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绝不仅仅是CIO的事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怕再没有哪个企业可以信誓旦旦地说他们不会在管理中应用IT系统,有时候甚至有些身不由己——哪怕是一家小小的零售店,恐怕也会被它的供货商要求纳入到他们的流程管理系统中,更不用说那些大型企业,或者干脆是依赖于电子商务的零售批发商们。
  不过,尽管企业对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度不断变深和变广,各种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但是伴随信息化产生出来的一些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比如:信息孤岛,在大多数企业内,数据支离破碎地分布在多个应用程序中,每个应用都有其自己的结构和格式。而随着新技术概念的普及,比如:云计算的应用,会进一步在企业之外造成数据的分散。
  “你会发现业务部门是多么希望IT部门能为他们提供最及时、可信以及有用的数据。” Tony Young,Informatica高级副总裁兼CIO对《中外管理》说,“显而易见,这对战略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人们对数据的依赖之深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就连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我们都深有体会——解说员们越来越喜欢用数据来说事儿了,这让各种可能性变得越发饶有兴味。
  Informatica是企业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数据集成和数据质量,自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在客户忠诚度方面排名第一;而在7月1日刚刚结束的第八届美国年度企业最佳CEO的评比中,Sohaib Abbasi,Informatica的CEO击败了2700 多名高管斩获头名。
  “可信、及时、有用的数据”。听起来并不复杂,到底是什么让企业在数据搜集方面受阻,企业又该怎么办呢?为此,《中外管理》记者专访了Informatica高级副总裁兼CIO Tony Young。
  
  为什么你的数据不干净?
  
  《中外管理》:为什么企业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会如此困难?
  Tony Young:如果这可以轻易实现,那么每个人都可利用其数据制定明智的决策,确保业务运营顺畅无阻。但常见难题很多,比如:数据四处分散,企业甚至不清楚自己拥有哪些数据或这些数据的位置。还有,数据格式不对,质量不可靠。很多数据不干净,即使一次次地清洗它们,同一问题也会在其他地方或稍后出现。业务人员参与效率不高也是问题。而业务和 IT人员的描述方式通常大相径庭,他们之间其实需要反复沟通,这意味着数据搜集的工作费时、低效还容易出错。
  此外,企业通常也难以制定和执行管理数据的策略,难以验证业务案例。如果数据模糊不清,企业就很难判断业务为什么成功或者失败。
  《中外管理》: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Tony Young:企业必须意识到“数据驱动业务”的重要性,这可能需要企业改变它的文化,但是回报是丰厚的。
  事实证明,数据驱动型企业可以像管理战略资产一样管理其数据,进而实现数据业务价值的最大化,确保可随时随地按所需方式为业务提供相关的可靠数据,以支持瞬息万变的业务需求。
  
  数据是任何应用的“本”
  
  《中外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在中国应用多年,比如ERP, 但成功率低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问题,这跟数据管理有关系吗?
  Tony Young:确实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在做ERP的时候,传统的做法是先做ERP然后做数据管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因为ERP的应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不断升级,但是数据总是在那儿的。所以他们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在上ERP系统之前,如果不对数据迁移做一个很好管理的话,有可能你花了好几年,万事俱备了,ERP系统上马了,结果发现数据支撑不了。要更好地管理数据,并不是数据项目越多越好,而是事先就要有一个整体的数据战略。
  《中外管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一个通用的数据平台而管理框架又过于复杂,这导致了IT应用的不顺畅。数据管理能否有助于理顺这种矛盾?
  Tony Young:我完全同意。我之前在惠普干过11年,也面临到很多数据挑战,通常人们在做IT项目时会只关注项目和系统本身,而忘了数据。其实不同的系统,比如说ERP系统,它是需要来自方方面面数据的,比如说供应链的数据、客户的数据等等。通常编程人员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写不同的接口,这些小的系统之间会有一些小的连接,非常错综复杂。这就会造成你说的那种情况,从框架的角度来看根本就没有数据治理可言,另一方面又因为全都是手动编码的接口,所以也没有数据平台。我在跟这些公司的CIO沟通过程中发现,他们30%~40%应用的预算都是花在管理这些小的连接上了,而这种管理丝毫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数据平台。在原来的情况下都是点到点的连接,而数据平台可以把不同的系统连起来,比如说左边是云,右边是B2P供应链,它们都可以以一种近乎实时的方式连接起来,而且数据的格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对数据接受的宽容度非常高,这降低了数据管理的成本,并提高了可信性和即时性。
  
  最关键的仍然是人
  
  《中外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达到理想的数据管理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Tony Young:其实有两个挑战,第一个问题是谁拥有这个数据,谁负责治理这个数据?第二,从历史来看,没有一种工具来推动IT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很多厂商把数据质量的问题看成IT的问题,而不是业务部门的问题。传统做法,业务人员要找到IT分析人员表达他的需求,IT人员再去找编程人员根据这个来编,然后再测试,再反馈过来,过程非常长。而相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举个例子,Informatica给终端用户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工具,就是他们可以自己定义对数据管理的需求,这就大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
  在数据治理方面重大的挑战,就是业务部门不清楚他们在管理数据当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中外管理》:但有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业务人员愿意参与进来?尤其是对那些拥有众多分公司的企业,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了。
  Tony Young:完全同意你的说法,有句老话说:是人负责处理技术。
  技术要变,但是技术要想获得更好的结果,还得靠改善你的人和你的流程。企业该怎么办呢?举个例子:我们规定公司销售的信息全部都要输入到系统里面。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花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的规定是,如果你不把信息放进信息系统,就算现在销售业绩再好,都不算你的。把信息输入系统要三个步骤,很快也不难,做了有奖金,没做的话再好的业绩都不算。一年以后,所有的人都在系统里了。我们的董事会花上10秒钟,就可以看到全球所有人的数据。
  因此如果只有IT,没有制度,就不会成功。
  事实上,最难的部分的确是人,观念上的改变必须要靠总部这边的决心,然后是流程。好的数据管理必须是整个企业要支持的事情,而非像过去那样只丢给IT部门。
  《中外管理》:业务部门和IT部门是否会产生信任问题,或相互抵触?规章制度这东西有时候会变成互相指责的工具。尤其是在推行阶段,在此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Tony Young:我举个中国公司的案例,是我们的客户。在国内IT应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一旦有问题产生,企业就寄希望于导入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但由此产生更多的问题,因为IT部门在整个管理架构的最底端,他们发现得到有质量的数据很难,也会出现你说的问题。所以客户最终决定,把整个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变成一个独立的部门。使用者由各部门的精英组成,这个部门掌握制定数据管理标准的决定权,由他们来沟通业务部门和IT部门。这个组织的人数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为数据管理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管理
  责任编辑:化 石
其他文献
故事一:大自然帮孩子认知世界  讲述者:张雨,女,32岁,女儿5岁,从事市场推广工作  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家庭,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方法之一就是去公园。一次,女儿问我:“妈妈,这是树吗?怎么长得像小狗?”当自然的东西被修饰过,难免会让孩子感觉匪夷所思。如何让孩子接触最丰富、最真实的自然呢?我想恐怕就是乡村吧。  我从小就在城市的环境中长大,可谓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典范。我曾看着绿油油的韭菜,高声赞叹
期刊
组织提升篇    知名企业的管理绝活  麦当劳: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
期刊
有个小伙子开发出一个产品字典,他本人非常满意。不少同事跟他说这个字典其实不太好用,他总是立刻反驳:“你不懂开发。”后来,公司派他轮岗,去客户公司驻扎。他于是有了亲自问客户的机会:“你用没用过这个功能,好不好用?”  结果,客户回答:“这个功能太差了。想法是好的,但是实现的方式太差,导致我们工作量增加很多。你给工程师带个话儿,这个产品一定要改进。”小伙子恍然大悟,他终于开始理解,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期刊
那个下午,马长安(Marc Chapman)笑容绽放。  这位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对中文的掌握还仅仅限于“谢谢”的水平。不过,他反复强调的词语尽管单调却也明确——“兴奋”。  6月9日,IBM与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在京联合宣布:双方将携手协作共同组建团队,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企业应用软件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或者你愿意简化些,不妨理解为“IBM咨询+金蝶软件”。  这是国产
期刊
在金蝶内部的数支篮球队中,徐少春是后勤队的队员,司职前锋。整个公司的联赛,要打一个赛季,冠以“KBA”,丝毫不逊于NBA。  虽已“奔五”,徐少春在赛场上的表现可谓精力充沛,小伙子们打完一场还要休息一会儿,他不用,打全场,而且投篮准,尤其是两分球,命中率高达80%。  没人刻意去让他,甚至有时候剧烈冲撞中会把他撞倒,他拍拍屁股重新来。    “与己斗”    一直以来,激情,是徐少春的标签。  金
期刊
“我坚信中国管理模式一定能在全球崛起,而且这件事情很伟大。如果说你能把个人事业和国家责任结合起来,人生的意义会更大。”——徐少春    哲学治理  《中外管理》:这么长的转型过程中,作为掌舵者,曾经遇到过的重大问题是什么?  徐少春:转型比较艰难,为此公司在人才战略上也做了很多改变。我们找了很多外部的人进来。  但现在看来,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方法论。引进看起来是灵丹妙药,因为速度快,
期刊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东坡回顾自己一生时写下的名诗,诗中可见黄州对苏东坡的重要性,甚至东坡先生的号,就源自当年黄州太守划给他的“东坡”之地。  而黄州,就是现在黄冈市市区所在地。  黄冈的魅力之一在于处处留下了苏东坡的足迹,而崇文重教的传统也让黄冈的教育全国闻名。这里还是禅宗四祖、五祖的祖庭所在地和毕昇的故里……黄州能够成就苏东坡,也是有深厚基础的。  
期刊
高盛,一家曾经备受推崇的美国投资银行,正在不断遭遇麻烦。先是被SEC指控涉嫌在销售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CDO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他的其他部门正在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之后,高盛在希腊债务危机中扮演的不光彩行为又被曝光。他们先是帮助希腊政府做假账,使希腊成功混入欧盟,同时却利用手中的一手信息做空希腊债券,从中大获其利。    生意=合法犯罪?    高盛如同一家赌场不守信的庄家,不但坐庄,而且
期刊
2010年6月盛夏,由《中外管理》杂志社、北京中外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办的“2010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在北京温都水城隆重召开。2010年,对于企业界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尤其是制造业。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带来的大量订单使沿海企业一度出现“用工荒”;紧接着,是以富士康事件、广本事件为代表的劳资关系矛盾旋即成为热点;继“80后”之后,“90后管理”又成为拷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  不论是因为
期刊
在阿拉伯国家,超过90%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如:巴林和迪拜的卡诺(Kanoo)家族、约旦的纳奎尔(Nuquls)家族、巴林的扎雅尼(Zayanis)家族、阿联酋的阿尔古拉尔和埃及的萨拉姆(Sallams)家族等。这些家族都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且都不是以石油为基础。他们为阿拉伯地区的22个国家(分布于北非和中东)提供各类消费品。同时,他们还控制着工业生产、建筑、汽车贸易、物流、服务、银行和保险等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