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如何引导“追星族”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追星族”,他们见缝插针地收集那些明星的逸闻趣事,津津乐道,并极力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您的班级里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您是如何处理的?请您谈谈自己的做法。
  
  引导追星的孩子追梦
  江苏省金湖县金南中心小学/吴要金
  
  她的名字叫刘海洋,是个很平常的女孩:脸蛋稍胖,近乎丑陋,成绩平常,从不发言,作业拖拉。她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靠近墙角,旁边有一个垃圾篓。同学们都对她视而不见,班干部甚至懒得在未交作业学生的名单里写上她的名字。老师也经常把她遗忘。
  一天上午,学生写作业,我在教室来回巡视。当经过她的课桌旁时,我发现她神色紧张,在慌乱地藏着什么。我弯腰查看,是几张画有小人的纸片夹在美术书中。我拿起端详,只见纸片上画着一个咧开嘴笑的姑娘,旁边歪歪斜斜地写着“李宇春”三个字。“画得真好。”我笑着夸奖。她抬起头怔怔地看了我一眼,脸色绯红。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她其实挺美的。
  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夹上了一张图画纸,同样是画的李宇春,不过这次画得更好了。我向她笑笑表示感谢,她的脸一红,再笑,竟有些羞涩,有些妩媚。
  以后几天,我陆续收到画有赵薇、范冰冰、林心如等明星的图画纸,还收到一张字条:“吴老师,我很想成为一名歌星,可小时候做过咽喉手术,不能像她们一样唱歌,只能把她们画出来。我还有一个歌词本,里面都是她们的歌词,我一有空就哼哼。什么时候也给您看看。”
  我陷入了沉思。追星是孩子寄托希望的一种表现。她年龄还小,思想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排斥,她在心理上失去了平衡,思想上失去了认同感和归宿感。她画明星肖像、收集歌词,是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也从明星身上看到自我实现的希望。我何不由此来进行正面引导呢?我想了想,在一张纸条上写道:“刘海洋,你是个具有绘画天赋的孩子,加油!老师期待着你各方面的进步!”
  晨会课上,我对同学们说:“这段时间,我们教室的卫生做得很好,受到了学校的表扬。我要特别感谢刘海洋同学,她能够主动帮助同学扫地,还按时倒掉教室的垃圾。我要奖励她一本作业本。”同学们在我的提议下为她鼓掌。那一刻,她的脸红得像春天的桃花。
  之后,我给了她一本《吴冠中速写意境》和一本速写本。她渐渐变得活泼起来,主动承担起了班级黑板报的美编任务。同学们乐于和她交往了,老师们也都在惊讶着她的变化。
  后来,她如愿考上了一所美术学院。在一次学生聚会中,她对我说:“吴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与鼓励。我要像您一样做一名老师,用画笔画出人世间最美的师生情谊。”
  是呀,我们要以宽容对待孩子追星,正面引导孩子追星。这样,孩子会由追星变为追梦,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和学生一起“追星”
  安阳市梅园中学/郭久豫
  
  升旗仪式时必须穿校服,这是我在班里特别强调过的,但今天竟然还有一个男孩没穿校服,我立刻把他叫了过来。
  “老师,我穿着呢!”他一脸无辜。原来,他把校服穿在里面,外面是一件宽大的风衣,背上赫然印着迈克尔·杰克逊“月球漫步”的舞姿。我忍了忍,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莫非这就是传说中“追星族”?
  调查证实,这还真是一位迈克尔·杰克逊的“铁杆”粉丝。MP3里全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身上穿的东西几乎都有迈克尔·杰克逊的标志(据说都是从网上买的,而且价值不菲)。还有同学反映,自习课的时候,他常常把领子竖起来,偷偷听迈克尔·杰克逊的歌……看样子他追星的历史不短了,怎么办?
  此后几天,我专门花了点儿时间,查阅迈克尔·杰克逊的资料,学了几首他的歌曲。
  大扫除的时候,我特意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几首歌,然后安排他和几位同学来打扫办公室。我注意到,听到这些歌他似乎很惊讶。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问我:“老师,你也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歌?”
  “当然!他是流行音乐之王嘛!”我看了他一眼,明知故问,“你也喜欢?”
  他点点头。
  “有个问题我请教一下。”我拉开抽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歌词,“我最喜欢他这首《They Don’t Care About Us》。不过,开头的两句歌词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有人译成‘人面兽心’‘行尸走肉’;我觉得译成‘光头党’‘黑手党’更好,更符合这首歌反对种族主义的创作背景……”面对擅长的话题,他滔滔不绝。
  “没想到你对此还真有研究,以后我有不懂的问题就找你。”
  “没问题!”能看出他一脸的自豪。
  就这样,我们的交流越来越深入,话题也越来越广泛。他慢慢接受了我的一些观点:生活中不仅有迈克尔·杰克逊,还有爱因斯坦、袁隆平;他们不仅有出色的专业成就,更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成功不仅靠过人的天赋,也离不开深厚的知识积淀;他们有无限风光的日子,更有曾经艰辛的付出……
  我又鼓动他参加学校英语晚会,他的一曲《Heal The World》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他:“这么难的歌都能唱好,只要努力,学习绝对没有问题!”
  后来升旗的时候,他的校服外面不再有“包装”,学习上进步也很快。在班干部竞选中,他当选为班里的文娱委员……
  成长需要榜样。面对追星一族,我们要做的不是压制而是引导。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惹,他们独立,他们叛逆,需要我们多一点尊重,多一分耐心,“尊其是,投其好,近其心,导其行”,也许今天的“追星族”,就是未来的明星。
  “星星”和妈妈谁更亮?
  快乐男声张杰、魏晨,韩国组合SJM,加拿大少年歌手贾斯汀·比伯等,学生们如数家珍。更有甚者,不管下课上课,他们对这些明星的兴趣爱好、绯闻隐私总是津津乐道……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我上了一节特别的班会课。
  周一的班会课上,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随后,我又把经我修改后的歌词投放在银幕上:“我入学的新书包,妈妈给我拿;我雨中的花折伞,妈妈给我打;我爱吃的(那)三鲜馅,妈妈(她)给我包;我委屈的泪花,妈妈给我擦……”学生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妈妈对我们无比重要。假设你的妈妈丢了,下面请你写一则寻人启事,以让大家帮助你找到妈妈。”我郑重其事地说。见学生们一时还反应不过来,我进一步指点,“寻人启事首先要写下丢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重要的体貌特征。”
  学生埋头在纸上写出妈妈的名字,注明“女”后,立即开始交头接耳。有的说:“我妈妈好像42岁了吧?”有的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的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他们说起那些明星来,出生年月日可是一清二楚呢。
  “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浪费时间……”“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学生七嘴八舌,似乎在证明自己对妈妈的了解。
  我打断学生的话:“请你们写出妈妈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哪里有颗痣,手背哪儿有个小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学生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犹豫不决地写着一些特征。
  我说:“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呢?如果妈妈真的丢了,她最后离开家时的着装,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教室里立时像炸了锅。妈妈到底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呢?他们喜欢的明星常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和鞋子,他们知道;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的什么衣服和鞋子,他们却真的没有留意。关键是,他们好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在议论中,学生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愧色。看火候到了,我揭开了“班会”的谜底:“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供我们读书,难道我们就不能多关注一下他们吗?对我们来说,是他们重要,还是明星重要?为了他们,我们不要再当‘追星族’浪费时间了,要专心读书,长大了回报父母。”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最爱孩子的。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以后我要少爱明星,多爱爸妈!”“星迷”孟帅如此感慨。
  从此,孩子们对明星的关注少了,对父母的关注多了。
  是的,父母才应该是孩子心中永远明亮的星。
  
  主持人语:
  密宗里有一种个人修炼的方法,叫做“观想本尊”:修炼者选择一尊佛像,想象这尊佛像进入自己的胸膛,越来越大,直到和自己一样大,充满自己的身体,和自己融为一体。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使自己渐渐接近佛。心理学根据这一说法,创立了“观想本尊”法。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善交际,而且在交际时也的确表现得不好,你便可以选择一个“本尊”,也就是一个榜样。这个“本尊”应该是一个交际能力很强的人。他可以是一个名人——例如某位伟大的演说家;也可以是一个你认识的平常人——例如你所佩服的一个亲人或同事。如果是名人,你可以多读一些这位名人的传记资料,学习他的待人接物方法;如果是你熟悉的人,你就和他多接触,在交际场合学习、揣摩、模仿他的言谈举止。不久你的交际能力便会提高——这也是心理咨询技能中的“模仿法”,和学生追星、热衷模仿明星们的衣着打扮、说话方式、行为习惯何其相似?
  因此,追星能在佛学、心理学里找到理论依据。学生追星未必是坏事。很多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好,还真的需要找一个好学上进、举止文明、谈吐优雅的“星”来追一追。
  “模仿法”是建立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治疗方法,一般适用于年轻人。因为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通常认为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学生追星是有其生物性原因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甚至可以利用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追星,比如追什么样的星,怎样去追星。
  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你把什么样的人当成自己的榜样,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学生想成为最优秀的企业家,就必须把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当成榜样,学习他们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如果想做科学家,就应该把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当成偶像,学习他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精神;如果想当周杰伦、赵薇那样的歌星、影星,就必须从小练琴、跳舞,甚至以失去童年的玩耍为代价。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这个榜样、明星身上有什么自己不具备的条件。跟他相比,自己有什么弱势、什么优势?拥有怎样的机会,又面临怎样的困难?当学生进行过如此分析后,追星就不会流于形式、过于盲目,不会仅仅停留在明星们光环笼罩着的表面,而是会一边欣赏他们美好的歌曲、舞姿、演技等,一边理智地寻找自己真正的榜样。
  (作者: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李迪)
  (本栏责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追求优质,勇为胜者”是优胜路小学3000余名师生的精神追求。循着“优秀在这里生长”的课程理念,我们为每一个孩子点赞,为每一个孩子竖起大拇指。大拇指代表着优秀、欣赏,代表着鼓励和生长,因此就有了“大拇指”课程。“大拇指”课程秉持学生立场,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量身设计优尚修身类、优达语言类、优美艺术类、优益思维类、优质健康类五大类课程。  课程建设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生态。学校关注学生
编者按:  夏玉芳校长作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青年校长培养对象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简称NTU-NIE)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在新加坡一年期间,她深刻感受到新加坡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与其重视教育密不可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作者对新加坡教育的观察、体会会给读者以启发。  新加坡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是一个花园城市型的国家,这是大家对现在新加坡的认识。但新加坡在1959年摆脱英国殖民
从2012年我校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教师们围绕“主题”两个字进行了多方面探索。3年过去了,学校的语文教学可谓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尤其是我们在师生课内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引领教师根据年级特点和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走出了“做特色教师,育特色学生”的“八小之路”。  简单的初衷  刚开始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时,我们主要是解决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对接问题,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本校师生的5
作为班主任,对班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全面教育的义务。面对学生的过错,在班主任自身素质过硬的前提下,出于高度的责任感,适当、合理的惩戒是否必要,又該如何具体操作呢?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有一天上阅读复习课,复习到《奇异的琥珀》一课时,我问道:“一块不会说话的琥珀却能给我们讲这么有趣的故事,你知道科学家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吗?”  大大咧咧的嘉琪脱口而出:“想象出来的。”这当然不是我预设的答案。  马龙反驳:“推测出来的。”直接肯定他的答案正确,还是让学生自己比较呢?我选择了后者。  “
编者按:班主任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随着学生发育的提前和社会大环境的日益复杂,类似莫岩的“青春期躁动”式学生屡见不鲜。青春期的学生会有一些出格的言行,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的本质不好。莫岩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申淑敏这样用心的好老师。一个用心的班主任,会让他的学生变得很幸运。让我们像申老师一样,把莫岩式的幸运送给我们班中的问题学生吧!    兰兰的哭诉让我怒火万丈
做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一刀切”的传统作业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但“差异”并不是等于“优劣”,“差异”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并给予分层评价,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
如何丰富语言的积累呢?俗话说:“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一些做法分享如下:  一、兴趣为先  指导学生做摘抄之前,我先在班级里讲积累摘抄对学习语文的帮助和益处,并建议学生人手一本硬皮摘抄本,本子不要太大。可以在扉页上展示个人小档案,再设计一些精美的插图,就像一本书一样。经学生设计好的摘抄本,个性独特,图文并茂,成了学生的心爱之物,他们每
林州市姚村镇位于豫北太行山东麓、红旗渠畔,是全国文明镇,目前有中小学29所。自2012年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姚村镇师生围绕一个“读”字,孜孜以求,一路跋涉一路歌。  一位普通教师  范文艳是我镇东张教学点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教师。说她普通,是因为她和其他教师一样起早贪黑,默默耕耘,为偏僻农村的孩子们奉献着青春。然而,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她却能凭着自己的执着,一直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路上探
我不是河南人,但却与河南这片土地、与河南人有很多情缘。  1973年,我在晋南的绛县插队4年多之后,被抽调到县文化馆做临时的“调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被调到县豫剧团工作,名义上是“编剧”,实际上担任乐队演奏员。虽然我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水平称不上专业,但是在当时,一个所谓的“编剧”能干什么呢?为了不白吃饭,我也只能自告奋勇地当了乐队演奏员,有时拉小提琴,有时拉大提琴。  就是在绛县豫剧团工作的