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莫轻信,辟谣有讲究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c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朋友圈看到一则视频,从一幢高楼的窗口,飘下纷纷扬扬的纸片——那是货真价实的百元大钞。声音解说:这是第四拨朝外面撒钱了。文字说明:某地一家四口全感染新冠肺炎,从27楼分四次撒下许多钞票。这一刻,我的心颤动了一下,没想得太多,只是觉得:钱,这被许多人奉为神明的东西,缺了的确不可,但吃用之外,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些”终日只恨聚无多”的贪婪之辈,其实都是傻瓜。于是,提笔写下几句感慨:闻听一家俱染疾,无边绝望裹心田;频将大钞临窗撒,废纸风飘空打旋。
   不信谣、不传谣,是我一贯的坚守。其实,说不传谣是对的,说不信谣在表述上很有问题。知道是谣言,谁还会信?以为不是谣言,信了、传了,结果却是谣言,这是认知辨别能力的缺乏。所以,对接受的信息,首先要对其可信度作出判断。对这则撒钱的微信视频,我做了这样的分析:首先,从当时的特定背景与情境看,此事存在的可能性是有的。其次,当灾難袭来,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人,会有精神的高度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完全可能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出格之举。再次,图像显示的画面,似乎不好做假。还有一点,虽然我知道,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家,从家里拿不出那么多现钞,但拿得出这点“小钱”的人家,也是有的。于是我相信了这则视频的真实性,有感而发,写成几句小诗,并在朋友圈里发了。
   想不到,才发了一会儿,同事小蒋在诗后留下善意的告诫:谣言。小蒋是一位部队转业的政工干部,受职业的历练,办事说话严谨而有分寸,绝不会没有根据而随便发声。我知道,我得到的那条消息,一定失实了。我把那个视频发给他,向他求证。他随即发了一个截图给我——是当地公安部门的辟谣——“网传我市一小区住户因染病厌世撒钱,系谣言。”截图说明,所谓撒钱,是该户三岁的孩子和另一个女孩不懂事,把钱当纸片扔了玩的。我自以为细致审慎,结果还是给这条消息蒙了。想把小诗删掉,但发现已有一些朋友来过的痕迹,为了消除影响,我在评论区转述了“辟谣”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和微友老韦聊及此事,这位在沪上颇有名气的律师告诉我,扔弃人民币本身不算违法行为,但如果以扔弃人民币为手段,引发骚乱,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就触犯法律了。他还说,在当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如果抛币引起疫情传播或扰乱人心,是要受到法律的惩戒的。幸好,这个视频里向楼下抛扔钱币的,是孩子,不然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再看朋友圈,在我道歉之后,有朋友发个用右手掩嘴搞怪的表情,还有一个朋友发的图片表情是憨笑,有一位则直接写上“我信,哈哈哈”。这是明显的不信任,莫非我态度不够诚恳?但转念一想,或许问题出在当地警方辟谣不够详细上。比如,对小孩抛钱的这家的情况,在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做些适当介绍,告知是否有人被感染,现在一家人境况怎样。对这则视频的辟谣,结论之外,后面还有几句“小孩扔了玩”的说明,而我见过的一些辟谣的文告,惜墨如金,定性结论之外,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样的辟谣,不管其主体具有多大的权威性,其辟谣效果,难免会受到影响。辟谣时说详细点,效果更好。
  王琪/图
其他文献
前文《母鸡“咯咯蛋”问题》(《杂文月刊》原创版2020年2月),说鸡下蛋后咯咯叫是一种兴奋表现,人也是动物,也有成就、获得、进步的荣耀与兴奋,也有“咯咯蛋”现象,这都正常,无可厚非。仅提出人比鸡高级,“咯咯”也应比鸡更有水平和档次,除了“咯咯”蛋下得好和如何好,更要“咯咯蛋下得不好及为什么不好”“咯咯如何改進”等等,但无论鸡还是人,都是个鸡个人个户之成就、获得、进步的荣耀与兴奋,与他人无涉,故曰“
期刊
马克思说:“你要我去讨好人,巴结人吗?这是我最讨厌的人类的缺陷,无论在私生活里,或是在社会生活里,我决不会干奴颜卑膝、造谣诬蔑、谄媚逢迎的勾当。”   谄媚逢迎一般有两种,一是主动型的,二是被动型的。主动型的,胁肩谄笑,一身媚骨,拍马溜须,不遗余力,没啥好说的。被动型的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端人碗受人管,有时迫于形势和压力,可能不得不去讨好人、巴结人,甚至做出可憎的谄媚之举。倘若万不得已,一
期刊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就拿西安市来说吧,尽管是陕西省会、西北重镇,但城市化的水平,其实不高,加之我的童年又是在东关景龙池那么一个城乡结合部度过,所以亲近大自然,是一种生活常态。比如,凌晨上学,和冉冉升起的朝阳迎头相撞,是司空见惯寻常事;傍晚回家,目送夕阳西下,沐浴那一抹金色的余晖,也是一种极平常的享受;特別是夏夜或秋夜,在自家后院的空场子上或卧、或
期刊
猫:狗哥你好!我给你说件事,就是昨天下午,我从西邻家出来,老主人看到我,却面带怒色,还狠狠甩给我一句,“真是猫奸狗忠”!一时间,我很纳闷,也很痛苦。想向你请教,猫奸狗忠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奸了?你怎么就忠了?   狗:猫弟,那个民间传说,你忘了吗?说很久以前,民间闹鼠灾,有个鼠精还专吃小孩。玉皇大帝便派猫、狗二将去扫平鼠乱,承诺谁抓住鼠精,就封谁为征战将军,世代抓鼠;抓不住的,贬为护院司务。二将
期刊
隋文帝时,大臣梁毗任西宁州刺史。西宁州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风剽悍,喜欢争斗。各部酋长“皆以金多者为豪俊”,于是部落之间为金子而不停地互相攻杀抢夺,弄得许多无辜百姓死于非命。可见,金钱的欲望一旦在人们的头脑里膨胀,必将产生不顾一切的疯狂行动,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梁毗对此十分忧虑,盘算着如何解决……   有一天,酋长们去拜见刺史大人,“相率以金遗毗”,一个接一个地送金子给梁毗。梁毗把这一堆
期刊
在武汉于4月8日恢复开放进出通道及市内交通之后,武汉的疫情防控力度并未减弱。小区的封闭式管理继续且没有放松,政府号召市民“非必要,不出门”。因为所住小区内超市可以提供大部分生活物资,网购又满足了其他所需,所以,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之后,我就没有出过小区的门。4月13日这天,因为要去药店将所存的西洋参切片,同时采购一些所需物品,促成了我在疫情以来的第一次出小区门。   出小区门前,在门口检
期刊
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对于事物,有的人先知先觉,有的人后知后觉,还有人至死不知不觉。   韩婴以三位君王为例,分别说明这三种人。   至死不知不觉的,郭君也。   国家灭亡,郭君出逃,身边只剩下了一个给他赶车的。赶车的给他带了吃的喝的。他很奇怪,问:“你怎么知道我要逃亡?”赶车的说:“您喜欢听奉承的话,讨厌正直的话。”郭君大怒:“我为什么会亡国呢?”赶车的一看不好,连忙说:“这是因为您
期刊
周日上午,我将洗好的床单晾在了窗外晒衣架上。妻出门会友,不知此事。下午我外出,晚饭后始归。等我回来,她已将床单收回并铺好了。  由妻之行为,突然就联想到,假如此事发生在体制内的某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单位,又将如何呢?俩人少不得尽力设想了一番——  假如一名领导,洗并晾晒了床单,突然有事離开,又忘记向部下交代,情况会怎样呢?  眼看天色向晚,天阴欲雨。  如只有一名员工看见了,他极有可能会装作没看见,盖
期刊
翻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数千年的官场斗争,正如俗语云“伴君如伴虎”“文死谏、武死战”“忠臣大多无好死”。忠臣在世时,要么蒙冤待雪,要么清贫如洗。而范蠡却能做到:在职时,建功立业留英名;隐退后,富甲一方济百姓;离世后,享受“香火”被人敬——可谓善始善终。何也?我们顺着范蠡的足迹,感悟其传奇人生的处世之道,颇有教益。  其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范蠡原是春秋末期楚国平民,20岁就显露出非
期刊
呜呼!人之缺牙,最大的问题是吃东西困难,细嚼慢咽做不到,囫囵吞枣又会噎出危险。至于雅观与否,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如果是女士,笑不露齿就行了,闭紧嘴巴,也就不会露光。   像我这样爱吃零食者,牙齿的工作量就很大。除了一日三餐外,随时随地加班加点,冷的热的,软的硬的,香的辣的……考验是长期的、艰苦的。几十年下来,还差堪维持,我欣慰之余,对牙齿油然而生感激之情。早些年,有一颗牙的牙根坏了,我请牙医补一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