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教师探讨如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探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创设教学情境应考虑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创设导入情境,正确导引学生的“心向”;二是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在探疑中乐学;三是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创作中培养语文兴趣。三种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自然乐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趣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但职中学生对此往往有所误解,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进入职中主要是学专业课,文化基础课可学可不学。因此,语文虽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但在职中许多学生心目中却常遭“冷遇”,这给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所以,作为职中语文教师,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探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在激趣,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就显得特别有现实意义。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时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使他们乐学的一种手段。由于课堂教学是特定情境的人际交往,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受到激发,从而好学乐学,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针对职中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呢?
1 精心设计导入情境,正确导引学生的“心向”
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正是基于这种意义,导入这一环节才被重视。导入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巧设导语上下功夫。因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绪一下子聚拢起来,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研究,心理学上有一种称为“心向”的现象,即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存在着上好课的动力准备,但这种“心向”是既强烈又短暂的。所以,如果上课伊始,教师能用精炼的语言,短暂的时间巧设导语,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综观众多语文名家,无不在导语的设计上精益求精。所以,要抓好这一环节,以正确导引学生的“心向”。巧设导语,关键在于“巧”,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应根据文章内容和文章体裁及教师自身的情况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可以用悬念法导入,故可设计问题导语。以教学《她找到了一个新行业》为例,我这样设置导语:“人们希望生活如芝麻开花,如果一个人下岗了,那就是很难堪的事情,因为生活会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她下岗了,但她却要感谢下岗,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导入,由于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形成反差,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一开始就把他们吸引到学习课文上来了。语文教材里又含有无穷无尽的美: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等等。这些美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优越条件。老师可以抓住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精彩传神的细节刻画,真切感人的形象塑造等,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予以描绘和渲染,故又可设计渲染式导语。如教学《荷塘月色》,我就这样设计导语:“自清先生的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常常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绚丽的图画,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暖风悠悠、细雨绵绵的万物复苏的春景,怎能不激起我们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和珍惜?那飞珠溅玉的梅雨潭,那平铺着、厚积着、不浓不淡的、不明不暗的一潭绿水,又是多么令人神往!还有那荷塘上淡淡的月光,薄薄的轻雾,田田的荷叶和散发出缕缕清香的、点缀在一片碧叶中的荷花,又是多么的迷人!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是文学的熏陶,是精神的享受。”随着我的渲染,学生早已产生共鸣,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这样导入之后学习课文,同学们都非常投入。
2 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在探疑中乐学
好的导入,等于在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但如果老师就此满足,停止激趣,学生原来被调动的学习热情会逐渐冷下来,因此,老师要考虑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所谓问题情境,与问题导语有别,是指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它大多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存疑、探疑、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设计问题情境,犹如在课堂上故意挑起矛盾,激发学生探疑。设计的关键在于选准问题的“触发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在引导学生分析写作特点时,我就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她却难却“我”的怜邀,在献上高超的弹奏后自诉身世,使我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也诉说起自己的遭遇来。对此,大家有没有发现,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我”诉说遭遇,则一点儿也不提被贬以前的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设置情境,虽有难度,但学生经过思考还是可以理解的。作者这样写,是想以彼之详来补此之略,即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来说明作者被贬之前的情况。学生如果能联系作者的遭遇,并对“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有较好的理解,答案就不难得出。这样,老师以疑导思,学生思而得果,学习有成功感,自然觉得学语文有趣了。(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1页)
3 积极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语文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学生实际,多创设问题情境去吸引学生,这很重要。但要取得进一步的激趣效果,创设情境还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老师要积极创设想象情境,使学生在课内引起创造欲,在课外检验创造力,让学生在参与创作中培养语文兴趣。语文教材中不少作品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老师如果能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乐在其中。以《项链》为例,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比较特别,小说在高潮时嘎然而止,小说本来可以有结局,但作者不写,把结局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发挥,这正好给老师创设想象情境提供了空间。为了让学生参与创作,教读完这篇小说后,我这样创设情境:路瓦栽夫人辛苦了十年,赔上了青春,还清了债务,这本来可以引为自豪的事情,却不料被佛来思节夫人一句话化为乌有,原来路瓦栽夫人所借的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对路瓦栽夫人来说,有如晴天霹雳,但作者没有把结局写出来。路瓦栽夫人的结局到底如何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激活了,跃跃欲试。此时,我因势利导,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请为《项链》设计一个结局。在作业中,同学们想象出种种结局来。虽然,无论多巧妙的结局,也难以超越莫泊桑对小说结局的处理技巧,但是,由于创设了想象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兴趣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总之,面对职中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激趣,积极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趣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但职中学生对此往往有所误解,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进入职中主要是学专业课,文化基础课可学可不学。因此,语文虽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但在职中许多学生心目中却常遭“冷遇”,这给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所以,作为职中语文教师,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探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在激趣,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就显得特别有现实意义。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时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使他们乐学的一种手段。由于课堂教学是特定情境的人际交往,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受到激发,从而好学乐学,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针对职中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呢?
1 精心设计导入情境,正确导引学生的“心向”
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正是基于这种意义,导入这一环节才被重视。导入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巧设导语上下功夫。因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绪一下子聚拢起来,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研究,心理学上有一种称为“心向”的现象,即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存在着上好课的动力准备,但这种“心向”是既强烈又短暂的。所以,如果上课伊始,教师能用精炼的语言,短暂的时间巧设导语,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综观众多语文名家,无不在导语的设计上精益求精。所以,要抓好这一环节,以正确导引学生的“心向”。巧设导语,关键在于“巧”,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应根据文章内容和文章体裁及教师自身的情况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可以用悬念法导入,故可设计问题导语。以教学《她找到了一个新行业》为例,我这样设置导语:“人们希望生活如芝麻开花,如果一个人下岗了,那就是很难堪的事情,因为生活会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她下岗了,但她却要感谢下岗,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导入,由于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形成反差,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一开始就把他们吸引到学习课文上来了。语文教材里又含有无穷无尽的美: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等等。这些美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优越条件。老师可以抓住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精彩传神的细节刻画,真切感人的形象塑造等,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予以描绘和渲染,故又可设计渲染式导语。如教学《荷塘月色》,我就这样设计导语:“自清先生的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常常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绚丽的图画,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暖风悠悠、细雨绵绵的万物复苏的春景,怎能不激起我们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和珍惜?那飞珠溅玉的梅雨潭,那平铺着、厚积着、不浓不淡的、不明不暗的一潭绿水,又是多么令人神往!还有那荷塘上淡淡的月光,薄薄的轻雾,田田的荷叶和散发出缕缕清香的、点缀在一片碧叶中的荷花,又是多么的迷人!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是文学的熏陶,是精神的享受。”随着我的渲染,学生早已产生共鸣,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这样导入之后学习课文,同学们都非常投入。
2 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在探疑中乐学
好的导入,等于在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但如果老师就此满足,停止激趣,学生原来被调动的学习热情会逐渐冷下来,因此,老师要考虑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所谓问题情境,与问题导语有别,是指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它大多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存疑、探疑、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设计问题情境,犹如在课堂上故意挑起矛盾,激发学生探疑。设计的关键在于选准问题的“触发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在引导学生分析写作特点时,我就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她却难却“我”的怜邀,在献上高超的弹奏后自诉身世,使我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也诉说起自己的遭遇来。对此,大家有没有发现,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我”诉说遭遇,则一点儿也不提被贬以前的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设置情境,虽有难度,但学生经过思考还是可以理解的。作者这样写,是想以彼之详来补此之略,即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来说明作者被贬之前的情况。学生如果能联系作者的遭遇,并对“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有较好的理解,答案就不难得出。这样,老师以疑导思,学生思而得果,学习有成功感,自然觉得学语文有趣了。(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1页)
3 积极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语文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学生实际,多创设问题情境去吸引学生,这很重要。但要取得进一步的激趣效果,创设情境还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老师要积极创设想象情境,使学生在课内引起创造欲,在课外检验创造力,让学生在参与创作中培养语文兴趣。语文教材中不少作品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老师如果能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乐在其中。以《项链》为例,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比较特别,小说在高潮时嘎然而止,小说本来可以有结局,但作者不写,把结局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发挥,这正好给老师创设想象情境提供了空间。为了让学生参与创作,教读完这篇小说后,我这样创设情境:路瓦栽夫人辛苦了十年,赔上了青春,还清了债务,这本来可以引为自豪的事情,却不料被佛来思节夫人一句话化为乌有,原来路瓦栽夫人所借的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对路瓦栽夫人来说,有如晴天霹雳,但作者没有把结局写出来。路瓦栽夫人的结局到底如何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激活了,跃跃欲试。此时,我因势利导,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请为《项链》设计一个结局。在作业中,同学们想象出种种结局来。虽然,无论多巧妙的结局,也难以超越莫泊桑对小说结局的处理技巧,但是,由于创设了想象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兴趣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总之,面对职中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激趣,积极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不会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