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者要面对的 风险与危机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有一天我正在画画,我已不记得画的是什么,但记得我犯的那个错误。我的画笔滑了一下,纸上多出一根线条,我的嘴唇颤抖起来。这幅画早已不知所踪,但那种沮丧,甚至耻辱的感觉,至今依然如新。
  即便我不愿意承认,但一些似乎无关紧要之事却常常让那种感觉重新浮现。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比如意外地碰烂了带去男朋友家的圣诞糕点,再如他人一些无心之言,好比“真是愚蠢”、“你本该知道”, 诸如此类,都可能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好几天。面对更大的一些挫败,即或我心知肚明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也会使我沮丧一阵。当一位经纪人告诉我,她知道我想写一本书,但是我提出的题材并不适合市场,我当时如受重击,灰心丧气,比失望还难过。消极的情绪淹没了积极的一面。 “你永远写不成一本书,”我对自己说, “你不够好。”经纪人的意思实际上并非如此,但我内心的判断却视而不见。
  这就是完美主义,追求完美,不计代价。
  因追求完美而苦苦挣扎的远非我一人。完美主义综合症呈年轻化趋势,并越来越常见。 柯朗和希尔的最近一项研究,对1989年~2016年完美主义的发生率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学术界首次对不同年代人群的完美主义作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本科生中有完美主义倾向者大幅增加。换句话说,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初期的大学生,现今大学生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概率要高很多。
  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儿童发育和完美主义的学者凯迪拉斯穆森说:“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五人中竟有两人是完美主义者。”她说,“我们开始将其视为流行病和公共卫生问题进行讨论。”
  完美主义在这代人中比例增高并不意味着这代人会更加成功。相反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变得更加脆弱、焦虑,甚至破坏我们的潜能。
  总之,完美主义是通过最终的自我挫败方式来应对世界。但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极具讽刺的是,在现实世界中,犯错误承认错误正是人们成长、学习和学会为人处世不可或缺的部分。犯错误和承认错误也能使你的职业生涯、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得到提高。完美主义者不惜任何代价避免错误,却因此更难实现自己崇高的目标。
  完美主义的缺点不仅在于它阻碍你实现最成功,最有成效的自我。完美主义倾向还与一大堆临床心里问题有关:抑郁症和焦虑症(甚至包括儿童)、自我伤害、社交焦虑症、广场恐怖症、强迫症、暴食症、厌食症、贪食症和其它饮食失调症、创伤后抗压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强迫性囤积症、消化不良、慢性头痛、以及最可怕的英年早逝和自杀。
  位于澳洲珀斯的科廷大学专门研究完美主义、饮食失调和焦虑症的高级研究员莎拉伊甘说:“这是一种能引发各类问题的心理疾病。没有其它状况可与之相提并论。”
  “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程度越高,遭受的心理障碍就会越多。”
  在文化方面,我们经常把完美主义看作是正面的美德。说你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实际上是对你自己的含蓄恭维。求职面试中被问到“你性格中最糟糕的特质是什么?”完美主义是个不错的备选答案。 (过去的雇主,现在你知道了!我不只是可爱而已)。
  有关完美主义的问题复杂且具争议。一些研究人员说,完美主义可分为适应性良好或健康的完美主义与不适应或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两种。前者以人生标准高,活力十足以及善于自律为特征,后者当竭尽全力也无法做到最好,或达不到目标时会倍感挫折。一项针对1000多名中国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资优学生多是适应性良好的完美主义者。 另一方面,适应性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可能缺乏天赋。虽然一些研究表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的一些行为,如因犯错而重罚自己,或念念不忘切勿辜负父母的期望等,都会使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但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高适应性完美主义的一些表现,如努力争取成就,完全没有负面效果,甚至还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例如,简单化地将个人高标准与自杀念头联系起来。研究人员争论说,即使有时可能会出现完美主义的念头,但影响不大,而且也是种误解。
  例如,在2016年一项对完美主义和职业倦怠的43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中,希爾和柯朗发现,运动员、职员和学生这些群体,相较没有远大人生目标的人,虽然他们人生标准很高但受益却很微薄,甚至还毫无好处,而另一方面他们却容易对职业生涯萌生倦意。
  约克圣约翰大学的希尔说,“有人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完美主义可能是健康和可取的。根据我们已经完成的60多项研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勤奋等等,这些都是优点。但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那些确实是完美主义的症状或副产品。但完美主义与高标准无关。完美主义是关于不切实际的标准。”
  “完美主义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思考自己的方式。”
  事实上,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常常被称为“健康”完美主义的那些表现,如追求卓越,实际上并不是完美主义。他们只是态度认真而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有这类倾向的人往往在学习中会有不同的学习成果。他们认为,完美主义并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或设定高目标来定义的。完美主义的关键定义是如何自我判断。
  以一位刻苦学习却成绩糟糕的学生为例。如果她告诉自己:“我很失望,但没关系,我总体仍是不错的。”这就很健康。但如果她这样想:“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不够好。”这就是完美主义。
  我们内心的判断是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作出评判:如对工作成效、人际关系、整洁程度、健康状态等。我自己的倾向可能与其他人有很大不同,但认识我的人可以接受我的这些方面。 (当我给我的伴侣发消息说,我正在写这个故事,他立即发回一长串笑脸表情符号)。
  因此,希尔说,完美主义者和非完美主义者“短期内远距离观察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当你长时间接近观察他们时就会发现,认真谨慎的人会在出错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应对事情。 完美主义者的情绪却大起大落。他们对压力很敏感。”   完美主义者可以让一场平静之旅转眼间风暴骤起,再将一场短暂的疾风变成五级飓风。至少他们是这样感知的。但是讽刺永无止尽,完美主义者习以为常的行为最终让他们更有可能遭到失败。
  又例如,在一场实验中,希尔给了完美主义者团队和非完美主义团队者具体的任务,但没有告诉他们这个测试是设计好的,结局是他们都不会成功。有趣的是,这两个团队都一直在付出相同的努力,但是有一个团队对整个进程感到很不高兴,并且提前放弃。猜猜是哪一个?
  希尔说,面对失败,“完美主义者通常情绪上反应更强烈。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内疚,耻辱。”他们也感受到更多的愤怒。
  “他们更容易放弃。当事情不可能完美的时候,他们倾向于以逃避来应对。”
  当然,这会阻碍他们获得渴望的成功。例如,在希尔针对运动员的60多项研究中,他发现运动成绩大小的最大预测指标就是练习。但如果练习不顺利,完美主义者可能会停止。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几乎各项体育活动都是逃避了结(或者说是开始后就放弃)。如果几乎从一开始我就不熟练,我就不想再继续练下去 , 特别是如果有人在一旁观看的时候。实际上,多项研究发现完美主义与对成绩的焦虑之间存在相关性,即使在10岁的儿童中也是如此。
  麻烦在于,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成绩与他们的自我意识是交织在一起的。 当他们不成功时,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失望,也会对自己本身感到羞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完美主义随后会成为一种对付耻辱的防御策略:如果你是完美的,你永远不会失败,如果你永远不会失败,那就不会有耻辱。
  结果,对完美的追求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因为完美是不可求的,所以追求完美也就不会有成果。
  完美主义会带来危险。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轻人患精神疾病的数量已经破纪录。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患抑郁症、焦虑症和有自杀念头的人比十年前更常见。研究表明,即便科研人员已控制住像神经过敏症这类精神疾病,完美主义倾向仍会引发抑郁、焦虑和压力爆棚等问题。病情恶化后果相当严重,完美主义者的自我谴责会令人产生抑郁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又会加重自我谴责,令人陷进痛苦的循环。
  精神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由完美主义所引起;不过一些精神健康问题会导致完美主义。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一年的时间里,有社交焦虑症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变成完美主义者——但反过来并不是这样。
  也有人表示,抵制焦虑和抑郁最强的方式是自我同情——这正是完美主义者缺少的东西。完美主义者擅长自我批评,而自我批评也会导致抑郁症。
  当谈到最惊心动魄的事情——自杀时,许多研究发现,完美主义是导致自杀的一个致命因素。有人发现,完美主义更有可能令抑郁症患者想到自杀,这种感觉甚至超越无望感。一项迄今为止最完整地分析自杀与完美主义关联的研究发现,几乎每一种完美主义倾向,包括害怕犯错,永远感觉自己不够好,父母极度苛刻,或者仅仅是拥有很高的个人标准,都会令人更频繁地想到自杀。(有两种情况例外:有条理的完美主义或要求他人的完美主义)。
  其中一些倾向,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和出于达到完美的考虑,也会产生自杀企图。
  “非黑即白的思维会导致完美主义者把失败看成大灾难,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将失败视为死亡令。”研究人员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参考了广泛的文献,这些文献表明,当人们在自己的社交世界中感到压力爆棚、被人指手画脚或过分挑剔时,他们会考虑各种形式的逃离行为(比如酗酒和暴饮暴食),甚至付诸行动,包括自杀。”
  勤奋认真工作的人能活得久一些,但完美主义者却死的较早。
  完美主义者的健康状况在很多方面较差,这并不奇怪。“完美主义者总是压力爆棚。即使没有压力,他们也会想办法制造压力。”有30多年研究经验的弗莱特说。他与休伊特一起制定的评估量表被认为是评价完美主义的黄金标准。
  另外,他说,如果你的完美主义找到了释放出路,比如变成工作狂,那你不可能有很多时间休息放松——现在我们知道,身体和大脑都需要休息才能健康运转。
  无论完美主义看起来有多自欺欺人,但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却越来越多。希尔和柯伦的综合分析是第一个全面、长期观察完美主义机率的研究。(测量完美主义的方法很多,但研究人員必须找到一个靠得住的方法——这个方法需经历了足够长的时间,并在广泛的研究中所采用,弗莱特和休伊特的评估表即是这样的可靠测量标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共检验了四万多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本科学生。
  从1989年~2016年,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一直不断增加。而具有“社交范畴性的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增加最快:32%的增长率。这类完美主义者的特点是,对他人的高标准要求很敏感。柯伦说:“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与严重的精神疾病密切相关。”
  调查结果与之前报告的内容一致。比如,2015年的一项针对天才郊区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尤其是在不健康的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之前的研究”。一项长达10年之久,针对捷克青少年数学奇才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同。
  伊根在她的临床治疗中,经常接触到饮食失调患者,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说,“我一直对病人的年龄感到震惊。女孩子看上去越来越年轻,甚至七八岁。这往往是由完美主义驱动的。确实,一代人比一代人可能更追求完美。”
  为何完美主义者会不断增加?当一个人把自我与成就合二为一时,就会出现完美主义。如果你明白这一点,这个问题就会变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自我定位?
  在当今我们许多人生活的社会中,每当遇到一个人,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靠什么为生。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的个人价值太过于由我们个人成就的高低大小来衡量,而所谓的个人成就往往又直接与我们衣食住行的实力相挂钩。完全陌生的人通过衡量记录在文书上的价值来决定我们能否租得起房子、买得起汽车,以及能否接受贷款等等的所有一切。然后,我们通过我们的外在表现,我们穿的鞋子,或我们的健美体魄,来获取这些资源,反过来,其他人也以同一方式来衡量我们是否值得一个职位面试,或是一顿晚餐的邀请。   柯伦和希尔也有类似的直觉。“在一个市场主导的社会中,失败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柯伦说,由于政府已经削减了社会安全网络,令失败的严重性更为加剧。竞争甚至已经渗入到学校:比如采用标准化的考试和高压式的大学入学规定。因此,柯伦说,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就难怪父母对自己和孩子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重点在取得成就上,那么孩子会非常讨厌犯错。”柯伦说。“如果孩子将这种以严格而狭隘的成就来定义自己的方式内在化,那你就会发现完美主义倾向开始出现。”一项深入研究发现,专注于学业成就可能导致后期完美主义膨胀。
  同样,金牌奖励式的育儿法和教学方式也有类似效果。如果你只要做得好就会得到赞扬,做得不好就得不到赞扬,你就会以为,只有做好一件事获得他人的认可,你才会有价值。
  如果使用其他策略,比如令孩子因犯错而感到内疚,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加棘手。研究发现,这些类型的育儿方式,使孩子更有可能成为完美主义者,进而发展成抑郁症。
  恐惧失败也会以其他方式放大。以社交媒体为例:今天犯了一个错误,你担心它会到处传播,甚至全世界都会知道。这并非是不可理喻的。同时,社交媒体的电子信息也强化了人们不切实际的标准。
  有些完美主义可以遗传。但也会因环境影响而产生(毕竟,如果只是通过遗传,症状就不太可能扩大开来)。那么为人父母的该如何抗拒这个势头?研究人员说,父母要通过观察和防范自身的完美主义倾向,塑造良好的行为。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温情。
  “比如这样对孩子说‘你确实努力过了。我为你所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这就是在创造如此一种环境,在这里,不完美并非不可以接受,而且还值得庆幸——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是人,而非神,”拉斯穆森说。拉斯穆森与其他研究人员共同撰写了关于家庭体系如何孕育完美主义的报告。他说,“或者对孩子这样说,爱和关怀他们并不以他们的表现为条件。要给孩子们这样的观念,孩子不必表现完美也是可爱和能得到关爱的。”
  治疗完美主义是一项特殊的挑战。在治疗病人时,你可以训练一些人更富有自我同情心。但是,当他们回到办公室,那里坐着苛责的老板和完美主义根深蒂固的同事,很多症状又会出现。
  普遍认为(但不一定正确),身为完美主义者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工作者,或更好的父母、运动员,或无论什么样的工作人员。
  “难度在于,病人通常很肯定自己的完美主义,这一点与抑郁和焦虑不同。”伊根说。“当我们感觉焦虑、抑郁时,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好事,我们想去之而后快。但当我们治疗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时,他们往往会对改变习惯心情矛盾。他们说追求完美对他们有好处。”
  伊根帮助病人自己证实了完美主义并非好事。比如,如果有人说,为了令他们的工作出色,需要每晚在家加班三个小时的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或许一周内连一天超时工作都不需要。通常患者会发现这样做效果也没什么不同——而且多花时间休息更有可能改善工作表现。
  作为本文笔者的我已经尝试让自己从追求完美中解脱出来。当我发现自己负担太重,并且在尽力做到“足够”(我已经意识到,足够的工作量对我而言其实并不存在)时候已开始筋疲力尽,也就是该让自己抽身的时候了。
  而我做得更多的是,对我自己及其他人,用善意的赞扬代替批评责难。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阻止自己对他人的过错反应过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更困難的是,我要阻止对自己的犯错过度反应,这点很重要。可笑的是,这还包括在我自己没有达到这个去完美化的目标时也不要责难自己。
  我还在进行这种训练。但我注意到,每次当我用同情代替批评苛责时,我觉得不那么紧张了,而且心情更放松。这是显而易见的。
  “允许不完美发生,接受并赞美不完美,可以令人得到自由。”拉斯穆森说。“因为要保持完美真的是很累。”?笏(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多洛米)
其他文献
我们都知道含糖的碳酸饮料卡路里含量很高,例如一听可乐饮料里面所含的糖相当于七茶匙。    糖和卡路里可以使人發胖,但是导致人们腰围增加的仅仅是饮料中的糖分,还是还有别的?比如碳酸饮料中的气泡?  位于巴勒斯坦的比尔泽特大学最近做了一项试验, 研究人员给一组雄性老鼠分别喂食含糖的碳酸饮料、普通的含糖饮料以及自来水。  结果发现,那些经常喝甜碳酸饮料的老鼠比喝普通含糖饮料或是自来水的老鼠体重增加的多且
西班牙是个钟爱美食的国家,其饮食文化样样出名,比如作为前菜的各类塔帕斯、不断推陈出新的大厨们、以及代代相传简单而又精致的菜谱等。若是说一顿西班牙式午餐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吃,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有悖常理,甚至怪邪乎的?但事实的确如此。  看到这里,你们先别急着惊讶喷饭,且听我把话说完。西班牙人对于午餐的食物部分可丝毫不含糊,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上心。西班牙人普遍爱美食,其中又极其看重午餐。  以我自己为例,
我们不能指望一两岁的孩子会自觉分享,或者理解什么是分享。而且教孩子分享,也不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这么简单。我们孩子幼儿园经常说一句话,叫做:分享是关爱。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它与人的社会认知发展是相关的。所以,在孩子学“分享”这件事上,也不能拔苗助长。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各年龄段认知发展的一些特点,然后按孩子的成长规律来启发他们去观察、思考,做出决定(比如是否分享、怎样分享)。  要不要分享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了余光中、蒋勋等知名作家林青霞、林文月、阮义忠的精选散文作品。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散文集。你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作家们行走过的世界,也能看到他们笔下的众生。比如蒋勋笔下的敦煌,神圣又细致入微;比如林青霞笔下的琼瑶,传奇又敏感多情……他们将文字变成锋利的刻刀,雕刻出孤独时光里的精致与美好。让我们体会到,孤独,是人生*久远的修行,它会让人生愈加完整。人生是一场修行,见自己者见众生。  
以下照片由欧美国家网络用户上传,展现世界各国市场的不同特色。这些地方你去过吗?一起来看看。 来自席尔瓦的图片:“汶莱晚市的沙嗲串烧,是当地十分受欢迎的街头小吃,伴花生酱一起吃就行。” 在越南会安市售卖的灯笼ELAINE WOODFORD 由伍德福德发送:“这些在越南会安市售卖的灯笼五光十色,目不暇给。” 由德梅瓦爾发送:“我在路上停了车,跟一位农夫买了一点他刚收割的向日葵。大家都互相信任,
关于拉伸,是健身人群应该掌握的必修内容之一,但很多人,拉伸动作不规范,甚至拉伸完,都不知道是针对哪一块肌肉。下面来看看18个拉伸动作,主要都拉伸了哪个地方:1、伸展脖子弯曲的肌肉  涉及肌肉:胸锁乳突肌  要点:手放在髋部,挺直背部,轻轻地抬头向上伸展。2、借助手拉伸脖子的侧区肌  涉及肌肉: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  要点:坐立,身体立直,将头倾斜到左边,耳朵找向左肩,相反的方向重复练习。3、婴儿
“丝路行”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在新栏目“丝路行”中为读者带来沿路国家和地区最美的人文景色。    诗歌、美酒与歌曲,1000年来,这些美妙的事物构成了伊朗遍布藏红花的灵魂内核。  毋庸置疑,这些都是让伊朗文化举世闻名的一些事物。不过,论及辨识度和让人震惊的魅力,它们可能都比不上波斯地毯和纺织品,尤其在海外更是如此。  
现代人不论是注重健康或体型,都开始重视减肥这项课题。而减肥方式百百种,要如何兼顾健康?水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健康,这也让许多人会选择以水果代替正餐来做减肥。然而这样做真的健康吗? 水果当正餐能减肥?营养师:也会产脂肪   营养师表示,其实水果是不适合长期作为正餐食用的。虽然水果里含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但水果里的含糖量很高,其实也会在体内产生脂肪,且不利于血糖控制,反而会让血糖失控。
最近,日本机场员工搬行李的视频又火了一下……之前,网上也流传过几个机场员工搬行李的视频,那基本是靠扔的……  然而在這个日本的视频中,却是这样的:  轻拿轻放,一件件整齐摆好,完全是把它们当自己的行李来对待。下雨行李箱被淋湿的时候,有的日本机场还会派地勤人员去一个一个擦拭干净。
大大上小学,英语考得很不好,我有点蒙,莫名的沮丧。  第一时间跟孩儿干妈梅吐槽:“妞儿,你干女儿这次考试简直了,我快不冷静啦!赶紧支招,小妮(她家女儿)为啥这么厉害?”  要说这闺蜜,整个一学霸之家,两口子名校高学历,女儿小妮在某大附小几乎永恒的年级前三,不能更羡慕。  她淡淡然:“哪有那么厉害,我都没告诉你,人称三年级的断层,小妮的数学考过70分。”  “你是用三年级的断层在恐吓我吗?”我瞪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