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隐私权保护的思考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同时带来诸多法律层面的问题,比如在网络中隐私权的保护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关键词】网络;隐私;隐私权;保护原则
  现在人们将网络称为“自媒体”,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种种方式,人们表达自己意愿、发表言论的途径越来越多,而利用网络窃取、窥探他人隐私,公开、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越来越多,在网络中如何做到隐私权的保护呢?
  一、隐私权的涵义
  (一)隐私权的内涵
  隐私据马俊驹先生在《民法原论》中的定义: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者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1]。
  隐私权一词最早发端于1890年,当时美国的两名律师塞缪尔?沃伦和路易斯?布兰代斯在《哈佛法律评论》上联合发表的名为《论隐私权》的文章,它是迄今为止隐私权的文章中对法律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他们将隐私权描述为“独处的权利”(Theright to be let alone)。正如布兰代斯所表述的那样:“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深知,个人生活的痛苦、欢乐和满足只有部分来自于物质世界。他们要努力保护美国人民的信念、思想、情绪和感受。作为对抗政府的一种手段,他们创设了独处的权利——这是一个文明人应该享有的最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涵盖最广的权利。一般都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个人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二)隐私权的内容
  一般来说,根据隐私权的涵义,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控制权、个人活动自由权、私有领域保密权、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主要可以大概包括下面这些具体内容:第一,公民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住宅电话等个人信息,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扩大公开和传播的范围;第二,公民的收入、储蓄、房屋等财产、经济状况等不受非法调查、公布或扩大知晓范围;第三,公民的生活照片、通信、日记和其他与其私人相关的文字及其载体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开;第四,公民的社会交往,生活往来例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第五,对于公民任何其他纯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内容,如裸照、恋爱史、性生活、生理缺陷等不得非法搜集或公开。第六,公民的私人活动领域如住宅等不受骚扰、干预、窥视等[2]。
  当然,这些内容的范围不同的学者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这些内容应是符合法律明文规定和社会公德并且不愿意为他人所知的。也有的强调这些内容只要是其不欲为外人所知的。其实就笔者来看,对于这些内容,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定,我们不能生硬的界限其范围。个人信息中如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这些信息尽管都具有个人属性,但都与人格尊严没有任何直接关系.这些信息主要用来帮助主体本身完成社会交往,也是社会与之发生联系不可或缺的信息。一般情况下,这些资料的谈论或者获取并不会引起对人隐私权的侵犯。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其个人强调其电话号码只能为其妻子所掌握,那么擅自扩大知情范围就是侵犯隐私了。而上述内容中一些与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的信息。如裸照、恋爱史、性生活、生理缺陷等,这些信息与人格尊严紧密相关,一旦公布或者被他人知悉。就会造成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损害。必然属于隐私权的范畴。在网络中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影响的广泛性,隐私权的相关内容极容易被侵犯。但是其涉及的具体内容却是基本相同的。
  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一)隐私权的保护原则
  根据我们对隐私权的理解,要做好对隐私权的保护一般来说须遵循一法律原则。首先是比例原则。比例原则乃是依具体事件,衡诸冲突法益间各种状况所作的公正合理的个案决定,因此,它是个别正义的具体实现。对于比例原则,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叫做“警察不得以炮轰鸟”。简言之,比例原则就是讨论目的和所采取的行为手段之间、对私益的损害和所保护的公益之间,比例是否合理。比例原则要求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适当、必要、不过度,不得对公民权利和利益造成非法的或过度的侵犯。在网络中就是要求对于在网络中行使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提倡社会公德时要平衡各种内容与隐私权之间的利益大小。其次是伤害原则。这原则的基本含义指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损害他人在法律上的利益,则可以做他愿意做的任何事,但是如果这种自行其导致了他人的伤害,但如果允许一个人随心所欲,自行其是,势必会引起一定的伤害。他需要对对有害于他人利益的行为负责,并且承受社会法律的惩罚[3]。在网络中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规范减弱,但是如果这种行为无害于他人,无论如何离经叛道,都不须法律加以干涉,反之,如果给他人造成伤害又另当他论,这对于网络中隐私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同样适用的。
  在网络上要做到保护好隐私权,必须依据这些原则和法律对隐私权的确认来进行法律权利位阶的判断,比如官员与职务有关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隐私,必须一一向公众坦白;这样的隐私权是不受保护的。比如“一夫二妻”等不道德行为看起来只和个人隐私相关,但是由于其违反社会公德,在网络上批露其人其事并进行适当批判是很正常的,不涉及隐私权的侵犯,但是如果以此事为契机透露其人的其它私人信息就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了。而如果为了猎奇、报复等原因利用网络侵入他人私人领域如卧室、住宅进行拍照、利用网络任意传播普通公民的相关私隐信息等则是完全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应当根据损害的事实、行为的违法性、因果关系、主观过错来认定,严重时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网络中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对于网络中隐私权的保护,我国的法律先后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在《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补充的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2010生效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了侵害公民隐私权等民事权益要承担侵权责任。这些法律都适用于网络。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我国先后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等60多部规范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其中许多法规中都有涉及隐私权保护的条款。然而由于这于法规法律位阶不高,规定隐私权的内容也不够规范全面,因此对隐私权的保护还要进一步完善[4]。
  总之,法律的保护仅是一种事后的防范,而网络隐私的保护更需要网民的责任和良心,建立一种在理性思考的宽容基础上的对隐私权的认知,才能更好的保护网络隐私权。
  【参考文献】
  [1]马俊驹.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3]罗昆.道德、法律与“人肉搜索”中的隐私权[N].人民法院报,2008-08-12.
  [4]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保护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3).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迎接“云”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更好地完成计算机取证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逐步加以完善,以避免在取证工作中出现问题,影响案件的侦破。本文将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环境下计算机取证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应对这些新问题的对策抛砖引玉。  【关键词】云环境;电子取证系统;建设  云计算技术即将普及,但在之前的十几年发展过程中,其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各种“云”现象也许
期刊
【摘 要】知识产权作为新兴的权利不但进入法律成为知识产权法,同时其又是涵盖众多门类,与人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尤其在当今的社会,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应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重。那么对知识产权理论的研究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对于知识产权的定性是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世界人权公约》赋予了知识产权人权属性,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理论,结合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分析知识产权的人权属性,有助于更好的把握知识产权法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因其发生暴力的事件频频发生,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也不断增加,这种形势直接关系到病人和医疗机构的利益,一定程度的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民众健康质量的提高。本文将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患矛盾;健康质量;解决机制  一、建全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对立法二元化造成的医疗纠纷法律适用问题已在逐步改善,如北京、广东等地
期刊
【摘 要】江苏轻纺公司诉香港裕亿公司等侵权纠纷上诉案,在我国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案中最高人民法院扭转了我国法院对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的消极态度,树立了立了符合时代精神和仲裁制度本质的指导原则,但其裁判理由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欺诈;侵权纠纷;仲裁条款独立性  一、案件背景及法院裁定  原告轻纺公司与被告裕亿公司和太子公司分别签订了销售合同,两份合同第8条均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
期刊
【摘 要】自行侦查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以及刑事诉讼案件是我国法律赋予我国各级检察院的侦查权力,同时检察机关也必须履行职责。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它有权力对我国其他的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各个环节,包括立案、侦查、逮捕、审讯、起诉、审判、执行等进行有效细致的监督。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司法和诉讼的过程规范做到依法办事,最终维持法律的公正、公平。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自
期刊
【摘 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三审将消协的定位修改为“社会组织”。“消协”定位的改变解决了其归类不清、经费不足的问题,以及为今后独立性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消协;定位改变;原因  2013年10月2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提交审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稿,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消费者协会的性质作出新的
期刊
【摘 要】律师的职责,除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之外,更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服务法治社会建设。笔者在十几年的律师生涯当中,从代理的婚姻家庭诉讼中发现:很多当事人在面临离婚的情况下,都很痛苦。痛苦的根源往往在于婚姻双方在婚前对婚姻的实质与婚后将要面临的问题缺乏了解。笔者建议在初中的高年级增加婚前教育内容,希望在初中学生青春期的躁动与对异性的好奇中增加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承担,为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奠定良好
期刊
【摘 要】界于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之间的案件时有发生,此时难免会出现民事判决与刑事判决冲突问题。如果民事判决在先,经侦查后认为案件事人又涉嫌刑事犯罪时,如何处理存在不同意见。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对一客观行为的定性和判断,只能是唯一性的,不能既是经济纠纷又是刑事犯罪,否则就会存在民事判决与刑事判决同时出现,引发冲突,出现司法执法混乱,影响司法权威。此种情况出现时可先走民事再审程序撤销民事判决后再进
期刊
【摘 要】本文试以纳税人权利源自税收契约为逻辑起点,针对目前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提出了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完善与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纳税人权利;立法;执法;司法;社会;保障  一、纳税人权利的内涵界定  (一)纳税人权利的来源  社会契约论的一般理论认为,为弥补国家主权产生之前无政治秩序的自然状态的缺陷,人们将自己自然权利让渡一部分给一个公共权威,这
期刊
【摘 要】1999年以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大革命,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的交易市场,带来了生产要素跨地域、跨时间的快速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电子商务交易具有虚拟化、无纸化、电子化、跨越时空限制等特性,较之于传统交易活动,带来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本文主要从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针对目前电子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