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科学文化的理论教育,也将视角转移到了艺术性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舞蹈已经成为了必修科目。针对这一变化,各高校作为学前教育人才的主要输出地,更是将舞蹈教学作为重点教学科目。以便迎合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幼儿舞蹈老师。对此,本文将针对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并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以学生为本;舞蹈教学
引言:学前教育针对的学生年级比较小,正是各方面认知开始养成的时期,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老师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创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表现,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以此突出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展开以下分析。
一、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必要性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依赖于人的肢体,而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是不尽相同的,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条件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进度和训练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学生阶段的末期,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和恐惧,难免会有矛盾心理,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老师在培养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得到充分尊重,让学生做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关爱和培养,并且通过教师的人文关怀,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提高整个舞蹈课堂的教学效果[1]。
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学习,需要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然后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不等于脱离老师和同学而独自学习,而是需要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意识,它是学生会学习的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知识和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需要老师对自己的见解做出正确的指导,以便学生可以快速的成长。如:在舞蹈开度的基本训练教学中,教师经过操作示范,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的感觉,寻找开度训练的5种以上的方法,并通过尝试探索出一种让自己进步最快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摸索、尝试,学生提高了技能,了解自身的学习规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求知、探索、合作的能力。在学前教育的舞蹈基训课上,由于学生不可进行高强度的肌肉练习,所以重点在训练技巧和方法上。小组合作探究之前,要求教师的动作示范要到位,准确而富于神韵,动作讲解要细致,特别要强调动作衔接。这样,学生的探索才会准确,不跑偏[2]。
(二)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互动教学法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包括感知、情感、实践活动的互动。在舞蹈基训课上,通过与音乐、节奏以及舞蹈道具等的互动,调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强化学生的技能并以此来激励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审美兴趣。在师生互動中,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与学生形成一种互动氛围,消除学生对于舞蹈动作学习中的思想束缚,提高学生的舞蹈热情。在学习动作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通过帮助学生扶正头、摆正手臂等身体关节部位,适当地和学生进行肢体上的接觸,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学生的相互学习,进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教学,旨在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强化舞蹈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互动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3]。
(三)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任务驱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它的基本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如在幼儿律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动作要求,让学生们模仿相似的动物动作,例如模仿狐狸走、兔跳、骑马等,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动作要求,3到5个人一组,在老师规定的音乐节奏中,合作编一段舞蹈,舞蹈要符合音乐的律动,并且舞蹈内容要具有协作感。在学生们的创作以及表演过程中,老师在旁边观察,并且适当的给予指导。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并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多是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性格进行教学,以便确保幼儿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勇于表现自我,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严.浅谈学前教育舞蹈创编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
[2]魏建国,李宁萍.浅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田玉,张斌.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浅谈自主、合作学习方式[J].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4.
[4]郭卫平.浅谈互动教学在体育课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关键词:学前教育;以学生为本;舞蹈教学
引言:学前教育针对的学生年级比较小,正是各方面认知开始养成的时期,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老师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创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表现,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以此突出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展开以下分析。
一、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必要性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依赖于人的肢体,而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是不尽相同的,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条件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进度和训练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学生阶段的末期,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和恐惧,难免会有矛盾心理,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老师在培养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得到充分尊重,让学生做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关爱和培养,并且通过教师的人文关怀,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提高整个舞蹈课堂的教学效果[1]。
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学习,需要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然后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不等于脱离老师和同学而独自学习,而是需要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意识,它是学生会学习的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知识和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需要老师对自己的见解做出正确的指导,以便学生可以快速的成长。如:在舞蹈开度的基本训练教学中,教师经过操作示范,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的感觉,寻找开度训练的5种以上的方法,并通过尝试探索出一种让自己进步最快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摸索、尝试,学生提高了技能,了解自身的学习规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求知、探索、合作的能力。在学前教育的舞蹈基训课上,由于学生不可进行高强度的肌肉练习,所以重点在训练技巧和方法上。小组合作探究之前,要求教师的动作示范要到位,准确而富于神韵,动作讲解要细致,特别要强调动作衔接。这样,学生的探索才会准确,不跑偏[2]。
(二)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互动教学法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包括感知、情感、实践活动的互动。在舞蹈基训课上,通过与音乐、节奏以及舞蹈道具等的互动,调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强化学生的技能并以此来激励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审美兴趣。在师生互動中,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与学生形成一种互动氛围,消除学生对于舞蹈动作学习中的思想束缚,提高学生的舞蹈热情。在学习动作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通过帮助学生扶正头、摆正手臂等身体关节部位,适当地和学生进行肢体上的接觸,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学生的相互学习,进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教学,旨在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强化舞蹈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互动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3]。
(三)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任务驱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它的基本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如在幼儿律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动作要求,让学生们模仿相似的动物动作,例如模仿狐狸走、兔跳、骑马等,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动作要求,3到5个人一组,在老师规定的音乐节奏中,合作编一段舞蹈,舞蹈要符合音乐的律动,并且舞蹈内容要具有协作感。在学生们的创作以及表演过程中,老师在旁边观察,并且适当的给予指导。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并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多是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性格进行教学,以便确保幼儿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勇于表现自我,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严.浅谈学前教育舞蹈创编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
[2]魏建国,李宁萍.浅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田玉,张斌.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浅谈自主、合作学习方式[J].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4.
[4]郭卫平.浅谈互动教学在体育课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