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扩张与科技发展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受教育程度低,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快速的增长,尽管数量上去了,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的扩张能否适应和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呢?本文从大学扩张的角度来论述大学与科技发展之间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与促进从而达到双赢的。
  【关键词】大学;高等教育;扩张;科技发展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大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以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为代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单一的教学的职能,从欧洲古典大学传统的四大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哲学院)可以看出他们是为社会培养官吏、牧师和医生等。随着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从此,大学与科技的发展便结下了“缘分。”在20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信息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海洋技术等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着促进科技发展的途径、方法。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进行着科学研究,同时还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推进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1.大学扩张的表现
  1.1大学招生人数的增加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教授根据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精英教育(入学率为5%)、大众化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我国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由1999年的92.4万增加到2008年的5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 增加到23% [1] ,仅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便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要用几百年才能完成的。
  1.2大学建筑规模的扩大
  由于大学的扩招,生源急剧增加,宿舍楼、教室、图书馆、食堂等都颇为紧张,为了应对扩招所带来的压力,全国许多大学都掀起了建设‘新校区’的热潮。大学新区建设与地方政府追求GDP的需求相吻合,因而很容易得到官员们的支持,从而能够相对容易的就获得用地的批准。因此很多高校不管自身条件是否具备,都开始盲目的扩建,有的高校甚至扩建至三四个校区。新校区里面设备齐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电子信息教学工具,图书馆资源丰富,校园环境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3大学院系设置的增加
  我国在1949年前的大学一般只有几个学院,如北京大学只设有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六个学院29个系,清华大学为五个学院27个系,复旦大学4个学院9个系[1],从90年代初开始的大规模的院系合并潮后,各高校建立了很多下属的学院,扩招后,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和一些新型专业新校区的设置,学院数大大增加,大学少的有十几二十个学院,多的则达到了48个学院之多[2],行政领导的权利大大被强化了。
  1.4大学影响力的增强
  大学通过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来实现其对社会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等各方面的影响力,逐渐从原来的象牙塔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在社会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现代社会的火车头,而不仅仅只是传承知识,培养官吏、牧师、医生等。由于大学拥有一大批科研教学人员,科研设备和丰富的藏书,在科技研发,航天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创造力大大增强,为社会输送各种各样的人才,促进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大学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2.1大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人才
  有人说:大学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其实也并不无道理,科学技术无论进步的有多快,如何发达,经济发展如何迅速等,归根结底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而大学则正是孕育和培养这些高素质人才的摇篮,985和211工程的建设,也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成为了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同时,大学还不断的衍生新的思想,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技术材料,已经不单单只是为了教学为了培养牧师官吏而存在,而是源源不断的培养大量的掌握高深理论的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成为主力军的各方面的人才,满足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2大学本身也进行着科学研究,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大学是各类高端人才汇聚的地方,首先他的学科门类专业设置都很齐全,拥有各类科研设备,图书资源,大型实验室等,具备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在学科交叉和信息交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战后,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发展步伐迅速加快,大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2.3大学为科技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提供平台
  大学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起到了传输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通过科技园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平台。斯坦福大学科技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到20世纪50年代初已经形成了“硅谷”工业园,斯坦福大学的科技成果也通过科技园区转化成了实际的产业的,掀起了建设大学科技园的热潮,我国也已经建成了八十多个以研究型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如清华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吉林大学科技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等,平均下来每个科技园都有上百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的科技成果也正是通过这些科技园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
  3.大学对科技发生作用的条件
  3.1大学中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大学作为培养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人才的场所,作为个体受教育的一个阶段,不仅使个体的身心人格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个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也已经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的发展,终究要靠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来实现,若果大学中没有一个高素质的群体,那么他也不能衍生出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也不能对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任何的作用。
  3.2大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犹如矛盾的双方,既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学者将科技的这种负面的作用称为:“科技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为人类谋福利,反而有可能破坏甚至使人类灭亡,走向道德的边缘,如原子能、生物化学等技术如果被正确应用则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若用来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一旦被滥用则有可能加速人类的灭亡。科技本身发展到今天就已经以牺牲了环境为代价,尽管他的发展带动了现代工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问题。这就要求作为科技发展的主力军的大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要有科学的精神,同时还更应该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科技的发展,从而造福人类社会,达到大学和科技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1)
  [2]亞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粟荔,凌玲.回旋的推动力[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
  [4]崔立勇.大学扩招在争议中走过十年[J].中国经济导报,2009-9-17,(B06).
  [5]赵国栋.关于大学与科技之间关系的历史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3)
  [6]曾建国,陈光.浅议大学与科技园的关系[J].教育管理,2003.1.23.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其中表达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所收录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其内容
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特征出发,在实施中应该把握如下三点: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关注活动的开放性和强调参与的过程性。一、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应该把更多的时
语文教学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对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感兴趣,语文教师就必须有驾驭语文教学的技巧.
本文针对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及工程制图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工程制图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排课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改革。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艺术类工业
近代工业企业“官督”行为是影响企业治理的重要因素。晚清政府通过对企业经营项目审批权、人事任免权和账目稽查权的控制,对近代企业治理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政府在为
文艺创作并不是反映论认为的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文艺创作必须要经过情感等中介的转换,本文通过对情感这一中介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转变,
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挑战教学的开展将有效地提升整个的教学效率,也将实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各种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都依靠问题意识来维系和支撑。在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
英语和汉语在词、句、篇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的情况.中国读者如果不了解英语所包含的那些与汉语文化不同的信息,就难于恰当地使用英语来进行交际.因此,英汉词典应该在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