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若干年以来,发现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许多值得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包括作文脱离生活实际,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短、假、空”等现象。本人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为学生夯实基础,为写铺路;加大阅读量,为写提供材料;不求同但存异,发展学生情感空间;训练口头作文,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初稿形成后,反复修改,最后成文。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剖析 矫治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以来,我发现多数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
1、作文脱离生活实际
学生作文时,不加思索,胡乱写一通,有的生搬硬套,甚至有的是照抄作文书,导致所写出的文章不接近生活,脱离实际。
2、作文不知所云
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脑当中闪现出的那一幅幅神奇美妙的画面、那一件件令人难忘的趣事,无论怎样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就是无法表达出来,即使勉强写出一丁点儿来,也是错别字连篇,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3、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读了同一篇例文或听了同一个故事,不开动脑筋,不发散思维,不认真构思,而是大家都依葫芦画瓢,或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导致所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人云亦云,毫无新意。
4、作文“短、假、空”
由于一、二年级是看图写句子或写一段话,到三年级正式作文时,学生写的文章比较短。如:三年级本班的学生熊涛在以《我的家庭》为题进行习作时,只写了一句话:“我家有五个人。”而有的学生不切实际地虚构事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有的文章虽然篇幅不小,但却空话连篇,毫无事实依据。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矫治: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为写捕素材
美国教育家科威涅斯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也有人说,生活是一本无字书。而我则要说,生活是一部作文大全,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我们生活的天地,浩瀚无边,人间百态,应有尽有,善恶美丑共存,喜怒哀乐并生,人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束阳光、一阵雨……都是作文的对象,也能成为作文的好素材。能否写出一篇好文章,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组织这些零碎的东西,让它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要精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处处观察,时时留意,注意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把观察到的东西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只有这样,学生的视野才会越来越敏锐,生活积累的东西才会越来越丰富,思维越来越敏捷,生活越来越精彩,作文也越来越精进。
2、夯实基础,为写铺路
大脑中无论有多少美妙的画面,心中有多少巧妙的构思,都要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然而,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一个笔画稍多的字或是一个想表达的词语都写不出来,又怎样去完成一篇好的习作?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把最基本的字、词、句弄懂并掌握。只有有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作文这座大楼才能成功地盖起来。
3、加大阅读,提供材料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积累好词佳句,作文时才会想写就写,写得漂亮。
4、不求同但存异,发展情感空间
作文时,我们的老师不宜处处限制,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写。现实中,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仿照下水作文,批阅时,与下水作文相似的就说按要求,可以;与下水作文截然不同的,就认为不行,不按要求。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当老师的,要把思维放宽,不局限于某种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空间,只要学生的构思新颖、独特,合乎情理,我们就应予以肯定。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会高。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构思,好不容易才弄出一篇得意之作,而被你否定了,学生心灵肯定会受到创伤的,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
5、搞口头作文,你说我也说
口头作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这是因为,只有学生能说了、会说了,下笔才有写的。如果你是语文教师,不妨让你的学生在每堂课前练习一两分钟口头作文,让学生互相说说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时间长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也进步了,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不为呢?
6、作文要有创新,不能人云亦云
作文的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作者见解要新鲜,见解新鲜的好文章,是在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学会思考,给读者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这才称得上是上乘之作。
⑵从生活中寻找新的写作素材,从现实中发现形象不同、风格独特的作文题材,让我们的生活奏响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的作品在一个崭新的领域独占鳌头,给读者留下一种如春风般怡然清爽的感觉。
⑶在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从同一角度出发,这样就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如果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事物,就能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真正含义,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⑷如果我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经验,多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多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发现生活的真知灼见和蕴含的人生哲理。我们还愁不能开辟出一条具有独到精神的作文之路吗?
⑸文贵在新,这里的“新”指的是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要写出一些新的内容,给读者以新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多体验,在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闪光点,在普通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
⑹语言是构筑文章的基础,我们只要平时多多观察,不断学习和继承我国丰富多彩的语言,就会使读者欣赏到雨后空气般清新的语言。
⑺想象力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属性”,语文老师要凭借语文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打破常规的框架。要想写出想象奇特、内容新颖的好作文,必须在提高想象力的基础上,富于想象,大胆幻想,用清新、流畅的笔调为读者描绘出一片亮丽、明净的天空。
7、互相阅读,相互修改
一篇好文章,是经过反复推敲,认真修改后才成功的。我们的学生在作文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之间互相阅读,好的地方,相互学习;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不当的地方,相互进行修改。只有通过多次修改后的文章,才会更加完美。
以上所述,是笔者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在这里提出,仅与同仁们一起探索。
【参考文献】
《中外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等
(作者单位:553303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新联小学)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剖析 矫治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以来,我发现多数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
1、作文脱离生活实际
学生作文时,不加思索,胡乱写一通,有的生搬硬套,甚至有的是照抄作文书,导致所写出的文章不接近生活,脱离实际。
2、作文不知所云
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脑当中闪现出的那一幅幅神奇美妙的画面、那一件件令人难忘的趣事,无论怎样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就是无法表达出来,即使勉强写出一丁点儿来,也是错别字连篇,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3、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读了同一篇例文或听了同一个故事,不开动脑筋,不发散思维,不认真构思,而是大家都依葫芦画瓢,或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导致所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人云亦云,毫无新意。
4、作文“短、假、空”
由于一、二年级是看图写句子或写一段话,到三年级正式作文时,学生写的文章比较短。如:三年级本班的学生熊涛在以《我的家庭》为题进行习作时,只写了一句话:“我家有五个人。”而有的学生不切实际地虚构事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有的文章虽然篇幅不小,但却空话连篇,毫无事实依据。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矫治: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为写捕素材
美国教育家科威涅斯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也有人说,生活是一本无字书。而我则要说,生活是一部作文大全,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我们生活的天地,浩瀚无边,人间百态,应有尽有,善恶美丑共存,喜怒哀乐并生,人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束阳光、一阵雨……都是作文的对象,也能成为作文的好素材。能否写出一篇好文章,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组织这些零碎的东西,让它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要精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处处观察,时时留意,注意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把观察到的东西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只有这样,学生的视野才会越来越敏锐,生活积累的东西才会越来越丰富,思维越来越敏捷,生活越来越精彩,作文也越来越精进。
2、夯实基础,为写铺路
大脑中无论有多少美妙的画面,心中有多少巧妙的构思,都要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然而,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一个笔画稍多的字或是一个想表达的词语都写不出来,又怎样去完成一篇好的习作?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把最基本的字、词、句弄懂并掌握。只有有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作文这座大楼才能成功地盖起来。
3、加大阅读,提供材料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积累好词佳句,作文时才会想写就写,写得漂亮。
4、不求同但存异,发展情感空间
作文时,我们的老师不宜处处限制,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写。现实中,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仿照下水作文,批阅时,与下水作文相似的就说按要求,可以;与下水作文截然不同的,就认为不行,不按要求。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当老师的,要把思维放宽,不局限于某种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空间,只要学生的构思新颖、独特,合乎情理,我们就应予以肯定。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会高。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构思,好不容易才弄出一篇得意之作,而被你否定了,学生心灵肯定会受到创伤的,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
5、搞口头作文,你说我也说
口头作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这是因为,只有学生能说了、会说了,下笔才有写的。如果你是语文教师,不妨让你的学生在每堂课前练习一两分钟口头作文,让学生互相说说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时间长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也进步了,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不为呢?
6、作文要有创新,不能人云亦云
作文的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作者见解要新鲜,见解新鲜的好文章,是在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学会思考,给读者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这才称得上是上乘之作。
⑵从生活中寻找新的写作素材,从现实中发现形象不同、风格独特的作文题材,让我们的生活奏响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的作品在一个崭新的领域独占鳌头,给读者留下一种如春风般怡然清爽的感觉。
⑶在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从同一角度出发,这样就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如果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事物,就能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真正含义,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⑷如果我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经验,多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多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发现生活的真知灼见和蕴含的人生哲理。我们还愁不能开辟出一条具有独到精神的作文之路吗?
⑸文贵在新,这里的“新”指的是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要写出一些新的内容,给读者以新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多体验,在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闪光点,在普通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
⑹语言是构筑文章的基础,我们只要平时多多观察,不断学习和继承我国丰富多彩的语言,就会使读者欣赏到雨后空气般清新的语言。
⑺想象力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属性”,语文老师要凭借语文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打破常规的框架。要想写出想象奇特、内容新颖的好作文,必须在提高想象力的基础上,富于想象,大胆幻想,用清新、流畅的笔调为读者描绘出一片亮丽、明净的天空。
7、互相阅读,相互修改
一篇好文章,是经过反复推敲,认真修改后才成功的。我们的学生在作文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之间互相阅读,好的地方,相互学习;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不当的地方,相互进行修改。只有通过多次修改后的文章,才会更加完美。
以上所述,是笔者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在这里提出,仅与同仁们一起探索。
【参考文献】
《中外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等
(作者单位:553303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新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