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蜀闽地域文化差异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文化传承一代接着一代。在璀璨的文化中,每个地区文化都很重要,每个区域的文化差异很明显,但却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文结合自身体会,系统分析文化差异出现地域性的原因,文化差异地域性的显著问题,及怎样对待文化差异地域性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原因;问题;方法
  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文化是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文学、教育。或指考古术语。如玛雅文化。文化差异是指因地区不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从文化的定义来看,每个地方不同的时间段,文化也会出现差异。但都跟着原来的文化演变。从文化差异的含义来看,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着自己的文化。
  1.为何会出现蜀闽地区文化差异
  1.1 气候
  虽然蜀闽的气候都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但蜀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闽地靠近海洋,受海洋温度的调节,使闽地夏季不那么炎热,冬季不那么寒冷。
  1.2 地形
  川的地形是盆地,人们通常称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西部靠近青藏高原,南部挨着云贵高原,东部临近长江中下游平原,中部有成都大平原,地势呈凹,海拔高,而蜀地人盆地意识严重。闽地以丘陵为主,丘陵都集中在福建西部,东部靠近海洋,地势西高东低,但是总体比四川地势低、海拔低。
  1.3 迁徙
  中国历史上3次大迁徙,蜀闽两地都有迁徙人口,和都是北方人口。但迁徙路线不一样。蜀地迁入人口从北方途径湖北、湖南,进入四川。闽地迁入人口从北方途径江浙等地进入福建。
  迁徙途中,与当地居民文化交流和融合,带入迁徙地,形成地方文化。
  1.4 宗教及外来文化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汉朝时候,道教就发展起来。随着文化的传播,佛教、基督教等一些宗教也传入四川。由于靠海,闽地居民信奉“妈祖”,闽地主要是外来宗教的传播,逐渐进入福建,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等,福建泉州有“宗教胜地”之称。清朝时期,福建地区率先成为开放口岸,较早接触西方文化,也逐渐融合西方开放的文化,所以福建文化较开放,而四川处于内陆,开放较晚,对西方文化接触晚,所以较封闭。
  1.5 生活习惯及本地居民
  蜀地和闽地都是南方,蜀地居民都喜欢吃辣的,每家每户都种的有辣椒,和湖南地区居民相同;而闽地民居多以甜食和海鲜为食,沿袭江浙一带,客家是闽文化的一个特色,客家文化是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指气候、土指地形。虽然蜀闽两地气候相同,但由于地形和其他因素的差异,造成川和闽地域文化差异大。两地文化都是经过历史沉淀、文化碰撞,融合而成各自特色。
  2.文化地域差异的显著问题
  2.1 地域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而这主要讨论地域方言,這指语言因地域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由这定义可知,地域方言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蜀闽地域方言性很明显,比如四川人说瓜娃子,意思就是傻子,神经有问题。而闽地则是憨;福建人说今儿个,指今天;明儿个,指明天,而川地则是今天,明天。
  2.2 冲突性和融合性
  文化跨区域交流肯定带有冲突性,因两地文化不同而发生的冲突,蜀闽地的文化差异,使两地文化交流带着碰撞,并冲突着。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冲突逐渐加深,而文化融合也显现出来,文化冲突伴随这融合,融合中有冲突,蜀吸收着闽的文化,闽也容纳蜀的文化,最后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
  3.如何应对蜀闽文化地域差异
  地域文化差异时刻存在着,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不一。文化地域方言交流是文化碰撞、冲突、融合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文化地域差异的问题之一。文化交流的冲突和融合,是地域文化中的关键问题。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3.1尊重地域文化的方言
  方言是每个地区的特色文化,我们在交流中,应尊重蜀闽两地的方言,肯定其方言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先了解蜀闽两地习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做到入乡随俗。第二,我们应体会川闽地域文化,才能意会到蜀闽两的文化差异的精髓。第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做加工处理,学习其方言优秀的文化。
  3.2积极应对冲突性和融合性
  文化的冲突性和融合性是交织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一,我们应预见冲突,文化交流冲突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却能为我们预见,这样我们就可以早做准备,为文化融合做奠定,我们这样才能保留优秀的文化。第二,预防冲突,防患于未然,冲突爆发要一个点,我们应让这个点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候爆发,我们才能积极应对文化融合。第三,解决冲突,冲突发生,我们应该努力去解决,找到好的切合点,为文化更好的融合做充分的准备。
  4.结论
  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蜀闽地的文化经过碰撞,冲突,融合而成特色,形成方言文化差异。
  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跨地域文化交流是社会的一种趋势。但因方言差异性的原因,交流也会产生困难,困难是有的,我们应该克服,解决困难,在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应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方言到习俗,由习俗到文化”。看到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保留其文化的特殊性,学习经典文化,让“死”文化变为“活”文化,让蜀闽地文化得到广泛发展,让中华文化继续在历史中发扬。
  参考文献:
  [1]王玉德 邓儒伯.中国传统文化新编1996-9
  [2]李支平 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2011-3
  [3]福建省商标协会 福建地理标志传说 海峡书局2011-12
  [4]胡焕庸 四川地理 重庆  正中书局194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的作品结构入手为线索详细的对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对肖邦奏鸣曲的认识。  【关键词】: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  弗雷德列克·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以浪漫主义的精神,独具魅力的音乐,带来了钢琴音乐史上的黄金时代,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具有一种
期刊
【摘要】:论及摄影,必然先联系到光圈,焦距,快门等等,人类的眼球与相机镜头的光圈、焦点距离有类似的机能。使用照相机控制画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第一:光圈,简单来说就是来控制到达胶片光线的量,它是通过控制光孔大小来达到这一作用的。第二:快门,控制光线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第三:焦点距离,指从镜头的中心到胶片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的距离。  【关键词】:绘画;摄影;借鉴  我们可以利用这三种基本的方法来实现摄影
期刊
【摘要】:高色温会让光线所触及到的景物和环境产生出冷色调,颜色倾向下更接近于蓝色,蓝色的倾向带给人冷静、深远、沉思、流动及悲伤、压抑、恐惧之感。当光线小面积低照度照射在人物身上时,会产生出悲伤、压抑、恐惧的感觉,当光线大面积低照度照射在环境中时,会让整个环境产生一种阴森、寂静的感觉,比较适合进行负面题材的创作。当光线小面积高照度照射在人物身上时,会产生出冷静、沉思的感觉,当光线大面积高照度照射在环
期刊
【摘要】:世界上没有个性、心理、生理特性完全相同的人,对于这种容观存在的差异,声乐教师要有科学的认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势而雕琢”。  【关键词】:声乐;教学方法;因势而雕琢  一、当前声乐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必要性  人的声音是最美最动听的“乐器”,而这美丽动听的“乐器”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训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借声音的感觉,通过耳朵去听,去分
期刊
【摘要】: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然而,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
期刊
【摘要】:动画,虽然是国外的词语,其实早在中国就有动画早期的雏形,像是皮影戏,走马灯等。然而动画在我国真正开始却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年代。随着我国动画艺术先驱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国际上也有着“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然而在现如今的中国,动画处在一个畸形发展的状态。所以就不断有人提出——我们要找回中国动画的辉煌,找回中国动画。  【关键词】:动画;中国学派;困境;创造  一:中国动
期刊
【摘要】:中国歌剧自进入探索期出现了各种体裁的形式,以及响彻国内外的优秀的歌剧作品。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例,从剧情介绍、音乐与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以及个别人物的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还对作品的结构特色和艺术价值进行总结。  【关键词】:中国歌剧;音乐形式;《雷雨》  一、中国歌剧概述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中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是1927年
期刊
【摘要】:在《天演论》序言中,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严复并未完全遵循这三个标准,也未按照原作的行文方式和逻辑布局进行翻译,而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地对原作进行了删减,省略,增译及改译。严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翻译,是出于他所处的翻译的生态环境和翻译目的的考虑,是在不断地选择和适应中完成的。生态翻译学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包含“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中心论”与“
期刊
【摘要】:现代汉语中称呼父母为“爸爸”“妈妈”,通过同英语、日语等不同语系的父母口语称谓词比较,我们发现其语音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对汉语自古以来父母称谓词的分析疏证,可证明这种相似性并不是不同语言的相互影响,也不是巧合,而是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  【关键词】: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口语;语音  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称父母为“爸爸”“妈妈”(或是“爸”“妈”)。同时英语国家口语称父母一般为
期刊
【摘要】:通过对图式理论、语料库语言学和外语教学三者定义的描述,清晰地得出一个三者关系图,详细分析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现状和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一个实际应用案例,具体阐明了三者关系。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料库语言学;外语教学  一、三者的定义以及关系图  1.图式理论的含义  1932年Bartlett首次提出图式理论,Rumelhart发展完善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