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u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为了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课程导入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善于设问,让学生勤思考多练习。
  【关键词】兴趣;培养;创设情境;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树立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陌生到了解直至熟悉,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某个事物时,在好奇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农村小学,普遍基础较差,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正处于从一个顽童到学生的角色转变期,在对语文学习有所向往憧憬的同时,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学习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比如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汉字读音相同,写法却不同,许多汉字虽然字形写法接近,但读音却差别很大,更别说一词多音(多音字)、一词多义等了。倘若再加上平时说话的习惯(方言的干扰),语文学习会有相当多困惑,小困惑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而此时老师一味责怪学生不努力、笨等,久而久之,堆积起来,无形中就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认为学校是高不可攀的大山,学生极有可能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因此,积极引导学生,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消除其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就尤为重要。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较以前大都有所改善,但是很多老师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上课仍然是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张嘴,授课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老师的思想范围之内,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也仅限于老师的说教上,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想象力有限,无法把教师讲解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理解不了,也就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无法体会文章在字词句以外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更不用说感受文章的美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文章,与文章同笑同哭,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非老师归纳好的段落大意。舍弃“一堂言”“满堂灌”,让课堂真正回归,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爱好学习、乐于学习。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新事物的观念,主动向新教师学习,向网络学习,而且要学以致用,运用影视、音乐、图片、动画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可以加深学生对实景的感受和理解,促使学生把干枯的文字和优美的画面衔接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在上综合性学习《家乡美》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上课前,我让学生先交流自己认为家乡的美的材料,然后我播放了一组家乡的桥、百花盛开的果园以及一些习俗图,同时配上 《谁不说咱家乡美》的歌曲,一幅幅别具风采的图片,立刻把学生带入了家乡美的文化,很多学生一看是自己周边的事物,便有一种原来我就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以前怎么没有感觉呀,顿时对家乡产生一种无限的崇敬之情,吸引他们去自己了解自己出生地的美,增强了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听到的东西我们一般忘得比较快,看到的能记得住,但动手做的才能学得更好。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不同器官多方位地去学习,使之成为一个积极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湖北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但菁老师在《麻雀》一文的教学中,面对弱小的麻雀,庞大的猎狗不战而退,对于孩子的生活是难以接受的,也不合常理。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知道,是麻雀的勇气吓退了猎狗,这样的话,学生仅仅记下的是一个答案,而没有能真正理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育就是要启迪和培养人的智慧。学生的表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的智慧都犹如休眠的火山,一旦点燃便有無尽的创造潜力。
  三、保持语文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由于年龄的原因,很多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常三心二意,兴趣很不稳定。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明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几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学习时空,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只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创设情境,积极引导,主动干预,让学生早日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晶晶.运用网络电视媒体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J].教学月刊,2002(Z1).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写作生活化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语文写作真正意义展现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作文课堂实践经验展开讨论,进而发现,想要实现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需要从阅读中寻找灵感、引导学生体味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挖掘素材、加强学生对生活热点的感悟,以及不断引导学生抒发情感,全面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和热议,传统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受到质疑,讲授法难道就没有教学价值了吗?笔者将以王崧舟老师讲授的《长相思》为例,具体分析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关键词】讲授法;语文教学;高效运用;王崧舟;长相思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讲授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合作学习
【摘要】贾平凹说:“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决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烦嚣尘世而不悲、不畏、不俗、不谄。”相信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读书,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更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读书;方法;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阅读面不够宽
【摘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生正处于口语发展的开始阶段,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的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各种有效的口语教学策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通过设置合理的口语教学目标,实施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口语情境,拓展口语实践的机会,最终帮助学生口语能力的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中学语文成语教学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目前的研究大量集中在成语运用方面,关于中学语文成语教学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对中学语文成语教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改进中学语文成语教学模式起到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语教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必不可少的因素,然
【摘要】语文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知识的夯实、文化的渗透,更加需要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通过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感受中国语言之魅力,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以提升,为学生更好沟通和交流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语言能力训练的教学开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能力;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语言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
【摘要】部编教材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课程体系,初中语文最新修订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因此,对于考查综合性学习的题型将以何种形式呈现,笔者结合各地的试题进行了设想,有结合现实生活,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将综合性学习与说明文微写作整合的;有将综合性学习与实用类文体联系起来的;有将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融合的。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古代文化常识;说明文  【中图分类号】G623 【
【摘要】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中国的诗歌历史非常悠久,以汉语创作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特色,我们既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够感受艺术思想的魅力,诗歌在文学价值、文化价值与人文价值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递基础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与熏陶,使得学生的个人修养与民族文化有效联系起来,为学生成长与发展
目的:  1.分析总结肾脏良恶性占位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表现  2.探讨肾脏良恶性占位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及定量参数特点及应用价值  方法:  1.对 52 例肾脏占位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