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在教育行业得以更进一步的普及,人们对此理念的认识也更加全面而深入。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而面向了更广的范畴。以化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为例,它不仅在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化学知识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自主、创新、理解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本文的写作便以此为核心,对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作如下叙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改背景 实验教学
对于“新课改”,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我们应当以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进而达到新课改的有关要求。而所谓素质教育,即学生本身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锻炼自身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新课改之后也出现了许多相应的教学方法,试图相关的教学要求提供有益借鉴,其中,在化学课堂中,尤其以“实验教学”最具有代表性,在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下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归纳、总结。
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学习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自主性是学生们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或一切知识内容的一块垫脚石,做好此处的铺垫,才能促使课堂的进一步教学得以顺利的展开。众所周知,实验是一项动手实践性质的教学,而初中阶段的学生们,身心发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增长和积累的阶段,因此,在操作实践方面有着很大的兴趣。鉴于此,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实验教学的形式,通过实验过程,促使学生们能够结合教材知识,更加自主的去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节的有关内容时,我便通过运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对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进行了一次培养。如:本节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分辨出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变化现象等。我便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中分别进行了二者的化学实验。如:物理变化利用蜡烛燃烧的实验进行解释,化学变化则利用了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等一系列的自主行为,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进和提高,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课改背景下教育行业所大力倡导的一项教学目标。化学实验教学,其本身的过程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探究性,而实际的动手操作又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学生们必须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灵活把握,并善于观察、分析和创新,如此才能保证相关实验得以顺利的完成。由此可见,利用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锻炼是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例如:我们仍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进行锻炼。上述内容提到,为了帮助学生们懂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概念的区别,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实验进行论证。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还有什么实验能够有效的论证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学生们对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实验论证,有的学生便十分有创意的运用燃烧纸张的实验进行了论证:“纸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并产生光和热,而最后纸变成了灰烬,产生了二氧化碳,质量比原来减轻了,燃烧时学生还创新的用烧杯将其罩住封闭,会发现还有H2O的生成。”这一实验过程不仅简单,而且取材也十分方便、节省,通过这一实验和实验过程中的种种创意,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实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属于实践性质的行为,而实践是检验真理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化学知识往往是抽象而复杂的,这也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而通过化学实验的过程,正好能够将化学世界中这些抽象的存在直观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从而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去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概念,极大地锻炼和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节相关内容时,教学重点便在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及其應用,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我便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化学的实验活动。如:中和反应概念的诠释,我利用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再滴入稀盐酸进行搅拌,最终使其变成无色溶液。通过这一实验现象和结果,再加以教材内的文字解释,学生们对于“中和反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就变得十分简单起来。通过这样的反复锻炼后,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便能够在不断积累中得到大大地增强,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的实验教学能够在课堂中承担起许多的教学目标,只要我们能够善于挖掘和灵活掌握运用,就能使其不断地为我们的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淑琼.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才智,2017(25)
[2]胡耀伟. 新课程背景下仙桃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改背景 实验教学
对于“新课改”,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我们应当以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进而达到新课改的有关要求。而所谓素质教育,即学生本身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锻炼自身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新课改之后也出现了许多相应的教学方法,试图相关的教学要求提供有益借鉴,其中,在化学课堂中,尤其以“实验教学”最具有代表性,在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下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归纳、总结。
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学习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自主性是学生们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或一切知识内容的一块垫脚石,做好此处的铺垫,才能促使课堂的进一步教学得以顺利的展开。众所周知,实验是一项动手实践性质的教学,而初中阶段的学生们,身心发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增长和积累的阶段,因此,在操作实践方面有着很大的兴趣。鉴于此,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实验教学的形式,通过实验过程,促使学生们能够结合教材知识,更加自主的去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节的有关内容时,我便通过运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对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进行了一次培养。如:本节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分辨出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变化现象等。我便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中分别进行了二者的化学实验。如:物理变化利用蜡烛燃烧的实验进行解释,化学变化则利用了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等一系列的自主行为,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进和提高,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课改背景下教育行业所大力倡导的一项教学目标。化学实验教学,其本身的过程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探究性,而实际的动手操作又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学生们必须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灵活把握,并善于观察、分析和创新,如此才能保证相关实验得以顺利的完成。由此可见,利用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锻炼是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例如:我们仍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进行锻炼。上述内容提到,为了帮助学生们懂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概念的区别,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实验进行论证。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还有什么实验能够有效的论证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学生们对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实验论证,有的学生便十分有创意的运用燃烧纸张的实验进行了论证:“纸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并产生光和热,而最后纸变成了灰烬,产生了二氧化碳,质量比原来减轻了,燃烧时学生还创新的用烧杯将其罩住封闭,会发现还有H2O的生成。”这一实验过程不仅简单,而且取材也十分方便、节省,通过这一实验和实验过程中的种种创意,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实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属于实践性质的行为,而实践是检验真理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化学知识往往是抽象而复杂的,这也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而通过化学实验的过程,正好能够将化学世界中这些抽象的存在直观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从而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去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概念,极大地锻炼和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节相关内容时,教学重点便在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及其應用,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我便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化学的实验活动。如:中和反应概念的诠释,我利用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再滴入稀盐酸进行搅拌,最终使其变成无色溶液。通过这一实验现象和结果,再加以教材内的文字解释,学生们对于“中和反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就变得十分简单起来。通过这样的反复锻炼后,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便能够在不断积累中得到大大地增强,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的实验教学能够在课堂中承担起许多的教学目标,只要我们能够善于挖掘和灵活掌握运用,就能使其不断地为我们的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淑琼.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才智,2017(25)
[2]胡耀伟. 新课程背景下仙桃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