与“道”牢牢守护着他,以致他对那些能便捷得来却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根本无感。当有人夺去他应得的东西,他心中立刻涌来不公正之感,但他永远有多种合道的处理方式。因为道之无限,尊道之人的选择就格外多,而且“道”常使人做出对自己与他人更好的选择3。一天,他坐在一位乞丐身边静观这个世界的繁华,想到自己的故乡似乎也有人会制作这些便利的机械,但村人更喜欢与邻人合作使用简单的器物收获粮食;似乎在他儿时探索过的一个废弃粮仓中也有舟、车。他看了看身边面黄肌瘦的乞丐,立马想到故乡人的生活尽管没有此世界繁华,但人人衣暖食足,想到家乡没有那仿佛要消灭对方生命才罢休的争吵。那丢弃“道”的狡诈之心在他的故乡无法施用,因为人人视有此心的人如小丑。
他身处的“小国寡民”之地恰好拥有肥沃的土地、富饶的自然资源,我们不禁会想,如果邻国人民同样心思淳朴,但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受自然条件限制,连最基本的自然欲望饥渴等也得不到满足。当村民决定迁徙,来到上述之人的故乡并受到热情款待,他们每个人在这里几乎第一次有了饱腹之感。他们想留在这片土地,可如果这样做,这片肥沃土地的人口就会过多,来自贫瘠土地的人商议并做出决定:不能损害邻国人的利益,让我们重新上路,寻找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肥沃土地,天明就走,也不强迫要留在这里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子“道”与“德”的设想中,人之淳朴的自然本性更合“道”,“无知无欲”的素朴之人拥有自己的文明与生活方式,并且有能力创造出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