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言之教”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的“行不言之教”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行不言之教”也就是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特性去进行教化,按受教育者自身的规律施教,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作为一种德育理论,它有着自己的理念、方法和心理。
  【关键词】老子;行不言之教;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51-02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编号:2020szjyXm147)。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五千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后人在其中总能寻找到有益良方。在教育思想上,老子提倡贵质朴、轻名利,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能够遵循“道”来治理国家的统治者。“行不言之教”是他德育思想中一个经典理论,探析老子五千言中包含的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德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行不言之教”
  老子提出一个观点“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二章)。在老子心中,一个“圣人”绝对不是恣意妄为的,也绝不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反而是体任自然的,只依照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这个天地自然的理法就是“道”,因“道常无为”,那么教人“为道”应“处无为之事”。他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只要能够遵守“道”的基本特性与精神,顺其自然,不去妄为,那么就能达到“道”的目的,也就是万物可自化,“不言之教”也就达到了最好的教化效果。
  陈鼓应把“不言”解释为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这种潜移默化地引导也不是毫无章法的,依然是要遵循着“道”的要求,在老子那里,所有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当然还有人类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依循“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的本质就是自然的。这样看来,老子的“不言之教”其实就是在说自然之法,也就是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特性去进行教化,按受教育者自身的规律施教,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
  二、“行不言之教”的德育实施
  “行不言之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则,具体的要求可概括为“希言”的德育理念,行为示范的德育方法和相互信任的德育心理。
  (一)“希言”的德育理念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老子在此章的本意是在告诫统治者不要用暴政去统治百姓,暴政终不长久,所以要求统治者少发号政令。引申到德育中,教育者要少布置不适合受教育者的任务,这样长此以往,会让受教育者因不能适应而最终对教育者产生厌烦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希言”的另一个意思是“贵言”,“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教育者不要轻易发号施令,要尊重教育者的自主意识,等事情成功了、知识学到了、情感体验到了,受教育者感受到的是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是自身的本领,而不是教育者指导或者干预的结果,这样,学习到的知识或能力将会更加牢固,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行为示范的德育方法
  无论是“希言”还是“贵言”,都在反对发号施令,同样也是在反对空洞的说教。相对的,老子更加注重教育者要重视以身作则,“涤除玄览”(十章)洗清心灵的杂念,摒除身心的杂质,当扫除这一切的污垢,心灵就会出现明镜般的智慧,也就是能观照内心的本明,体任自然了,这是在强调要重视修身的工夫。“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也是在强调修身,本该空明宁静的心灵,却因自身的私欲和外界的干扰,从而使得心灵浮躁不安,因此,要时刻做到“致虚”“守静”保持内心的安静,让心灵回归本然,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
  老子还要求教育者要将“道”作为自身行为的内在要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本章通常看作是老子“无为政治”的理想社会的构想,统治者按照自然天道,无为、守静、俭朴这些“道”的基本特性去行为处事,让人民自由地生活,那么社会将是和谐完满的。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教育者要让受教育者处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发展,不去过多干扰,并用教育者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道”的自然环境中也就是“正”“富”“朴”这样友爱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三)相互信任的德育心理
  老子在提到他心中理想的统治者形象的时候说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圣人没有自己的主观成见,他是以百姓的心为心。无论这人是否善良,都善待他,在这样的治理下,人人都会向善;无论这人是否守信,都信任他,在这样的治理下,人人都会守信。这段话本来是在講统治者对待治下人民的态度的,同样可以引申到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在道德教育中,应提醒教师,要信任自己的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信任,换回的将是学生对待老师的信任与尊敬。这样师生相互信任,既是德育的手段也达成了德育的目的。
  三、“行不言之教”德育理论的价值
  (一)对德育观念的价值
  老子的德育理论与封建社会盛行的儒家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成为君子,君子是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又如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就使得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教育者所希望的人,而不会去发扬受教育者的个性价值。   当然,孔子也提出了不少非常优秀的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温故而知新”等都在尊重受教育者的特性和能动性,但还是在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像老子这样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看得如此之高。老子的德育思想是要教师“希言”“贵言”,提倡尊重个性和人格独立,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非常接近,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对德育方法的价值
  儒家教育观点讲求的是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必须要遵从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行不言之教”重视的却是教师的以身作则,这与当今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异曲同工。榜样示范法也就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受教育者并促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三)对教育理论的价值
  历史上的中国,无论是教育方法或教育理念一直都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自近代以来,西方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科学理论传入中国,其中包含的教育学相关的理论为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推崇,感觉所有的教育理论都出自西方科学家之手。但对老子“行不言之教”教育理论的探讨,可以看出并非如此。
  “不言之教”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在于提出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受教育者的自然体悟,充分发挥主观内在的潜能。现代有学者就认为,这一思想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颇为相似,马斯洛提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潜能与动力,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来培养健全的人格。
  老子提出的相互信任的德育心理,体现的心理学特征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提出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很相近。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师对某一学生的期待能够使得该学生的行为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当然,无论相似程度多高,其实都是因为教育以人作为对象的研究,必然是要研究人的本身特质的。只要承认教育是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就不得不认识到,教育是要遵循着某些自然规律的。
  四、结语
  老子的教育理论十分丰富,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六十四掌),这是说要防患于未然,在教育中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这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从简单的学起,由简入繁、由浅入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当然还有其他的教育理论,思想深邃,发人深省,老子的五千言不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魏微.老子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葛萍,女,汉族,安徽潜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赵本夫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写作所特有的传奇色彩,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或是抗战历史小说,《天漏邑》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寓言化的叙事手法,向大家呈现了一个被世间遗忘的村落。小说的传奇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故事性强,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等。本文试对《天漏邑》中叙事和人物性格的传奇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其思想情感内涵与创作特点。  【关键词】赵本夫;《天漏邑》;传奇色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品之一,被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发行,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文化底蕴。研究发现:一方面,神话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也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 神话原型;《西游记》;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人民都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在各个方面都各具鲜明的特点。中国民间故事同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对比,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中俄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对中俄民间故事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民间故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24-02  通过中俄民间
期刊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导致了周王朝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在随之而起的权力追逐战中,各阶层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荣升为新的统治阶级,有的则逐渐没落。在此过程中,贵族阶层的分化最为显著,其中没落一方的中小贵族经历了强烈的落差感,由于中小贵族是最先分裂且失落感最强的阶层,所以中小贵族阶层的社会理想最早出现。在不断的思考中,他们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本阶层生活的道路,即“小国寡民”的理想
期刊
【摘要】张天翼与蔡万植是1930年代中韩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讽刺作家,在两国的文坛上都曾发表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两人都善于以讽刺手法描绘社会中各种人物,借以抨击残酷的社会现实。本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研究法,通过对张天翼的短篇小说《移行》与对蔡万植的短篇小说《痴叔》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考察两位作家对当时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所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张天翼;蔡万植;讽刺作品;知
期刊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刻画了圣·约翰这一人物形象。他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人物之一,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可是,关于这一人物话语中所展现出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圣·约翰在身份找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帝国主义思想和霸权意识。这一过程也正是他由被边缘化的“他者”身份到被欧洲基督教文化所接纳,最后回归“统治者”身份的过程,反映出勃朗特在塑造圣·约翰这一人
期刊
【摘要】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逐渐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人类的需求也越来越难以满足,但是这种极大的满足反而使人们逐渐失去了内心的否定性以及批判性,人逐渐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从而导致了无休止的社会问题,人与社会不可逆转地朝着单向度的方向發展而逐渐走向异化,当资本和技术在同一阵营中,就会导致一种极权社会,工人阶级的力量被削弱,阶级之间的障碍似乎也无法被打破。马尔库塞着眼于艺术
期刊
【摘要】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迅速且类型多样,根据城市出现过程可划分出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历程各不相同,并有着各自独有的特点。而这五类城市,可以称为国家行政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军事要塞、新型经济商业城市和“市”“镇”。几类城市的主要职能并不相同,但其配套功能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市、镇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而完成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向以经济功效为主的改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动静问题,是理气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朱熹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出发点,写出《太极解义》,探讨解决理气关系的路径,明确“无极而太极”,是说“无形而有理”。太极是宇宙第一本源,太极是理,阴阳才是气,太极动静生阴阳。  【关键词】朱熹;太极;理气;动静;太极解义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61-02  “己
期刊
【摘要】《张学良口述历史》是历史解读者与历史当事人之间的一场对话,通过口述了解张学良历经戰争,厌倦内战,觉醒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发动西安事变,改变历史轨迹,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这也为人们观察一个“生动形象”的张学良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张学良;爱国精神;口述历史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53-02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